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教案【汇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夜的工作》教案【汇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伟人)
二、 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谈了许多伟人,但你们是否知道,1976 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一个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是谁?几天后,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地经过天an门广场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形成了十里送总理的悲痛场面,一个人的离去,为什么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他为何赢得人们如此的爱戴?带着这样的疑问,带着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再次走入总理的一夜,用心来感受吧!
三、 复习 (说说总理《一夜的工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总理的一夜,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请用——画出来。
四、学习课文
(一)读文章,让我们把心放入文中去,细细品读,用__画出描写总理劳苦的语句,用……画出描写总理简朴的语句,在那些让你特别感动地方,写上你的感受。(学生边读边画写体会)
(二)反馈、交流
师:(要求:先告诉大家第几页第几段,再读句子,谈体会)
学生交流,教师着重指导:
1、“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a,学生读说 b 圈出总理工作时动作的词 c理解咨询的意思d指导朗读:夜很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只有总理还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接读)
天已蒙蒙亮了,总理仍然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读)
总理工作了一个通宵,多么让人敬佩,让我们轻声地,深情地把这一段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
2、“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 a学生读说。b理解“极其”。)
c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是谁住过的吗?可以猜猜。那儿可能有哪些陈设,学生交流。
师:曾经是那么昂贵的陈设,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成为我们总理居住的房子,读下去——
生:(接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师:周总理是堂堂一个总理,对于总理办公的地方,你认为它应该有什么?
师:但是当这座房子成了总理的办公地方,但现在室内——
(生接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
师:简单的是陈设,不简单的是总理的品质,此时此刻,当你读这句话时,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这句子的?
师:来,把你的心情融入到句子中吧!
(生齐读句子)
3: “花生米的颗数并不多,……增加了份量”
(a你读出什么?b花生米增加了吗?c去掉“好像”进行比较d齐读)
4 (大家谈的充分,读的动心,作者就是用朴素的语言抓住总理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好总理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和赞叹呢,但我们的总理也是一个需要关心的人啊!)介绍资料
(三)出示总理的一天的资料
下午三时起床
四时与尼会谈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开会
七点办公
午12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
下午二点午休
看了这些,想想总理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路过这想不想对总理说点
什么,劝劝总理。学生说话。
五、当作者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想想总理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作者何其芳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请看课文最后二段。
a 学生范读,b 教师读,
师:“在回来的路上……”
(生接读作者的心理话)
师:当你读完这句话,当你高声对全世界说,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师:怀着这种心情,一齐对全世界说——
(生齐读最后一句作者的话)
c学生自由读背
六、延伸,全班吟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七、推荐书 伟人之初———《周恩来》
阅读全文 | 回复(2) | 引用通告 | 鲜花 | 编辑
* 上1篇:<<去游乐场>>说课设计
* 下1篇:光泽县教师博客登记
讨论:<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乡巴佬(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1-18 11:07:00
我这里也有两则《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是一所村完小教师上的,很精彩。你不妨读读!精心营造氛围 创设灵动课堂
——《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二则
这是笔者在一所村完小听到的课,这节课深深地感染了我,震撼了我。这是一堂精采的富有激qing和生命灵动的课,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已在我们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田树立、扎根,笔者喜不自胜,现摘取二则片断以馈大家。
教学片断一:
师:读了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呢?
生:“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使我很感动。
师: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周总理工作了一夜,可是吃的却是一点点的花生米,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学生在“一点点”、“增加”两个词语重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也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花生米增加了吗?
(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没有增加。)
师:(出示小黑板)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花生米到底增加了没有?试着去了“好像”,读一读。再读读加上“好像”。前后意思一样吗?
生:(恍然大悟)花生米是增加了,只是增加得太少了,所以看上去“好像”没有增加。
生:多了一个人,还增加得这么少,可见平时总理吃的夜餐就更少了。
师:总理工作一夜后,仅仅用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充饥。读到这里,你们的感受如何?
