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实录汇总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我与地坛》教学实录汇总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第一篇】
史铁生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1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 熟记生字词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 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 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 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 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 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 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 就此一死了之?第 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 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 三 课 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 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 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 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 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1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 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第二篇】
第一课时
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请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读一读课文。
师: 请根据节选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历。
生1: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患了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经常到园子里去思考,母亲也给了他很多安慰和帮助。在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
师:讲得很好。第一部分初读有些杂,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事件或是以明显的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生:不是)
生2: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3: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4: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5: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学生大都同意后者,教师(板书这句话):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打出第三段的幻灯片)
生6: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有学生说,对,人们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它丢掉的只是——,见学生回答有难度,教师提醒: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学生从“浮夸”、“炫耀”中马上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
教师出示幻灯片: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7: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 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生8: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师: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9: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教师打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
生10: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11: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12:我注意到蝉蜕,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13: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学生鼓掌)
生14: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学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给学生一点回味的时间后再交流)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
师: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园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生15读)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16: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有学生窃笑)
师: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学生发表一下高见。
生17: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不少学生在点头)
生18:我还觉得古柏和落叶身上有很好的东西。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略)
第二课时
师:第二部分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我所指的不仅仅是事情。
生19:母亲让我去地坛,为我担忧,去地坛找我。
生20:应该是送我去地坛,而不是让我去。
生19:我觉得送儿子是很一般的,但那样理解儿子不限制他去,就十分难得了。
师:我看有道理。找我的部分是十分感人的,大家推荐一个朗读那里最强的同学读一下。(学生21读,众人鼓掌)
师:读这一段,你想到了谁?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一个男人,他蹒跚着为儿子买橘子(学生中有人小声说是朱自清的父亲,还有人轻轻地背起《背影》);另一个是我的母亲,在我出去读书时,她在家里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委屈,但她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在打电话时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过。说说你家的情况吧,我觉得提到父母我们没有什么羞涩可言。
生22(一个男生):作者的母亲找他却不让儿子看见,懂得为儿子着想;我的妈妈却不会为我着想,总是唠叨。我放假在家时她一天能打七八次电话,我没有办法,就把放电话的房间锁起来。
生23(一个十分文弱的女生)站了起来:我认为他太过分了。我的姐姐在杭州工作,我的爸爸在欧洲,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妈一个人在家,很孤独的。我每天都给我妈打电话,虽然每次都要等很长时间,虽然只是说些平常的事情,但我听得出我妈有多高兴。你不能只让妈妈为你想,你为你妈妈想过吗?
生24:我曾经告诉过妈妈,什么时间我肯定不在寝室,不要打电话。前天我有病,八点就回到寝室,刚回去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师:这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应吧。母爱的很多内涵,作者当时并没有理解,一个原因是自己年轻、心里痛苦;另一个原因是母亲的爱是默默的、不张扬的。不张扬的爱的表现形式太多了: 可能是你酣然入睡时,她加上的毛毯;可能是你大汗淋漓时,她送上的手巾;可能是你误入歧途时,她无情的责打;可能是你心神不定时,她轻轻的叹息;也可能是你日常生活中,(看了看生22)她不停的唠叨。请学会感受那不张扬的爱。
师:这一部分回忆母亲贯穿着什么心情?
生:痛悔。
师:我忽然想起白居易《长恨歌》的句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不知道唐玄宗能否真到这种程度,但我敢说史铁生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父母还都健在,也许他们不能给我们很多钱,但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回报父母的爱要及时啊!第一步,你要懂得父母那不张扬的爱。(播放歌曲《懂你》,几个学生悄悄地擦着眼泪)
师:我们还是回到课堂中吧。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生:根据片段记忆设想出来的。
师:这种设想在生活中写作中都很重要,能说说吗?
生25:在生活中有了设想才能理解母亲的不张扬的爱;在写作中如果不设想就只能写母亲如何送我、有时候找我,就不很感人了。
师:说的好,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作文中要敢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家不妨尝试一下。我们再想一个大问题,两个部分,一个写地坛,一个写母亲,二者究竟有什么关联?
生26:二者都对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让作者感悟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一个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爱抚并鼓起生活的勇气。
师:很好。虽然一个是具体的,一个是抽象的,但她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走向自强的精神源泉。下面还有一些时间,让我们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小诗,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三岁时就夭折了,这是一首悼念诗,听我读一读。
也许 ──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学生久久地沉浸在悲哀而优美的意境中,教室中一片肃静。)
(几分钟后)师:今天大家要回家,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吧。再见!
