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5534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奉献精神。

3、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分为五个学习小组由新闻发言人代表发言。

一、背景资料导入

出示一组有关白血病的图片,师话外解说,学生初步感受白血病的严重性及可怕。

二、口述故事起因,引出激

朗读

在杭州,有一位18岁的青年小钱,他就得了这可怕的白血病。下面就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可怕的病魔是如何折磨这个青年的。

1、点名读句子,进行适当点评:

师激

朗读:18岁啊,含苞的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初升的太阳还没来得及普照大地,小钱却挣扎在死亡线上,你们就该怎样来读好这2段呢?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点名个别读。

3、重点语句朗读:

“这个刚满18岁的青年,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指导朗读,分小组读,指名读。

三、过渡

不幸的小钱又是幸运的,在十万人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可以与他匹配的骨髓!这十万分之一多不容易啊!

四、默读课文,从3~6段找出体现了这个过程不容易的句段

五、围绕主线,探究理解

1、小组代表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适当点拨。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随学生的介绍可以打乱顺序讲。)

⑴出示地震的相关图片,感受大地震。

句型练习:“病床上的青年,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小组练笔,组内交流,代表汇报,全班跟读。)

⑵从课文第五自然段中“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余震是非常强烈的,余震来了,会有哪些影响?

句型练习: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但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学生口头练习,汇报。)

⑶相机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进行评议后齐读。

⑷从李博士的奔波中再一次感受这个过程的艰辛。

六、阐明结局,激发情感

一场历经24小时的生命救助活动终于胜利结束了,你们是不是也松了一口气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吧!

追问:现在你们知道这座生命之桥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吗?

(爱心。)

在这座爱心之桥的搭建过程中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

(两岸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七、小结

也许人为的阻碍能阻隔两岸人们之间的来往,但那亘古不变的亲情是什么东西也隔不开的!

再读第七段,升华感情,达到最高潮。

(音乐响起。)

八、课外拓展

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创意扩展,大胆想象。)

你们的心中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你想和什么人说呢?请你们写一写。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桥,历史悠久的赵洲桥、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还有即将在深圳竣工的深港大桥,真是数不胜数。可是在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之间的海峡上,两岸同胞共同架起了一座特殊的桥梁——“生命桥”。

(板书:“生命桥”)

我们已经初读了22课,被故事深深感动。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整体把握。

师:自由读课文,想想,故事中你敬佩的是谁?佩服他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差不多了,谁来说说你敬佩的是谁?佩服他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最敬佩的是中国台湾的青年,因为他在地震的时候没有想家人,而去想小钱。

师:中国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板书:中国台湾、青年)

请你读文中有关句子。

生:读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对他的敬佩之情,老师感受到了。

生2:我最敬佩李博士,因为他能不顾自己的生死,为病人着想。(板书:李博士)

生3:我最佩服小钱,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病是很严重的,而他却客观地对待死亡。

师:哇,了不起!我们把掌声给他,也给小钱吧。(生鼓掌)小钱了不起,你也了不起。他很佩服小钱。(板书:杭州   小钱)还有同学想说,就让坐在我身边的同学来说吧。

生4:我最佩服那些医护人员,因为他们连夜为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

师:哇,这么多人共同为他做什么?

生齐:做骨髓移植手术。(板书:骨髓移植)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不幸”和“寻找骨髓的艰难”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被故事深深打动了。小钱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就让我们再回到1999年9月22日的清晨,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吧。

(出示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以悲伤的音乐做背景。)

我想请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听完了这段话,哪个词在你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生:“谈何容易”,因为在十万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

师:多么不简单啊!

生:“凋零”。因为“凋零”表示小钱的生命垂危了。

师:多么不幸!

生:“严重”。因为我觉得小钱的白血病已经很严重了,他应该很难受的。

师:是啊,很难受。

生:我觉得白血病是一个很严重的病。

生:“静静地”。说明小钱病的很严重,没有活力。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到了这句话,“这个刚满18岁的年青人……”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仔细想一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钱才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痛苦。

师:还有呢?那谁来把这种很痛苦、很不幸读出来。

生:个人读。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把对小钱的同情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是啊,一个刚满18岁的年青人,本该红润的脸,现在却变得如此…(生:苍白);本该是一朵绽放的花朵,现在却即将…(生:凋零)。小钱的命运是多么的……(学生接说:不幸)还有吗?除了不幸,你还觉得他怎么样?(生:很痛苦)对了,很痛苦,很可怜。

师:为了医治小钱的白血病,唯有进行骨髓移植,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中才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啊,又是幸运的。最后,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那么,小钱在找骨髓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辗转呢?课前,要大家去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谁来说说“辗转”的意思?