生:我感觉很难过,作为一国总理,他吃的竟是如此简单。
生:周总理的生活这么简朴,真让我敬佩!
生: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却是这么节俭。他作为一国总理,我真是敬重他啊!
师:请你们饱含着对总理的这种崇敬之情,读读这句话。
生:饱含着深情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为周总理设计一顿美餐?为什么?
生:我想为周总理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因为夜深了,总理肯定是又冷又饿,我想让他吃个饱。
师:你真是个知冷知热能孝敬人的好孩子。
生:我想为周总理送上一杯牛奶配蛋糕。因为我想让总理补充些营养。他太辛苦了。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人!
生:我想为他送上一只香喷喷的北京烤鸭。让总理吃好点。
生:我想为他设计一套“满汉全席”。
生:我想为他设计一块代表“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糕点。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
师:孩子们,你们个个都充满爱心,充满智慧!周总理如果还健在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的。老师代表总理谢谢你们!
教学片断二:(执教者:袁荣花老师)
师: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动?
生:“他一句一句审阅,看完一句……相当长时间,总理才审阅完。”这句话让我感动。总理对待工作竟会是那么认真细致!
师:而且是在工作量如此之大(一尺来高文件),工作时间那么长(一夜)之下。读到这里时,你们有何感受啊?
生:总理对待工作多认真啊!
生:我真是敬佩他的细致!
师:夜深人静,人们都睡了,只有我们的周总理还在专心批改稿子,他多么辛苦啊!谁能带着这种对总理的敬爱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感染在坐的老师、同学们。
生:“他一句一句……”
师:读得真静啊!仿佛总理真的来到了我们中间。注意把声音再放低一点,再深情一些。一齐再读一遍。
(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指导看课文插图)夜深了,周总理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他在忘我地工作呢!他也是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哪!此刻你走过这里,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吗?
生:总理,你该歇歇了,您真的太累了。
生:总理,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您该保重自己啊,我们的祖国、人民都需要您!
生:总理,你真是太辛苦了,我请求您休息一会儿,哪怕是趴在桌子上打个盹也好哇!
生:总理工作重要,您的身子也很重要。您快回去睡吧,剩下的稿子由我来帮您吧!
……
评点与反思:
从以上两个片断的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在笔者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以往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师注意寻求学生自己的声音,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比较、品味、披文入境,师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所以,师生双方奏出了一曲最壮美的和声,演出了一台最为灵动的话剧。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伟大与高尚的共享;这样的场景中,创生着的是一种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新方式,一种自由表达和合作分享的新平台,一种“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这样的场景中,学生一个个从善如流的交谈,让我感动不已!这难道不是一个个活泼生命在成长吗?是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生成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使课堂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
因而,阅读教学一定要设法精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二篇】
教材说明:《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第11册 第四单元的1篇课文,记叙了作家何其芳同志送稿给总理审阅,亲眼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总理的崇敬之情。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蒙胧、咨询、浏览”的意思,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有感情地读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借助资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学习作者叙述、描写、联想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教学难点:最后两段的激qing、理解、背诵。
教学准备:
1、周恩来总理的一张大的照片,课文插图。
2、诗歌《你是这样的人》及有关介绍总理辛勤工作的资料。
3、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课时:两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字字入眼,认真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谈话:
同学们,认识今天到我们教室听课的老师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欢迎。
问同学: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脸上露出微笑,这就是我们的真情实感。板书:真情实感
生活中,我们就要真诚地与人交往;作文时,就要表达真情实感;阅读中,我们就要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一、交流引入课文:
1、贴出总理照片: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你们认识他吗?
