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黄河颂教案【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87455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黄河颂教案【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黄河颂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爱传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7-01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里面不仅有含蓄隽永的诗歌,文情并茂的散文,说理透辟的议论文,也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无不折射着丰富的爱。孔子、孟子仁者爱人的“里仁为美”;爱国之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人格之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友人之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恋人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母子之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爱祖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没有爱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语文老师是贫乏的。挖掘爱,才能张显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让爱回归,方能找回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与灵魂。下面笔者从七个方面阐述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灵魂。

一、仁者之爱

“仁”是《论语》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爱民这一问题是事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血缘的感情出发主张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则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习“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整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今天教育学生如何走出道德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家国之爱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是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落实的。爱国之情在古诗文中的反映以屈原、杜甫、陆游等为代表。《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在《三吏》、《三别》中,更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他把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陆游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三、人格之爱

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以古诗文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为榜样,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追求。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友人之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友人的名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人之间深深的牵挂之情。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给友人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12篇,约占七分之一。他的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譬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些友人之间的送别诗告诫我们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五、恋人之爱

爱情,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一条大河向东流,河心沙洲上,荒草萋萋,一对美丽的鸟儿发出“关、关……”的鸣叫,似在向一个人倾诉着无穷的爱慕和思念:深秋清晨,蒹葭河畔,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我日思夜想的人啊,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心中的伊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爱情、爱情诗,是永恒的,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学生什么样的启示呢?

六、母子之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等等, 这些都是母爱的颂歌,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

七、河山之爱

写长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黄河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等。这些名篇名句,无不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爱的传递。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友情、孝爱父母、尊爱师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人教版教材、教参(七年级―九年级),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初中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河颂教案【第二篇】

1.情境创设――入境。备课时,我想到以一种新的方式导入。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练含蓄,平仄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说了自己了解的黄河、读了一些诗人眼中的黄河后,我出示一幅对联:“滔天浪艄公如履平地 羊皮筏乘客谈笑风生”,读后让学生加横批(在多个答案中,最后选出“黄河的主人”),从而引入课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感情奠定了基础。

2.语言感悟――动情。阅读不只是言语的习得,更是精神生活的熟悉,而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把读作用教学的主要手段。

(1)品读感受黄河的气势。读词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读诗体会黄河在不同诗人眼中的不同景象;读句子想象黄河奔腾的气势和羊皮筏子之险。学生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词语: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波浪排空、胆战心惊、汹涌、激流、湍急、羊皮筏子、提心吊胆、专心致志、谈笑风生、惊涛骇浪、破浪前行等。然后边读边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那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的黄河令人胆战心惊。再读描写凌晨皮筏子和黄河激流的句子,从对比中感受黄河惊心动魄的气势和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前行的危险和不易。

(2)细读体会“主人”的精神。通过默读课文,勾画体现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句子,让学生感悟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有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么小”、“那么轻”,而且上面还载着“六个人”,这已经让人“胆战心惊”了,然而“在他们的身边还摆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更让“我”“提心吊胆”。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即“小心”又“大胆”;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浏览”不仅正面描写,也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大胆。对这些句子,我让学生默读、大声读、个别读、齐读、有感情地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艄公是当之无愧的“黄河的主人”。因此,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载的人多、物重,让人看了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而艄公却撑着它在黄河上来回运输,如履平地。当然,使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还有他那驾驭羊皮筏子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学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阅读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整节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黄河的气势,在读中体会艄公的形象,同时也在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评价激励――上讲。得到教师的赞许是每个学生的愿望。教师中,我经常用称赞的话语激励他们,促其自主学习,积极上进。在谈自己了解的黄河是什么样时,有的学生用上了“奔腾不息”、“像狮子般咆哮”……我及时称赞他们爱学习,懂得积累语言词汇丰富。当一个学生用“胆大心细”来理解和说明文中“小心”和“大胆”并不矛盾的,我带头给他鼓掌,表扬他能联系实际,细心体会。还有一个学生结合《天鹅的故事》中称老天鹅为“破冰勇士”来赞颂艄公是一位真正的“破浪勇士”。学生回答问题或是谈体会时,我都尽量做到及时评价,有时说:“我听出了你在替他们担心。”或说:“我听出了你的害怕。”这些评价语言激励了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学习。

