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写事作文教案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2240

【导言】此例“写事作文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写事作文教案1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新课程;

1、有效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有课就必须进行备课、准备教案。不管是早读课、作文课、作文讲评课、各种作业课、复习课、等其他各种评讲课都是课,都应该有相应的教案。这些教案可以按照不同的专项进行分册,或者是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来依次书写。

以早读课为例,早读课备课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内容?一是应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缺乏足够的动力,从而让早读的实际效用降低,让早读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在布置早读任务时应该有的放矢,让早读起到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布置一些诗歌、文言文和比较重要的语段要求学生记忆并背诵,并告知学生这些段落或者文章会进行听写或者是抽背。同时还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领读员,防止学生出现早读跑题的现象。二是必须明确早读检查目标的方法。布置完早读任务目标后应该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可以直接在课上对所读内容以朗诵、背诵等形式进行抽查或者是普查,以将学生的早读成果及时的反映出来。三是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纠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性错误,应该单独对学生提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是班级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则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的指出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知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的进行提高。四是设置各种活动,提升学生对语文早读课的兴趣,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例如对于古诗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比赛: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看哪个组能背出某诗人(如杜甫)最多的诗篇,或者是比赛背带有某个字(如“松”)的古诗。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课文上的各种精彩对话进行掌握,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求学生仔细的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早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家庭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促使了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产生。“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也要有差异,因材施教制定出个性化的目标。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有效教学则应该在学生能够到达基础性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努力能够实现发展性目标。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基础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1)学习字词,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4)学习课文细则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这些目标都是从这1篇课文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着还可以制定出更加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本人及他的其他的一些作品(了解鲁迅本人则是主要了解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及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2)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会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妙手法,并学习鲁迅先生的精妙写作手法。对于后面的两点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有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许会很吃力,同时也有可能对语文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开始的基础目标就可以了。

3、科学设计课堂问题,突出有效教学

虽然教改中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必需注意以下几种现象的出现:(1)随意提问,其表现是随便发问,问题的内容不当,随便问一些学生,问题的对象不当,以及一些“对不对”、“为什么”、“好不好”一类的口头禅;(2)自问自答,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着说“单口相声”的习惯,问了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自顾自的继续往下讲;(3)问题内容含糊不清,例如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需要“对或者不对”、“是或者不是”进行回答,或者是问题的内容让学生部弄不清楚问题的具体含义;(4)问题缺乏灵活性与启发性,有一部分老师当学生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回答的答案与教师心里所想的不符,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是否定,从而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结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写事作文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写事作文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写事作文教案2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教学 新课程

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教学的效果,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的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教学时是否认真,而是指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学到东西了、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是学生学习后没有收获,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很辛苦,但是却收效甚微,那么这种教学效果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有没有进步或者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有效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有课就必须进行备课、准备教案。不管是早读课、作文课、作文讲评课、各种作业课、复习课、等其他各种评讲课都是课,都应该有相应的教案。这些教案可以按照不同的专项进行分册,或者是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来依次书写。

以早读课为例,早读课备课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内容?一是应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缺乏足够的动力,从而让早读的实际效用降低,让早读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在布置早读任务时应该有的放矢,让早读起到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布置一些诗歌、文言文和比较重要的语段要求学生记忆并背诵,并告知学生这些段落或者文章会进行听写或者是抽背。同时还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领读员,防止学生出现早读跑题的现象。二是必须明确早读检查目标的方法。布置完早读任务目标后应该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可以直接在课上对所读内容以朗诵、背诵等形式进行抽查或者是普查,以将学生的早读成果及时的反映出来。三是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纠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性错误,应该单独对学生提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是班级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则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的指出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知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的进行提高。四是设置各种活动,提升学生对语文早读课的兴趣,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例如对于古诗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比赛: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看哪个组能背出某诗人(如杜甫)最多的诗篇,或者是比赛背带有某个字(如“松”)的古诗。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课文上的各种精彩对话进行掌握,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求学生仔细的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早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家庭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促使了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产生。“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也要有差异,因材施教制定出个性化的目标。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有效教学则应该在学生能够到达基础性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努力能够实现发展性目标。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基础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1)学习字词,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4)学习课文细则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这些目标都是从这1篇课文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着还可以制定出更加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本人及他的其他的一些作品(了解鲁迅本人则是主要了解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及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2)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会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妙手法,并学习鲁迅先生的精妙写作手法。对于后面的两点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有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许会很吃力,同时也有可能对语文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开始的基础目标就可以了。

