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哲学与人生教案(整理【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76139

【导言】此例“哲学与人生教案(整理【汇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04-02

德育,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必修课程。作为德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了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真正发挥育人育德的功能,在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应试教育而形成的,把德育课教学看成是一种单向的理论灌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奔向一个目标——考试成绩。多年来,德育课上教师讲,学生背;教师讲概念,学生学知识、背答案成了德育课的主旋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忽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模糊了德育课的教学目标。2009年开始实行的中职学校德育课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中改变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活动的组织,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创新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改变教学模式。在四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笔者听过校内校外不少德育示范课,多数同行对新课改的理念是清楚的,但也对个别教师的“改法”和观点觉得不敢苟同。有的教师把新课程改革片面理解为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改为以提问为主的启发式就算是创新了。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与“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讲授法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既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讲授法的局限性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真正的提高。“启发式”教学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动态,也不能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班与班之间的情况不一样,一种教学模式在某一个教学班行之有效,换到另一个班却会碰壁。笔者曾任教过的班级学生中,有的思想活跃,“不需启即发”,经常会在课堂上主动提出各种问题;有的是“有启有发”,只会回答,不会提问,不是独立地思考问题,而是揣摩教师的“标准答案”;还有的学生则规规矩矩,“启而不发”,只等教师给出答案。对于第一类情况,教师必须善于引导,既不能扼杀学生的求知热情,也要注意防止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跑题。当课堂上出现第二类、第三类现象时,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提问技巧,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上好每一堂课。

二、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刚开始进入课改时同行们热议的话题。

何谓“教教材”?就是奉教材为圣经。为了检查教学质量,有关部门常常会组织统一考试,我们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次考试以某某教材的观点为标准。由此可见,“教教材”就是以教材为本,禁锢了教师,也误导了学生。

当下,同行们已基本达成共识:教材不再是圣经,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然而,部分教师对“用教材教”的认识显然存在偏差,似乎不对教材动“手术”,不进行改造,就不足以体现“用教材教”的新理念,于是在教学中,逢篇必改、逢课必改。一些示范课,忽视教材的存在,一味强调形式的“新”,有的甚至完全脱离教材而任意发挥,以为只要课堂气氛活跃就是改革。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热闹”过后,学生既没学到知识,也没有提高能力,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课新教材是与新大纲配套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媒介。教学活动应该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而不是脱离教材的“表演”。

应该如何对待教材?要做到“用教材教”,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如今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现成的教案和课件。不可否认,上传到网络的教案和课件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网络资源的共享为我们备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于是,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不是认真地研究教材,而是将别人的成果拿过来直接使用。实际上,这种走捷径的做法,对自己、对学生都是不负责任的。

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教学活动的关系,必须立足教材、尊重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吃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育德是德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职德育新教材的四门必修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育人体系。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化;通过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的素质;通过学习《政治经济与社会》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这次课改的课程设置是长期德育教学智慧的升华,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成果,是适合中职生教育和学习需要的。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德育课育德的功能,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搜集素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把德育课堂变成师生都喜欢的课堂。使用新教材四年来,我每次接受教学任务,都要将教材从头到尾认真读一遍。而每一次重新备课,我都会对教材的内容有新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点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保证德育课的育德效果。

三、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指导者和管理者。作为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作为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学生理解教材,学会有序的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我在给2011级学生上《哲学与人生》这一课时,有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教学主题无关的问题:“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哲学界辩论了几千年而又没有结果的问题。如果我采取回避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问题探索的积极性,对此,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学生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们的讨论非常激烈,争论几分钟后,教室安静下来,大家都将目光投向我。我说:“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究竟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老师也讲不清楚。”大家一听,乐了。我接着又说:“我们能不能给这个问题定个条件,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学生们兴趣来了,我乘机将讨论的话题引到了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条件性上。通过一个偶发事件,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模式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德育课的教学目的是育人育德。德育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专业特点和当代学生特点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德育课的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第二篇】

