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0887

【导言】此例“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最新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

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

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

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

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

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二篇】

文本细读: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学儿童诗。文章共十个小节,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给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现象。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昭示了自然界中季节的的更替。鱼鳞上的圈圈,“三叶石”“庐山漂砾”则可推算鱼儿的年龄,推知史前地质。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文本生动而有情趣,文章活泼而简洁的文字吸引孩子饶有兴趣的去读。在读中去感受“你看那……”“不就像……”时与大自然的亲密之情,让孩子去体会这有着无穷奥秘的诗句的意蕴和涵义。《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所以教学中我们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鳞、嵌、撒”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睁、晴、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鱼鳞”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图片加以理解;

如:“嵌在”、“撒在”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或让学生根据词语的不同进行造句的训练。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其它不明白的词语,比如:山巅、汪洋、漂砾、妙不可言等,“山巅”可以看图片;“汪洋”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漂砾“则由教师读有关的资料;“妙不可言”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印象或是什么样的。看法。(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也可以读书中的句子)

A: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B: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C:小蝌蚪一出现,春天就来到了人间;

D:大雁往南飞,就证明秋天就在眼前;(在理解第4、5小节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E:树上的年轮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F:鱼身上的鱼鳞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G:“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可以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汪洋的大海;

H: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告诉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I:人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水到渠成。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板书: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

4、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做一个爱学习、细心观察的人)

5、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识字:对于本课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尽量自学,识记。

读准“撒、鳞、嵌、略”几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最好能用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三篇】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下力图有所发现。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主题

1、老师这儿有一段不说话的电影,同学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

(注: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腊梅花开……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

2、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面,其实画面上,天气、动物、植物告诉给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

3、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师生共创 研读小诗

1、下边我就把这首小诗写在屏幕上,出示小诗第二节

①谁能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评议:听明白了什么?

②提问:你肯定白云飘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个晴天吗?谁发现过?那请发现这种现   象的同学肯定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哪?你们快看(大屏幕展示蚂蚁搬家)看着这副画面,结合一旁的提示词,仿照上一小节,你们能帮我写出第二小节吗?自由尝试,根据汇报出示

①指导朗读,同桌互读

②男女生比一比 ƒ学生贴板书

3、动物中可不是只有蚂蚁会说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的还在下边,(出示第四节)谁喜欢读这一节?

水中的蝌蚪像什么?(逗点),你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在说什么吗?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自然都会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小朋友们留心过吗?请看屏幕(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图片)停留在大雁南飞的图片,根据上一节和提示补充第五节,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齐读第五节,“省略号”指的是什么?把四、五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4、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只要留心观察的同学有是也会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出示第六节

①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用手指在空中画一画行吗?(树木的横断面上长着一圈一圈的就是年轮,只要数一数有几圈,我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几岁了。)

②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

③请马上根据提示把这一小节补充完整。

④那现在请大家想想:怎样把我们明白的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给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⑤刚才我们所了解的这六种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么说?可是它们还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语言,最神奇的在第八小节中呢?快来看!

(板书:第八小节)。

a.在读这一小节中,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想堤出一些什么问题?

b.交流(视学情而定,可能有知道“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同学,就利用差异互相学习)。

c.自然界这么神奇的语言你们都读明白了。

大声地朗读给老师听一听吧。

5、①读了这七个小节,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你想说点什么?

②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③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些语言,为什么?

④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师板书:生猜读)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⑤——离开课文,用上“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

①听大家朗诵,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大自然这是在用什么跟我们说话?

②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不信大家读读下边的这些气象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吗?(可以回家去先观察,有所发现后再写也行)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白云高高    晴天

蚂蚁搬家    下雨

水中蝌蚪    春天来了

大自然的语言    大雁南飞    秋天来了                   到处都有

(妙不可言)     大树年轮    告诉岁数                (观察、思考)

鱼鳞圆圈    告诉岁数

三叶虫化石   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四篇】

目标:

1、学习有关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2、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本文生动而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重点:有层次地说明与运用拟人、举例的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抽象的事理

难点: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设想:品味语言四步走

课时:2课时

操作: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感知

程序:

㈠导入:诗歌导入,引起兴趣。

㈡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本文出现了三个概念: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和物候学,请通读全文,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2、你认为本文介绍的重点是什么?说明理由?

㈢再读全文,专项训练:

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提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㈣层次划分:据上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该如何划分?

㈤作业:比一比,看谁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最多?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要点:品味、积累、运用

程序:

㈠导入: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语言?