生:翻来覆去地转动。

师:这是它的一个意思,还有呢?

生:经过许多人的手或地方。

师:那也就是说,在字典里面,“辗转”有两种意思。那么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应该选哪一种意思呢?

(出示课件“辗转”的意思,生齐说第二种。)

师:我们想象一下,有哪些人帮小钱找过骨髓?

生:他的亲人、那些医务人员。

生:李博士派的那些人。

生:小钱的爸爸妈妈。

生:小钱的朋友

师:这么多人帮助他寻找过骨髓。

师:大家再想象一下,在中国台湾找到之前人们可能到哪些地方寻找过骨髓?

(教师在学生间穿插行走。)

生:可能到中国的各个地方找过。

师:找到了没有?(生:没有找到。)

生:北京。(师:没找到!)

生:上海。(师:没找到!)

生:深圳。(师:也没找到!)

生:南京。(师:还是没找到!)

师:最后终于……(生接:在中国台湾找到了。)

刚才我们想象的这个过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生:辗转。

师:我们明白了“辗转”的意思,那就请你们读这最后一句话。用你的语气把你体会到的“辗转”的过程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多么不容易啊,谁还想读。

生:读句子。

师:可谓周折重重啊,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真是历经千辛万苦啊!

四、感悟人物精神品质。

师:骨髓找到了,小钱满怀着希望,等待着接受骨髓移植。可就在这“同一时刻”,什么时候?

生:1999年9月22日。

师:就在9月22日的前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中国台湾发生了里氏级的大地震,现在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那么,手术能继续进行吗?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呢?

(一)、学习3-5自然段,体会“抽取骨髓的艰难”。

师:请同学们默读3、4、5自然段,把描写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生默读课文、写体会,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也令老师感动。读完的同学可以举手,说说你的体会。

生1:“就在昨天,一场里氏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这句话体会到了现在是很危险。

生2:“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这句话体现了多么不容易。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个不容易读出来。(生再读这句话。)

生:“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句话表现了中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那么危险的时候还在帮助别人。

师:还有同学找到这一段的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在什么危险的时候,李博士还那么“沉着”?

生:大地震动的间隔。

师:看看前面的句子,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

生: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了,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师:“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了”,情况是这样的危险,但是……一起读。

生: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余震发生的时候,手术室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见了东西在摇晃的声音。

生:我仿佛看到了楼房快要倒下来了。

师:楼房都快倒了,多危险啊!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手术室的东西在东倒西歪,快掉下来了。

师:那些手术器械,是吧。

生:我仿佛听到大地在摇晃的声音。

师:情形是如此危险。但是…

生:接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手术台旁,那位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那么从这个“静静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了青年一心为他人,而不顾自己的安危。

生:我体会到了那位青年非常的冷静。

师:就在这一刻啊,我们前面读到了“那位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出示:那位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两个“静静地”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吗?

生:第一个是说中国台湾青年很冷静,第二个是说小钱没有活力。

师:那么他们的内心真的是那么平静吗?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哪位同学说说,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生:中国台湾青年会想他的亲人。

生:小钱会想他的骨髓送来了没有。

生:中国台湾青年会想他的亲人,可是小钱的生命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一定要坚强下去。

生:小钱可能会想中国台湾青年有没有受伤。

生:小钱会想我还能不能继续活下去呢。

生:小钱会想中国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给我会不会死掉呢?

生:中国台湾青年会想我一定要给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

师:一个“沉着”,一个“静静地”,我们联系其他句子,体会到了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不顾自己和亲人的安危,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奉献精神。

(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那位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生:齐读 “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

师:抽取骨髓容易吗?谁来读出不容易?

生:个人读。

师:骨髓抽出来了,你们高兴吗?那读出我们的高兴。

生:齐读。

师:那你觉得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生:还会流出许多血。

生:流出了两岸同胞之情。

生:流出了中国台湾青年对小钱的关心和爱心。

生:流出了小钱对中国台湾青年的希望。

(二)、学习第6自然段,体会“运送骨髓的艰难” 。

师:是啊,为了把人们的这些爱心、祝福等及时地送到小钱身边,不让希望变成失望,李博士又开始了十几小时的奔波。

(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师急促地读出。)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张工作时刻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李博士经过了许多地方。

生:我发现了李博士经过了许多地方,又完成了手术,是很不容易的事。

师:多难啊!