黄河颂教案【第三篇】

关键词:技术;艺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71-04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音乐已经成为除信息技术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学科,音乐教师教学生涯中,音乐课、课外音乐活动、音乐选修课程等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始终与艺术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音乐教师除钢琴、声乐等专业技能之外一项主要的教学技能。

一、音乐学科技术运用的现状分析

制作、使用PPT课件,下载各种信息资源,在广大音乐教师群体中已经成为工作常态,音乐学科教育信息化已经普及,正向深度应用迈进,其特征就是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深度融合。从现状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8月,笔者利用在徐州市讲学的机会,使用问卷星网站,对高中音乐教师进行了有关信息技术运用现状的调查,其中两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学校已有的音乐课专用信息设备有哪些[多选题]

2.您希望学习哪些信息技术用于改进教学[多选题]

从这项调查来看,音乐学科信息化运用普遍还处在“通用”的初级阶段,学科特色不明显,音乐教师有迫切使用专用设备和学习专业软件的愿望。

二、技术启迪艺术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杭州高级中学音乐学科信息化建设为例。在配备了上述表格中所列的信息设备、掌握了学科专用软件的使用后,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深度融合,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1.技术提升了音乐欣赏课教学品质

音乐欣赏课是高中音乐学科的主阵地,笔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1995年就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蓝色多瑙河》、《黄河协奏曲》、《1812序曲》这些课件制作完成,并成功在音乐欣赏课上运用,在省内引起了广泛好评与关注。1998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学校视察时,听了笔者的一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技术手段的音乐课。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笔者的教学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交互式课件制作、“私人定制”音乐课程音视频资源、网络辅助教学为主要技术手段,有效地提升了音乐欣赏课教学品质,最大的研究成果是2011年获得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等奖的《欢乐颂》。2012年7月,《欢乐颂》参加第三届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再次获得了全国顶尖音乐教育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位音乐教师的一致好评。2012年9月,《欢乐颂》参加浙江省第十五届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在所有学科参与的50多个作品中,获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案例一等奖第一名。《欢乐颂》是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下载高清素材

高质量音频及视频,是音乐欣赏课最重要的素材,笔者始终坚持“高清”的标准,下载高清的音频及视频,从源头上保证了音乐课的质量。,提供了海量高清视频及音频下载,《欢乐颂》一课的成功,得益于在这个网站下载的高清电影《复制贝多芬》。当笔者以大音量在音乐教室播放影片中再现第九交响曲首演场景的感人场景激动地不能自已时,这节课的关键节点已经打通。

杭高音乐教室配备的音响是运用于专业录音棚的“真力”品牌,5个监听音箱,再加上低音管理器和多声道音频卡实现环绕,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欣赏环境。

(2)反复聆听中寻求灵感

音乐教师备课,必须将聆听音乐作为重中之重,聆听环节要在文本研读之后进行,一定要在音响设备上以接近音乐会的音量播放,反复聆听之后,文本研读留下的印象会与自身的感受产生共鸣,产生属于自己的“灵感”,也就是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与表达。

《欢乐颂》是一堂观点见地独特的音乐课,所有的灵感均产生自聆听过程中,“寻找欢乐”、“确认欢乐”、“发展欢乐”、“升华欢乐”这样四个部分的结构确立,也是在聆听过程中决定的。

(3)定制课件素材

使用各种信息设备和软件,“定制”音乐课素材,包括图片、乐谱(以图片格式保存)、音频、视频等。乐谱通过扫描仪输入电脑,使用ACDSEE进行明暗度处理;从ED2000网站上下载的APE格式的音频文件,使用格式工厂转换成44100khz采样率、16位立体声的WAV格式音频,使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以及淡入淡出处理;ED2000上下载的高清MKV格式的视频,使用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MPEG2格式视频,再使用“会声会影X2”视频编辑软件完成视频剪辑后,加入乐谱、图片、字幕等,成为本课最重要的视频素材。