㈡品味语言

1、第一段: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②“燕子翩然归来”放到“草木萌发”的前面,行吗?为什么?下面哪个季节的物候现象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2、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介绍物候学知识,有一个很明显的方法,你能发现吗?①括出文中的例子。②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③“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九天。”一句中“前者”、“后者”各指什么?④第⑧段为什么举两个例子?⑤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㈢积累语言

1、背诵第1自然段

2、背诵24节气歌

㈣运用语言:

1、朗读诗句,说明时间。

2、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去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附: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思路:以读写为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分层设计。

内容:

一、基础题

1、生字注音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简答:第一段,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春:

夏:

秋:

冬:

三、品析:

1、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九天。”一句中“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第五篇】

《大自然的语言》作为1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并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被编进中学语文教材已有多年。师生们与教材编写者一样对她钟爱有加,特别是展现在我们心中那几幅四季风光的美丽画卷,不由得把它与《春》、《济南的冬天》一并当作优美的审美阅读范本。与此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较之严肃,古板着面孔的说明文确有其难舍的情结。

老教材注明作者竺可桢,新教材则未作署名,只在注释中说明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人教版教材初中第二册57页)说明编写者的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比较原文与改文后,发现改文更简洁、生动,许多地方提法科学多了。但仍觉得美中不足。如果用“科学性”、“准确性”来要求本文语言(本该如此),会生出许多疑虑。

本文拟从语言理解、美学、修辞学、逻辑学角度对几处语言略作粗浅点评。浅愚之见,不足为文,但欲求教同仁,并搪塞自己的吹毛求疵与不恭失敬。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第1段)(按:下划线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首先说“孕育”一词。注释中释义为“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这个释义是准确的,但细加推敲,“夏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似乎不妥,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孕”和“育”包括植物果实生长发育的两个阶段。雄花花蕊的花粉传到雌花花蕊的柱头上谓之“孕”,在春季完成。而后授粉的雌花花蕊开始了“育”的过程,直到成熟。即是说,从授粉到果熟蒂落都是植物孕育(酝酿)新事物(果实)的时期。不过因天气、季节原因,夏季是孕育果实的关键时期而已。如果在“时期”前加上“重要”或“关键”的限制词,就消除了疑义,更加准确,其外延指向就明确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另外,“布谷鸟也来了”在朗读效果上易与上句“燕子翩然归来”照应,因为上句说“归来”,下句紧接着“也来了”,就自然关联,学生往往将“布谷鸟也来了”归入春景,造成后句“于是转入夏季”孤立无援,且不成为完整的主谓句。问题就出在“布谷鸟也来了”后面的句号上。若此改作逗号,使“布谷鸟”与“夏季”自然密合,两个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哀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第1段)

在《教师用书》“课文分析集锦”里关于这几句话的解读就出现了两种矛盾的说法:一、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二、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王祚庆《〈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漫谈》)

何以“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一说为秋景,一说为冬景呢?问题就出在课文语言上。刘老师抓住了“准备迎接”,将要来临而未来临需“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还未来临,那么昆虫的销声匿迹,大地的白草枯折自然是深秋之景了;而王老师的理解则侧重标点,(对“销声匿迹”后的句号比较看重)也在意一个“寒”字,“寒冬”即隆冬——冬天最冷的时候,与初冬区别开来,那么“销声匿迹”、“衰草连天”则是初冬景象无疑了。这两种理解仿佛都无大碍,设若就此段四季之景设一考题考查学生,可就无所适从了。

背地里揣测改写者本意可能与王老师不谋而合。但为了避免歧解,将此片段作一小小的改动:“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的寒冬景象。”窃以为比较合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第2段)

该句在文中承上启下,教材选编者也相当器重此句。“预习提示”首句就引用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两个短语。《教师用书》“课文说明”也两次引用它证实课文语言“典雅而富有概括性”、“雅致、文气扑面”。(第78-79页)类似工整而上口的短语组合还不少,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衰草连天--风雪载途”“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桃花开--燕子来”……

诗化的语言之所以美,音韵、节奏使然。以上成对的短语读来韵味十足,确实“文气扑面”。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对联(对仗)堪称人类语言的一枝奇葩。汉代刘向有言:“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语法与修辞》规范修辞与艺术修辞中也都有相关规定。近年来,中(高)考都多次碰触此类考题。

为省去冗繁的阐释,我们将原句中“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抠去,而拟出几个待选项并讨论标准答案的定位就会猛然发现该句有一纰漏。且看待选项:

A、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B、 候鸟来去    草木枯荣

C、 草木荣枯    候鸟来去

D、 草木枯荣    候鸟去来

通过比较、筛选,我们发现,C项最佳:“草木”对“候鸟”,“荣”对“来”,“枯”对“去”,符合自然规律。那么D项,先“枯”后“荣”,先“去”后“来”与上段由春到冬的四季更替就有所龃龉了。A项中“荣”对“去”,“枯”对“来”则显然失妥。

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第2段)

这一句群中,拟人手法的运用(“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自“课文说明”)但多遍品读,仍觉得差强人意:

(1)、“杏花开了”、“桃花开了”略显单调重复,给人信息量少。你读吧:“开了”、“开了”,“开”得寡淡无味,司空见惯,没有质感,缺乏鲜活的色彩。再则,学生对杏桃的了解恐难保准深透,不是说他们“四体不勤,菽麦不分”,对农事百无一知,恐怕“两耳未听窗外雨,一心只攻中考题”的现象不在少数。如果将两个“开”字换为“白”、“红”,既不累赘,又增加信息量,顿感跃动起鲜艳的花朵,并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何乐而不改呢?

