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汇总4篇)
【导言】此例“我与地坛教案(汇总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与地坛》教案【第一篇】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坛、母亲对“我”的影响,即三者间的关系。
2、情感熏陶,深入体会作者关于生死、亲情等复杂难言的感受。
教学设想:
紧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写和母亲的人物形象为主线,以情感熏陶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地坛里的景物给作者生存的启发(该怎样活下去?)
2、作者读懂了母亲的活法(面对苦难人生的态度)
课前准备:
1、阅读《读本》中其余五部分
2、播放电视散文
3、印发讲义: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读者》2001年第21期)
4、网上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作品及评价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氛围,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CD、VCD、磁带均可)。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引出同样与厄运抗争并成为生活强者的本文作者——史铁生。
二、简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余秋雨的评价(我必须仰望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还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板书)。分析开头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部分。明确特点:荒芜冷落(板书),抓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语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继而把握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失魂落魄(板书)。
(二)、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对园子有了新的认识即意外的收获,找关键句。朗读、分析第五节的景物描写,其中的小动物及露水草木虽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这充满生机(板书)的环境给作者启示:要活下去,要珍爱生命(板书)。
(三)、生存还是毁灭,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朗读:一个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怎样活,地坛继续充当着作者的精神导师。分析第七节的景物描写,落日、雨燕等给作者的启示:热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结:精神家园(板书)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史铁生在地坛作了长期的呆想,最终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这结果,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亲(板书)的伴行。
思考讨论作者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围绕理解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不幸(艰难的命运)、坚强(坚忍的意志)等几方面分析。
找出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举止或作法。(3、8节)
(二)、写母亲为表达感激忏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读懂了母亲对苦难人生(板书)的态度:勇于承担(板书)。母亲面对人生苦难的这种活法给作者(板书)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生命航标(板书)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三)、明确母亲、地坛与我的关系。作者成功时,母亲却去世了。有感情地诵读第七节,四个“又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毕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话做结。
五、课余练笔
围绕生命或母爱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走进
失魂落魄 荒芜冷落
地坛(精神家园)
启发
珍爱生命 生机盎然
活法
苦难人生 承 担
母亲(生命航标)
启发
直面
作 者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第二篇】
学习目标
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学习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作者的生命启示,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学法指导
朗读注意体会作者感情;分析概括要紧扣文本中词、句,做到言之有据。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去理解死呢?海德格尔却说“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ppt)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史铁生的心路历程,触摸来自心灵底层关于生命的沉思,感悟沉潜于苦难中对生命的执著追问。
二、文章题目《我与地坛》,但我们知道除了写我与地坛、本文还写了我与母亲。
那么我、地坛、母亲有怎样的关系?地坛和母亲又给予我怎样的生命启示呢?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文章,完成了学案自学部分的几个思考题,现在请大家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各自的自学成果。
自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进入地坛时,“我”是怎样的状态?(请从文中划出有关信息。)
明确:“我”
(1)“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当时作者21岁,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大有作为的青年时期,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青春,命运骤然改变,苦难突如其来)
(2)“失魂落魄的人”
(3)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所抛弃,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是我们遭遇这种情况,可能会怎么办?(有学生小声的说会自杀。)师:是的,史铁生曾有三次自杀的经历,可最终都坚强的活了下来。
直到23岁那年的一天下午,他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园子,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这个园子就是地坛。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园子呢?在这个园子里他又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呢?
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地坛景物的句、段,仔细品味体会)
我在地坛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明确:文中有三处关于地坛景物的描写。
①(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园。这就如作者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失魂落魄、被命运捉弄的“我”也来了,与它相惜相怜(同病相怜)。地坛的荒芜、破败映照我苦闷、绝望的心情。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那时,太阳·····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静静地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空间。
②(5段)“蜂儿···;蚂蚁···;瓢虫···;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特点:荒芜但不衰败,在宁静中充满了活力、生气;
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都是自然造就的,它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它们的生命短暂,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与人相比,它们卑微渺小,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它们都能活得自在坦然,去努力发挥生命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生活使命,使“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了生的气息,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作者由这些小生命中看到了希望,明白了我们在困境面前不要消极悲观,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绝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地坛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东西是不能肆意雕琢的。(7段)“譬如……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这些不能改变的东西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有些东西改变了,有些东西不能改变,如果我们往前回溯的话,哪些东西改变了呢?我们不妨把第三自然段和这一段对着读一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师生一起读这两段话)我们把这两段连起来看,感受可能会更深刻一些。
生:生和死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地坛里的有些东西,无论岁月是怎样的流逝,它还是那个样子,有些本质的东西无法改变。
生:就是第6段里写到的:一个人,出生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知道史铁生来到地坛,一天到晚都想着生和死的事,而这句话告诉我们他有没有想明白?