生:我发现了骨髓移植手术时间是要很长的。

生:我发现当时的情景是很紧迫的。

生:我发现李博士为了给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他不顾疲劳,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师:连夜、不顾疲劳,书上是怎么说的?用哪一个词形容?

生:连夜

师:连夜为小钱做了手术,还有呢?

生:奔波

师: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才赶到了杭州医院,这个“奔波”也可以用前面刚刚学到的哪个词来形容?

生:辗转。(板书:辗转)

师:他们又经历了一次辗转。刚才同学说到了连夜奔波,是这样的紧急,哪个同学来读读第六自然段。

生:个人读。

师:多么紧急呀,我们大家算一算,李博士从早上7:30走进手术室,到手术完成,连续工作了近二十个小时。多么令人感动啊!我们一起再来把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师:李博士辗转了这么多地方,课文就只用一个“奔波”“连夜”就把运送、移植骨髓的过程概括了,为什么不把这些都写出来,像前面抽取骨髓部分写的那样具体呢?

生:表达了时间很紧迫。

生:表达了李博士很焦急。

生:表达了李博士当时很忙。

师:前面部分写的特别的详细,这一部分写的简练一些。前面他们抽取骨髓是冒着……(生接:生命危险。)最能突出人物的……(生接:精神品质。)而这一部分时间非常的紧迫,就没有像前面写的那么详细,把屏幕上的这些都写进去。这告诉我们写文章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对能表现文章中心,突出人物品格的部分就写具体一些,其它内容可以略写。

五、学习最后一段,深化主题。

师:由于大家争分夺秒、辗转奔波,所以小钱……(生接:得救了)。一句“小钱的就了”终于让我们这颗提着的心平静下来了,我们为这个故事的美好结局而感动。我想请位同学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文字,《爱的奉献》做背景音乐)

师:想想看,是什么架起了这座“生命桥”?

生:爱心(板书:爱心)

师:还有呢?

生:友情

生:关爱

生:血脉亲情(板书:血脉亲情)

师:是啊,尽管由于政治的原因,祖国宝岛台湾至今还未回归祖国,尽管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但这些都不能阻隔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板书:跨越海峡的)

生: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这是一座爱心桥,是一座亲情桥,更是一座神圣的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为了架起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两岸同胞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辗转”,让这爱心,让这血脉亲情,跨越了海峡,跨越了亲情,跨越了生死。(完成板书弧线)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是啊,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如何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呢?(稍停)同学们不用急着回答,相信大家今后都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拓展练习。

师:小钱得救了,故事的美好结局带来的欣喜,让我们的心中升起一股甜丝丝的感觉。所以课文的开头就这样写到——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段环境描写也正预示着结果的美好。

(出示文字: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清晨,阳光依旧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已经开花,晨风中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苏醒之后的小钱睁开双眼……

此时的小钱一定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请你代他写几句感谢词。

师:拿出笔来,把小钱要说的话写在草稿本上。

(生写话。)

师:写完了的同学示意老师。把你写的交流一下。

生:中国台湾青年,谢谢你救了我的生命,让我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师:对不起,这位同学坐的离老师远了,你说吧。

生:谢谢你把我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

生:小钱对中国台湾青年说:“我实在是太感谢你了,你是我的再生父母,以前我是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现在,你让我绽放了。”

生:等我出院了以后,我一定要报答你!

生:小钱会对中国台湾青年说: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不会辜负你们的一片爱心。

师:还有好多同学想说,我们知道感谢的话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完的,最好的感谢就是…(生:用行动。)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就像这位同学说的一样“好好地活下去”,这才是最好的报答。

七、推荐阅读 :

(出示:公元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跳动。)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位中国“幸子”和小钱也有着同样的幸运吗?

生:想!

出示:《生命20小时》——中国第一本公益书

吴小莉等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定价15元,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师: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生命20小时》——中国第一本公益书。可以到新华书店去购买,家里有电脑的同学也可以在网上阅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三篇】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3、了解反衬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转折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反衬的写作方法,学习转折表达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

难点:了解反衬的写作方法,学习转折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引入文本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资料。

大屏幕出示提示:

记事文概括主要资料方法:

课文主要描述了1999年9月22日,大陆青年小钱(),急需(),台湾青年不顾(),给小钱()。

这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去体悟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感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段,学习反衬写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这段话你情绪怎样?