我与地坛【第三篇】
一、背景描述
(一)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1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满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并围绕问题对文章进行探究式阅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体会。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讨,运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 情感目标:增强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体验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2、 难点
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对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根据上述理念,学习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要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本课教学还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先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的同主题的文章及其他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制作好课文的网页。
(一)提供背景,产生问题
(多媒体展示)作者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及照片和地坛公园的图片:史铁生在20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来到了北京的地坛公园,在这座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的地坛中,他进行了深沉的思考……,许多年过去了,史铁生成了著名的作家,现在的他以开怀灿烂的笑容来面对生活……
问题:对该资料你有何感受?
学生可开展讨论,在留言版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做最后归纳:史铁生在地坛中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他获得了什么生命感悟?
(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
(二)阅读文本,自主探究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对于史铁生来说可谓意义特殊,他试图通过这一次写作去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是回忆,是自省,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围绕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自由发表看法,预期产生课堂第一个小高潮。
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地坛的环境、景物描写,以及母亲无私的爱中初步找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和生命感悟。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让他们适当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教师应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有创见,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网络,合作探讨
1、组织学生根据不同意见自行分组(3~6人为一组)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实现人手一机)查找资料深入完善自己的看法,(建议采用GOOGLE中的高级搜索功能或用“百度”搜索引擎),可让学生先浏览教师课前制作的网页上的有关资料。要求在搜集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内进行深入探讨,每组用WORD文档做好讨论成果记录,并推举中心发言人。
教师全班巡视,参与他们的讨论,对能力较弱小组多予点拨,这一阶段是本堂课重心所在,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集思广益,集中优势力量,使学习能深入化、系列化、创新化,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学会相互理解、赞赏、分享和互助,多接触一些感性熟悉的材料也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其次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风采展示,交流成果
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谈自己的感悟,师生共同评价,从而掀起课堂第二个高潮。
大致可做如下归纳:
地坛景物与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四百多年里,……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刚残废时心情失魂落魄,万念俱灰
“蜂儿如一朵小雾……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感受到连微小的生灵也有它们的活力与生命意义,心境逐渐开朗振作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太阳循
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体会到地坛与世间万物的古老永恒,个人的不幸与之相比何等渺小,开始释怀并珍惜生命
地坛中人物给予史铁生的影响
地坛是母爱的见证,同时也促成作者去反思、怀念并回馈以同样深挚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里作者提到要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
通过母爱的感召,“我”由自暴自弃的青年变为坚强的热爱生活的人,仿佛正是母亲生命力量的延续。母亲用自己是如何面对磨难的一生的经历,身体力行地为“我”指出了该有的生活态度。——就像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和美国的精神楷模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一样要敢于向命运挑战。
地坛里的其他人物,如唱歌的小伙子、长跑者、捡灯笼花的弱智少女、散步的夫妇、饮酒的老人等也让史铁生体会到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平等,有了对立与衬托,世界才变得五光十色,那么对待不幸也就能心平气和了。
(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努力成果要及时肯定,使他们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结束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开放的视野。)
三、设计反思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以往的授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的探究。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自主探究和网上信息搜集处理这两个教学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感受,而像有关生命感悟等难点处,教师则要适当引导、点拨,强化学习效果。开展这样的教学,面对一个个活跃的学习个体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网上信息,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以便在课堂上能随机应变。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教学课件也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掌控。
我觉得要上好这样的课,不仅我们教师得改变观念,对学生也要在课前就做好思想更新工作,使他们意识到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向双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再是从老师那里“拿”回来,而是由自己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找回来的,这种学习的主动权是掌握自己手里,要*主动参与认真探究才能获得学习成果,从而更快地进入课堂的情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第四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3篇文章,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同时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1篇散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生,说学法
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怎样在45分钟里让学生读懂文章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文章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习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预习思考法;
(二)诵读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拓展延伸10分钟;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文革时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再后来,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来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
(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具体探讨 (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来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来达到我的家学目标。
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的景物描写后作者提出了哪三个严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由第四个问题过渡到第二板块:母爱无言。对于这一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的。
边听朗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2) 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 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 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讨论:
1、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
2、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巩固探究(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
(1)、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1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一件事。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了这些作业,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五、说板书: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第五篇】
教学目的: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 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 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