(4)交互式课件制作平台

笔者的课件非常有特色,只用了一个页面,所有媒体都预设在这个页面中,通过点击有文字提示的按钮,即可实现单独或同时呈现,音、视频媒体播放时有滚动条同时出现。如在“确认欢乐”环节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欢乐颂”主题由什么乐器、什么力度呈现?播放音乐的同时,可将屏幕上的乐器及力度的图标拖动到答案框中,用无线鼠标实现学生实时完成拖动的功能。

课件制作平台使用了比PPT更专业的“方正奥思”。

黄河颂教案【第四篇】

五年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弘扬炎黄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的宗旨,依靠各位顾问、理事和各界热心炎黄文化人士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学术研究活动进一步活跃

2000年4月,我会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侨联、濮阳市政府等在濮阳市召开“龙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讨论会,有5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有28人在会上发言,收到论文45篇。费孝通、李学勤、贾兰坡等知名学者发来贺电。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就“龙文化和祖国统一”发表了演说。会后出版了《龙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集。

2000年5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科委和我会联合在郑州市举办“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研讨会,会上河南省原常务副省长岳肖峡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有功讲了话。专家学者各抒已见,就“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科技兴豫”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有48名学者专家到会,共收到论文35篇。

2001年7月为迎接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我会召开会议,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努力开创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五年来一些市、县的炎黄文化研究会活动成效显著。濮阳市现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功不可没。五年来他们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仅2004年就先后举办了“孝道文化与家庭美德”学术研讨会和“龙文化的现代价值”学术报告会。参加“孝道文化与家庭美德”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专家达60余人,收到论文有14篇,研讨会后他们还向市政府提交了成立市孝道工作领导小组的方案,建议把孝道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2000年至2004年先后举办了“尧文化研讨会”、“县衙文化研讨会”、“楚长城研讨会”、“苏轼学术研讨会”、“牛姓文化研讨会”等。2004年的牛姓文化研讨会反响强烈,平顶山市先后有四位牛姓名人:鲁山县宋代抗金名将牛皋,宝丰大顺农民政权宰辅牛金星,叶县明代南京太常寺卿牛凤,郏县抗日民族英雄牛子龙。研讨会对牛姓源流、牛姓“四杰”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讨,并对平顶山的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向平顶山市政府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洛阳市汝阳县,为弘扬炎黄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汝阳经济于2004年4月25日举办“第三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颂祖大典”。会场设在汝阳县西泰山风景旅游区炎黄峰下。炎黄峰,一座酷似两位长者的山峰,被誉为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巍然屹立在群山和绿水环绕之中。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顺湛、窦思忠到会祝贺。

为了交流和展示学术研究成果,为了给予炎黄文化研究工作者一个活动园地,我会和有些市、县炎黄文化研究会还编辑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专著和论文选集。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出版的有:《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大河魂》、《炎黄资料汇编》(1—2集)、《炎黄颂》(上、中册)、《岳肖峡书法作品集》等,最近即将出版的有《炎黄颂》(下册)、《辉煌的历程》(画册)和《辉煌的历程》(资料汇编)。各市、县出版的有《中华第一龙》、《龙文化与现代文明》(濮阳市),《轩辕故里在新郑》、《黄帝足迹》(新密市)、《颛顼、帝喾》(内黄县)等。内部刊物有《溱洧文化》(新密市)、《平舆炎黄通讯》、《炎黄文化通讯》(灵宝市)等。

(二)组织参与多种文化活动

2002年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郑州市“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我会会同省会各大专院校教师和音乐爱好者组成省工人合唱团,开展了《公德颂》组歌演出活动,先后演出五场;观众达七千余人,省市有关领导也观看了演出。2002年学会与春泉公司共同举办了“99”重阳节联欢会,参加联欢的有500余人,弘扬了我国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

