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79499

【导言】此例“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第一篇】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位数乘两位数【第二篇】

一、教学内容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速度表示法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乘法的估算

二、教材分析:

口算乘法在小学阶段的编排:二。上表内乘法一二;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四。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笔算乘法在小学阶段的编排:三。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四。上两位数乘三位数。到本学期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整数乘法已基本结束。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⒉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⒊知道速度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9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及47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涉及的内容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是的数乘一位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例题,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是的数乘一位数。教学重点: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0×4= 30×50= 13×2= 41×2=

8×20= 20×4= 11×5= 410×2=

学生口算这★★些题,个别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回答。你是怎样计算13×2= 41×2= 11×5= 410×2=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口算题,掌握口算的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出去郊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学生自由发言。

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说说他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马车约10千米/时 自行车约16千米/时 汽车约80千米/时

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2、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探讨口算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口算算式:

16×3 160×30

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4、尝试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运用口算方法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其他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口算乘法的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18×4= 24×3= 25×2= 14×6=

130×5= 2×380= 150×6= 7×13=

自己选择两题互相交流口算的过程。

2、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17×2 310×3 180×4 24×3 12×8

14×5 360×2 15×6 260×3 17×5

[设计意图]运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7×2 310×3 180×4 24×3 12×8

14×5 360×2 15×6 260×3 17×5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乘法口诀记忆不牢,加强了练习

课题2: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47—48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3、结合口算乘法复习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材分析:

教材为我们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练习,有提高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练习,有蕴涵函数思想的填空练习,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的一般方法,已经能够熟练地口算乘法,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进一步熟练口算的方法,形成口算的一些技能技巧。教学时,注意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基本口算练习:

1、课本第47页第4题。

学生口算,同桌互说怎样算的,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组提高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二) 指导练习:

8 ×3 ( ) 60 ×4 ( )

16 ( ) 180 ( )

32 ( ) 240 ( )

学生先独立口算、填写,然后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练习,使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作些孕伏。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计算器24远,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远,钱够吗?

学生讨论:怎样算?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每棵树苗16远,买3可送一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学生理解题意,大胆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 、动脑筋:

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 )

220+230+240+250=( )×( )

(四)、教材第48页“思考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自主尝试。

3、讲述解答过程。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经过两节课后,仍然不熟练,进行了辅导。

课题3: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及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教学准备:情境图、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到哪里去旅游?

如果我们从济南到青岛,乘火车要用3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请大家算算,从济南到青岛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如果我们乘汽车去北京要用12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请大家算算去北京有多远?

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145×12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1、 怎样计算145×1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中带内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试算,指名几个学生板演:145×12

集体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

3、做一做:

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三、实践与应用:

1、 3 2 2 1 4 5 6 7 9 2 8 6

× 2 4 × 2 7 × 1 3 × 3 5

2、 小医生:

1 3 4 1 5 2 2 4 6

× 1 6 × 2 3 × 3 4

8 0 4 1 5 6 1 5 2

×1 3 4 ×1 0 4 ×6 3 8

9 3 8 1 1 9 6 7 3 4 4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不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进行辅导。

课题4: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七5—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笔算技能,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归纳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练习,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练习、有变式练习、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有探索实际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24×76=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补充作业中的错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写竖式时,三位数在上面,两位数在下面,计算起来比较方面。

(二)变式练习:

练习七第7题: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他改正过来。

学生先自己检查计算题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改正过来。

强调:在平时的计算中,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三)解决问题:

1、 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计算,学生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

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七第9、10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四)拓展提高

1、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现规律。

2、121×11= 134×11= 158×11= 167×11=

一个因数是11的乘法,积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题5: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

教材以本单元第45页的主题图中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时,先教学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再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教学重点:

1、竖式的写法。 2、0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

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导入新课。

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

(二)学生探究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

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160×30=,可以口算:先算16×3得48,再在后面添两个0。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样写竖式:

1 6 0

× 3 0

4 8 0 0

学生汇报交流:106×30的计算方法

2、学生交流:积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做一做: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 4 0 × 6 0 ×2 5 ×1 2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引导学生最优化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50×90 40×80 32×30 190×5

70×140 300×30 21×40 25×30

2、计算。

390×13 305×50 180×50 240×22

208×30 206×40 290×20 460×40

(四)课堂小节: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辅导记录 :末尾有0的乘法是难点,个别辅导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第三篇】

第1课时 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1 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 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2)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的算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简便的!