一、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1、案例分析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哲学观点的培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设计以下案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非具体的科学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历史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至于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案例分析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现实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自我研究,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述“意识能够反作于客观事物”一框时可用视频的形式模拟案例《秘密武器》:公元前214年,古罗马和古希腊之间发生一场战争。罗马舰队气势汹汹杀向希腊的港口。大风吹着船帆使舰队全速前进。奇怪的是希腊看上去毫无防备,港口上只有妇女和老人。罗马人逼近港口,以为胜利在望。这时候,只见一位老人一声令下,妇女们都举起手,顿时万道金光射向罗马舰队,船帆先着火,刚才还在帮助罗马舰队前进的大风现在帮起希腊人烧船,罗马舰队很快全军覆没,可怜的是罗马将士至死也不明白希腊人究竟用什么秘密武器取得了胜利。通过本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案例分析法则强调教与学的过程应是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有所提高。如在讲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框时,可应用《马谡失街亭》一例: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到了祁山,因司马懿引兵出关迎战,诸葛亮便命参军马谡率重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甘当斩首。马谡自恃熟读兵书,颇知兵法,既不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他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到山上屯兵。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被魏兵杀得大败,街亭失守,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斩首。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作教条,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确定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

1、确定案例

选好案例,是案例分析法的首要条件,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讲解、讨论、对话、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所以,选好适用的案例对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

(1)典型性。选择案例过程中,要选取那些典型性强,有思想深度的材料,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客观上不允许教师罗列过多、多长的材料,而且有的材料已被反复运用,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时效性。如果选用内容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的案例,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如讲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框可用我奥运健儿在雅典为国争光的案例;讲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框时可运用钟南山院士英勇抗击非典的事例。

(3)真实性。求真务实是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解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具体、真实、可信度高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在思想上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讲“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框时可结合上海市民发扬集体主义主义精神大力支持、参与世博会建设准备工作的事例。

2、讨论案例

组织案例讨论是案例分析法的主体和核心环节,讨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你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误的实质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2)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3、评价案例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 探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121-02

有效教学即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哲学与人生》课程更应重视哲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实现“哲学课堂”与“生活世界”的超级链接,从而实现《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客观、全面、辩证地对待人和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创造出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

一 教师即课程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钱学森家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牢牢记住了:“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从此钱永刚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体现了“不教而教”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我想这也应是作为老师的追求。在哲学开篇学习哲学意义时,我盘点了2008年中国的不平凡,在达到此环节教学任务的同时,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了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美好,从而渗透如何去辩证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教师即课程”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哲学老师更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给学生做出表率。在课程的三维目标中,若缺失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就会失去光彩,“过程和方法”将变得毫无意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应体现在课程中,又应体现在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只有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信服,这才能实现哲学课的有效教学。

二 有效的教学设计

中国有句俗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哲学课完成三维目标,则必须从有效备课开始,即系统的教学设计。

要备好课,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出这门课程每个单元、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以及教学方法、过程,对学生学情作出具体的分析等。关键是,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能够备出这样的课,是学生轻松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能永远感受课堂的新鲜感和诱惑力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需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他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设计准备,实施调控和检核评价,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把写教案称为显性备课,把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称为隐性备课。于老师认为,隐性备课是“备课于心”,这是更为关键的备课过程。隐性备课的重头戏便是查阅相关资料,对《哲学与人生》课来说,除了要多用学生身边信手拈来的例子外,还要多查阅哲理故事、漫画,功夫用在平时。如许多电视广告语、歌曲、学生学的成语、古诗、相声、小品都可能蕴含着哲学的某些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联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就会变得“博大”、“丰厚”,课堂上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 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师要善于营造快乐自主的课堂气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一,以趣引题,定好基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成功的开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如在讲“联系观”时,我下载播放环保宣传片《拯救地球》。给学生以视觉震撼,并提问:“看了这段环保片,同学们有何感受?造成环境破坏的元凶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环境问题?”同学们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看、去探讨。