三、科学设计课堂问题,突出有效教学

虽然教改中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必需注意以下几种现象的出现:(1)随意提问,其表现是随便发问,问题的内容不当,随便问一些学生,问题的对象不当,以及一些“对不对”、“为什么”、“好不好”一类的口头禅;(2)自问自答,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着说“单口相声”的习惯,问了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自顾自的继续往下讲;(3)问题内容含糊不清,例如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需要“对或者不对”、“是或者不是”进行回答,或者是问题的内容让学生部弄不清楚问题的具体含义;(4)问题缺乏灵活性与启发性,有一部分老师当学生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回答的答案与教师心里所想的不符,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是否定,从而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结语

写事作文教案3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应用写作教学 教学运用

应用写作课是各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教学中要着力讲清开设这一学科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这个前提下,要使应用写作教学收到实效,必须辅之以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状态进入开放天地是训练学生应用写作技能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而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状态进入开放状态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一种“主体性”自觉和“实践性”习惯,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课堂练习中运用案例激发写作兴趣

应用文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因而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教师应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应用写作的真实广泛的存在和鲜活饱满的生命力。做生意要签“合同”,推销产品要做“广告”,选拔干部要进行“竞聘报告”,要有“公示”,求职应聘要写好“求职信”,经营者要用“招标书”、“投标书”公平竞争……教师应紧扣应用写作的实用性这条主线,通过讲述事例,分析案例,设置实际需求场景现身说法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具体可感的应用写作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环境氛围中,是强化角色实践的重要环节。比如讲经济合同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合同有关的写作知识和背景材料,然后让学生充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进行谈判协商,最后达成一致再写作成文;又如讲司法文书时,可将课堂设置为“审判庭”,由学生担任不同角色。通过审理一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学会写作书、答辩状、上诉状、判决书等一系列司法文书。如在讲解事务文书里“计划”这一章节时,我截取中央电视台三套《诗歌散文》栏目里一个节目“毕业了”,在欣赏节目优美、感伤的文字和画面时,切实体会到大学时光的匆匆易逝,必须好好珍惜。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节目里所讲,一进大学校门就应该确定目标和计划,并为此而努力。这种案例教学法,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趣味性,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写应用文的能力。

二、在实际案例中锻炼应用文写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对事务本身进行分析,锻炼的是学生如何从事务分析中洞悉事务处理对写作提出的内在要求。由于事务本身对事务应用文有着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在外观形态上表现出立意的受命性,成文的程序性,格式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明确、庄重、简约性。这些特征,限制了作者思想认识、情感体验的自由展开,因此,写作时便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调整理论讲授与写作训练的比重关系,逐渐形成一种以学生的写和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例写作的精髓是让学生开动脑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讲解完调查报告的写作后,教师给学生出一调查课题,要求学生自行调查并写成报告。教师可帮助学生设计调查的方法,提示调查的关键问题等,再由学生实际调查收集材料,然后各自将调查结果进行归类总结,提炼出主题并写成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基本上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

又如,讲平行文“函”,假定学生临近期中考试,可是出现不规则停电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代表学校拟写一份函给当地供电局。先把一个学生写的函投影到屏幕上,其他同学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言,反复补充,不断争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让每个学生起草一份函,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写出规范、完整的函。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而且体会到了应用文的实用性。

三、在不同文种中提高案例分析能力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思维和语言表达,但又各有其特点。讲授课程时,就必须让学习认识到它的特殊之处,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通过运用实际的比较,认识体会到应用写作的特色。

以解说词的写作教学为例,学生经常把演讲稿和解说词混为一谈。所以,案例的设计可以将解说词和演讲稿进行比较,学生需要自己阅读、分析案例,总结演讲稿和解说词的区别。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总结出如下区别:解说词是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而演讲稿的表达方式通常吃叙述、议论或抒情;演讲稿和解说词都有针对性强和口语化的特点,而演讲稿注重鼓动性,解说词要追求文艺性;解说词与演讲稿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这些知识,不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的,而是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起到了提供案例、点拨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特定的社会工作环境下其所担当的写作角色,从而自觉地、经常化地加强角色意识与激情的培养。特别是在讲解具体文种的写作时,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并分析一些规范的、典型的例文,运用范例引路,使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四、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实际运用能力

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将掌握的理论还原到实践中,能更好地达到应用写作学以致用的目的和要求。大学生除了上课以外,参加的实践操作活动也比较多,如学校召开的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各种比赛活动等,还有日常的班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应结合这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为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写开幕词、闭幕词、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为参加演讲比赛写演讲稿,为自己拟订学习计划、写学结等。还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练习各种文体的写作,可以为一些单位、部门或个人承担实际的写作任务,如为他人写广告、合同、诉状等,为一些部门或单位写贺信、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等。教师可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市场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学写市场信息、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经济文书。这样,学生就不会再闭门造车,兴趣自然很高,教学效果必定良好。因此,将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把学生领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精神活动领域,不断调整完善学生的写作行为,培养学生学好写作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写作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写作人才。

将案例教学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启发他们的思路,而且能让各个文种琐碎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采用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应用文真正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要道[J].写作,1981(5).

