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教案(优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中彩那天》教案(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彩那天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策略 中彩那天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二)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三)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四)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五)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教学后记:近来学生在生字新词方面出现比较大的错误,这是我平时比较忽视造成的,今后应改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
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article/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汇报交流
(一)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二)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1、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2、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sjbwz/结果会怎样?
3、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三)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教学后记:
学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释疑或学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彩那天》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学习本组课文?
2、谈话导入:单元导语中说“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总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关于真诚待人处事的故事。
3、指导读好课题。注意“中”的读音。解释“彩票”和“中彩”。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组课文学习的起始,从阅读导语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本组课文的专题和学习方法,为本组课文特别是这篇课文的阅读导向。解释“彩票”和“中彩”,为理解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受
1、学生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读的时候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和段落。
2、指名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畅。
3、交流感受: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读读特别令人感动的句子。(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成年以后,我领会到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分别引导女生、男生和全体学生齐读母亲的教诲。)
〔设计意图:通读课文这一环节容易疏忽。我试图把通读课文和感知文意、感受文情相结合,使学生不是为了通读课文而通读。〕
5、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6、提出疑问。教师随机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然后梳理共同性的问题。
7、预设: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母亲教诲的含义是什么”和“父亲为什么要把汽车给库伯先生”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意图:读书自问题始。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质疑问难,还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培养梳理问题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受
1、面对极具诱惑的奔驰汽车,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获奖汽车是留下自己用,还是还给好友库伯。)
2、父亲能留下心爱的奔驰汽车吗?如果父亲选择留下汽车,有哪些理由?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理由一:生活拮据需要汽车。
语言材料: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我们家生活穷困,缺钱?(“六口人”和“一人”的对比以及“全靠”可以看出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维持”表示我们家生活只能勉强继续下去。)
(2)指导朗读。带着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我们家的生活勉强维持下去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二:父亲酷爱汽车。
语言材料: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1)怎样的“喜爱”称得上“梦寐以求”?
(2)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是父亲白天想、晚上想,甚至连做梦也想的呀。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三:儿子迫切希望留。
语言材料:课文中讲中奖了,我兴奋极了,父亲却不高兴。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爸爸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为什么兴奋?当时我怎么想?)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我会向母亲倾吐、诉说些什么呢?)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理由四:无人知晓可以留。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穿行,了解父亲留下奔驰汽车也是有理由的,从而衬托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3、正像同学们刚才谈的一样,已经领来的奖品——一辆奔驰汽车,生活拮据需要它,自己酷爱它,儿子支持留,无人知晓可以留,好友富有可以留……理由似乎很多,最后,奔驰汽车留下了吗?(还给了好友库伯。)
4、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理由一:善良母亲支持还。
语言材料: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一大笔财富。”(从母亲对生活的感恩和对子女的教诲两方面感受母亲的善良。)
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道德难题。”(想象母亲和父亲的交流,感受母亲的善良。)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从母亲巧妙的教育方式中感受母亲的善良。)
理由二:诚实本性使他还。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8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父亲的诚实?(“有淡淡的k字、留有淡淡的痕迹和听到他……是打给库伯的”感受父亲的诚实。)
(2)抓“擦”感受父亲的矛盾心理,感受父亲的诚信。
中彩那天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4、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现在,买票是人们投资项目之一,如果你家买票了,你希望有什么样的结果?(中奖,或中×等奖)
由此看来,中将了,你们一定很高兴,可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中奖了,但是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喜悦,这到底为什么呢?