第二,以趣言理,深入浅出。运用趣例组织哲学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从而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讲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时,我巧妙地运用典型案例“微笑的力量”、“学会尊重一个人”,让学生感受人际和谐的重要性。通过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壮观视频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讲“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尾时,我设置学生活动:信任小游戏“帮助盲人穿越障碍物”的比赛,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让胜利者谈体会,体验信任的快乐,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新知,逐渐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

2.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第一,遵循由易到难的授课规律。面对难点,一定要逐

步分解,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切不可草率行事,简单粗暴地处理,否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下面是几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比较:深入浅出高效;深入深出有效;浅入浅出低效;浅入深出无效。

第二,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面与参与度。在教学时应做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有专家曾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了统计: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5%;学生阅读,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10%;视听并用,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20%;教师演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30%;学生讨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50%;学生实践,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70%;学生教别人,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95%。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动手、学生参与的重要性。还有一句俗语:我听到了就忘记了,看到了就明白了,而做过了就记住了!所以,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学生出错,让学生尝试从失败或成功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第三,注意提问的艺术。好的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的正确作答,通过老师的运作,让学生逐渐领悟并深化所学内容。好的提问应给学生一种学习的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的关键。

第四,赏识教育。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第五,重视合作与质疑。合作与质疑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品质,合作的使用应注意:首先,所给的合作项目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必须要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帮助才能达成某种共识。另外,小组合作时还应指定小组长与记录人,做好合作结果汇报。通过合作,不仅解决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质疑时要注意:首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相信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另外,在质疑时,应多给学生鼓励(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如何)。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原创方法是智慧的,多种方法是高明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四 有效的反思教学

教师首先要进行反思,把反思教学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认真地反思这堂课的亮点及缺陷,写好课后记,平时做个有心人,多读、多看、多想、多记,及时补充自己的教案,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特别是经验丰富、优秀老师的课,学他们的教学方法、课堂技巧等,积累间接经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反思其阶段学习成果,反思其学习方法,反思其学习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今后的学习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是关键,有效是目的,学法指导是保证。在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单一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做很多。这里我谈点肤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四篇】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课;积极参与

职业中专的德育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德育课太难上了,学生上课不听讲,乱讲话,玩手机游戏,看电子书,简直无视老师的存在。有的老师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维持纪律,有的老师听之任之,自己讲自己的,只求下课铃一响。这样的现状既达不到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师也是一种煎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因此,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到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堂中来呢?

一、在教学思想上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换位思考,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设计教学思路,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属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接受能力差,认知水平低,态度消极。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应该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教案,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心理、认知水平、学生生活实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交流空间。只有合乎生情的教学设计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生情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学案”,从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教学流程和师生活动。笔者在今年高二年级讲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世界是物质的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针对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哲学原理,笔者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把抽象难懂的哲学原理讲授给学生?从哲学小故事中笔者得到灵感,准备了很多的树叶。上课时学生看到教师带来的树叶,都很疑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笔者连续抛出两个问题:(1)在所有的树叶中你们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吗?(2)你们能找到两片彼此完全不相同的树叶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1)不仅树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2)世界上没有完全不相同的事物,总会有相同的地方,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学生很有兴致地观察,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哲学中抽象的难点就这样在学生的活动中解决了。笔者认为,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去设计教案,那这节课肯定是失败的。

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而我们的职中生往往乐于求新求异,他们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大量吸收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的学生都要开阔。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过多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其结果必然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无法使学生信服,更无法使学生践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自己去打开生活这本大书,引领学生学会了解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生日常生活素材中的典型事例,处处都激励学生去探讨知识。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我们应如何纠正?学生的消费行为中有哪些是从众消费、攀比消费、求异消费等?同一种月饼,为什么临近中秋节时会比中秋节后贵?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的日常生活事件的观察、探索,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体现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参与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与此相背离,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自学自讲和讨论等教学方法。所谓自学自讲,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来讲解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换位置,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变学生台下被动地听为台上主动地讲,教师则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二是练口才,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提能力,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将讨论教学法引入课堂。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亦可以是辩论式讨论。积极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主体意识。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五篇】

