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愚公移山》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2286

【导言】此例“《愚公移山》优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愚公移山》【第一篇】

课    题:愚公移山    科目:九年级语文      主备人:朱桂花   姓名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课前热身(认真阅读《目标检测》第107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及作品)

1、认识作者(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

2、复习文体。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3、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4、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三、课堂探究

朗读展示(分段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最好。)

(一)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逐词对照着解释翻译课文,并在课本上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二)合作研讨

组内交流,解决不会的字词句,各组把疑难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展示讲解(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

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尽量独立完成,不会的查阅后一定要记住哦。)

1、給下列字注音。

仞(    )    娥(    )   孀(    )   龀(    )  箕畚(   )(   )

匮(    )    厝(    )  (    )   叟(    )   拢(    )断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指通豫南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一厝朔东

⑤无陇断焉                             ⑥河曲智叟无以应

3、解释加点字。

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           遂率子孙

何苦而不平            闻之                惧其不已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五、课堂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二、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用原文回答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②妻子的“献疑”体现了她的什么心理与用意?

③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④第6句和第8句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⑤为什么单单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

3、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①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

②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③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那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

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5、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投入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

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三、巩固提升

必做题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1篇      (体裁)。

2、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且焉置土石(置: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

3、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

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5、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选做题

6、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第三课时

四、(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   惧其不已也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且”的用法

1.副词,“将”:年且 九十

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3.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1.古今词义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第二篇】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1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略)

第 1 2 页

《愚公移山》【第三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华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嫌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蠕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明,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第四篇】

教学目的:

一、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二、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学习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三 、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

四 、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音乐导入

( 课前一分钟时彩屏显示,播放mtv背景音乐——《愚公移山》歌曲,营造课堂氛围。听完歌曲之后。)

师: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的“高峡”,曾被人们认为是梦幻中“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幻已经变成了事实,中国人民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传说。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源于古老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编的歌曲,那位愚公是怎样搬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呢?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课文。(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一个热火朝天的挖山画面为背景)

二 、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 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字,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4、 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5、读好停顿。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6、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7、 集体讨论。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 听读课文。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三、 整理,积累文言现象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4、倒装句与反问句

四、 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公为何要移山?移山有哪些困难?家里人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3、愚公的妻子与智叟所说的话意思相近,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4、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5、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6、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7、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8、这是1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五、 自由辩论 激活思维

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讨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教师作小结性评价。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3段,直至记牢。

2.、写1篇读后感或发挥想象,改写原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9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