2、这节课我们学习19课,《中那天》。
(二)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读得准确、流利。
②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③自学生字、词。
④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自学。
合作交流
(三)反馈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本课生字。
3、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和没有读懂的地方。
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
生计:维持生活的办法。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信用: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精湛:精深。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崭新:极新。
馈赠:赠送。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1、找出意义深刻的句子,用横线做上标记。
2、交流本课意义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句子。
例如: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是呀,中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一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
品读体验
(二)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家生活很拮据,父亲技术精湛,工作卖力。
②父亲中了,奖品是他梦寐以求的汽车,可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一点高兴的样子来。
③库伯先生派人来把汽车开走了,父亲显得特别高兴。
④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
2、出示课后第二题。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3、讨论交流。
(1)一个人活得诚实、有信用,即使他很贫穷,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高尚的品质,会赢得众人的尊重和赞誉。
(2)因为家里生活很拮据,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买的两张票里有一张中,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的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而库伯先生和父亲早就忘了。如今中,库伯并不知道,根据当时的情况,父亲也想让自己拥有一辆汽车,中能让他家里经济情况大为改观,到底是独自占有,还是诚实、讲信用,把那辆汽车拱手让给库伯呢?
4、共同讨论其他不理解的句子。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五)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5中那天
诚实+信用=财富
《中那天》反思
《中那天》这篇文章的主旨显然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这个主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不难理解的,学生在首次接触文本时已基本能解读到位。当然,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或补充一些相关阅读材料,对于学生理解诚信,并将诚信的种子深埋于学生心中是大有益处的,而且也能体现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但除此之外,我还抓住文中一句不起眼的句子(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作为最大利益的受惠者,假如你是库伯,你会怎样说,怎样做?慢慢将一颗心存感激的心灵种到了学生心里。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说话练习,努力让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在享受着各种恩惠的同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但课后也感觉有些不足之处:例如对文父亲感情变化的句子体会深入不够。针对学生说话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锤炼,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中彩那天》学习指导【第四篇】
教材分析
人教课标版第八册第二组共有4篇文章。其中《中彩那天》《尊严》是精读课文,《将心比心》《万年牢》是阅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以诚待人”为主题,故事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认真真诚,尊严无价等美好的道德品质,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这些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些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尤其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神情的刻画逼真传神,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悟人物特点是本组教学的能力训点。
《中彩那天》作为精读文章,是第二组的首篇。这篇教材主要写二战前,“我”家生活拮据,没想到父亲帮同事捎了一张彩票结果中奖,在同事忘记买彩票这件事的情况下,父亲经过思想斗争,把大奖――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还给同事。这个故事以一个普通工人的高尚精神世界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这篇文章以父亲得奖后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围绕神态和语言、行动描写展开情节,语言精彩,内涵丰富,值得
我们细细品味。
对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精神财富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者的取舍也相当困难。如何理解母亲口中的“道德难题”就成为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而父亲的心理历程就成为孩子们攻克难点的突破口。为了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抓住了“淡淡的k字痕迹”做为突破口,让父亲那一刻的心理矛盾凸显纸端。并抓住父亲开车的神情做为辅助,让学生理解父亲当时的艰难抉择,以心理揣摩为揭示父亲高尚品德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属于·器重·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理解“拮据·梦寐以求·安慰·馈赠·富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感悟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矛盾的心理过程,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学习通过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 出示母亲的话,齐读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说。
同学们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同学们在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这时一位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支撑,她的丈夫是一位汽车维修工,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有一天,机会来了,丈夫中奖了。今天,我们跟随记者到现场去看看。
板书课题 齐读
2从题目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再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中彩那天发生的事。?
3----9段
2认真默读3----9段,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起因:
经过:
结果:
3剩下的段落讲了什么?
自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三 精读课文,领会父亲的内心品质。
1父亲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今天,他终于如愿了。如果是你,高兴吗?文中的我是怎样表现的?谁能读读有关句子。
(1)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2)我几次兴奋得想上车与父亲分享这幸福的时刻 ,都被他赶了下来。
指导朗读
2 父亲的表现呢?
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指名朗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3 同学们,父亲的愿望实现了,为什么父亲并不高兴呢?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7、8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朗读交流。
4 出示句子: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指名读句子。
(1)师:看起来平常的句子,往往隐藏着不平凡,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看了又看),再读一遍,看谁有眼光,能从看似平静的句子中看出不平静的东西。
生:我发现那张中彩的彩票k字非常淡,“我要仔细辨别才能找出不同”。
生:“我看了又看”,好不容易从中发现不同,因为课文中有“终于”这个词。
生:我想问,这个k字是父亲用铅笔作的记号,又是谁用橡皮擦过呢?