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自己找的资料,概括介绍你对总理的了解。
2、在五年级我们学过1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请我们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读。板书: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小结:周总理是新中国第一位总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无论在经济领域还在外交领域,他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要介绍这位伟人,似乎很困难。我们学过的《温暖》、《周总理的睡衣》、《难忘的泼水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描写的,今天我们再学习1篇,(揭题板书:一夜的工作)重点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板书: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题,适时点拨,带着你对课题的理解,读课题。
2、关注文本前的预习:读“预习”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何其芳简介:(1912—1977)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当过老师,38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写下了许多讴歌解放区人民新生活的诗歌,到初中我们会学到他的诗歌。
“预习”中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这篇课文我们学习的重、难点。
3、集中注意力,初读课文,留意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测,听写:咨询、浏览、一碟、宫殿、隔壁、蒙胧
学生自改并订正,比较睡眼蒙胧、月色朦胧、烟雨蒙蒙
小结:读书时,注意力集中,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字字入眼,日积月累,养成习惯,作文时才能不写错别字。
4、看课题,我们就知道课文写什么?
作为六年级学生,我们光了解课文的内容还不够,还要关注课文的篇章结构。要学习作者构篇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是最好的方法。围绕问题“课文哪些段落写总理一夜的工作?”快速浏览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为什么这样分?
适机引导,并板书:
(1) (2) (3)
送稿原因 亲身感受 敬仰总理
5、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谁能不看书将意思复述。
小结: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何其芳同志送稿审阅的原因。这种开门见山的方法是写作文常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激qing,紧扣词句,扩展资料,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课前发给学生阅读资料:《你是这样的人》
预备铃响后,请学生给资料中的一处改错。提示:看看课题及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标点符号错了。
一、激qing引入教学
1、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热爱之情,写下了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听老师朗读。
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诗。
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2、补充总理去世,联合国下半旗致哀的故事,请学生读读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回答质疑的各国外交官的话。
3、走进总理一夜的工作,把心放进课文中,自读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二、抓住重点部分教学,由点入面,循序渐进,教学到点。
学生交流,适机点拨,鼓励学生真实表达。
重点句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扣词1“极其简单”,试着给“极其”换个词——很、十分、特别、非常等,比较一下表达的效果。在读句子中比较。
扣词2“宫殿” 什么人能住宫殿?宫殿里会有些什么陈设?联系从电视中看到的、书中读到的,丰富语言。
可当这宫殿作为周总理的办公室时,室内的陈设——学生读句子。
透过这个对比,我们从“极其简单”的背后看到了极其不简单的东西,那是什么?
重点句2、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质疑:花生米增加了吗?你是怎么读懂的?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
你从作者的叙述中还读到了什么?
重点句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总理怎样审阅?读文中句子,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具体的方法。扣词——看、画、想、问
接着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叙述中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式引领学生朗读,从逐层深入的读中,积累、体悟。
延伸:总理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一份文件吗? “一尺来高”到底是多高,演示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这是作者亲见的总理的一夜工作,而敬爱的周总理每一天都是这样工作的,补充介绍总理的一天,总理最后的历程。
请你读读诗人何其芳的感受。
你是用什么感情来读的?——崇敬、敬佩、感激、自豪、心疼等
背诵指导:诗人在回家的路上,心潮澎湃,他纵向思维,将总理与历朝历代的对比,他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学生读,
诗人在回家的路上,心潮澎湃,他横向思维,放眼世界,他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学生读,你想说什么?
