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毕业》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明天,我们毕业》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明天,我们毕业》1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评析
文/碧水秀峰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加之外来人口较多,一些学生家长忙于,平时对孩子缺少关心,因此,一些孩子由于缺少交流或环境影响,形成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我校把心理课题的研究放在了教学研究的首要位置。心理辅导就是心理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心理辅导包括发展性辅导和防治性辅导。心理辅导的途径可以是多样化的,有个别辅导也有集体辅导。作为学校,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各学科中,这是一条最主要的途径。本课教者正是利用苏教版十二册《明天,我们毕业》进行一次集体的心理辅导,既是发展性辅导,也是防治性辅导。下面结合我校课程研究和课程标准,谈谈对《明天,我们毕业》这堂课的思考与认识。
一、引导情感,选材得当。
教者根据自己的教科研子课题“小学生情感心理引导”选择了这篇课文内容。情感心理引导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社会上和校园中,确实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甚至对学校、老师恶意谩骂的现象,教者选择了此篇课文《明天,我们毕业》,起到心理防治的作用。这对于即将毕业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呀。能引导学生热爱母校、尊重老师的美好情感。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教者的语言优美亲切,勾起学生的美好回忆。
心理辅导,辅导者的语言尤为重要,能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起到激qing导行的作用。本堂课的教者语言优美流畅,对学生有着深深的感情。课一开始就以朋友的身份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引起在座的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尾又以老师的身份欢迎学生长大后到学校来重游故地。课的中间又以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揭示生活场景,勾起学生美好回忆。
在教学“六年的生活多像五彩斑斓的画卷”时,除了课文中的生活内容,教师还用电脑再现了这些孩子们再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有诗歌朗诵,跳舞,画画,做水果拼盘,学陶艺等,勾起学生对往日的回忆,使他们对母校产生一股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教学第4小节“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时,教者出示了一组教过他们的老师的不同的工作画面,让他们回味起在学习生涯中老师曾为他们做过那些令人感动的事,以图激qing,以情引言,让学生说出老师曾经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让他们理解老师,尊重老师为他们付出的劳动。
所有图片,编辑成课件后,图文结合,使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样对于使学生更能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热爱母校、热爱老师的情感也就更易形成了。
四、注重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交流中表达情感。
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看了教师工作图片之后,让学生讲讲教师令人感动的事例;在认识到了教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之后,让学生诵读对老师敬仰、赞美的词语;最后通过离别时真诚的话别,既表达了学生的主体情感,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吟唱歌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音乐能起到使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的作用,而一首内容切合的歌曲,更能使听者的情感得到升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尽量把语文课上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包括计算机、美术、音乐等,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教课文最后一小节,教者播放了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清晨》,既使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回味往事,情感得到升华,又使学生和听课老师消除了大半节课到来的疲劳,使脑子得到了很好的休息,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涌上心头。
总之,本课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一堂既完成了语文教学目标,又对学生进行情感心理辅导的精品示范课,值得吾辈学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明天,我们毕业》》,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明天 我们毕业》教案2
24 明天,我们毕业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文笔优美。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出示《校园的早晨》,请学生读。(注意感情)
2.听歌,思考:看了这一首诗歌,有什么感想?
3.提问。
二、板书课题,问:就要毕业了,你们有什么感受?
1.指名用不同的感情读课题。
2.引括本文感情:舍不得
3.齐用“依依不舍”的感情读课题。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用“依依不舍”的感情读,思考:找出与依依不舍意思相近的词语。
2.提问,指名板书:眷恋
3.齐读。
(二)第二至第七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2至7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思考:作者眷恋什么?