2、是啊,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看着窗外的美景,我们的情绪是那么地,指名多个学生说。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这段话。齐读

3、品悟第2自然段

⑴师感情朗读: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充满生机,而不幸却降临在小钱身上,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大屏幕出示: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生命就像,生接: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师: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生接: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多么完美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的小钱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

⑵创境引读:

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

生交流

创设情境读:轻音乐伴奏

十八岁,多么完美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

生: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此时,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的内心感受。

指名生读

(3)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由完美的事物来反衬小钱的不幸。板书:反衬

下面,女生来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来体悟作者反衬的写法。

过渡: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

(二)重点学习第四、五段,学习运用转折句。

1、学生默读第3段。

思考:同一时刻指的是什么时间?

生:9月22日

生:小钱躺在病床上,等待骨髓捐献的日子。

大屏幕出示地震一组组图片

是的,就在昨日,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级的地震,短短的几十秒钟,数万栋房屋倒塌变成废墟,这次大地震造成2470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1000多婴儿成为孤儿,10万人无家可归……

如果你是地震中幸存的一员,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回到家人身边,看家人是否平安?

但是,捐献骨髓的青年和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他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齐来看一看。

2、学习第3、4段,认识转折句。

大屏幕出示: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明白,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期望,期盼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最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两段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

“但是”前面写的是:李博士和青年遇到的困难。

“但是”后面写的是:在困难面前,他们是怎样做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女生读但是前面的部分,男生读但是后面的部分。

3、学习使用转折句:

我们也来模仿写一写:

在这场级的地震中,短短的几十秒钟,数万栋房屋倒塌变成废墟,李博士多想,但是李博士。

一次次余震袭来,又会有多少生命被死亡之神带走,台湾青年多想,但是台湾青年。

南边组同学写第一个句子,北边组同学写第二个句子。

交流:

假如你是小钱,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三、升华主题,体悟生命桥的含义。

(一)体悟生命桥含义

最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最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

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

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

对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

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

师: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齐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这位就是李政道博士

他曾被称为奔波于两岸的爱心使者,亲自开辟了台湾慈济造血干细胞库送骨髓至大陆的先河。

齐读: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齐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思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相机板书:爱心、血脉亲情

师总结: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必须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生:齐读:“这真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啊!”

生:齐读:“这真是一座用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啊!”

(二)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生命如此美丽,活着多么完美,让我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当生命遇上生命,

爱心遇上爱心,

相信隔阂能够消除,

海峡能够跨越,

生命也因此更加美丽!

海峡两岸人民同属炎黄子孙的后代,这浓浓的血脉亲情会像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样一代代传下去。

补充:乡愁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心

大陆青年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血脉亲情

教学反思

以方法主线,增强课堂语言文字运用力度

读中引领学生了解反衬的表达方法:第一自然段是对美景的描述,而第二自然段却是小钱不幸命运的介绍,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为了反衬、渲染,以突出小钱命运的悲惨,为此,我一方面超多美景图片渲染,另一方面引领学生想象十八岁多么完美的年龄,十八岁的少年会干什么呢?学生在超多想象说话后,以师生接读的方式,来衬托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一命运的悲惨。在充分的铺垫之后,学生对反衬的方法了解水到渠成。

以语景创设,引领学生运用转折的表达方法。文章第4、5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间以“但是”为转折,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台湾青年及李博士遇到的困难,后半部分写他们是如何做的,我把两段话同时呈现,让学生找共同点,进而引领学生了解转折的表达方法,之后,结合大地震,为学生创设两个语境,让学生运用转折的表达方法,在运用中,学生对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也有了充分的体会,进而让学生想象,假如小钱遇到台湾青年,会说些什么,也水到渠成,学生想象丰富。

在引领学生学习反衬、转折方法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朗读指导时,我采用感情熏陶的方法,利用图片、教师引导语、师生接读的方式进行,但是关于朗读技巧的指导,存在欠缺。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材分析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文章告诉我们,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设计思路

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

1、老师出示板书《跨越海峡的  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

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

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一词是怎样理解的?

4、这座生命桥联接着大陆和台湾,让我们跟随作者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⑴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

⑵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3、换位思考:

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⑴ 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⑵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4、指导朗读,课件出示: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入。

⑴ 感情朗读: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感情朗读这段话。

⑵ 创境引读:

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

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

⑶ 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那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

课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指导朗读这段话。

⑷ 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课件:李博士照片及简介。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

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

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5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