关键词:成人类学生;美术教育;差异性;因材施教

本人是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绘画专业老师,所教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创作等绘画类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所在学院除了绘画专业以外还有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动漫艺术等其它三个专业。而在绘画专业的班级设定为:高升本的四年制全脱产白天班、专升本的二年制全脱产白天班及专升本三年制业余晚上班。全脱产白天班无论从上课时间与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本科教学并无二致,而业余班则是星期三晚上与星期日全天上学。因为面向的是成人类学生,学生成份相对复杂,但归纳而言大致分为三类:努力几年或应届没有考上美术院校正规本科的美术高考落榜生、设计专业或其它专业毕业工作了若干年的再学习者、纯粹爱好美术进而希望系统学习的美术爱好者。虽然每个班级都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教案,但在学生的差异性面前则难免有点理想化。老师面对着不同的鲜活的学生个体之时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教学方法,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成人美术教育并非单板的纯教学教案似的循序渐进,呈现出成人类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变性。

相对于入学之初美术院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整齐划一而言,成人类绘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则为出现极端化现象。学生都经过入学考试这一关的筛选,由于在完成招生任务与成人类普及性教育的特点,注定了入学考试的低门槛。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都只有短时间的绘画经历与绘画基础训练,与教学教案的起点设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学生之间的能力与水平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课程的难度推进而逐步放大。比如造型训练中的素描课程,从教案设定的绘画内容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先是静物素描,然后才是石膏、人物头像、半身着衣、人体。如果是一个考了几年的美术院校落榜生,静物素描对其而言就是个比较容易上手的课程,静物素描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构图、造型的准确性、黑白灰关系、明暗五调子的基本素描理论知识等等问题都一一了然于心。必须针对学生特点摆出二到三组在难度系数上有差异的静物,让学生各自选择。能力强的必然会选择难度系数高的,能力差的则会选择相对容易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调配不同学生的教学时间,精力要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对于绘画水平弱的学生经多做示范性、修改性的教学,在示范与修改中将知识点讲述清楚,做到学生不但清楚而且的手上能够画出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对于能力好的学生更多的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提高审美视野,比如素描训练中的构图新奇性与情感表达、绘画材料选择与质感表达等等知识。

成人类美术学生的绘画水平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必然要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不同的教学知识,为每个学生根据其能力而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拔苗助长。由于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发现每个学生天生的美学喜好,比如有些学生偏爱以线造型,那么就可以多讲讲线在素描中的作用与运用及其形式特点,同时参考中国传统的线描或者是结构性素描。或者是意象性的、表现性的素描特征,让其慢慢体会同时保持平等的沟通。

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规律。有可以传授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特点,也有着不可教与难以言说的天赋性与情感性特征。蔡元培言“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讲的就是艺术中这种技术性知识与修养性的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成人类学生的年龄差异让我印象深刻,既有稚气末脱的90后,也有与我同辈的再学习者,还有着已经退休寻求艺术梦想的大叔大婶。可以想像一个班级存在着小辈、同辈、长辈的有趣场面。年龄结构使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真是天壤之别,众所周知,艺术不仅是技术性与知识性的传授,它更多的是关于生命、情感、人生与价值观的综合性的生存体验。美术教育从来都不是刻板的知识灌输,对于艺术的学习更多的需要理解力而非单板的记忆力。从这个层面而言,人生阅历与生活经历丰富的年长者就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点在创作中的感受尤其明显。

