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认识人民币(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9251

【导言】此例“认识人民币(优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钱币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1元=( )角10角=( )元

2、请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一、 例3

1、引导学生思考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一张10元可以换()5元、一张10元可以换()2元和( )张1元

2、学生之间进行换钱游戏

三、例4

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面值是多少?教师这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1角=10分 10分=1角

二、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P49 做一做

师: 10元能买什么?(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三、思维训练

1、盒子里有3个红球,1个白球,7个黄球,如果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哪种可能性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人民币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1元=10角

1角=10分,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0角=1元

1角=10分10分=1角

《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妈妈和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看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你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师:你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由于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计算也是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找策略

(一)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是玲玲是这样选的:

师:玲玲选的杂志符合妈妈的要求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那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玲玲接受大家的意见,她换了一本贵一些的杂志,小朋友们帮她看看,这回符合要求了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2元,还是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还可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再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吗?换成这两本杂志行吗?

学生得出: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总价就超过13元,变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连环画》换成《卡通世界》就正好是13元。

2.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有时候,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调整成小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大一些的,直到找出正确答案为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尝试-调整”。

板书:“尝试-调整”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解决问题的本身不是目的,教学活动应重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调整的方向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二)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1.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得出:还可以把所有的选择方法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13元。

2.有序搭配

出示情境图:

(1)师:妈妈让玲玲从这些杂志中选出2本,玲玲可以怎样选呢?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从这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呢?

分组活动:怎样把把所有的情况都找出来?

(3)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一说搭配的方法,教师把学生说出的方法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板书: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4)小结搭配方法

先选出一本,用这一本分别与其他三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再选出一本,用这一本与剩余的两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最后把剩余的两本搭配起来。

3.解决问题

再分别算一算: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5+6=11(元)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5+8=13(元)(√)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5+7=12(元)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6+8=14(元)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6+7=13(元)(√)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8+7=15(元)

学生得出: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和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

4.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先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有序罗列”。

板书:“有序罗列”

设计意图:由于计算被限制在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显得很简单,但须明确计算不是重点,重在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策略。

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

要求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由于这道题的计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偏重于训练学生运用“有序罗列”的策略,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策略,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重在展示思维过程,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同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的关系,板书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篮球的钱

共60元4元56元

3元57元

2元58元

1元59元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体验有序思考的优势,提升思维能力。

4.拓展练习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张20元钱购物券,叫他到超市买3样零食,正好把这张购物券用完。玲玲走进超市,超市真大呀,零食多极了,该怎么选呢?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解题方法。

学生得出:运用“尝试-调整”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可以先随便选3件,然后算一算价格,再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换成便宜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贵一些的,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们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

人民币的认识【第三篇】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讲一讲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

四、购物活动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四篇】

课 题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1篇数学日记。

认识人民币【第五篇】

教学设计

西山实验小学  胡巧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              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         探究新知:

1、              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              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              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              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              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              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         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3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