2.提问,要求:先找出相关句子读。
其中引导出:学习活动、敬爱老师、同学友谊、花草树木等(只要意思相符则可)(让学生板书)。
3.重点句指导(投影出示)。
▲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1)自由轻声读,给学生一分钟思考: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
①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a. 齐读。
b. 问: “天使”、“大树”、“海洋”分别比喻了老师的什么?还可以用什么来比喻?整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c. 评析: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眷恋和敬爱。
d. 有感情齐读。
②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a. 齐读。
b. 指名回答。
c. 评析: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敬意。
d. 仿写:
a. 齐读第7自然段。
b. 按要求仿写。
投影出示: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要 ,
。
四、深化:赛读。
五、总结。齐唱《校园的早晨》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用100字左右写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2. 理解重点词句,回顾6年小学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 知识衔接
(1) 赛读:在2至7自然段中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
(2) 说说六年小学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事。
二、 八至九自然段。
1. 指名分自然段读。
2. 赛读。
3. 重点指导: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 自由轻声读,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提问。
(3) 评析:表达了作者立志成才,决心回报老师和母校的思想感情。
三、 深化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如果要让你在毕业之际给母校写下一句话,以作为永久的回忆和纪念,你会写什么?
(1) 学生自由写。
(2) 指名说。
四、 指导生字。
1. 小黑板出示。
2. 指名读,齐读。
3. 质疑:写法和词义。
4. 描红。
五、 总结。
六、 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作文:难忘的校园一件事
《明天,我们毕业》3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
《明天,我们毕业》文章结构谨然,词句优美,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描述学校生活,抒发对校园、老师、同学的深深眷恋之情。全文叙事通俗明白,抒情华丽直白,理解上没有什么障碍,我便将本课阅读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情感、把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上,通过品读如诗的语言,回忆令人留恋的片段,表达真挚感人的情怀,发展学生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爱”永远是教育的主旋律,“爱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做起,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为了唤起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眷恋之情,我首先注意了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自己的语言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课一开始就以师友的身份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引起在座的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情感共鸣,课的中间又以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成为文本的“知音”,成为学生的“知音”,用自己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与“文本知音”多次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课结束前送给学生真挚的祝福,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在激qing的学习过程中,师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师生的情感水乳交融,其乐融融。
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亮点是理解重点句“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学生谈完理解后,我设计“你还想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滔滔不绝。在大家讨论、讲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对老师的爱汇写成一首诗,表达自己对老师深深的敬爱之情。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情感表达、流露是那样的自然、真诚。诗歌的朗诵掀起了情感的高潮,一曲终了,又一曲《感恩的心》唱响每个孩子的心灵,感情在这一刻凝聚,我相信,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
《明天,我们毕业》4
《明天,我们毕业》(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执教: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晨瑛
学生:奉化市锦溪小学六(2)班同学
教学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眷恋之情。
2、在欣赏咀嚼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3、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欣赏咀嚼语言的同时感受浓浓的眷恋之情。
[课前谈话]
师:读读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这个词吧!(生读“心想事成”)
师:读了“心想事成”这个成语,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如愿以偿”。
师:你想到了与“心想事成”意思相近的词。
生:美梦成真。
师:嗯,你说!
生:万事如意。
师:“万事如意”我们一般用在对别人的——(生:祝福上)。那“心想事成”呢?
生:可以用于对别人的祝愿,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
生:我想到了自行车。“心想事成”的意思就是心里想的最好能够实现。而我现在迫切想要一辆自行车,所以我想到了自行车。
师:非常感谢各位同学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刚才你们从三个角度说了对这个词的联想,一是说了相近的词,二是说了这个词的用法,三是这个词让你想到的事情。那么从心想到事成,需要通过什么才能实现?
生:通过努力。
生:必须付出。
师:对,通过努力和付出才能达到心想的目标。这使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
(教师讲述美国一位家庭妇女有目的地养一条哈巴狗的故事。)
师:这就是她养狗的目的。平时你们经常读报吧?那你们读报有什么目的呢?
生:我认为首先应该读懂报中的内容,了解报中告诉我们的信息,然后提出问题。
生:我读报的目的是在于知道国家最近发生的时事。
……
师:那我们上语文课,拿到这样1篇课文,阅读时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生:我们应该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我们首先要体会到作者的谴词造句方面的功底,要弄懂文中的字词句。然后在文中读出问题,联想自己的生活,更加了解文章。
师:对,我们首先要读懂。(板书:读懂)就是读懂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还包括对字词句的理解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评析,因为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同学了,马上要跨入初中。(板书:评析)评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刚才一位同学说的学习作者的谴词造句,就是“欣赏”(板书)。但是我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的,文章也可以说是金无足赤——(学生接:文无完文),我们应该带着一双批判的眼睛去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
一、初读感知。
(教师发复印的课文,学生自由读)
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收获?
