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83352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第一篇】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的等量代换关系。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人民币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3、超市购物:

(1)、教室布置成超市的模样,幼儿手持面值不等的人民币,按货物上的标价购物。

(2)、幼儿集体围坐成圈状,交流各自所购的物品且同伴间相互验证。

人民币的认识【第二篇】

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第一范文网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具准备: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由教材主题图引入,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熟悉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教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 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钱,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 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3)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

5元=( )角 7角=( )分 30分=( )角 20角=( )元

三、应用拓展

1.“选钱、摆钱”活动

教师: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商品的价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选的人民币,相互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

教师总结:看来先找大单位再找小单或先找小单位再找大单位的有序方法很有效。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还用你手中的人民币付钱够吗?如果有很多张好凑吗?

学生1:面额太小,不够了。

学生2:如果有很多张,够用也会很麻烦。

教师:那就需要更大面额的人民币了。通过你们的课前调查,你知道还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吗?

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较大面额的人民币,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

教师:有了这些纸币的加入,人民币家族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大家族。你能准确地认出每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吗?

学生认识5元及5元以上大面额的人民币。

2.“换钱”活动

教师:请你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它能换几张1元的纸币?如果换1元的硬币呢?

教师:一张1 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元的人民币?

教师:一张1 0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 0元的人民币?

教师:请同桌两人任选一张人民币(两人选不同的),分别说一说,一张( )元的可以换( )张( )元的。

四、课外延伸

教师: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了解到了许多外国货币的知识,这很好。其实,每一种货币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独特丰富的形象和符号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单位。

五、课堂总结

教师: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与之有关的生活问题有许多,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与人民币有关的问题,把它带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一起研究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三篇】

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将人民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能不能将几分几角几元的人民币各分一类?为什么可以这样分?元、角、分到底是什么?同学们自然不会对上述问题无动于衷,经过一番思考,在他们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些比较朦胧的认识,再经过教师必要的点拨,同学们就豁然开朗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不等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方式。因此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班级,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基础,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授人民币这一课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我对他们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些对人民币有较多认识的学生,我请他们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尝试以不同标准来对人民币分类。而一些对人民币不了解的学生,在他们分类的过程中,我在旁边指导,点拨,希望他们能尽快地对人民币建立起一个感性的认识。

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与他人合作中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都沉浸在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模拟钱币上,所以在上课的调控上有所欠缺,导致了后面的时间来不及,草草了事。今后继续加强组织教学,不让学生如此兴奋。

认识人民币【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5、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四、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通过活动,看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老师手中的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

2、这个玩具1元1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屋檐人家: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第五篇】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一开始,教师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后,又创设买价值6角的本子和价值1元的笔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有强烈的尝试欲望。在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后,老师创设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到了高潮,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能怎样付款。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分类中自主认识。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拿一拿自己最喜欢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汉字、拼音、数字、颜色等特征,初步知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付款活动,买6角的本子、1元的笔,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激发,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币方法,并理解了1元=10角,为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买东西要付钱,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怎样付2元4角钱快,使学生领会在购物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付款方式,既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又体现算法优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7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