师:可是我也不禁要问,父亲为什么做了记号,又把记号擦了呢?
生:父亲可能想擦了这个记号,就表示这张彩票是我的,我就可以拥有那辆汽车呢。
生:他可能想买彩票这件事,库伯先生也忘了,即使擦掉,他也不会知道的。
生:父亲非常想拥有这辆车,因为他用橡皮擦过了。但他又想到诚实是无价的,就不擦了。
理解 :擦用什么写的? 为何有淡淡的痕迹?
师: 说明父亲很诚实,想到了这样不应该,才没再擦。可以体会到父亲内心的不平静和矛盾心理。
(2)师:面对如此大奖,父亲确实想把他留下来,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做个记号,读一读,帮父亲下下决心。
生读归纳。
1)、我们全家六口只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们可以用这辆车改善生活;
2)、父亲是汽车修理工,他梦想得到汽车;
3)、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
4)、库伯早就忘了买彩票的事,何况彩票是我父亲帮忙买的;
5)、扩音器喊着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
6)、家里人可能也在知道此事后,主张留下来。
(3)好,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父亲可以把车据为己有,可他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能留下这辆车。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父亲找一找不留车的理由?
学生总结理由:
1)、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要诚实,有信用;
2)、得到了汽车,丧失了诚实、信用;
3)、不还,后半生将受到良心遣责,精神上的折磨;
4)、不还,就是昧良心。
5)虽然父亲可能做到人不知鬼不觉,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我今后怎么教育我的孩子讲诚信做个诚实的人呢 ?
师:面对留与还这样一个道德选择,父亲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同学们齐读第九自然段。
注意:父亲还车后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
生:父亲还车后,心情很高兴,他终于做到了诚信。
生: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汽车,却是精神上最富有的时刻。
生:他做到了母亲常说的做人原则。
生:他用行动教育了孩子,给孩子做出了榜样。
齐读母亲的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5 师小结:人之一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活得诚实,有信用,就是要说到做到,克服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痛苦也要兑现对别人的承诺。祝同学们多一些诚实的面容,多一些守信的品质,堂堂正正地做人。
板书设计:
5中彩那天
中奖―――--神情严肃
k字痕迹―――心理矛盾
打电话――――特别高兴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今天,杨老师又和我同上了一堂课---《中彩那天》。首先让我感动的是杨老师对我的厚爱,能够在百忙之中亲自指导我,引领我,和我进行教学交流。在感激之余,也又一次被杨老师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手段所折服。杨老师在理解教材深度和把握教材重难点方面确实不一般。她的课堂教学总是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豁然开朗:是呀,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内容,却会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而这些内容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只把目光和精力注意到“主题”,却没想到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会为主题”做好铺垫。其实,这就是文章的“眼”。教学中看似只重视了一个小问题,却会为“主题”的顺利展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本节课,杨老师抓住一个“车”字,引导学生理解这辆车的价值不菲,体会这次大奖的分量,就为下文父亲想拥有这辆车内心作的艰苦抉择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是我在备课时没考虑到的。当我听到杨老师处理这个环节时,有眼前一亮之感: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再有,在理解第一自然段“家境困难”时,杨老师抓住了“全”“一人”“常”“拮据”等词引导学生真正弄明白“我”家的生活状况,也为下文父亲想要大奖的那种渴望埋下伏笔。对于这部分的处理,我在备课时曾考虑到,在设计教案时,把它安排到了学生复述归纳3-9自然段的内容后,引导学生为全文分段时再理解,让学生体会我家的穷,母亲的教诲。但在讲课时为了节省时间,也感觉此部分设计在这可有可无,便临时取消,在听了杨老师的课后,感觉自己的这个临时决定是错误的,作为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是前提,因为耽误时间不去训练,只会让课堂教学显得散乱、不完整,也会影响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认识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杨老师在扎扎实实的教语文、上语文,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落实了语言文字, 这令我佩服!说起来,这也是我们有些教师的通病,在讲课时,只重视形式或表面文章,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去理解课文,为教学生真正领会表达下功夫!有时为了赶进度或在课堂上赶时间,完成任务,匆匆走过场,落实文本不到位。
再次,感受深刻的是杨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充满智慧、激励或概括总结的课堂语言,凸显了一个优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本堂课,我认为杨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母亲的话时,那番创设情境理解和朗读很好,让学生在情境和朗读中体会到母亲诚信的品质和平和的心态。相比之下,我仅仅出示母亲的话,让学生读读,表面理解含义就显得肤浅得多了。在教学中,我注意了朗读指导,但还不够,今后还要再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方面多下功夫!
