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2213

【导言】此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矛和盾的图片。

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1、学生观察图片。

2、学生齐读课题

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2、 展示、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分组交流:每个生字都可以怎样识记,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怎样理解课文内容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读词语,交流怎样理解的。

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提出不懂的问题,自行解决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

在自读、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 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3、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1、 同座交

流交流。

2、全班交流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c.盾:右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

d.兵:注意笔顺

3、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认读生字。

2、 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复习检查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出示字词卡片指读。

3、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认读字词卡片。

3、学生思考。 复习引入。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看插图,思考并讨论: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组织班内讨论,相机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

词语——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戳、固然

3、引导学生理解坦克在战场上怎样大显神威,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4、引导学生理解“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插图独立思考。

2、分组交流,在谈清自己想法的同时,注意倾听、吸取他人意见,深化自己的认识。

学生以组为单位,顺着发明家的思路谈理解。

(1)、学生自己先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全班交流。

(3)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懂得坦克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的。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结尾的那段话。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你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学生举例。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来说明,拓展思路。

四、拓展活动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1、学生将好词好句积累在“采蜜本”上。

2、学生课下搜集故事。 积累好词好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

一、谈话导入

你参加过绘画比赛吗?今天我们以评委的身份去参加一场比赛。

(学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1、小组内朗读,互相检查读音。

2、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绘画、金灿灿、宫殿、清澈、强盗、金箍棒、打滚儿

3、把这些词语和句子带到课文中去读,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写了几个小朋友画画,他们分别画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画这些?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怎样与大家交流。

3、读完后分配好角色后练习朗读。教师参与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让我们听听参赛的小选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的?

(二)展开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观。

1、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认为谁的画该得第一名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展开讨论)

2、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有些为难,到底采用谁的意见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咱们来制定一个方案吧!

(或以不同标准评出单方面,或评出并列第一)

全班根据方案进行评选

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起个名字吧!(板书作品名称,依评选结果对号入座)

四、拓展

你想画什么?

像参赛的选手一样讲一讲你这幅画的内容。

五、作业

画一幅画,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家长。听听他们的评价。

板书设计:

谁该得第一

(评价标准):

(作品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材分析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本节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养成正确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2.通过学习本课,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1.就学生而言,对于一切都在变化及科里亚为何走了五步之间的联系很难理解。另外对字词如:锯,喀,挖,果然的书写及理解会存在困难,这需要教师反复进行强调。

2.让学生自己先读课文,了解科里亚是如何埋木匣又是如何挖木匣的,及: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并思考为什么由十步减少到了五步?这个问题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困难。

3.学生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知识难于理解需重点讲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三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能很好的融入自己的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能口述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理解“周围的一切随着时间流逝都在变化”的道理,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周围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在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办事”的道理是本课的重点。

2.让学生学习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篇】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①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9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