三、回归整体,总结方法。
作者通过描写、叙述、联想抒情方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业:课外阅读:总理传记;听听三宝谱曲,刘欢演唱的歌《你是这样的人》。
课后记:
这篇课文是六年级教师点上的课文,上课的班级随意定,再加上课堂的少实践,我接受的是一次挑战,沉下心来,我思索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它是一种教学研究,展示给同年级的教师看的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有启发、有借鉴、甚至有争议,就是教研。教师们嚷嚷着要我上一节课,是因为评课而起,说的好听,不如做的实在,任务接受了,我思索,呈现一堂怎样的课呢?想想,平时我们的老师教学的局限很多,教学辅助设备简单,既没有多媒体,又没有录音机;教学资料匮乏,有的班整个班没有一位同学家有电脑,教师需要的就是看在和他们一样的教学条件下的课例。于是我决定上一堂常态语文课,没有多媒体,不用现成板书,就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体现“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理念,接受教师的检验。
一、课前备教材,备学生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学生是陌生的,课前我也不准备去接触学生,真正检验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备课中,我以平时对六年级学生的了解为蓝本,经常从学生角度思考,发现学习的难点,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备教材,是重点。教材在学段、年段、单元教学中起一个什么作用,教师心中要明了,简言之就是首先明白教什么?《一夜的工作》是1篇通过叙述生活中的小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初读,内容朴实,细究,情的共鸣就是难点。在单元导读部分有提示,要求学生想想第二单元读写例话提出的“把心放到文章中,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教学的重点。怎样感受?就是教师备课中要思考的“怎样教”。
备课就是把握“教什么”,然后站在学生角度想方设法“怎样教”的过程。
这个过程,还需要教师的学科认识做基础,教育理念做保障,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小学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结合,顾此失彼的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都曾经发生过。我对工具性人文性的结合的理解是,语文课更重要的是营建语文的场,在感悟、积累、运用中习得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课中巧引导,层推进。
“巧引导、层推进”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驾驭课堂的方法。“巧”的关键要体现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是教师展现自我,而是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就是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使课程资源变“窄”为“宽”,变“死”为“活”,引进相关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层推进”就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螺旋上升,循环递进的,教学要抓住课堂生成,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教学到点。
《一夜的工作》故事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有一段距离,在“情”的激发上是个难点。我设计了课前的谈话:
同学们,认识今天到我们教室听课的老师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欢迎。
问同学: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脸上露出微笑,这就是我们的真情实感。板书:真情实感
这个谈话,不仅使学生消除了上公开课的紧张,而且经历了一次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盼望着下一步的学习过程。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景中开课,我在黑板上贴出周总理的画像,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这是谁?结合学过的课文或查找的资料,概括介绍你对周总理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深情朗读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用此营建一个崇敬、感动的场,激起学生真挚的情感,入情入境学习《一夜的工作》。
“把心放到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是个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学生交流对文本重点句段的体会时,顺学而导:如学生从“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请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一句中体会到总理的简朴时,我质疑:花生米增加了吗?为什么?在学生通过“好像”一词的删加,朗读句子并联系上文,读懂句子,体会句子深层含义。再如学生交流描写总理办公室陈设的一句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我扣住“宫殿”,让学生畅谈宫殿可能的摆设,再与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对比,给“极其”换词体会到“极其简单”背后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品质、为人、精神。
文中有一段话描写总理审阅文件的细节: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如何递进教学?首先设问:总理怎样审阅?学生朗读文中句子,我要求学生扣关键词板书——看、画、想、问,理解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再次设问:总理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一份文件吗?学生找到文本中有联系的细节交流,我贴出课文插图,设计了一个递进式对话朗读,插入了总理的一天的课外资料,在学生深深感动中诵读最后两段,体会敬佩、感激、自豪、心疼、崇敬,个性朗读。作者通过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情动辞发,课堂体现了一个“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使教学到点,课外可以布置扩展阅读作业。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三篇】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引导自读1.(课件出示周恩来)你认识屏幕上的这位老人吗? 师: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了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2.屏幕上的总理在做什么呢? 师: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他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 (课件出示课题《一夜的工作》)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总理在做什么? 利用课件来引发学习对总理的崇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入课题。二、立足教材、感悟“一夜”1、自读、体会情感师: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中南海,去感受一下总理这一夜的工作,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文中描述的哪些事使你深受感动?谁来读一读?(采用学生体会到哪儿就引导感情读到哪儿的方法引导学习。