严格的说,所有绘画形式都是一种创作方式,所不同的仅仅是材料与媒介的不同。素描不单单是一种基础训练,也是一种创作手法与方式。正如我们常说的写生创作化这一概念。只是因为我们长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影响下常常使这门课程赋予了技术性与基础性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高考指挥捧下使很多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素描必然是全因素明暗关系的,色彩必然是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如何使作业完成基础性与创作性的理念转换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这个转换不既是画面效果的,而更多的是思维与理解模式的转换。在这里不同的年龄层次就会出现明显的分野,稚气末脱的年轻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快,新的技法或新的观察与思维方式、新的表现手法,一旦接受与理解则水平突习猛进。而年龄大的则比较容易固守自己所喜爱的风格形式与固定的表现手法,对于其它的风格与手法要么完全排斥,要么小心翼翼。而到了创作课程以会出现另外的一个面貌,年轻学生平日里显得个性十足,可是到了创作课就会手足无措起来。不知道要画些什么,仿佛这个社会与现实与他又没了任何关系与关联。一旦逼急了要么就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宏伟巨制,要么就是随手而来的敷衍草图。如何引导这些学生提炼对于社会与现实的感悟,凝结创作的关注点,强化创作的构思与主题认识。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情感等等命题下探讨与互动。年长的学生则创作思维明确很多,明白自己想通过创作完成与表达什么,生活的阅历与人生的体验在这里体现出它的优势与长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协助,参与意见及提出合理性的技术支持与并通过修改部分画面讲述创作实践层面应当注重与提高的知识要点与难点。

每个来到学校学习的同学都是有目的的,希望遇到每个学生都是怀揣着炽热的艺术梦想不过是种假大空的乌托邦。学习目的性的不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日常行为方式,社会对于成人类院校学生文凭的轻视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下降。我们无法在这点上苛求,它有着现实就业残酷性的一面,同时带着商业社会的功利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热爱艺术的,部分学生仅仅是迫不得已的委身于此拿个不太重要的文凭,正规全日制本科中也不乏这种人的身影。从社会上热度不减的艺术考生大军中不难感受其热度。与此相反的是怀着明确目标而学的同学在行为方式与思考方式则积极很多。学习目的的差异性使班级中不乏积极勤奋者,也有着二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同时有介于二者之间完全凭一时之兴趣与心情而转换着不同学习态度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当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讨论的是在这种学习目标差异面前老师的角色定位,非自上而下式的传统威严式,而应是平起平坐的沟通式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学习期待,以沟通来开导,让厌学者知道每段学习不仅是技能的学习,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锻炼,对于困难的逃避只是下下策,积极的面对才是人生每个阶段真正应该学习的人生课程。学习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在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于自身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哲学思辨力等等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勤奋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鞭策的,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为何而来。他们缺少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更加先进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知识。有些学生的绘画生涯超过了老师也不足为奇,让他们苦恼的是怎样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更上一层楼。对于他们的教学,老师更多的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建议他们读相关的书籍,对他们感兴趣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鼓励与赞赏、合理的提出批评性建议是同这些学生相处的最佳方式。

结论

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教学概念,但在长期的成人类美术教育教学生涯中使我觉得,这个概念在成人类美术教育而言包含着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由于成人类美术学生群体所存在的绘画水平差异、年龄结构引发的理解力与知识差异、学习的目的性差异决定了老师的教学必然是区别性对待的因材施教。对于每个学生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完成设定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持续的学习热情与端正的态度。另一重含义是美术教育这门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艺术从根本而言是一种创新性思维,但这种创新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在前人的成就与传统中的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中创造,在学习中融合,解构与建构并行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思考,对于人生、世界、生命、情感等等 抽象性及情感性的领悟。艺术的学习没有唯一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个体的情感结构与生命体验让每个学生对于艺术形式都有着不同的体会与偏爱。老师恰当而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如虎添翼,反之则会造成学生对于艺术的厌恶与反感。从这个层面而言,老师扮演着朋友与知己似的随行者角色,更多的是在沟通与理解中去学习,而非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27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