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称一称》教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0550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称一称》教案(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称一称》教案【第一篇】

第二课时 称一称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8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自然引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领会应用能力。

四、全课。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称一称》教案【第二篇】

小班科学:称一称

活动目标:

1、通过掂一掂等方法比较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2、会用类推的方法比较三至四个物体间的轻重关系,并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3、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本“称一称”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数学作业本 2. 四桶不同重量积木 3.作业用具4.弹簧秤 5.天平

活动过程:

一。 比一比,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

1、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实心盒子和空心盒子的轻重。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两个盒子,让幼儿掂一掂,并讨论。

提问:哪个轻,哪个重?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

(让幼儿完整地表述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两个娃娃的轻重。

出示两个娃娃,比一比,谁轻谁重?

3、用天平演示比较两种物体的轻重。

小结:当用手很难掂出两种物体谁轻谁重时,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

教师用天平称两个娃娃,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提问:你能分辨出哪个娃娃重,哪个娃娃轻吗?怎么看出来的?

再拿出两块不同重量的积木进行比较,请幼儿判断。

引导幼儿理解天平沉下去的边重,翘起来的一边轻。

二.引出弹簧秤,通过弹簧称称重,理解四个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4桶积木,它们的轻重能用天平判断吗?为什么?

1. 请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最重和最轻的。

2. 出示弹簧秤,将最重的积木和重的积木分别放在弹簧秤两端,幼儿判断,如何看出?

3、请幼儿按照轻重进行排序。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弹簧拉得长的一端物体重,拉得短的一端物体轻。

三.数学练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游戏“称一称”。

观察作业本P19页“称一称”画面上弹簧秤称物体的重量,比一比每组物体谁轻谁重,说一说,并在比较重的物体下面打“√”。

《称一称》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标:

1、知道邮局包裹的称重方式。

2、了解重量的概念。

3、学习使用秤。

活动准备:

1、电子秤、普通秤、体重秤、天平秤和其他秤。

2、信件、包裹、几只玩具熊(或雪花片等)。

活动过程:

1、准备大小不同的包裹及一堆信件,问幼儿:“这些包裹大小不一,怎么知道每件有多重呢?”“去邮局参观时,邮局的人怎么做呢?”

2、自由谈论,并将幼儿的。想法记在白板上,还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所说的方法。

1、当听完幼儿的答案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天平,请幼儿操作,让包裹与熊“坐跷跷板”,看看需要几只熊才能保持平衡。

2、用表格记录每一个包裹的重量,然后作比较,如:

红包裹

4只熊

绿包裹

2只熊

黑包裹

3只熊

3、等幼儿熟悉天平的操作之后,再拿出市场上用的秤,让幼儿拿不同的包裹称称看,观察指针的变化,并请教师帮忙读刻度、做记录。

4、比较哪一个包裹最重。

5、将秤移至科学区,并增加其它的秤,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秤试试看,称的结果会如何。

6、请幼儿交流称包裹的心得。

《称一称》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参与称一称的实践活动,经历称物体的过程,形成有关质量单位的观念,感受到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称量自己的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千克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大小近似的苹果、西红柿、黄瓜等水果、蔬菜若干;托盘秤;体重秤

课前调查:

请同学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商店调查一下,看看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作单位,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克作单位的,体会一下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道理。举例说明,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调查汇报

老师请同学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商店调查,看看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作单位,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克作单位,并体会一下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道理。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的情况。(重点讲解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道理)

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二、实践操作

1、谈话导入

2、动手实践

(1)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现在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有哪些水果正在成熟吗?今天你带来了什么水果?(如果有的同学带来的是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则及时让学生区别是水果还是蔬菜。)

(2)想知道有多少个水果怎么办?(数一数)如果想知道有多少千克水果怎么办?(称一称)板书课题:称一称。

(1)讲清活动要求:看情境图,同学们在干什么?他们称的是什么水果?你们知道他们称的苹果是多少千克吗?图上的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你们能数一数吗?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带来的水果或蔬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你能先估一估大约1千克有多少个吗?

(2)分组活动:各小组把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让小组里的记录员记录在表格里。

(3)汇报活动结果。

(4)集体交流: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分别称出了1千克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知道了它们各有多少个。看着这个表格,

学生展示带来的水果、蔬菜。

学生适当讨论一下。

学生看图回答。

学生在小组内估一估。

指导学生按同一种类的分组,明确成员的分工。

学生动手称物,记录数据。

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记录数据。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3、称体重

4、介绍小知识

你们发现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1千克的水果、蔬菜的个数不一样的?为什么同样是苹果,几个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又不一样呢?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1)先估一估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2)介绍体重秤的使用方法。

老师重点讲清看数据的方法。(不是整千克数的学生用“重一些”、“轻一些”来描述)谁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分组称一称每人的体重,记录员记录下来,在组内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

(4)班内交流,把各组的记录数据展示到黑板上。

全班同学的体重在多少千克到多少千克之间,最重的是多少千克?最轻的是多少千克?多少千克范围里的同学最多?从这些数据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体重正常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的体重可以用秤来称,还可以用一种方法算一算,你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请同学们看书上的“你知道吗”,书上会告诉你一种方法。

学生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汇报。

学生在组内看一看体重秤的构造、数据的`读法。

学生用“重一些”、“轻一些”讲出大约的重量。

在组里每人都说清楚自己的体重在小组里所处的位置。

学生看书上的小知识介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板书:

实足年龄×2+7(或8)=体重

同学们算一算你自己的体重,和刚才称的实际体重比一比,看这种方法准不准。

讲述:一般情况下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同学就可能有很大的差距,相差很大的同学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这样的同学平时的饮食可要注意哟!

学生用公式计算自己的体重,和自己的实际体重比较,讨论原因

三、全课

这节活动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把交流的情况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在第28界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一共取得了32枚金牌,为祖国争光!请同学们通过上浏览、看书查找资料等方法,看看奥运会的比赛中,那些项目要用到千克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形成质量单位的观念,感受到千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操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对自身体重的关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2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