根据学生体会课件展示)2、合作学习、自悟“劳苦”和“简朴”师:文中的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呢?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3、鲜明对比、突出“崇高”和“伟大”师: “多劳多得”,工作辛苦生活也应当好些。可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生活却十分简朴。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呢?再认真读课文,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鲜明对比的。(采用学生体会到哪儿就引导分析到哪儿的方法突出周总理“崇高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 根据学生体会课件展示) 1、①学生充分读书。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 2、小组合作学习。 体会“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的感人事迹。 3、对比体会“高大宫殿式房子”和“陈设却极其简单”、“工作繁重”和“生活简朴”、“自己工作”和“叫作者休息”。 1、准确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三、探究“每夜”师:“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周总理这样辛苦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这一晚上吗?请看《周总理的一天》,算一算他工作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休息时间?你体会到什么? (用课件打出《周总理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探究:“他每个晚上都是这样工作的。” 3、个别诵读、反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认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四、迁移课外、指导读写师:周总理的一生为党为人民日夜操劳,他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一盏明灯。请听来自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配音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周总理说吧!别犹豫了,赶快拿出笔来,一吐为快吧! (课件配优美的音乐,教师巡堂辅导)。 1、学生自由抒写心中的诗文。 2、学生作品展示。(抽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集体评议。) 学习在叙事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2.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2.学习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起来,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周总理为革命,为人民一生劳苦,鞠躬尽瘁,他的感人故事成千上万。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写的关于周总理的故事(板书课题)
2昨天我们给课文理清了顺序,谁能说说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我们现在先来看看学总理一夜工作结束时的情景,请大家快速的默读。
2课文用了几句话来写总理一夜工作后的夜宵——花生米呢?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3这花生米是多还是少?你从哪里看出来?
4多了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增加分量呢?
5我们再把第三句读一读。
6全文除了写花生米少还写了什么少呢?
7在作者记叙自己亲眼看到的总理一夜工作的文章中,突出写陈设简单,夜宵少,这是为了表达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全文中心句。
8你是怎么找得又快又难的?(小结方法: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文章里,
中心句往往在抒情部分)
9作者写花生米数量少是为了突出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总理生活如此简朴可工作呢?却是十分的——
2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总理工作十分劳苦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分四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老师发的工作纸上。
3总理劳苦的一夜工作是从哪里反映出来呢?
4出示句子:他一句一句……………….读
5同学们每个人都收集了关于总理的小故事,让我们也像总理审阅文件一样以严谨的态度,一句一句的读,读完一句也画个圈,边读边思考。
看完后请马上举手,老师给你计算时间。然后告诉我们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6同学们刚才都读了小故事,有得同学用。分钟用。分钟,总理也是这样审阅文件的,看看自己,想想总理的工作,你有什么感受吗?
7你能用什么语言来赞美总理呢?
8鲁迅先生有一段话充分赞扬了这种品质,出示: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我们的总理是新中国人民的劳苦功高的一头牛啊。看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诗人感慨万千,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中的抒情部分。
2 总结。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描述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劳苦”和“简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人至深。在具体的教学时,如果按课文顺序从工作的劳苦讲到生活的简朴,就不能突出总理工作的'劳苦,紧扣课题工作二字。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倒叙引入,比照学习。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体把握全文的脉络,然后选择总理工作结束时候吃夜宵的这个点,启发学生抽丝剥笋;先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然后引发辩论,总理的夜宵增加了吗?在辩论中感悟总理夜宵之少;接着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语句说说总理工作又是如何的。总理如此少的夜宵却要承担如此重的工作,这样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的感受了总理的劳苦和简朴。学生对此感触良深,自然悟解,总理的精神印入心中。这样的教学将以往平板的铺开,走向的思维,机械的归纳,变为了集中,深刻,活跃的教学。
二引用名言,积累理解。
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后,将课文中的人物品质用一两句话进行赞美,调动了学生语言积累,在生生互动的学习中,扩展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最后非常机巧的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句名言,“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在琅琅读书声中,不仅点明了全文的意旨,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而且势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共鸣。
三体验感受扩大阅读。
勾画总理行为的词语,并以其行为为榜样,进行课外资料的阅读训练,促进学生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在阅读中加深了对总理的全面认识。读后的谈感受中,用自己的实际与总理工作对比,进一步感受了总理工作的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