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16375

【导言】此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第一篇】

摘要: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逐年增多,并突现出一些新问题,比如:自信心不足、情绪消极、紧张焦虑、对未来感到不安等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时期是学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自卑心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经历过中考的失败,学习成绩差,他们自认为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多道关口筛选下的“末等品”,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加之世俗的偏见,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中对他们的偏见,使得部分学生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更有甚者在学习上抱着破罐破摔的思想。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根本原因是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感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认为家庭与学校甚至社会有负于他,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一些教师教育方法、言行举止的不恰当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负面影响,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厌学情绪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从小学时就喜欢恶作剧、顶撞父母,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就被认为差生,常因为成绩差而受到歧视,因此对学习缺乏信心,并有厌恶感。他们刚开始对学习专业课虽然兴趣浓厚,但常常虎头蛇尾,几天后就没了兴趣。长此以往,他们就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结。

二、对策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中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倾向。(心理健康论文)消极情绪占主要位置,心境就变得低沉;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心情就会变得晴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大多源于消极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是使他们改变心态的关键。

1.正确认识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又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就不会在困境中迷失自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心理源于没有全面地认识自己,只是把过去的一些弱项特征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而看不到自身的长处和优秀品质。我们应帮助他们学会全面认识自己,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找到多种参考系数。人类的美德是丰富的:智慧、勇敢、幽默等,这些好的品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所表现,我们要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具备的潜力。

2.强化积极体验

研究表明,心理问题多是由于不接纳自己造成的,忧伤和烦恼使他们处于阴暗的心理环境中。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方法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1)相信自我。要有这样的信念:“我不是最棒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地球有史以来从未曾有过第二个“我”,所以“我”有足够的理由自尊自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2)正视自己。每个人都有短处和缺陷,其中有的是无法补救的,或只能做有限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坦然接受,并不为此羞愧,不用在别人面前加以掩饰。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是自己的不足,应该坦然承认,但他们一样有自己奋斗的天地,只要努力一样会有作为。

3.提升自我效能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不仅有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能力,也有调节自己、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最终让他们心理健康成熟起来。

(1)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发现潜能和优势,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寻找每个学生优点和特长的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氛围。

(2)努力学习、掌握技能、完善个性。对于有厌学情结的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应按照“不指示”原则:不作任何批评,不管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应给以尊重,鼓励他们说出厌恶学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情感都发生可喜的变化,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读中等职业学校也是成才之路。

社会在进步,我们应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第二篇】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包括重视教师自身修养,挖掘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设置心理咨询室,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

人是身心结合的统一体,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人早期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而多项研究也证明,人成年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源于其儿童早期。近几年中小学生自杀等恶性的事件多发,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重视教师自身修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让具有良好氛围的课堂成为心理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要把微笑与激励带进课堂,努力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师还应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期待、信任、真诚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心理品质,用自身的健康心理、高尚人格、优秀品质去影响、引导学生。

二、挖掘心理健康因素,提供心理自由环境

学生的学习成功总是同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浓厚兴趣、正确动机和保持自信等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中蕴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

1.创设情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可运用幽默使学生摆脱心理困境。

2.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为什么活着以及应该怎样活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具有鼓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使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4.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挫折与磨砺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树立自信心,对不良品德进行矫正等。

三、设置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到来,各种文化、情感交织,使得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一定障碍,而这些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不可能得到一一辅导。因此,学校还必须设置心理咨询室,让他们随时有心理疑难问题,随时咨询解决。这种方式既能为学生保密,又能鼓励因各种原因不敢咨询的学生。其次,心理咨询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敢于进行心理咨询。这就要求学校通过组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室的存在、用途,形成心理咨询的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在学校中的作用。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选择性地做一些专题讲座,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四、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教育的开展。例如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偏低,在外务工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忽视。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也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任务,也是社会任务。因此,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调动社会的力量,而且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参与。

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随时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比如嘲笑同学,过分表现自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自卑、乱发脾气等等。发现问题后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然后再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要学会尊重与谦恭,能够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并且要及时做好家访工作,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家长一起做好孩子后期的心理指导工作。在这其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重视引导与鼓励,消除学生对家访的恐惧心理,向学生明确地表达你的关心与爱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在人生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旅途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的心理会像水一样纯净,他们的明天会像阳光一样灿烂。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第三篇】

三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相关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进步着。为了更好地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我们成立了“济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南”项目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分别完成相关研究的述评。本文对课程的名称、内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述评,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宜统称为心理课,心理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其性质为体验性、发展性、综合性,其特征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学过程的辅导性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相关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混乱到逐步规范,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20xx年12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原来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转变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为了更好地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我们成立了“济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南”项目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项目组首先组织成员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关文献进行学习和梳理,并分别完成了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本文即为项目组的研究成果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1]。要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的名称、内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

