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之一(汇总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暮江吟》 之一(汇总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第一篇】
满祥广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第二篇】
今天,我上第四课《古诗两首》,我像以往一样在理解诗的字,词,句上作了准备。在教学《暮江吟》时,当学生自读古诗说了"暮","吟","残阳"的意思之后,要来说说重难点字"瑟瑟"的意思了,哪知道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说了:
生:江面上有些颜色是红彤彤的,有些是深颜色的,因为江两岸的树木倒映有水中加上水里面水草的颜色,颜色深一些。
师:刚好是半江红彤彤,半江深颜色吗
生:不是的,诗上说说的,真正的是不一定的。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半江……半江……
生:是为了读起来好听。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上那感觉是怎样的
生:被夕阳照到的水面波光粼粼,霞光倒映在水中是那么漂亮,有的
像……有的像……
生:垂柳下的水面,被遮住了脸,飘拂的枝条倒映在水中,加上这些地方特别浅,水草都隐约能看见……
生:还有一些江面,颜色会变,夕阳西下了,刚才还是紫红的,现在冷下来了。
我在课堂上很惊讶,惊讶四年级学生有如此的想象力,我为之兴奋,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在接下去两句诗的理解上,我马上转换了方法,顺势利导,问学生,诗人除了看到这些如此美丽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同学们很自然而然地去轻声念了那剩下的两句古诗,说出了大致的诗中描述的景象,在大概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之后,我问学生"可怜"是真的可怜吗很多学生来不及举手就说,"是可爱",因为看到了这么美,有趣的景象,诗人觉得很可爱。重难点字的意思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没有看注解自然而然得体会到了。 这样一节课下来,我豁然开朗,仿佛被学生点通了,感觉到教学古诗用得着那么"谨慎"吗 "诗"本来就是充满灵性的,有了那么一种心情,诗人才会有感而发,有感而发时,他也不会去想那么多有关一字一词该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个人在读诗时,体会到的肯定有所不同,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你碰到了一首诗,难道有可能随手拿起来查字典,带点字该是什么意思吗再说了古诗中重难点字的意思很有可能在这是这个意思,到了那又是另外的意思,它是随着具体情境来定的。我觉得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学会怎样进入诗境,用已知的去读懂更多不知的,想知的。而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怎样创造学习的氛围,而后相机引导。
《暮江吟》的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 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 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疑导入
1、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 自学研讨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 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 点拨辅导 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 不解
2、 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 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 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 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 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 质疑巩固
五、 作业
1、 整理解释 滔滔不绝 迷惑不解 绘声绘色潜力 含苞欲放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 去北京 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资料提供者:郑XX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第四篇】
《暮江吟》一课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1篇讲读课文。诗中选取了日落西沉到新日东升这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本诗语言准确、生动、意境和谐宁静,是优秀诗作之典范。教学本课我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背诗导入,读得流利。
1、出示古诗。
2、初读正音。
3、比赛背诗。
4、检查背诵情况。
5、学生自评。
二、自学古诗,读出感情。
1、回忆学法。
解题-明意-悟情-赏析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3、闯关摘星-反馈自学情况。
4、评选最佳小组。
5、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6、多形式朗读并评价。
7、学生想想如何读出韵味。
三、想象入境,读出韵味。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想象。
2、再现画面。
3、学生入境诵读。
4、多形式表情诵读,读中评价。
四、知识拓展,延伸学习。
1、交流资料。
2、力求把白居易一首课外古诗背出韵味。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抄课后生字及古诗。
2、选做题:(1)想象作画。(2)改成写景文章。(3)模仿作诗。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主要成功之处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创设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
21 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爱好、情趣不相同,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为他们创造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由此可见,传统的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变居高者为平等中的首席,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本课时,我始终将自己当作一名合作者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发现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时,我并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停下来听教师朗读,而是亲切地询问学生:“听了你们热情洋溢的吟诵,我也激qing涌动,能给老师一个尝试的机会吗?”同学们听了这么亲切的话语,情绪激动,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赞成,听起教师的吟诵也尤为专注。这样轻松、自由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倾听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且为学生的再次朗读作了铺垫。在教师范读后,我又让学生来点评,学生感到自己倍受尊重,纷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学生均在自由轻松的点评中得到了提高。
二、 让自主、合作探究进课堂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暮江吟》一课时,我始终遵循“新课标”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创造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上课伊始,我以背诗比赛导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进行背诵;课中,在学生自学古诗时,我并不要求学生都按以往的方法学习,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用怎样的方法能学得好就用怎样的方法学习;课终,作业的布置,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1)想象作画;(2)模仿作诗;(3)改为写景的现代文;(4)自己设计。学生可据自己的水平及爱好兴趣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此外,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教学古诗时,我并不是以灌输式教学将知识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即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通过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在拓展延伸时,我再次安排让学生合作,通过交流课外资料,学生获取了对方的信息,汲取了对方的精华,拓展视野,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合理地引导、调控,使得合作有序、到位。
三、采用了激励性评价。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采用鼓励性评价,以他们的优点为支撑,激发他们的自信。当学生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火花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与帮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教学《暮江吟》时,我都采用激励、鞭策的语言进行评价。在听到优生充满激qing的吟诵时,我倍感欣慰,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在听到差生平淡、生硬的朗读时,我也不批评、指责,而是表扬他们能积极参与便是可贵的,并鼓励他们加强训练,争取进步。不过,评价作为一项活动,并不是教师独揽的。在这节课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参与了评价。作为教师我还进行了正确引导,除了教育他们要客观地评价外,还引导他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从而,懂得欣赏他人、善待他人。
这样,教师和学生都采用了鼓励性评价,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过程中,共同营造了一种充满人文的评价氛围,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课堂充满了琅琅书声。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惜,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怕学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将大量时间花在讲解、分析上,夺去了学生自己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机会。从而,使文质优美的文章变得干巴巴的,美感削弱了,情趣淡漠了,魅力丢失了。学生学起文章来也觉得索然无味。在教学《暮江吟》一课时,我一改以往的做法,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将整节课设计为三个层次的读:比赛背诗--读得流利;自学古诗--读出感情;想象入境--读出韵味。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将小组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穿插进行,并留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了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同时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