2、150÷50=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得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巩固练习。

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计算方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1、运用80÷20=4,尝试解决83÷20≈ 80÷19≈

学生尝试计算,说出方法。

2、运用120÷30=4,尝试解决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联想到哪几道估算的题目呢?这些题目的想法都一样吗?

4、总结估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教科书P72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计算问题。(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2、乘船问题。(练习十三的第5题)

师分析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3、估算。(练习十三的第6题) 生独立完成。

第2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说说143÷70≈2, 你是怎样想的吗?

2.笔算: 136÷8

边写边说它的计算过程,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书本主题图,收集信息。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3.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应怎样列式。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吗?余下的数能你30大吗?为什么?那为什么不想成是4?

(6)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64÷1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最后一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计算方法

(1)回忆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课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组共同探究计算178÷30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想一想:

①为什么92÷30的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现在被除数是三位数了,商仍写在个位上呢?

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吗?

(5) 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565÷8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要用到笔算除法来解决。

1、第74页的第3题。

2、第74页的第4题。

3、计算比赛:第74页的第6题

第3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区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笔算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思维过程和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看看今天谁表现得好,谁的收获多?

2、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

二、基本练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 )<132 ( )×30<142

50×( )<460 80×( )<460

师: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呢?

板书“商我们把这里的几十看作几个十,再想几的乘法口诀 想乘做除,乘法口诀可真是我们做除法的好帮手!

2、看谁反应快:请说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首商是几? 90 )550 3 )468 40 )840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确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诀估出商是几?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笔算两题,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3、笔算: 78÷20 197÷80

师:谁愿意说一说这一道题你是怎样做的呢?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儿收集了几道题,请同学帮忙检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指名说说今后要注意什么)

师:学好除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指导练习

1、解决问题⑴:张老师带83元钱,可以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钱?(计算器20元/个

要求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检查反馈时强调格式及书写完整。83÷20=4(个)„„3(元)

答:可以买4个计算器,还剩3元。

2、解决问题⑵:小学四年级476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租几辆车呢?(60人/辆)

要求读题并指出数据,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① 474÷60=7(辆)„„54(人)

答: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54人。

② 474÷60=7(辆)„„54(人)

7 1=8(辆)

答: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7辆车不能装完476个同学,余下的54个同学也要坐上车,所以7 1=8(辆)肯定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4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3、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认真细心的计算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掌握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齐读课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快速地计算 这类除法,形成计算技能,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1)先来练习口算,请同学们一排一排地开火车!

(2)以360÷40为例,说说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3)小结评价: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错!

2、估算 学生做,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在结算除法时,我们可以把被除数或者除数估成什么样的数?

3、笔算 一个罐头20元,妈妈有115元,最多可买多少个罐头?还剩多少元?

(1)该题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

(2)大家一起来笔算这题道。

a、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b、要想很快知道商几,我们可以怎样想?想:20×( )最接近并小于115。20×6行吗?只有商5,5写在哪个数位上?为什么?c、最后,对余数要比除数小。

所以,115÷20=50(个)„„15(元),强调单位,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单位就是什么。

三、深化练习

1、李大爷家6头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100千克的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重点问30千克是指几头猪几天吃的饲料?

(2)列式解合。

(3)指名汇报。

(4)小结:6头猪是个多余条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2、刘老师带了460元,王老师带了170元,他俩准备合买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多少幅?