截至20xx年9月,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查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名称或关键词索引(去除“大学”和“高校”,下同)的文献有448篇,在当当网上,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书名的图书有615种。本文即以近百篇文献和部分图书为参考写成。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

(一)课程名称的种类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比较混乱。这一现状一方面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名称的混乱,另一方面也与学者们百花齐放的自由探索有关。

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史上,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是奠基者。1983年,林崇德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学》,首先提出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设想,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2]。同年,燕国材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我国教育界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3]。1986年,班华第一次提出“心育”概念,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987年,燕国材[4]率先提出心理教育的概念,并企图以此来统帅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这么几个概念,即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四个业已通行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直到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这是在国家的有关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名称。自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名称在国家行政部门中的称呼才相对固定下来。但是实践中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的使用,依然十分混乱。

班华[5]指出,从课程命名来看,有的把这门课程称为“心理发展常识课”,有的称为“心理辅导课”“心理卫生课”“心理训练课”,有的直接叫“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讲座”等。

张汉强[6]认为,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课程共有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教育课(简称心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课、心理活动课、心理课、心理健康课、心理品质课、心理素质训练课、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素质教育课、心理素质培养课、心理品质修养课、心理保健课等17种命名。

根据笔者的研究,除以上二十多种命名之外,在中小学理论与实践中还有心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班级心理活动课、班级辅导活动课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等多种名称。

(二)课程名称使用频率

在近三十种名称中,最常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截止到20xx年9月,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查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名称或关键词进行索引的文献有340篇,高居榜首。排在第二的是心理健康课,168篇,其后依次是心理活动课129篇,心理课122篇,心理辅导课96篇,心理辅导活动课83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77篇。

使用频率较少的有心理品质课、心理训练课、心理素质培养课和班级心理活动课各1篇,心理素质教育课2篇,心理素质训练课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各5篇。而心理保健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班级心理辅导课、心理发展常识课、心理品质修养课都是0篇,这一方面因为这些名称确实较少被人使用,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可检索时间段有关。笔者所用的中国知网可检索时间段为1990~20xx年,在此之前的文献或未收录的文献无法查询到,而这些名称大多为早期研究者所用。

(三)理论界关于本课程名称的探讨

理论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始终没有统一。这些不同的课程命名,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意味着不同的课程内涵和性质、不同的课程特征和形式、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不同的课程模式和学习方法。混乱的课程名称阻碍了课程的交流和发展,严重削弱了课程促进人的发展的本体功能。因此,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名称,以利于该课程的发展。林崇德[7]指出,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出现的诸多名词、概念不统一,成为目前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各地应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规范化。

此外,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其他主张。比如张静涟、刘华山主张使用心理辅导课程,班华、沈贵鹏主张使用心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郑和钧主张使用心育活动课,叶斌主张使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钟志农主张使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心育活动课,张汉强主张命名为心理健康课程。

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宜统一称为心理课,理由如下。

其一,从学科通用的命名原则看,通常学科的命名或以对象命名,或以方法命名。课程作为狭义的学科,其命名也适用学科命名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逻辑规则。从课程名称的现实情况来看,一般采用的是以对象命名的方式,如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科学课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对象是学生的心理而非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从心理课在各地各校的实践情况来看,“心理课”最为简练,易读易记,是学生的惯常称呼。绝大多数学生平常就这样说:“下节课上什么?上心理!”而没有人说上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等。他们称呼语文课程的老师为语文老师,称呼数学课程的老师为数学老师,称呼心理课程的老师为心理老师,而极少称呼心理活动老师或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为什么不统一成其他的名称呢?在此,笔者仅以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名称进行论述。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活动课?早期人们为了凸显心理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不同,才会专门强调其活动性,冠以心理活动课或心理辅导活动课等名称。其实,活动教学法只是心理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活动也只是心理课最经常的一种教学形式,而非其本质。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辅导课?有人曾专门区分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概念的异同,心理辅导虽然是以正常人为工作对象、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以发展与预防为主要功能的教育模式,但它与心理咨询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的一个连续体[8]。而且心理辅导也是早期心理课程初步开设时,人们把心理课程与个别心理咨询相区别的一种称谓。至于有的学者还冠以班级之名,称为班级辅导课或班级心理辅导课,就更不宜了。因为任何学科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即使为和一般的团体辅导相区别而称之为班级辅导,在这里它也只是一种特定情境之下的称谓,而不宜作为心理课的统一称呼。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健康教育课?原因有三点。第一,虽然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已经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中,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争议。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虽然有的文件规定德育任务内容时也列入了心育内容,如果据此认定德育包括心育,“就混淆了理论与文件的关系,或者说混淆了学理与工作部署的关系”[9]。第二,即使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把这项工作统一规范为心理健康教育,其课程未必非得叫做“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如同教育部制定并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虽然称为公共安全教育,但各地各校在地方课程中开设此课时并没有都叫做“公共安全教育课”。第三,仔细推敲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含有浓郁的教育意味,但事实上,所有学科都有教育的意味,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在进行教育。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课程与教育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教育包含课程,而不是课程包含教育。所以语文课没有叫做语文教育,数学课没有叫做数学教育,心理课在这个方面自然也不宜搞特殊化,非要加上教育的字词,违反课程与教育的逻辑规则。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都宜统一规范为心理课。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涵

