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99633

【导言】此例“《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1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精读其中一段(按学生要求)。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在前三个自然段中选一段背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选择典型材料表达中心的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是伟大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明确重点

1、复习导入:

(结合前节课的板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作者在千万个送别的人群中,选取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劝慰”(板书)她们不要难过,“回忆”(板书)她们与志原军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2、交代任务:

那么,通过这些典型事例,如何表达文章的中心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重点,以读为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读悟学法、理解重点

1、了解学生,确定精读重点:

⑴ 自由快速浏览前三个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

⑵ 你最受感动的是哪段?(按多数意见)

2、精读重点段:

⑴ 提出要求:(屏幕显示)

细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并想一想,这些语句为什么使你感动?说明什么?

⑵ 学生自读、自画、思考。

⑶ 让学生谈对受感动的语句的理解,并读出受感动的语气。

⑷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思想感情。

⑸ 领悟学法:

刚才我们怎样理解这段内容?

3、学法迁移,自学另外两个自然段:

⑴ 按照刚才的学习思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其它两段的内容。

(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交流。)

⑵ 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⑶ 指名朗读。

⑷ 教师点拨:

同学们,读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

4、以读代讲、读中悟情(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⑴ 引读:

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同战斗生活了八年,此刻,他们坐在已经开动的回国的列车上,望着车窗外泪流满面的亲人,他们不得不挥挥手,做最后的告别……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师:他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多么希望列车能停下来,他们呼唤列车──

生:“列车呀,你慢点开,让我们再……再停留片刻!”

师:然而,列车越开越快了,离朝鲜的亲人越来越远了。他们只能在内心深处对亲人们说──

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⑶ 自由读,想象场面,领悟情感。

三、延深教材、深化中心

1、提供数据资料:

⑴ 总结过渡: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站在志愿军的角度,选择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表达中朝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板书)。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同学们是否知道,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朝鲜的解放,也同样付出了重大代价。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份资料。

⑵ 屏幕显示:志愿军烈士统计数据。

⑶ 谈感想:看到这一串串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2、提供图片资料:

⑴ 导语:

在这千千万万个烈士中,有许多特等英雄。他们的英勇壮举,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中朝两国人民中间传颂。请同学们看图片资料。

⑵ 发图片,每小组一份。

⑶ 看英雄形象,读英雄事迹,交流感受。

四、自主练习、创造想象

1、导语:

当年,这些英雄的事迹,传遍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小金花在送别为他们流血牺牲的志愿军叔叔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会想到什么?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了这篇课文后,不想对当年的亲人们说点什么吗?

2、屏幕显示练习题(学生可任选一题):

⑴ 请你以小金花的身份,仿照课文的写法,对志愿军叔叔说几句话。

(可选择图片中的人物和事例。)

⑵ 现在,你想对志愿军或朝鲜人民说点什么?(可选择其中一个人物)

⑶ 在前三个自然段中选一段背下来。

3、学生自练,然后小组交流。

4、典型汇报。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总结写法。

2、征求学生对教师上本课的意见。

3、作业:

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想写在日记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教学目标:2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词句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材特点3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题,可见全文以写离情别意为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可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亲人般的感情。

课文前一部分侧重写朝鲜人民依依惜别,回顾他们在战争岁月中为志愿年作出的巨大牺牲;后一部分侧重写志愿军依依难舍的感情。全文可分两段。

第一段是重点段,即第1至3自然段,以大娘(老人)、小金花(孩子)、大嫂(中年人)为代表,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每个自然段各记叙一个代表人物。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由"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内容组成。"回忆"中安排的材料分别是: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和"救伤员失去小孙孙"这两件事;小金花因"妈妈救老王"而永远失去了最亲的人;大嫂"挖野菜被炸致残"。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背景,揭题释题。

1、(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鲜人民去车站含泪送志愿军踏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说着: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4、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用“――”划出来。(板书:深情厚谊)

2、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

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

⑵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出示)

⑶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这么说,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

板书: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结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真是雪中送炭呀!

(1)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中读懂的?

(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

(2)“雪中送炭”用得好,谁能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6、自由读“救伤员失孙”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出来的?

(丢――丢掉的是自己的小孙孙的生命)(结合理解:)

(背――背回的是志愿军伤员,一背一丢反映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7、这两件事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紧紧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个关键词写的?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8、看课文插图我们的战士握着大娘的手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带着尊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书上的有关句子

9、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

⑴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

⑵寻找事例,抓住重点词……体会思想感情

⑶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分层

(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学。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反馈讨论。

㈠检查第二自然段

⑴(出示投影)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A、改陈述句

B、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⑵从哪件事可看出这件事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板书:救老王失母

⑶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小金花的刚强?(结合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

⑷感情朗读,体会小金花落泪的原因是她对志愿军的那份依依惜别的深情。

㈡检查第三自然段

⑴(投影出示)您为我们付出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A、改陈述句。

B、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⑵大嫂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板书:挖野菜致残

⑶分层引读。

(四)小结。

1、有感情朗读1、2、3自然段

2、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道别,来送行的人成千上万,志愿军战士多么想一一道别呀,可列车已启动,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五)读中诵情,想象创造。

1、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入境体验列车启动时,志愿军战士的内心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似鸭绿江水一样源远流长的浓浓真情。

2、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与想,分别后的志愿军与小金花、大娘、大嫂是如何传递这种伟大的友谊的?五十年后的今天,面对感人至深的告别场面,你又有何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等多种形式,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六)、拓展延伸

(1)推荐大家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2)小练笔。

写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七)板书

再见了,亲人

大娘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小金花 救老王失母 深情厚意

大嫂 挖野菜致残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文写了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能有层次地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变化,正确地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依依深情。

2. 学会“役、暂、糕”14个生字,掌握“难、累、尽强”等多音字,会读写“硝烟、噩耗,崎岖”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的意思。

3. 能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山草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深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范读课文,导入新课

⒈板书: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⒉简介课文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情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组成,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乃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刀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和建设工作。在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后,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范读课文,并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文中是谁对谁说“再见了,亲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二、自学课文

⒈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

⑵完成课后练习3,然后同桌交流。

⑶课题中的“亲人”是指谁?

⒉自读课文(10分钟)

⒊交流自学:

回答问题:课题中的“亲人”是指朝鲜人民,大娘、金花、大嫂是其中的代表。

三、导学

⒈指名读1-3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娘、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出示填空:

大娘:为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金花:__________________

大嫂:__________________

⒉学习第一节,按“劝慰——回忆——抒情”把第一节分为三层,并指导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⒊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学习方法:⑴默读分层;

⑵朗读体会;

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⒋分小组自学4-6节,讨论该怎样朗读。

四、总结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⒉课文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板书出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深厚情谊

鲜血凝成的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79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