(460 170)÷90=7(幅)

答:可以买7幅。

教师重点询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绿地长是30米,面积是240平方米,现在绿地的长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

(1)思考并列式解答。

(2)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汇报交流: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第5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3、77页例4

教学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从而能够正确的计算除数接 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

(一)复习

师:请快速抢答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5 40×( )﹤316

70×( )﹤165 50×( )﹤408

(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请独立完成完成下面这一题。 735÷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引入新课 师: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计算呢?(只问不答)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

(1) 1、提出问题。

师:现在我们跟着王老师到书店去看一看她们遇到了怎样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王老师在书店买了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本《作文选》多少元?师:怎样列式呢?

生:84÷21(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生)

师:这道题和昨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除数不是整十数)这道题你会算吗?请你算一算。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试算后,教师引导反馈算法。

师:谁能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商是几?(生:想乘法、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竖式计算。(展示学生的作业)

提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师:现我们就以(84÷21)这道题为例来重点学习试商的方法。(板书竖式 试商)

3、引导探究试商方法

师:首先在解决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把除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道题我们把21看成多少来试商呢?

(生:20)想20乘几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来该干什么?(算乘)

用谁去乘谁?(4乘21)这里要用4与原来的除数21相乘,千万不能用4与看成的这个20去乘,因为20实际是不存在的。4与21的乘积是多少?(84)乘得的积写在哪里?(被除数的下面)最后怎样?(再减)等于多少?(0)说明什么问题?(刚好商对了,没有余数)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口答这道题。

4、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做笔算除法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一商、二乘、三减、 四比)

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学了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做笔算除法呢?(试商)

5、生独立完成例4

三、巩固练习

1、书上76页做一做。

2、书上77页做一做

第6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 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舍五入”法试商,首先一 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2、板书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1、下面最大能填几

20×( )<84 30×( )<140

40×( )<307 50×( )<410

(1)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个别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得出: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板书商), 把几十年作几个十,想几的乘法口诀,想乘做除。(强调 这也是试商的过程)

2、说一说下面各题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一位上?

70÷3 71÷50 362÷90 174÷2 600÷70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后,

小结: 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首先要确定商的位置, 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则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 写在哪位的上面)

3、男女生比赛 198÷23= 396÷58

二、综合练习。

错例分析

火眼金睛

也可根据学生的前测及作业上的错题,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来学习知识。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应该怎样去改正。

(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学们在笔算过程中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第7课时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2、经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灵活试商过程,体会算法 多样化。

3、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中去,尊重个人观点、态度和独特的见解,在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特殊试商方法, 学会灵活试商。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进行灵活地试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情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之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首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

100÷26 120÷21 140÷68 200÷26 25÷4=

15÷4= 35÷5= 25÷6=

二、体验感知,合作探讨

预设:240 ÷26= 教师提问: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 我把26估成30,试商8,8乘26等于208,余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9乘26等于234,余6.(板书思考过程)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把26估成30?

预设: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0. 教师提问:试商8,8写在哪位上?

预设:个位 教师提问:余数32里有几个26?

预设:32里有1个26,所以改商9.

教师提问:下面有没有同学和他用了一样的计算方法,来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预设:想10个26个是260,,10个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预设:把26看作25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还有1个25,商9.

三、作业设计

1、 小试牛刀 96÷16 200÷25 104÷26

2、 更上一层 植树节,学校组织了种树活动。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7棵,可以种多少行,还剩几棵?

3、 勇攀高峰 爸爸去商店买衣服,商店正在打折。衣服一件26元,买两件49元。现在爸爸又185元,最多可以买几件?还剩多少钱?