生:作者非常眷恋母校、老师、同学,校园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让他眷恋,不想毕业,很想永远在母校生活下去。
师:大家听清楚没有,他刚才用了一个词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情。是哪个词?
齐:眷恋!
师:在课文中找到这个词了吗?读读有“眷恋”的句子。“眷恋”的意思相当于?
生:相当于“留恋”、“依恋”。
师:想一想,“眷恋”和“留恋”一字之差,之间有什么区别?(生答不上来。)
师:(请学生查字典)“眷恋”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深深的留恋”。那也就是说,“眷恋”的感情要比“留恋”——(深!)
师:还读懂了什么?继续交流。
生:我觉得我们也快毕业了,就像文章里说的那样,我们眷恋美丽的校园,慈祥的老师,活泼的同学,这篇课文也点出了我们的心声。
师:你能联系自己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我从第四段中的一句话中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很深。“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我从这一句看出,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却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写得很有感染力。
师:你已经在开始欣赏了。
生:我读懂了作者先是说了自己很眷恋自己的学校,接着就写了很多在学校里发生的事,也就是写了校园生活,最后又写了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
师:你很会思考,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按这个思路写的。
(学生浏览思考)
师:你们很会读书,有的从作者表达的情感角度交流,有的从文章的内容角度交流,有的从作者的写作思路角度交流,还有的同学对某些语句谈了自己的感受。这样说来,我们对文章的情感、内容、思路基本了解,那么这是不是真正懂了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文章,进一步读懂作者如何表达这种眷恋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欣赏。
二、欣赏文本。
你们想先学习哪一段呢?(大多数学生说:第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这段
师:第四自然段是如何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眷恋的?
生:第四段选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眷恋。
师:是大量吗?哪些是排比句?
生读:是您……是您……是您……
生:我也觉得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写出了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文章中写到的“我们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我们对老师的感情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年年月月中慢慢变深的。
师:(教师先纠正从严格意义上这句不算排比句)是啊!这六年来,我们和老师至少有一千七百多个日子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就在这年年月月中渐渐深厚起来的,都六年了,能不让人眷恋吗!
生:我在读“日夜操劳……染成了白发”这句话时,想起了我们曾经学过的1篇课文,文中写到“您的皱纹是为我而生,您的白发是为我而白”。是老师教育我们一点点成长。
师:刚才你们有的发现了文章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有的能够联系学过的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也有的……但是没有从整段的结构这个角度来说说。
生:这一段先写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接着概括地写了几件事,最后赞扬老师。
师:一开始是在写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吗?(学生交流:是感叹)
师:这段话先感叹—再叙事—再感叹、赞美,把抒情和叙事交揉一起。
师:那么假如我把中间这个排比句删去,仅仅是缺少了排比句这种修辞手法吗?
生齐:不是!
生:这个排比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培育。
生:如果没有这些概括的事情的回忆,感谢赞美就变得空洞,干巴巴的了。
师:对,就变得无病呻吟。我们平时写作文,也不能总写今天我很快乐,今天我开心极了,而没有写什么事令你开心快乐,这样是无法感染人的。
师:文章像橄榄,越嚼越有味道。还是这个排比句,不用这种排比的形式说,可以怎么说?(学生一时愣住)
听老师读读:您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您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师:什么感觉?
生:读起来干巴巴,情感不够强烈,缺乏气势。
生:把“是您”放在前面,可以突出是“老师”而不是别人更加的辛苦和劳累,如果放在中间显得平淡无奇。
师:那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三句排比句,再感受一下。
师:我和你们在一起,很快乐,我们彼此都有收获。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刚才我领着你们欣赏了第四自然段,现在让我们来读读第三段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第三段,有什么收获?