名称的不同,带来对其内涵界定的不同也是必然的。考察众多专家学者对于心理课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教育学取向的定义。比如班华[10]认为,心育课程是依据心育的目的,或者说是为实现心育目的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及教育方式的总和。

第二类是心理学取向的定义。比如华芳英[11]认为:心理活动课主要是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通过设计系列学生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况,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类是综合取向的定义。比如王希永[1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促进个人成长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

关于心理课内涵界定的种种不同,其实也与心理课的不同类型和分类有关。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班华[8]认为,心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同时还渗透在其他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之中。

沈贵鹏[13]认为,心育课程从显性—隐性的维度可以分为显性心育课程和隐性心育课程,从发展性—矫正性的维度可以分为发展性心育课程和矫正性心育课程,其中发展性心育课程又分为认知性心育课程、融合性心育课程和活动性心育课程。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独立型和融合型两种。独立型课程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组成。

笔者认为,心理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课约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泛指一切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良好心灵基础的课程。狭义的心理课,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以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这更接近和类似于班华教授的心理活动课程、沈贵鹏博士的活动性心育课程、姚本先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及其他学者提出的心理活动课程。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性质是人或事物的本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性质是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和互动性。方双虎[15]又进一步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是一种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

刘宣文[16]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本质特点是整体性、主动性、体验性。

刘华山[1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一门更具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和体验性。

笔者认为,心理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心理课程所独有的内在属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而一些学者提出的性质特征,比如主体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生成性强调课堂不是预设的是生成的,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各科教学都应达到的要求,并非心理课的独有之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课的性质应该有以下三点。

一是体验性。中小学其他学科多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心理课则不是解决知的问题,更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心理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的,但是它追求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中收获和成长。

二是发展性。其他学科多以固定的知识模块为主,很少有变化和创新,心理课则不同。预防和发展是心理课一贯的理念,它包含的内容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体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潜能开发的理念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发展的理念等。

三是综合性。其他学科多是以本学科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单一的专业教学,而心理课则是综合的。从学科基础上看,中小学心理课既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又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是多门学科的'交集。从实践情况来看,心理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的综合,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

特征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特征倾向于表象、形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廖凤池[18]认为,班级辅导活动课具备六个特点:它是发展性的辅导课程;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其内容必须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其实施必须综合运用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技术和团体咨询的专业技巧;它是辅导学生的课程,不是游戏课;它应进行教学自我评价。

张英[19]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征是教学对象的全体性、教学方法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和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肖汉仕[20]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二是培育、预防并举;三是宜四重四轻,即重内化、轻灌输,重能力、轻知识,重参与、轻旁观,重实效、轻形式;四是师生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关系。

韩海玲[21]认为,心理活动课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参与性、互动性、开放性、操作性、多样性、情景性、体验性、发现性、民主性和感染性等十个方面。

笔者认为,心理课作为一种教学课程,其特征也须遵循课程的基本要素。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其经典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四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课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一是教学目标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为了促成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课自然也要从属于这一目标并为之服务。从实践来看,学生身心发展的总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他们面临的问题大多是动态的问题、发展的问题、成长的问题。发展性的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

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心理课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不追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以及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22]。其内容大致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二是学习心理,三是人际交往,四是情绪调适,五是性与性别教育,六是生命教育,七是升学择业,八是生活和社会适应。

三是教学过程的辅导性。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如建立团体的方法、团体转换的方法、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达成认知理解、获得情感体验,进而促进行为的改善。基于辅导,心理课在组织形式上多以活动为主。这一点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活动只是形式,是手段,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才是目的,促进心灵成长才是根本。

四是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由于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理发展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因此,心理课的评价不可能用一把客观的标尺进行衡量,更不可能像传统学科一样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心理课的教学“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重目标,不重手段;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23]。因此,其评价也是开放式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和固定的模式。在评价形式上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集体互评和教师评价为辅。在评价内容上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为辅。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活动资料分析法、社会群体关系测量法等。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第四篇】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乐于学习、工作;

⑵情绪乐观、稳定;

⑶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⑷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⑸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⑹智力正常;

⑺人格完整;

⑻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

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⑴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小学生相关论文例文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⑵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⑶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成年人不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书刊和影视作品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心理健康做起。教师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雕塑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开展工作,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最佳的影响。情感丰富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3、注意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项重要的使命,必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点。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总之,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71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