四、拓展延伸,反思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我学到了不仅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试商,还可以将“26”这样的数估成“25”(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即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学生发现并掌握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

位数乘两位数【第四篇】

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课时: 5 备课人: 张滨备课时间: 2008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2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51-52页练习七的2、4、5-11题

课型:练习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复习巩固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方法能够掌握,计算的准确性和认真程度需要强调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2、正确解答应用题。

3、 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学习目标:

我能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数量关系;我要学会熟练准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五、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准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六、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二)对策: 算一算

七、主要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法 自主探究法

八、主要的理论依据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九、教学准备:

教师: 小黑板

学生:预习新课

十、学习指要:

1、复习导入

2、针对练习题进行练习及时反馈

3、目标检测当堂效果

十一、具体预设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16x4= 30x2=100x4=150x3= 25x2= 14x5= 200x3 = 150x2=

240x4 =12x4= 220x5= 34x2= 36x2= 150x3= 250x4= 330x2=

二、综合练习

2、小黑板出示笔算题:

134×16 246×34 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让学生笔算过程。

先做完的口算

3、14×7 25×3 160×5 23×100

60×70 21×300 18×50

4、练习

1、挂图出示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

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

114×59=6726(分钟)

114

× 59

60×24×5=7200

7200>6726

问: 5 9 1 1 4

×1 1和 × 5 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

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

5 9

× 1 1 4

学生比较后得出:1 1 4

× 5 9

笔算时比较简便。

5、目标检测

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四、作业:练习十三:8-11题。

六、板书设计:练习课

强调:找准单一量 练习中4题

课题:笔算乘法检测

课时: 6 备课人: 张滨备课时间: 2008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2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七

检测卷:

四年 班 姓名:

一口算:

15x4= 30x3=100x4=150x6= 25x4= 19x5= 200x3 = 150x4=

二用竖式计算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三、实践应用

1、辣椒每盆12元,买238盆需要多少钱?

2、西红柿每盆14元,买135盆需要多少钱?

3、学校准备发15个班的练习本,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

课时:7 备课人: 张滨备课时间: 2008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2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p53例2及练习八1—4

课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二、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初学时候就有孩子掌握的不好,此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补差。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目标:我能口算、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六、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对策: 观察 算一算

七、主要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法 自主探究法

八、主要的理论依据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九、教学准备:

教师: 投影片、小黑板。

学生:预习新课

十、学习指要: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在尝试学习中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3、目标检测当堂效果

十一、具体预设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出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口算、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质疑与小结

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强调: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知识反馈:

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

2、比较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八:1、2、3、4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3、目标检测:

50 x90= 30x80=100x40=150x6= 25x30= 19x5= 200x3 = 140x70=

五、全课小结

六、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 160×30=4800(千米) 2. 106×30=3180(千米)

当堂练习:

50 x90= 30x80=100x40=150x6= 25x30= 19x5= 200x3 = 140x70=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课时: 8 备课人: 张滨备课时间: 2008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3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p54 例3及练习八 5-9

课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速度的概念部分学生理解方面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一部分时间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学习目标:我能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重点: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六、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二)对策: 观察 理解

七、主要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法 自主探究法

八、主要的理论依据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九、教学准备:

教师: 投影片、小黑板

学生:预习新课

十、学习指要:

1、通过情境预设,探究速度时间路程关系

2、理解记住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3、目标检测当堂效果

十一、具体预设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3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

3、出示:

(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

练习八: 5、6、7、9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目标检测:

1、猎豹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以写作: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5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六、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 时间=路程

七当堂练习:

1、猎豹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以写作: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5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检测

课时:10 备课人: 张滨备课时间: 2008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四年 班 姓名:

一、填写出你知道常见交通工具的速度:

1、 人步行约( )千米/,时马车约( )千米/时,自行车约( )千米/时,轿车约( )千米/时,特快列车约( )千米/时,磁悬浮列车约( )千米/时,飞机约( )千米/时。……

2、( )×( )=路程,你还知道哪些数量关系?

( )×( )=( ),( )×( )=( ),( )×( )=( )……

3、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列算式用估算和笔算两种方法计算。

239×38≈ 675×48≈ 101×69≈ 658×11≈ 728×25≈

239×38= 675×48= 101×69= 658×11= 728×25=

4、8×3= 24×3= 48×3=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你会解决问题吗?你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甲种肯德基每份18元,乙种肯德每份21元,小红袋里有60元钱,她想任意买3份肯德基。她会怎样买呢?你知道她有几种可能的买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77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