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孟子二章教案【范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21975

【导言】此例“孟子二章教案【范例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孟子二章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南宋的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并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孟子二章》教案【第二篇】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学习方法:

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自主预习;

1、 学生背记本课基础知识。(5分钟左右)

合作解疑:

1、 班级内进行展示,由课代表提问本课重点。

(课下重点注释及重点句子翻译)

2、合作完成部分习题。

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  (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

c举于市  (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

d域民    (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着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探究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下课收。(20分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孟子二章》复习教案1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孟子二章教案【第三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孟子二章教案【第四篇】

1、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

3、学习本文阐述道里的方法;

4、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1、重点:积累文言知识;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2、难点:学习古代名家阐述道里的`方法。

紧扣文本,以学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作适当点拨。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释题。(尝试让学生释题)

二、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郭(guō)粟(sù)夫(fú)域(yù)畔(pàn)

3、集体朗读。

三、自求探索:借助注释,尝试翻译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1、学生自学、讨论、质疑。

2、检查自学效果。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句:

⑴解释加点词

①得道(施行仁政)②天时(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时令)

③地利(有利于战争的地理条件)④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⑤郭(外城)⑥委(放弃)

⑦是(这)⑧池(护城河)

⑨域(限制)⑩畔(通“叛”,背叛)

⑵翻译句子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着攻打却不能取胜)

②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缺少帮到了极点,连至亲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矣,战就一定胜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3、第四段由谈战争转为谈什么?从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孟子认为实现“人和”的途径是什么?这正是他哪一种主张的具体表现?

(程序:学生讨论-检查反馈-归纳总结)

五、质疑

六、小结(尝试让学生小结)

七、背诵(分小组背诵)

八、作业:以“‘人和’的现实意义”为话题,写1篇学习本文后的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写在作文簿上。

《孟子二章》教案【第五篇】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寡( ) 夫( ) 域( ) 戚( ) 粟( )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pàn 叛,背叛

二、解词

人和 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 域:限制。

固国 固:使……巩固。

失道 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 )

2、通假字

法家拂士 拂:bì 弼,辅弼。

衡于虑 衡:héng 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

所以动心忍性 忍:使……坚韧。

而后作 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孟子》二章测试

1.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必先/苦其/心志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而”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何苦而不平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而山不加增

D.环而攻之而不胜  面山而居

3.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多助之至  到了极点

B.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C.所以动心忍性  坚韧

D.人则无法家拂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4.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C.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D

解析: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但是)  委而去之(然后,表示承接关系)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但是,转折关系)  何苦而不平(并列关系)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承接关系),而山不加增(但是,转折关系)

D.环而攻之而不胜  面山而居(表示修饰关系)

3、C

解析:C.所以动心忍性  使……坚韧

4、C

解析:C.曾益其所不能——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A

解析: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打但却不能取胜,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自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______;红色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________,“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案为:bì 犯过失 同“横”,梗塞、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以翻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或名言警句与文中第二段内容含义相符即可。

24.(2001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______________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_____________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红色“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答案为:①兵器②限制③通“叛”,背叛。

(2)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用法的掌握,A、B、D三项中“之”的用法都是助词,可以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上文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译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要选取恰当的原句来回答问题。答案为:得道;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2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