第三,感受深的还有杨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道德难题”时,能抓住三方面人物来对比理解,更加突出了诚信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在设计此部分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说,压根儿没想到母亲的表现及母亲在文中起的作用。现在看来,自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不够全面、深刻,站的角度不够高,目光紧锁在了父亲一人身上,有些狭隘。我在处理父亲内心抉择的时候,把出示句子、单纯的理解父亲的内心矛盾与后面让学生找出“留车”还是“还车”的理由有些分开。虽然学生也理解了,理由找的、说的也比较充分,但远不如杨老师在此环节处理得巧妙。她在“擦”与“淡淡的痕迹”上下了功夫,引领学生体会父亲在“擦k字”前后的心里变化,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对父亲开车前后的叙述顺序----倒叙,也理解了父亲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样的设计,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而我的教学就显得有些散乱,让学生满篇幅找,找哪说哪,层次感差。在处理父亲还车后的表情神态时,杨老师趁热打铁,“在得与失面前,谁的比重大?”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父亲的选择是对的,诚信的价值不可估量。在后面的拓展练习:“如果你是库伯,你是妻子,在父亲还车后,会说些什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空间,也为落实诚信教育进行了升华,更突出了父亲那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思想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进行……
通过一堂课的对比学习,又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茅塞顿开,为怎样上好此类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路。真的非常感谢杨老师的指导与厚爱,渴盼今后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附杨老师教学设计如下: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1篇有关诚信的课文。
1、板书课题 齐读2、理解课题 :“彩”:给的胜者的奖品。
3、你中奖了吗?什么奖品?今天课文中的奖品是什么?(奔驰轿车)
这辆车的分量怎样?(价值连城、昂贵、……)
这次中彩对中奖者是一次怎样的经历?(难忘、惊喜……)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提示:题目就可以帮助我们分段。分为几部分?(二?三?)
先请分三部分的同学说一说?有没有和她一样的?说说他错误的理由。你是怎么理解的?
2、讨论第九自然段的归属问题。
想想它分到那一段好?9、10段联系密切,还是与下文联系密切?应怎样分?同位互说分段的理由。(童年、成年以后,打了电话,题目的提醒)
分段:一 (1—2) 二 (3—9) 三(10 )
三 、学习课文
一)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人?
1 “ 拮据”怎么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距离说明。
读第一句:看出什么?(父亲负担重)从那看出?
6人----1人 结果是----很拮据指导朗读
小结:认识到这家的一个特点------穷!
2 、再读课文,还认识什么特点------富!你怎么理解?(精神富有)
读母亲的话。 母亲“常常”安慰家人,看出什么?还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家境贫穷,但一家人诚实守信)
你能举个例子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母亲常说这句话。创设情境朗读。
当父亲感到身上担子重时,母亲常安慰父亲,说-------------------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时,母亲常安慰自己说--------------
当孩子抱怨没有玩具时,母亲常安慰孩子说-------------
这句话成了他们家做人的尺度,他们穷,却诚实守信。
(二)人生富有戏剧性,就是这样一家人,有一天,却中了一个大奖,这对他们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进行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1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板书 母亲父亲 我
在车面前,看看他们做到诚实守信了吗?
2 、先看母亲:她经受住到的考验了吗?从那看出?
