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精选4篇
【导言】此例“《病梅馆记》精选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病梅馆记》【第一篇】
龚自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憙拑
第一课时
憗拕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崐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崐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崐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1篇作品。
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1篇政治性的讽崐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崐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崐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崐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崐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崐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崐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崐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崐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崐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崐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崐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崐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崐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崐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崐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种梅的人砍掉直的枝干
绳:名作动(意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删 密, 锄 正, 以夭梅 病梅⑽ 为 业 以求 钱也。
剪去茂密的枝叶 锄掉端正的树身 来使梅弯曲使梅得病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密:形作名 正:形作名 夭:使动用法 病:使动用法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 蠢蠢 求钱之民能以 其智力为也。 有
的 不是(那些)忙忙碌碌地 凭借 做到的 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 之隐⑾明 告 鬻梅者,斫其正,养 其旁 条⑿,
人把 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 的人 培养 横斜的枝条
删其密,夭其稚枝⒀,锄其直,遏 其生气⒁,以求重价: 而 江浙之梅皆病。
嫩 阻碍 生机 高价 因而 都成
夭:使……弯曲,使动用法
文人画士 之祸 之烈 至 此 哉!
为病梅了。 (造成的)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种地步了
憙拑
第二课时
憗拕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 完者,既 泣之 三日,乃誓疗 之:
一盆是完好 已经为它们哭了几天 治疗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纵 之 顺 之, 毁其 盆,悉 埋于地,解其棕 缚⒂;以五年
解放它们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 那些 全部 棕绳束缚 用
纵:使动用法使……纵 顺:使动用法,使……顺
为 期,必复之 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⒃,辟
作为期限 让它恢复(本性)让它健全(起来) 辱骂 设
病梅之馆以贮之。
(一个)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呜呼,安 得使予多 暇 日,又多闲田,以广 贮江宁、杭州、苏州之
怎样能 多些空暇时间 大量
病梅,穷 予生 之光阴以疗 梅 也哉!
穷尽 一生 时光 治疗病梅
简析:
一、产生病梅的根源:
1.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
2.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是文人画士的观点──揭示病梅的社会根源。
3.写文人画士的帮闲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最后一句议论──满怀义愤。
二、写自己疗梅的决心和行动。
三、以感叹作结。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压抑崐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这是很难从正面直崐接论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崐都有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时政,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崐放的强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桎梏时,未能认识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试图以个崐人奋斗来解除封建专制的束缚,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崐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病梅馆记》【第二篇】
浙江台州路桥中学   陈  涌(318050)
教学目的: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本文的“以 、之”等虚词,“病、业”等实词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1、本文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以及对借梅议政、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2、词类活用的掌握。
教学设想:
1、结合《乙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理解作者的情感。
2、结合《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3、抓住“梅—病梅—病梅者、夭梅者”的象征意义点拨教学。
4、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中国足球,目前大家很关心。中国男足,被称为小弟,而中国女子足球却被称为大姐姐。如果,换作在宋明清时,女子足球能有这么响亮的名称?(不可能,因为小脚)小脚,俗话说三寸金莲,走路是一摇一摆,婀娜多姿,好看。可是,跑不快。你愿意体育成绩一塌糊涂而影响你的升学?你喜欢裹足还是自然足?(不喜欢)你喜欢不喜欢树苗捆绑束缚,让它无法按其自身生长状况生长?(不喜欢)那你喜欢不喜欢束缚人才、束缚人的天性?(不喜欢)那好,不仅是咱们英雄所见略同,清朝的龚自珍先生,他写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名言,早就在中运用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接着让学生讲讲有关梅:梅花香自苦寒来、凌寒独自开——有哪些品质?不畏严寒,凌冬绽放,千里飘香。(香,比喻生活中的成功)病梅呢?病态的,形状被弯曲的,痛苦的忍受者裹足一样的梅花。
