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92934

【导言】此例“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四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XXX|XXXXXX|)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

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教学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5篇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内容:

狇鎏《马刀舞》、《小步舞曲》

教材分析:

《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

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4. “舞曲”体裁说明。

5.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

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二、寓教于乐

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3.听教师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

5.学唱难句: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先听教师范唱,教师在啊哈嗬下面划出节拍,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划拍。)

6.大雁湖那么我们用心的赞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这一乐句。(衬次“啊哈嗬”表达了蒙古人民的粗犷豪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指出切分节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几个这样的`节奏并唱唱切分音。

8.随琴慢速轻唱歌曲。(数次)

9.师生接唱。(分组接唱)

10.随音乐伴奏唱唱歌曲。

11.请个别同学唱唱。

12.随琴慢速唱唱曲谱。(教师帮助学生碰到有困难的乐句一起纠正唱唱。)

13.师生曲谱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1.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了。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呢?(开始学过的蒙古动作加进去)

2.放音乐全班学生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蒙古动作。

3.跟随老师的琴边唱边做动作。

4.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舞蹈,其他同学伴唱。

总结:同学们唱得那么好,舞得也那么精彩,你们还会创编歌词吗?

5.以《大雁湖》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醒学生旅游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们自己家乡等好地方值得你赞美的。)

6.请创编好的学生念念歌词,再随琴唱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7.假如让你们随音乐画画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副画呢?学生自由说说。

四.完美结果

同学们不但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蒙古族的热爱,还用了美妙动听的歌声抒发了对大草原赞美之情,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编出更多更好的歌词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随《大雁湖》音乐边唱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

1、优点:

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

2、缺点:

有些地方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不够明显。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做的不够。

3、改进意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段的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心请教,不段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创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协调配合,学会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并感受音乐的和声美。

2、在听赏乐曲《步步高》后,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奋发向上进的积极情绪。

3、能学会演唱《快快活活过春节》,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在听赏《春节序曲》后,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并通过竖笛吹奏的形式参与音乐的表现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CAI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2、能与同学配合进行合奏、合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合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

竖笛、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播放《春节序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

2、导入

师:我们知道春节代表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你觉得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

师:其实不仅你们发生了变化,连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和你们一样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西风唱起来了,请同学们听完以后说一说西风吹过的地方有些什么变化。

二、听赏《西风的话》

1、听高声部

2、读歌词

(1)导语:

当西风抚过湖面,当池塘里的荷花长出一个又一个莲蓬,当梧桐树变成了红色,我们就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让我们伴着西风的歌来将《西风的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

(2)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低声部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西风在独自歌曲,下面我们来听听,除了西风在唱,好像还有谁的声音轻轻地跟着西风合唱着?

(1)学生聆听歌曲低声部

三、合唱教学

(将全班两组分为两个声部)

1、唱曲谱

(1)视唱低声部曲谱

(2)视唱高声疗的曲谱

(3)合唱两声部曲谱

2、唱歌词

(1)唱低声部的歌词

(CAI播放高声部音乐,高声部仔细聆听,心里跟音乐唱)

(2)唱高声部的歌曲

(CAI播放低声部的音乐,低声部在心里跟音乐唱)

3、两个声部合唱

(1)全曲合唱

注意:找出自己演唱中和谐与不和谐的地方,并解决这些问题。

师:为什么不好?哪里不好?怎么解决?

(2)分乐句进行合唱

(3)交换声部练习。

(4)完整地合唱几遍。

四、小结

师: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等到明年秋天,西风再来看你们的时候,希望你们的手中捧满了你们的收获。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引导看题质疑。

2、引导看图导入。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

★字词。

★读书情况。

★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4、总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五、迁移练习。

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4、学生写一写。

5、习作欣赏。

六、作业。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