2002年11月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会举办了迎“十六大”笔会,省会著名书画家龚柯、毛秉乾、唐玉润等十余人到会挥毫泼墨,共计奉献作品38件。充分体现了广大书画界人士高度的爱国、爱党之情。同时我会还与河南省政协联谊会、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刘少奇建党思想研究会联合出版了《刘少奇在河南》大型画册,在首发式上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姚如学讲了话,对画册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炎黄巨塑工程有了新的进展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奠基者和肇造者。炎黄巨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炎黄巨塑的建成将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产生积极影响;将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的圣地。早日建成炎黄巨塑是全球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炎黄巨塑工程1987年由海内外各界著名人士倡议在中国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兴建,1991年9月12日奠基,周谷城、萧克、李德生和省、市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1994年9月12日正式开工,程思远和省、市有关领导参加开工典礼。18年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把兴建炎黄巨塑作为首要任务,从组织专家设计、论证、定稿,到向海内外宣传、筹资、组织施工等,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五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为:

1.完成了炎黄巨塑广场炎黄主鼎的安放。炎黄主鼎由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筹资180万元捐赠。根据工程设计,炎黄巨塑广场共有九鼎矗立,其中主鼎由青铜铸造,高6.6米,直径4.38米,重20吨,雄伟庄严,典雅厚重,气势恢宏。鼎内壁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同时有、邓小平、陈云的题字。我国历代都把鼎作为国之重器,尊之为“宝鼎”,“炎黄鼎”充分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风格,同时也象征着国家威严、昌盛和江山永固、国家统一。炎黄主鼎在上海首展三个月,参观者达数十万人,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炎黄主鼎安放仪式于2001年4月10日在炎黄巨塑广场隆重举行,参加安放仪式的省、市领导有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韩劲草、原河南省常务副省长岳肖峡、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有功等。参加安放仪式的来宾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鲁谆、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克、炎黄鼎具体捐赠单位上海依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美琴等。

2.106米高的炎黄巨塑主体工程完成50米和巨塑广场7000平方米的土方工程,以及广场景点建设。炎黄巨塑工程依山而建,原山脚为一条5.5米深的洼地,经过回填、绿化,为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继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3.炎黄巨塑工程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在炎黄巨塑形象设计已获得国家专利权、出版权、商标权之后,2003年我们对炎黄巨塑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进行了评估,至2003年底炎黄巨塑的有形资产为1200万元,无形资产为6000万元。2003年,为加快工程进度,为有利于炎黄巨塑的兴建、管理,早日实现全球华人的历史夙愿,经多年酝酿,我会将炎黄巨塑的兴建任务移交黄河风景名胜区。2004年3月13日在黄河风景名胜区举行了炎黄巨塑工程移交仪式,之后又将与炎黄巨塑工程有关的规划、论证、设计、立项批件,价值1200万元工程资产,6000万元的无形资产,及国家注册的38个商标的知识产权全部移交;为支持炎黄文化研究会继续为炎黄巨塑筹资和开展宣传等活动,黄河风景名胜区每年为炎黄文化研究会解决40万元经费。我会虽然将工程移交给郑州市风景名胜区续建,但仍担负着炎黄巨塑的宣传和筹资任务;仍担负着海外华人前来寻根祭祖和观光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联络;仍在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开展活动。

目前,炎黄巨塑工程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炎黄主体工程已在原基础上升高24米,根据郑州市政府的要求,计划到2005年10月,炎黄巨塑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到时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将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的黄河岸边。届时郑州将成为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将产生深远意义。

(四)积极开拓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同国外朋友建立长远的友谊,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联系,激发爱国热情,共同弘扬炎黄文化是我会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五年来我会在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上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6月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前来参观炎黄巨塑工程和黄河碑林,受到了会长岳肖峡、王仁民,副会长李生盛、窦思忠等领导的热情接待,参观后金泳三为炎黄巨塑题词:“炎黄二帝,人文始祖”,会长岳肖峡为金泳三题词:“东方文化,同源同根”。体现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友谊,弘扬了炎黄文化。