(导入 新课采用中国古代女子的裹足进行类比,目的说明自然美更重要,让学生从正常的美学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以病态美来审视问题。裹足与病梅有着相似点,并且联系到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并不是扭曲的,刻意追求的。为下面分析文章的主旨作铺垫,而不是给学生如何将梅花与人才的对应关系的理解造成突兀之感。)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读一读有关龚自珍的资料,并注意他的字、号的读音,并背诵《己亥杂诗》。 
(注重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通过读、问,加强学生对作者的相关资料的记忆痕迹。)
2、学生早读预习过,就直接朗读课文。a、要求断句准确 b、找出文章中的动词。
(强调诵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达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3、评议断句,对照注释翻译动词,疏通文字。
(由于书本和词语手册上有较多的注释,故学生对翻译文章的问题并不大,读本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文中个别词语活用的掌握和理解。如“绳、夭、病”等。还有句子的停顿。这些都属于《师说》中的句读问题。)
4、学生再读课文。
(文章在理解之前多加诵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词义和主题更进一步的理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翻译文章并不难,初步感知课文,这仅仅是属于句读的问题,韩愈认为我们老师重点应该为学生解惑。因而我设计让学生从翻译课文到概括课文,从概括过程中发现问题——病梅形成的原因。)
5、学生口译第一节。
6、概括:(从课文原句中提取)                 
7、诵读课文第一节
(初步理解后,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强化感觉,刺激学生的语感,找到走进理解之钥匙。)
8、口译概括第二三两节,形成板书。
9、诵读课文二三两节。
(此时诵读,不仅刺激学生语感,而且为下面的理解课文的主旨提供一个必要的程式,诵读过程中,学生往往能有所感悟,意思有进一步理解、领会。)
10、小结,将梅花和人才两者结合起来讲解,理解梅花比喻人才,即作者的“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连接两块板书,成为一体。
(结合病梅到疗梅的整个过程,我们联系到清朝末年的政治,再结合《己亥杂诗》来说明作者的政治主张: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作者实际上将梅花看作人才,梅花的形象实际上暗喻人才,即用托物喻人的手法,借助梅花议论政治,同时表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理解过程中,首先我让学生回顾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手法,推出梅花象征什么,推出文章中的病梅象征什么,形成病梅的原因又是什么。抓住梅—病梅—病梅者、夭梅者的象征意义点拨教学。这样,通过疏导来让学生以学过的,已知的来理解本文的主题,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通过点拨,让学生明确把握住作者文中的象征的含义,并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叫象征,什么叫托物言志,托物喻人。)
板书:              龚自珍
(三)课堂小结
1、本文重点词语归类:
名词作动词 “绳”     形容词作名词 “直 、正、 密”
使动用法 “复、全”         (使 病 解 本 穷)
2、写作手法——借梅议政、托物言志;主题思想——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
(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类,并且明确重点是什么,同时对于本节课主题进行自我测试或者自我复习巩固。)
(四)当堂背诵。
根据板书在较短的时间内背下这篇短文。抽背第二节。
(当堂背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压力,并且学生相互比快,比背诵的准确,流利程度,激发学生的好胜,竞争心理。)
(五)布置作业 。
如时间空余,让学生谈谈阅读本文的看法。
作业 :a收集有关梅花的名言名句
 b感悟龚自珍在文章中所提到的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思想内涵,并搜集相关其他作家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通信地址:浙江台州路桥中学  (318050)
联系电话:777
电子邮箱:
   oicq:40733796
[1]
《病梅馆记》【第三篇】
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
⒈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⒉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二、解题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⒉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
⒊置疑解难并归纳文言知识点
四、课文分析
㈠析“病梅”
⒈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明确: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⒉“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哪些人是罪魁祸首呢?
明确:
① 文人画士――品梅标准:曲→欹→疏
② 鬻梅者――摧残梅花:斫→养→删→夭→锄→遏
⒊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
现象,作者是什么表现?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泣→疗→贮
⒋作者是怎样疗梅的?具体措施怎样?
明确:纵→顺→毁→埋→解→复→全→贮
作者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㈡析“托物言志、借梅议政”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咏史》这样写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的政治环境 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
斫
删
夭
锄
遏
养
统治者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人才遭到严重钳制
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忠良耿直之士咱到清洗
蛮横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之心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五、全文小结
本文以“病梅”为话题,以“疗梅”为中心,针对的则是人才问题。表面上文章句句说梅,实际上以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思想,追求个性解放。近代·王文濡《续古文观止》卷五评:“清代文法繁重,束缚人民,无微不至,而民益病。正直而守法者,一不自检,易触刑网。邪曲而玩法者,反得逍遥于法外。文似有感而作,姑借病梅以鸣不平。”
《病梅馆记》【第四篇】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1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