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观舞记》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5154

【导言】此例“《观舞记》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冰心《观舞记》教案1

《观舞记》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是现代文坛的常青树,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她以讴歌母爱、童真和自然为题材,温柔脱俗的文字风格,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感悟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2、过渡:同学们讲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同学们的描述,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2、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3、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赏析揣摩

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眉毛是修长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满灵性,加上漂亮的衣饰,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欢文中16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描写,同时还细致刻画了她的动作,这才是舞蹈的灵魂。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生:我喜欢文中17自然段。因为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情的多变,舞姿的优美。如“颦蹙”“粲然”“娇羞”“嗔视”,丰富的表情显示出她们舞蹈技艺的精湛。同时,在句式上采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语句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我喜欢18自然段。这一段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段话中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贴切。如“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它还用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

引导:

⑴这段文章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美?“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⑵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听同学想像舞蹈情景。

⑶结合画面同学口头描述想像的情景。

⑷齐读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⑴生问:“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生答:因为好的舞蹈不仅要动作美,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生答:卡拉玛姐妹已经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们太专注了,以至于忘怀了观众,但这决不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相反,正因为尊重所以才专注。

⑵生问:“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既然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

生答: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⑶生问: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

生答: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仅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尝试所有的职业。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现美的,作者想尽一切可能,来形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

生答:因为作者觉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但自己贫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绘得那么好,她想从多方面来描绘舞蹈的美,说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⑷生问:作者为什么只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动作,为什么不描写观众?

生答:因为作者完全被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彩。

⑸生问:舞蹈是一种娱乐,为什么这次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卡拉玛姐妹对于观众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因为印度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之一,表示着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明确:这是一种宗教舞蹈。)

⑹生问: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么?

生答:作者想要用语言来形容,但她认为太美了,想不出怎样表达,所以变成了“咿呀”。

生答: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⑺生问:为什么开头作者说“难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说“我实在描写不出”,文章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请问矛盾吗?

生答: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她认为自己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出她的美,只能尽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不矛盾,文章作者对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实指卡拉玛姐妹的神态。而“我实在描写不出”实指心灵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⑻生问: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较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在课上,通过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1、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1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1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能否举例?为什么她们的舞蹈也是心灵之舞?

(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讨论回答后,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做到随学随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生: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生: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孔雀舞,心灵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礼。艺术的美,让我们心驰神往;借助语言再现艺术,更是让我们得到语言和舞蹈的双重享受。美的文章,让我们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文字。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背会它。

六、课后作业

1、修改课堂内的这段描写,并把它写在综合本上。

2、教后感: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观舞记》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准确的词语,优美的文字,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齐读,自由朗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特别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读。不仅让学生读出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还要表现出面部喜怒哀乐。批情人文,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融融。

相关链接

1、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2、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观舞记》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也可掌握一些生字词的音、形,故确立第一、二个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要以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宗旨,故确立第三个教学目标。外国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故确立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描写舞蹈艺术的语言。?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录像机(带)、投影仪。?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还很必要。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自己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观舞记》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感悟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2、过渡:同学们讲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同学们的描述,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2、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3、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赏析揣摩

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眉毛是修长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满灵性,加上漂亮的衣饰,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欢文中16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描写,同时还细致刻画了她的动作,这才是舞蹈的灵魂。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生:我喜欢文中17自然段。因为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情的多变,舞姿的优美。如“颦蹙”“粲然”“娇羞”“嗔视”,丰富的表情显示出她们舞蹈技艺的精湛。同时,在句式上采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语句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我喜欢18自然段。这一段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段话中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贴切。如“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它还用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

引导:

⑴这段文章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美?“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⑵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听同学想像舞蹈情景。

⑶结合画面同学口头描述想像的情景。

⑷齐读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⑴生问: “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生答:因为好的舞蹈不仅要动作美,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生答:卡拉玛姐妹已经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们太专注了,以至于忘怀了观众,但这决不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相反,正因为尊重所以才专注。

⑵生问:“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既然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

生答: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⑶生问: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

生答: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仅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尝试所有的职业。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现美的,作者想尽一切可能,来形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

生答:因为作者觉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但自己贫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绘得那么好,她想从多方面来描绘舞蹈的美,说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⑷生问:作者为什么只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动作,为什么不描写观众?

生答:因为作者完全被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彩。

⑸生问:舞蹈是一种娱乐,为什么这次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卡拉玛姐妹对于观众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因为印度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之一,表示着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明确:这是一种宗教舞蹈。)

⑹生问: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么?

生答:作者想要用语言来形容,但她认为太美了,想不出怎样表达,所以变成了“咿呀”。

生答: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⑺生问:为什么开头作者说“难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说“我实在描写不出”,文章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请问矛盾吗?

生答: 不矛盾 ,因为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她认为自己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出她的美,只能尽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不矛盾,文章作者对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实指卡拉玛姐妹的神态。而“我实在描写不出”实指心灵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⑻生问: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较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在课上,通过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1、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1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1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能否举例?为什么她们的舞蹈也是心灵之舞?