2002年4月18日,在省侨联主席林雪梅的带领下,由团长邓福恩率领的马来西亚沙巴及纳闽公会联合会中原寻根赏花团一行三十余人,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巨塑广场举行祭祖活动。团长邓福恩动情地说:“海外华人时刻盼望祖国的强大繁荣,家乡变了,作为炎黄子孙更高兴,更光荣。这就是海外华人的一颗赤诚的心。”祭祖活动后,团员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炎黄巨塑建成后的铸魂壁上,以表对祖国的怀念。

2002年8月4日,我会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接待了美国老朋友罗斯一家五口,1984年罗斯曾随美国勘萨斯州访问团来到当时的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参观访问,从此结下了友谊。十五年后故地重游,为中国的巨大变化所感动,为表示友谊我会向其赠送了题写有“山河永存,友谊代代传”的山水国画和水晶沙炎黄二帝塑像。

为弘扬炎黄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还多方鼓励和支持学会理事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学会理事郑州市原书画家协会主席禹化兴先后组织国内书画家作品400余幅,参加了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世界和平书画展。增进了友谊、传播了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增强了各国人民的友谊。在国内文化学术交流方面,我会先后与国内不少省、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建立了联系,互寄刊物、简报,举办文化学术活动,相互组织考察学习等。先后接待的来访者有:广东、上海、大连、延安和湖南炎帝陵基金会等省、市炎黄文化研究社团。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为捐赠炎黄主鼎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会陈美琴女士捐献炎黄主鼎的功德碑于2001年4月,正式在炎黄巨塑广场安放。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为兴建炎黄巨塑多方筹集捐献资金达100余万元;山东省泰安炎黄文化筹委会和大连华夏文化促进会还专门成立了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义捐征集部,召开新闻会。

五年来,我会还积极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2003年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诞辰110周年书画展;2004年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我省马国强、唐玉润、王绣、吕致远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参加了展出。

-

二、今后工作建议

回顾过去,学会工作成绩卓著;展望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充满信心。为使我会下届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深入开展炎黄文化研究

为了深入开展炎黄文化研究活动,多出精品,学会的学术研究活动,一是要制订具体规划,选准课题,确定合作单位,制订征稿的内容和时间。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力争每年与市、县联合召开一至二次学术研讨会;二是课题的选定,要紧密结合我省文化资源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体现“炎黄文化”、“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三是要依靠专家学者,提高论文质量,培育精品;四是要形式多样,可以专题召开,亦可结合各种文化活动进行。还可同各市、县(市)协商合作,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研讨活动。

(二)积极开展炎黄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宣传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而发扬光大,是我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使她进入社区,进入普通百姓家,进入大中小学,进入年轻一代人的心灵,使其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强大动力。宣传普及活动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安排,可以配合各项中心工作开展,也可参入重大的纪念活动进行。形式上可以是书画笔会、戏曲歌舞演出和报告会、座谈会等。

为大力宣传普及炎黄文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同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大炎黄文化宣传力度:同时应积极建立健全自己的宣传阵地:一是进一步充实学会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加网站的宣传内容;二是继续重视“炎黄颂”系列丛书的出版,加强学会研究成果的展示;三是要及时通报各地炎黄文化研究会活动情况,提高学会简报的时效性和质量;四是要积极筹备会刊“炎黄天地”的出版发行,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炎黄文化研究会都有自己的会刊,会刊既是我会的一个窗口,也是学术研究的园地,我们要积极筹办。可以先申请发行内部刊物,再申请公开发行。可以先不定期,再逐步达到定期。在“炎黄天地”会刊未被批准之前还可以先出“炎黄天地”文集。

(三)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继续通过与宣传、台办、侨联等部门的合作,加强与海外友好团体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学术研讨,组织文化旅游,寻根祭祖和各种形式的庆典活动。

继续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炎黄文化研究会加强业务联系,参与兄弟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外的交流,以扩大我们的视野。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8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