生:这一段可以分成三部分,“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lán)的画卷!”是总写,“每天清晨——欢乐和幸福。”是叙述了在学校里的生活,最后感谢母校。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应该从“每天清晨——有的制作标本……”。(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刚才那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说自己搞错了。)
师:那你们觉得这一部分是怎样来表达眷恋的?(学生遇到困难,大都不能自主欣赏)
师:那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这一句写了什么?(有意放慢节奏给学生引路)
生:写了每天清晨,我们走进大门,校园里就有了欢声笑语。
师:读读第二句,写了什么?
生:写了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做早操。
师:那第三句呢?
生:上课了,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
师:读读第四句。
生:这一句写了中午15分钟时间,我们在描红临贴。
师:最后一句呢?
生:写了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各自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师:这样一句一句地理解似乎很小儿科啊,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这样一句一句地说?读读这几句,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从清晨一直写到中午,还写到兴趣活动。
生:也就是他从早到晚写了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
师: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一千多个日子,难忘的事说也说不完,他就选取了典型的一天,具体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们一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
师:课件出示浓缩了的一段话(即把第三段缩写了)读一读,这样写不也写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吗?
生:不行,这样写好象有点不通。
师:是不通吗?有其他意见吗?
生:这样写就没有活泼感了。
生:我也觉得不行,因为第一句说:“6年的学习生活像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如果把中间的5句话变得简炼、概括了,那么就不能说明“学习生活像五彩的画卷”了。
生:这样简单地写就不能深深地表达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了。
师:你们都说到了点子上。那请你们再读读这一段,抓住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具体说说如何写出校园生活的美好。
生:我从“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汩(gǔ)汩流来的甘泉。”这句话中感受到我们像幼苗一样吮吸着汩汩流来的甘泉,就是在学习知识。
师:读读前后文,能说说他们像幼苗一样汩汩吸着哪些知识的甘泉吗?(学生议论略)
师:吸收知识本来是——(学生接:无声无形无息的)但是这样写能让我们仿佛看到幼苗在——(学生:长大),汩汩的声音仿佛就是幼苗拔节而高的声音。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比喻的妙处吧!(生读)
生:我还发现前面写了我们像棵棵幼苗,后面又写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也把我们比成了幼苗,前后呼应。
师:你能联系文章的前后思考,很有眼光。继续交流。
生:“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这句话写出了校园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生:让我感受到了同学都是充满活力的。
生:我觉得我们就如同刚升起的朝阳一般,充满活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生:我觉得校园是因为有了我们才充满了欢声笑语,才充满了活力。
师:“那把这句话改为——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有了(或者改为充满)我们的欢声笑语。”你们再读读。学生经此冲击,目标锁定了“荡漾”这个词语。
生:“荡漾”这个词用得好,荡漾是有一种水的柔情那种感觉,又有点似母亲的感觉。我感觉学校像一位母亲,我们在她的怀抱里,尽情嬉戏,尽情学习。
生:我感觉欢声笑语也像水波一样在荡漾。
师:嗯,大家都看到过水波荡漾吧,水波是——学生接说:一圈一圈荡起来,漾开去的,有涟漪的。师:那么欢声笑语“荡漾”,让我们仿佛看到——学生接说:欢声笑语也像水波一样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师: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我们的耳边、在我们的心房——学生接说:回荡、碰撞、荡漾……师:我们被欢声笑语包融了,我们沉浸其中。
学生朗读这个语句。朗读整个语段。
三、小结。
师:因为时间关系,这一节课就上到这,这节课我们只完成了两个任务,读懂和欣赏,还没来得及批评。这1篇文章是一位老师写的。她是站在一个老师的立场,是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想象你们的心情来写的,可能会有不足的地方,课后你们好好去发现发现。
(生迫不及待想说)
生:老师写得没有童趣。
生:他没有写出我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师:哦,带有一种成人腔是吗?
生:我觉得在6年的学校生活中,不只有高兴,还有许多痛苦和挫折。
师:你说的是没错。这篇文章只是从“留恋”这个情感角度去表达的。课后找找毛病,修改修改文章,请你们的老师转交给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