学生找表现母亲的句子,指名读
从母亲的言谈举止中,你觉得她做到诚实守信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她没有隐瞒事实)她的态度是什么?(支持父亲不要车)
3 再看孩子:孩子做到了吗?从哪看出?
“库伯家富,我们家穷啊!”在车的面前,年幼的我没有经受住考验。
4 再看父亲:父亲做到诚实守信了吗?
1)指名读描写父亲表现的句子。
a 中彩不高兴b “k”字被橡皮擦掉掉 c 打电话还车d 还车后高兴
句子找到了,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应该先些什么?板书:
写“k”字擦“k”字开车还车
课文先写了什么?这是什么写作顺序?---倒叙
2) 指名读写“k”字的话
写“k”字 代表什么?作标记的行为在干什么?-----表明一份约定、一份事实。
擦“k”字是干什么?如果你是父亲,你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说擦“k”字的理由。(1)、我们全家生活很拮据,可以用这辆车改善生活;
(2)、我是汽车修理工,梦想得到汽车;
(3)、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
(4)、库伯早就忘了买彩票的事,何况彩票是我帮忙买的;
(5)、扩音器喊着我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
(6)、家里人可能也在知道此事后,主张留下来。
种种理由,是父亲拿起橡皮使劲擦掉k字,所以,我看了又看,才看到淡淡的k字。
朗读此部分句子。
3)父亲多么希望那个k字不存在啊!带着这种心理,父亲开车去了。师生合作读父亲看车是的句子。
指导读“神情严肃”
严肃到什么程度?看图,再读,读出心情的沉重。
“把我赶了下来”说明什么?-----烦
父亲开车去,车得到了,为什么还这么烦?
板书 因车而“人”非
a他成了车的俘虏!
b虽然k字擦掉,但阴影永远擦不掉,一生将在不安中度过,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c 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心灵压上了一块石头。
d 擦掉k字,把自己一生诚实守信的心灵毁了…….
5我们来看,在得与失面前,谁的比重大?
多年以后,车会怎样?
父亲得到车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失去信任、孩子的尊敬、快乐……
父亲不要车,或得到什么?---------道义、信任、友情、家人的尊敬……
6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库伯,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妻子,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说什么-----------------
7 齐读最后一段。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小结:幸运的中奖也许就这一次,所以说是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候。
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车写k字
母亲 父亲擦k字
我开车
诚实守信还车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五篇】
[设计理念]
以语言为载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情,揣摩人物心理。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切己体察,通过联系上下文,逐层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丰满人物之形象。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通过品读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深入人物心灵,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2、理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等重点语句的含义,思考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的启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直面“道德难题”,感知父亲心情
1、课前导入
2、听写词语:迷惑不解道德难题诚实信用财富
3、出示: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4、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想一想,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到底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5、反馈交流,体悟心情
(1)交流:道德难题指的是否把中奖得来的汽车送还。
(2)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父亲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道德难题?
A、交流一:
出示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引导体会:
(1)父亲此时内心的闷闷不乐,虽然中彩,但是他知道车子其实不该属于他,但是他又很想要这辆车子,因此并不快乐。
(2)抠“赶”体会父亲的举动十分反常,父亲的态度很不近人情,甚至近乎莽横。
(3)朗读感悟。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体会父亲此刻正在接受内心的煎熬和道德的洗礼,非常痛苦。)
B、交流二:
(1)出示句子: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引导体会:抓住“擦”、“淡淡的痕迹”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感悟父亲的心情。
(2)回文读第二小节
出示: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
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3)回文读第一小节
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C、创境体验:当你面对这辆你梦寐以求都想得到的崭新的汽车时,你悄悄地擦去中奖彩票上的“K”,此时此刻,你都想了些什么?
想象填空:
面对这张奖票,父亲慢慢地拿起橡皮,他想:()
渐渐地那橡皮终于落在了那个K字上,轻轻地擦了起来……
(引导学生体会两层含义:一是满足个人欲望,二是家庭的责任感。)
D、带着感受,汇报朗读
E、“留有淡淡的痕迹”又说明什么呢?(父亲欲檫又止的异常举动,感受到了父亲内心的挣扎与斗争。)
6、小结
二、抉择“道德难题”,引发矛盾冲突
1、设身体验,引发思考
同学们,此刻是你,面对这样的道德难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请大家再一次默读课
文,找到依据,摆出自己的观点。
2、教师引导:此时文中的我是怎样想的?
