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一篇】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
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
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意见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
(一)教学建议:
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学生,这更是多此一举,因为教师如果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
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
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
5、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
P74~75“小小商店”属于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前半部分是情境问题型,让学生面对提供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活动提供经验支持。后半部分属于动手操作型,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的或模拟的购物活动。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经济状况安排活动,可以从商店批发一些便宜的文具,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购买活动,或让学生自带玩具标出价格在教室里买卖,也可以发些写有币值的纸片模拟购物。在活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准确计算,正确付币、找币,活动结束后还要让学生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也就是让学生反思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三、对重要教学情景(境)安排说明
本单元教材的的主要情境是第一例题的两幅情境图。首先通过观察三个小朋友走进商店购物的情境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心理需要。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认识人民币的经验,认识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币。第二幅情境图是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物的。情境图,讨论买笔记本时遇到的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想到付币的方法,而不再出现知识讲授式的教学。
四、对课本主要例题、课内练习及课外作业的选用建议
(一)对例题的选用建议
本单元共有3个例题。第一个例题的教学通过购物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购物的经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第二和第三个例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直接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人民币。例题安排有层次,有一定的价值。
(二)对练习的选用建议
两课时的想想做做的安排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学生在任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
(三)对课外作业选用的建议
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和补充习题上的题目不错,我们基本上用足这些课外作业。练习册上46页换币和第5题要多练习。另外要布置一些课外购物的实践活动。
.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第二篇】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借助经验,交流介绍
1、学生介绍认识的人民币。
2、根据学生回答形成:1元以内的人民币有1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硬币和纸币)
3、分类游戏。
三、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1、橡皮2角,学生说出不同付法。
2、羽毛球8角,学生在桌上摆一种付法。相互交流。
3、书本1元, 1元可以怎么付?学生在桌上摆出多种付法,然后交流,引出1元=10角,学生一起数出1元,1角……9角,1元
4、火柴1角,引出 1角=10分
5、学生根据商品钱数说出价钱,再根据商品价钱摆出钱币。
四、模拟购物,体验升华
学生拿好一元人民币,进入一元超市。
1、师生示范。
2、同桌练习。
3、购物表演。
五、交流收获,自我感悟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体验:要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
常州新北区国英小学 张建琴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p68~70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小动物为发什么东西而争论,兔要萝卜,猫要鱼,狗要骨头……大象爷爷为难了。)
师:发什么好呢?(钱!)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相互介绍
2.重点认识1元纸币,请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辨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4.出示2角、5角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二)教学进率
1.故事继续(小猪和小狗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猪很得意,它有好多张。小狗哭了,只有一张)
小朋友帮助数一数,揭示1元=10角,安慰小狗。
2.小马也得到了一元。(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小猴子也得到了一元钱,(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一共5张。都是几角呢?为什么?确认。
小练习:1元 =( )角
2元 =( )角
40角=( )元
3.一角钱在小朋友眼里很少,但丁老师小时候要攒这一角钱,还真难呢!出示三幅图片。(卖废品、卖青菜、干农活)算一算一共攒了几分钱?揭示1角=10分。
课中操,表演唱《一分钱》
三、巩固练习
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
1.小狗存钱,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
(书本第70页第2题)第二次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
2.小猪逛超市
①棒棒糖(5角)的,不同付法。
②文具小柜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③学做小买卖
四、总结延伸
1.故事结局: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在哭呢!小兔把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数一数。小猴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红火,还捐钱办动物小学堂。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2.质疑问难
认识人民币教案【第四篇】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