生(集体):想明白了。
师:嗯,想明白了。但生和死又岂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生: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地坛是皇帝祭祀的地方,四百年前它的繁盛和辉煌可想而知,可是四百多年后,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等等,就像作者在二十岁这个风华正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地坛的经历和作者的遭遇非常的相似;可是地坛虽然由盛转衰,但地坛虽然遭遇坎坷,而生命的本质没变,可见作者和地坛有同样的东西。
我觉得他本来一天到晚想死的事情,后来通过和地坛对比,找到了自己和地坛的相同点,地坛是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呢?残疾但不颓废。
师:一天到晚想着死的史铁生来到了地坛,地坛里的生命、生机让他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生死其实没有什么害怕的,他应该去坦然面对,所以他开始思考怎样把剩余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也就是怎样活下去,为此,他找到一条路——写小说。史铁生说过:写作是为了活着;其实,他走上写作这条路还与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
他的母亲。
2、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段读一读。
明确:(9段)“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她确实很理解儿子的,她料想“我”不愿意和她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要求过我;而把等待的煎熬留给自己,独自承受痛苦的折磨,所以说她是一位勇敢、善良、伟大的母亲。
(10段)“在那段日子里……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母亲,总想把最好的留个自己的子女,情愿自己苦,自己累,甚至付出生命;然而这往往又是不能的,也正是这些往往不能的事情看出母亲承受的不是一般的痛苦,而是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但她却又不表露,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她是聪慧的,坚韧的。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
“找”,她走遍整个园子惶急地寻找儿子,看到儿子后,却悄悄走开。儿子给母亲的难题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方面看护、呵护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
(是的,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都沉浸在感动中,很多同学都想继续读下去,老师也想读一段。)
第十三、四段,“只是到了这时候,……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这份感动常常令我不能自已,但是,除了感动以外,我们还要能读到这样一位坚韧的伟大母亲给了我一种怎样的生命启示。
这样一位母亲给史铁生以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对于一个深深陷入苦难的人来说,单靠自我对生命的理性认识是不够的,使作者能超越苦难的更为强大、恒久的力量便是母爱。从母亲的身上作者读懂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也许作者就走不到今天。母爱使他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路途上找到了答案,所以,母亲是史铁生人生的路标。
我们能感受到母亲的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本身就启示着我要勇敢的活下去。
三、讨论
请组长带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要求:
①紧扣文本,同时结合材料链接。
②各小组将本组讨论结果及时记录整理。
四、展评
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鉴定、修正补充。
五、解疑
同学们,读到这个地方,我们能不能想一想地坛、母亲与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地坛,而第二部分写的却是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啊?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地坛和母亲都包容了我,给了我生命的感悟。地坛让作者感悟到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母亲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勇气。他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自怜走向自强自立的精神源泉。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母亲和地坛构成了我精神的支点和人生的路标,使我从消极走向振作,从绝望走向了希望。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FromASecret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1、为什么生与死?
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1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1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3、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听到的乐曲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贝多芬)对,就是那个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然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他曾经说过:“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叫我屈服。”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一样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今天我们就走近作家史铁生,一起体会他用十五年时间参悟的生命价值《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生于北京,大革命初期他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21岁时,因积劳成疾导致下肢瘫痪。住进医院的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但他身残志不残,返回北京后潜心写作,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21岁正是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对他的打击多么深啊。世界在瞬间崩塌,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史铁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长久地思索,他潜心读书,致力写作,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哲学家思想的作家,但这中间的过程却是多么地痛苦而又复杂。史铁生的作品,包括他的小说、散文均贯穿了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正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一)析题
我与地坛,抒情散文,借地坛抒写自己的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二)提问:
1.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
2.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一)地坛对象(二)母亲
∣∣∣
荒芜但并不衰败特点坚忍、毫不张扬
∣∣∣
生命感悟作用生存启发
四、精读分析
1.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答: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同病相怜作者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雕栏玉砌不复在苍松翠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3.它们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引发了作者的三个思考即
(1)我该不该去死?
(2)我为什么要出生?
(3)我应该怎样活?
4、针对第一个问题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答:“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所以我虽然双腿残疾,也要顺应自然不应去死。
5、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地坛帮他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答:(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那么,我应该怎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