引:当母亲告诉我事实真相时,我激动地说——
出示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评价朗读,理解意思
3、仅仅是穷就要留下车子,擦去中奖彩票上的“K”字吗?同学们想一想,这擦去的还是什么?(诚实、善良、友情、人格和做人的美德等。)
三、处理“道德难题”,感受人格魅力
1、过渡:文中的父亲最终是怎么处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
引: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理解父亲的心情
2、设问:现在,你学懂了吗,为什么说中彩那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小结
3、回中心句,升华主题
引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4、拓展延伸,收获启示
学了本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和体会,请你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写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例1“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
5、学生写话,反馈交流
6、课文总结
板书设计:
道德难题
留?还
诚信汽车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3月19日,笔者在县小学语文名师荟萃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执教《中彩那天》,有很多体会,现整理归纳如下。
《中彩那天》是1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从而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蕴涵的哲理。
在教学中,笔者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课文中的矛盾点展开,以自学、质疑、讨论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在讨论问题中领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既重视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主参与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提问、讨论的过程中,也注意把重点落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上,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组块教学的方式组合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力求整合,形成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努力体现每个板块语文目标集中而明晰,努力将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努力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执教后,笔者体会较深的几点是:
一、直面“道德难题”,抓住冲突,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都清楚,如果中彩的话,肯定会皆大欢喜,但作者的父亲中了梦寐以求的彩票时,为什么却心事重重?原来父亲正面临着道德难题。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文。教学中直面“道德难题”,感知父亲心情。通过思考讨论后,才知道原来真正中彩的是父亲的同事库伯,而这中彩的奔驰汽车,父亲完全可以占为己有,因为外人都以为是父亲中了彩。父亲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违背道德信义占有这辆汽车呢?还是遵守道德信义,把这辆汽车还给库伯呢?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中彩后的那种矛盾的心情,笔者设计了一道想象填空,让学生写写当时父亲会怎样想,完成后进行了交流。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是在换位体验。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换位体验的效果非常好。当然,学生成功的换位体验有赖于老师的成功引导。在让学生写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理由——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父亲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道德难题?当学生充分表达了意见之后,笔者又用动情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然后进行感情朗读。这些铺垫为学生的换位体验和想象填空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从课堂效果看,这样的引导是成功的,安排的学习任务也顺利完成。
二、抉择“道德难题”,引发争论,升华感悟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设身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学抉择“道德难题”这一板块中,教师设问:此刻是你,面对这样的道德难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汽车到底应该留下吗?”请你为父亲找到“留”与“不留”的理由。这一论题启发学生思考、争论,让学生说出真心话,并在辩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自己明白道德的准则,懂得人应有志气,人穷应志不短,金钱有价道德无价。
三、处理“道德难题”,书写名言,提炼能力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通过课文阅读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应该是贯穿于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每堂课有扎实的表达运用训练的设计和指导,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语文意识和教学追求。文本中,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是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争论中“不留”的重要理由,也是本文要学生明白的一个做人准则,因此,它也可以成为一句名言。为进一步强化意识,笔者设计了书写名言的训练,既是对文本阅读的总结,也是一种动笔写话的练习;既达到了德育这一目标,也提炼能力,可谓一箭双雕。最后的写话交流和教师评点,可以让全体同学分享同伴思维的火花。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如何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做到教学目标更加集中简洁,让教学显得简约而丰满,更富有成效。这些问题,都需要笔者细细琢磨思考,努力追寻。
总之,这是1篇充满强烈人文色彩的课文,但怎样使学生领悟父亲的精神品质,笔者并没有进行空泛的说教,简单的“告诉”,而是以语言文字为根,始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悟和运用中来解读父亲的形象,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注意了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了语文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