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481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人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乘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均分。

1、把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

2、把12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二、教学第36页例题。

1、谈话:假期里小朋友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你瞧,今天他们又组织了爬山。

(1)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6个小朋友)他们打算干什么?(要乘缆车)

(2)出示图下的文字,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

呢?你打算怎么办?(同桌交流)

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

引导学生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想到:因为6可以分成3个2,所以要坐3辆车。并由此要求学生用6根小棒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根一份,动手分一分,看结果是不是分成了3份。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提示: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个一份,动手分一分吗?学生操作后,进一步提问:6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几份?那么,每辆车坐2人,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

2、教学除法及除号。

指出: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上面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那么怎样写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6÷2=3

除号

介绍除号以及写法,说明算式的读法。

带领学生练习写除号,指名学生读算式。

提问:这里的6、2、3各表示什么?你来说,你再来说,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三、教学第36页试一试

a)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读一读图下的文字,提问:你能填上答案,并把

除法算式写完整。

b)学生完成后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熊的?12÷3=4这道算式

里的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我们把6个小朋友按2个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了几份?看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四、教学第37页例题。

1、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想办法填写出答案。

2、学生填出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每人分得2枝的?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支铅笔并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吗?

学生操作后,追问: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根?这个结果说明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应该分得几支?

3、指出:上面的问题也可以用出除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写。

根据学生口述板书:6÷3=2。

说明:在“6÷3=2”中,6叫做被除数,3叫除数,2叫商。(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教师再指着其他几个算式让学生来认一认。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你再来说?

4、教学第37页试一试

(1)提问:你能把除法算式写完整吗?

(2)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的?在这里“8÷2=4”,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我们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枝?8个小朋友平均分成几组,每组是几人?看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五、教学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到“需要5人才能搬完”,指名说说除法算式的意思。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并重点说说为什么是“每筐放3个”。同桌互相说说算式的含义。

3、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这两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表示的意思相同吗?除数呢?各表示什么意思?商呢?

(3)讲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还是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4、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5、补充:

(1)回到复习题,学生列除法算式。

(2)被除数是16,除数是4,商是4。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4)思考:一条马路15米,在一边种树,每3米种一棵树,最多种(树。

六、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6÷2=36÷3=2

除号被除数除数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

教学过程:

1、 引入

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61〇56 45〇47 100〇98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那么万以内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呢?接着教师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2、 阅读

1、出示例11(略,见P33)

2、让学生根据下面提纲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

阅读提纲:

(1)1230和965各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各是几位数,位是什么位?哪个数比哪个数大?为什么?

(2)5640和8790都是几位数?位各是几千?哪个数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3)3864和3529都是几位数?位都是几千?哪个数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万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让学生讨论)

3、 讲解

1、教学例11第(1)题

(1)让学生在算盘上分别拨出1230和965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230是四位数,位是千位,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65是三位数,位是百位,这个数不够一千,所以1230>965

提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什么?怎样确定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2、教学例11的第(2)题

(1)让学生在算盘上分别拨出5640和8790。

(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几位数?位分别是 几千?

(3)引导学生明确,虽然位都是千位,但5个千比8个千小,所以5640<8790。

3、教学例11的第(3)题

(1)出示标有载重量的汽车图。

(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哪辆车载的汽水多?为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数,位上的数也相同应该往下比较百位上的数。

4、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3864和3529的大小

提问: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 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位数相同的数,先比位,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反之则小。

②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1、 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1—4题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第2题:指名读题后问第 (1)小题这4个数中,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剩下的两个数941和914,哪个大?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第(2)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讲。

第(3)题,让学生读出各数后问:这些数的位数相同吗?哪个数的数位最少,怎样找出的数?让学生在书上注明的数和最小的数。

第4题:边提问边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数来。最后按要求写出各数。

课堂小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 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师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有两种情况,一是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二是位数相同,要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西师版第四册P100~10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 法:演示法、归纳法、启发法。

学 法:操作法、总结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教 具: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 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方格纸、直尺、三角板、小棒、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思

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师唱前一句,引导学生拍手跟唱后三句。目的在于创设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智慧树栏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智慧树栏目吗?

生齐答:喜欢!

师: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长方形。头、手、脚是 正方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1:桌子、凳子、黑板是长方形。

生2:地板砖、手帕是正方形。

生3:铅笔盒的面。

生4: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表面。

师重点强调某一物体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有些学生找的物体的面是近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应强调有些,例如有些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等。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或接近正确就应给以不同方式的鼓励。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眼力真准,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要求操作:(课件出示)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上边、下边都是8厘米,左边、右边都是4厘米。

生2:上边、下边都是7厘米,左边、右边都是3厘米。

生3:上边、下边相等,左边、右边相等。

师: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接着课件出示: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生独立操作后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边重点强调两边重合。(接着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生1:4个角都与三角板(或直尺)的直角相等。

生2:4个角都相等。

生3:4个角都是直角。

接着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生:用数一数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生:用比一比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

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比一比:4个角都是直角

(三)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探究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好吗?

生:好!

1、(课件出示要求)

探究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探究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

探究时间:三分钟。

探究内容: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②量一量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发现

什么?(折一折)

③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角,

你能发现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4人一组,由组长负责)

3、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一样,4个角都是直角。

生2: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于以上答案都要给予肯定)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遍重点强调4条边都重合。

接着用课件进行演示,进一步验证学生们合作探究的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四)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谁能完整地告诉大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 学生总结。

2、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并且4条边都等);

4个角都是直角。

3、 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 过渡语: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绿泡泡哥哥也想考考你们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好,请同学们勇闯第一关: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二、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我会填:(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强调学生把题读完整,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1、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1、 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回答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例如你真棒!第一关你已成功闯过!你真是小勇士等。接下来请同学们巧夺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课件出示)

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

判断下列各图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

形式: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同桌一人回答是或不是,一人判断正确或错误,个别地方教师适当要求学生说:为什么?例如图5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等。

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说:能独立闯过这一关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生拍手说:嘿!嘿!我真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胜利闯过两关了,还想不想继续闯关?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接着挑战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课件出示)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

1、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形式:找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2、我能用小手摆出漂亮的图形。

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小棒拼摆。

②上台演示,并说说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③评价:小手真巧!思维真明了!

3、我能用小手画出美丽的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彩笔在方格纸上画。

②上台展示作品。

③评价:色彩多鲜艳!大小多匀称!线条多专业!

4、我会动脑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折。

②互相帮助折。

③找个别学生演示折的过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智取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课件出示)

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长方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

形式:小组合作交流。

要求:先具体指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再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

生1:长方形有4个,正方形有3个。

生2:长方形有6个,正方形有3个。

师:同学们到底哪组数得对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数对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

过渡语:同学们真聪明!连闯4关,小刺猬咕咚都想问候大家了:你们学的快乐吗?

生: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生2:我学会了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生3:

生4: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从你们那里也学到很多知识,我也很快乐,谢谢大家!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

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2、欣赏轴对称图形的图片

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你想看看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6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