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8958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表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表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

(2)死细胞:B、E;

(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

(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二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我们认为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几年来,由于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入新课:

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

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

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

(三)、问题讨论:

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

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

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

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

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

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

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七、本节小结: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八、教学反思:

1、内容熟悉,能抓住重难点,条理清晰

2、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减数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而非有丝。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学生预测减数第二次。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吗?

总结: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因此减数无细胞周期。

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过程:提问:减数两次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全过程,加深对减数过程的理解。

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学生分析进行减数的生物、细胞、时期、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的概念。

(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减数)的过程与特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8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