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鹤梁的沉浮》教案通用4篇
【导言】此例“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鹤梁的沉浮》教案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第一篇】
这是1篇拓展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快速浏览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交流合作,倡导个性化阅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科技工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方案,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设计教学时,我不断在想,如此长的篇幅学生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起了学案的运用。一份好的学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白鹤梁的故事,再引出问题:白鹤梁的文化价值无与伦比,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让学生先讨论思考,然后引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文物工作者是怎样保护白鹤梁的。出示学案,让学生按照学案上的要求一步步的阅读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这样,学生们的每一次阅读都是有目的'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进学案,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跟老师一起学
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
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
4、自读课文。
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
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0、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
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相遇 → 探寻、发现 → 保护、繁殖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跟老师一起学
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
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
4、自读课文。
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
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0、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
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
白鹤梁的沉浮【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情感: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感悟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
2.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概括总结段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知识: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的运用,重点理解,感受保护白鹤梁的相关具体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的生字,新词,培养准确快速地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介绍白鹤梁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白鹤梁的沉浮
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你们心里就会猜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呢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白鹤梁的资料。
2.课件出示,介绍白鹤梁的相关资料。
3.解题:"白鹤梁的沉浮"中的"沉浮"指什么
二,教学新课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扫除文字障碍。
2.再次品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对白鹤梁的保护,因为白鹤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共同研究设计了三套方案,最终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实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
(2)本文写作的思路是什么呢 (白鹤梁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设计的三套方案。重点写了葛修润在推翻了前三个方案后所设计的新方案。)
3.深入研究课文,具体分析。
(1)文章开头是如何写的,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白鹤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的保护单位
(让学生在课文中自找答案并标出来,指名分别朗读。)
(3)为了保护白鹤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保护白鹤梁的方案
优越性
弊端
1
水下博物馆方案
方便人们参观
暴露在空气中,难度大,花费高。
2
岸上博物馆方案
简单可行,所需资金少
复制品的价值,不能与本体相提并论
3
比较理想的方案
长久留存
会被淤埋掉
4
运用"无压容器"的原理修建充水的透明壳体
长久保护,方便参观,花费少。
(4)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和前三种方案比较,最后一种利用"无压容器"的原理修建充水的透明壳体的方案是最佳方案。那么这个最佳方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5)最佳方案的提出是因为葛修润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有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的精神,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的呢 (从书中找描写心理,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句子。)
小结:本文采用了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表现了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4.讨论交流,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作业:预习《秦始皇陵兵马俑》.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关注白鹤梁——设计方案——确定方案——保护白鹤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