(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讨论回答后,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做到随学随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生: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生: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孔雀舞,心灵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礼。艺术的美,让我们心驰神往;借助语言再现艺术,更是让我们得到语言和舞蹈的双重享受。美的文章,让我们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文字。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背会它。

六、课后作业

1、修改课堂内的这段描写,并把它写在综合本上。

2、教后感: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观舞记》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准确的词语,优美的文字,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齐读,自由朗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特别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读。不仅让学生读出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还要表现出面部喜怒哀乐。批情人文,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融融。

相关链接

1、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2、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冰心《观舞记》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1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思考题二: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

3,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虽然现在印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宗教势力极大,所以也有人说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也同样如此,例如第18小节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

五、练习:

六、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当代诗人艾青先生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七、结束语:

同学们,生活和艺术是分不开的,无论我们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与写作或舞蹈离得很远,也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和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应当珍惜、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美的现代文明。

八、家庭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冰心《观舞记》教案5

学生分析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卡拉玛姐妹的舞姿优美,冰心先生的语言同样美不可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次美的巡礼,七年级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这正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作为涉世不深又缺少生活经验的少年,他们的审美能力必然有限,获得的美感往往停留在直觉。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建议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但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既有人对形象的直觉认识,又有在这种直觉中产生的情感,还有渗透在这种情感中的道德感和理智。面对审美能力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关键。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及审美活动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特定情境,引发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与文本作最直接的情感交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语言,从感知层深入到体会层,不仅领略外在美,而且把握其中的意蕴,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及文化修养。

此外,优秀的外国文化也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会读会写“清扬”等字词,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嗔视、息息相通”等常用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接受美的熏陶。

3、通过鉴赏与模仿、借鉴,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审美需求

1、由已学的课文《安塞腰鼓》引入,请学生尝试学写《观〈雀之灵〉》。

2、观舞(杨丽萍《雀之灵》),记舞。

3、交流作品,小组推荐。

4、全班展示各小组推荐的佳作。(作者有感情地朗读或全班传看)

5、比较鉴赏:引入课文《观舞记》,看看是冰心先生写得好还是我们写得好?好在哪儿?

(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中,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这种共鸣,转化为学生的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语言,展开审美活动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

2、细读课文,赏析揣摩: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之美的语段,精读品析。

(让学生充分地读,各种方式地读,在读中体味。)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

⑴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⑵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揣摩文章的遣词用句,品析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情感美、艺术美、哲理美,从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3、精读思考,理解本质:

思考:“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怎样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去理解: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是因为卡拉玛的身心已经完全融入舞蹈之中,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而正因为发自内心所以她深深地打动内心,所以“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可见,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技巧之高,而在于心灵之美。

(让学生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认识,去领悟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对比学习,借鉴应用

1、对比自己先前写的“观《雀之灵》”与课文,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儿?哪些地方还写得不够好,可以从课文中借鉴哪一点来修改?

2、修改习作。

3、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巩固审美体验

(两种方案可选一)

1、课文开头作者写道:“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影。”作者遗憾的是她“什么都不是”,今天让我们来弥补冰心先生的遗憾,让我们用诗篇,用画笔,用音符来展现卡拉玛姐妹曼妙的舞姿。如果你也不能,那就请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诗歌、图片、音乐等等。(办一期板报来展示以上作品或资料)

2、老舍先生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观察如只注意一鳞半爪,那就只会在记忆中留下破碎不全的事实,难以形成质地优良的写作材料。观察事物,不管是观察环境还是观察人物,都要既注意整体,又注意局部,还要注意细部;都要捕捉特征,按一定的顺序;都要既观其静态,又了解其变化。多角度、多侧面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就能采集到丰富的写作材料,把握全貌。

对此,冰心先生的《观舞记》可作生动的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6、17段进行体会。

显然,这里描绘的是飞动的美,而这种飞动的美描写得如此活灵活现,除高超的语言修养外,还有扎实的观察本领:

⑴观察有序。从头部的长眉、妙目到手指到腰肢,自上而下。衣服、装饰,从髻上到腰间,也是自上而下。

⑵观察细致而全面。“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侧身垂睫”、“张目嗔视”、“点额抚臂”、“画眼描眉”、“挺身屹立”、“按箭引弓”,种种情态尽收眼底,而这些情态又在瞬息之间变化,六个“忽而”准确地传递了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没有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思维,要看得那么全面,辨别得那么细微,是不可能的。

⑶观察有独特的发现。一般说,观看舞蹈,多注意舞姿、舞步,四肢的舞动是重点。而这儿不仅写“四肢”,更写“五官”,是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讲说优美的诗歌故事。“无限的哀愁”、“无边的喜乐”、“低回宛转的娇羞”、“叱咤风云的盛怒”等等都是通过面部表情的观察,作者独特的发现。而“花朵”、“褶裙”、“铃声”和“四肢五官”揉成为美妙的整体,刻画出诗句里的悲欢离合。

正因为有这些独特的发现,因而材料充实,形象丰满,构成了飞动的美。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与体验。

让学生去这样有序地、细致而全面地、有独特的发现地观察并描写某一事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5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