[2]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佟瑞坤。应用写作教学的发展趋势。应用写作,2003.

[4]黄文贵,谢英捷。应用写作语境论。应用写作,2003.

[5]张达芝。应用写作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写事作文教案4

纵观整个司法实践过程,法律文书的识别和制作具有重要地位。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再到人民法院、仲裁机关、公证机关,包括律师事务所在内,在进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所谓法律文书,是指在司法程序中,司法公证、仲裁机关处理各类普通诉讼案件和特殊诉讼案件时使用或制作的,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法律文书课程是法学本科教育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当学生系统地学习法理学、宪法学和各个部门法学后,开设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尤为重要。法律文书作为司法实践的载体,其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法律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法学人才为目标,高校应重视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文书写作技巧,适应未来的法律工作。另外,法律文书写作也是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书教学的现实困境

从目前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来看,教学理念落后,教材范文滞后,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文书写作教学与司法实践脱节,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一)教学模式落后、实用性差当前,几乎所有高校法学专业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模式都以理论灌输为主导,辅以课堂练习,形式封闭落后。课堂上,教师依照教材内容提供简单的案情材料,让学生听、记、写、改,完成教学。考试通常采用开卷形式,学生只管照搬模板誊抄。此教学模式导致的问题不容小觑。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模板依赖性极强,文书写作上存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灌输加模板写作的教学模式实用性不强。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件在逻辑说理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以民事状为例,离婚纠纷的诉讼重点跟借贷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的诉讼重点存在很大差异。只考虑模板、格式和相关法律条文的教学模式实用性差,不便于结合实际案例,无法满足司法诉讼的基本要求。

(二)教材范文具有滞后性目前,市面上几乎每一种法律文书教材都存在案例陈旧、范文滞后等问题。以我校采用的2013年7月版的《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为例,教材中选用的范文过于陈旧和滞后。比如,采用1979年的‘’枪支被盗案的立案报告;采用1999年的不决定书;采用2001年的马向东案刑事裁定书。客观地说,十多年前的案子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从司法进程而言,不管从法条上的调整、法律观念上的进步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来说,这些范文都过于滞后,根本不能代表现有法律文书的水平。学生习惯于模仿范文语言,造成他们制作的文书并不能与现有的司法实践活动相适应。另外,除案例范文滞后外,教材内容也存在实用性差问题。以状为例,通用教材一般关于状只涉及概念、内容、格式和范文,对写作思路和逻辑说理过程并无提及。可见,空讲理论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无从谈起。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过多现有的法律文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安排过少、学习内容过多的问题。以本校为例,本课程一般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个课时,共34个课时。我校采用的教材分为9章,按法律文书制作主体划分,系统介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证机关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涵盖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法律文书类型,大致有60多种。粗略计算,为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每节课至少要讲2种以上文书。因此,要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显然不可能。事实上,教师往往只能挑选重要的几个或几章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训练的机会少,掌握的内容也少,付诸实践时必然有所欠缺。

三、法律文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法律文书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以“理论灌输+模板代入”为主导,把学生放在被动和从属地位,致使学生写作时更偏爱照搬模板,而不对案例进行法理分析和逻辑说理,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因此,要教好法律文书这门课程,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理念,应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倡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学生法律思辩能力、法律写作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为中心,走“自主+互动+实践”为主导路线,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实现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转变教学模式单一的“填鸭式”教育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死记硬背、模板誊抄也不能适应当前司法实践对法律文书制作的要求。法律文书教学应尝试一种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思考写作思路并进行实例训练。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由“理论灌输”转为“实践教学”,教学重点应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方法应由“单向信息传递”转为“综合互动”。首先,为满足司法实践对法律文书写作的要求,必须抛弃传统“理论+模板”的教学模式,走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其次,法律文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法律文书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让他们懂得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写。教学重点不是如何把案例内容填进模板,而是让学生学会法律思维与逻辑辩证。最后,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应在教学中尽可能与学生进行互动,采用案例讨论、职业角色训练、模拟法庭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6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