(2)、“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开始唱歌”是作者所列举的三种自然现象,借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与农事的关系。本应形成排比句,它们意义相关,但语气却不一致,读不出句式匀称,节奏感强,热烈奔放的感受来,如若对它们动以小小的“手术”:将“开始”去掉,在“唱歌”后着一“了”字,“布谷鸟”前的句号换作分号试试看!这样一来,“白了”、“红了”、“唱歌了”音韵和谐呼应,有一气呵成之妙。

说到将“布谷鸟”前的句号换作分号,《教师用书》第80页“关于练习”有一段说明:“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两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看来还得多说几句,照此说,我们常将人物、动物、植物并说一句的说法也不对,因为动物、植物属通常意义上的生物类。实际上,在《语法与修辞》中是找不到此种规定的。吴伯箫《歌声》中的句子“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还被当作排比范句(见杨月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第295页),虽然杏花白,桃花红,布谷鸟唱歌前两种属春季物候,后一种属夏季物候,但它们都是一年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物候更替,为什么一定要用季节去衡量呢?至于句型,上段已作阐释。

(3)、对句中的“它”也颇有微词。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运用赏读中已赋予它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古汉语里的“尔”、“汝”、“子”、“君”、“卿”,见字已见情。现代汉语里的“她”、“他”、“它”,视觉感受上的效果早已深入人心:拟人的“她”给我们的印象通常是圣洁美丽的少女或温柔善良的母亲,给人温馨、轻柔的美学感受;拟人的“他”则显得坚毅刚强,常与雄伟的长城、壮阔的高原、莽原的奔马,甚至矛盾笔下的柏杨联系起来,总之是力量型男子汉气魄的化身;而坐实使用的“它”则透出客观、冷漠的淡而无味的心理观照。

《大自然的语言》本身采用了散文化的抒情笔调,拟人手法屡见不鲜,“布谷鸟开始唱歌”已引导读者向一位能歌善舞、轻盈婉转的歌手形象思想,而紧跟一个“它”字,语意上显得不够连贯,整句色彩也极不协调——自然是“她”比“它”好。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第3段)

阅读此句,自然而然引出的话题是:“我国近(现)代劳动人民称它为什么呢?”下文中找不到回应,且此句有“言未尽”之嫌。事实上是自古以来都称它为物候。改为“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劳动人民自古称它为物候。”不但完整独立,而且后文有所依托,因为“自古”则会有“至今”之意作貂续。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第3段)

中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成语。“农谚”一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远离农事的学子。从文中对“农谚”的注释也反映教材编写者深知这一点。若我们在此句中融进一两句熟知的谚语,“牵一发”而不是“指一发”,非但达到“动全身”(调动学生农谚积累)的效果,还可省去看似必要而实则无益的注释。我们不是正在尽力减少课文注释吗?恐怕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比如改作:“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要下种’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就不用将大量鲜活上口的谚语孤零零地列在“有关资料”里,仅供老师阅读,而成为学生认识物候,了解物候学的感性资料呈现了。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第7段)

前面已提到过,说明文语言当以科学、准确为己任,或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求它也不为过。纬度确实是影响物候的重要因素,但稍有地理学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只能“放之北半球”,这句话实质是犯了“以相对为绝对”的逻辑错误。把一定条件下相对真实的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绝对真实的判断作为结论使用了。文中无任何一个地方限定本文说明的是北半球或中国物候,相反,竺可桢原文第1段最末一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在改文中被改为“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我们感佩于改文者严谨的态度,并有意让读者“放眼世界”,而在此出现如此疏忽确有误导学生之实。

这个错误,自竺可桢到改文者到教材编辑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灌输到学生心中,其负面效应可谓严重。可以推测要么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要么被学生嗤之以鼻。有损教材威望啊!

其实改动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在教学中就苍白地为作者身居北纬20°——50°之间作辩护后,让学生改为“首先是纬度,纬度越高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8段)

照此判断,经度的递变会导致物候呈线性变化。(不管是抛物线或斜线)然而翻遍所有的地理学资料也不会找到与此不谋而合的判断。从来就只有经度影响时差之说,而无经度影响物候之说。利用普通逻辑中寻求因果联系之求同求异法就很容易推翻这句话。

虽然中心句错了,但支撑句中对“近海”、“远海”影响物候阐述并无错误,将海陆分布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说得极明白。

点评至此,仿佛《大自然的语言》千疮百孔。本意并不如是,只是觉得瑕不掩玉未如白璧无瑕好。有道是:“如果你爱她,你就严格要求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4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