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比一比》教案(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比一比》教案(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比一比》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并能较顺利地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的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幼儿作业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数卡1——7,数群卡1——7。
学具:幼儿用书、笔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
1、给数字画像。
2、拍手游戏复习7以内数的形成。
3、游戏——会变的数卡,进一步感知数列中前后两数多1少1的关系。
二、幼儿作业。
1、(出示范例)教师引导幼儿审题,并示范做题目。
2、幼儿翻开书,和老师一起读题目。
3、幼儿做建构书P6的作业——数物体,写相应的数字。
4、P12看数字画礼品。
5、P24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让数字和圆点一样多。
三、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数学《比一比》教案【第二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较橡皮泥的多少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活动反思
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数学《比一比》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数学《比一比》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写并理解其意思;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这些实际活动,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对结果的流利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师:大家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老师出示课本5-6 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等字。
二、探究新知
(一)长短比较
1.完整表达对物体“长短”的比较
①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提醒学生先思
考,再举手,回答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
②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2、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①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②请位小朋友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样比较铅笔长短的?
③师总结: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两支铅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3、掌握“一样长”的概念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二)高矮的比较
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
①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高?谁矮?(学生举手回答,
注意学生答语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
②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再比。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③师总结:比身高应该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跟长短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④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小组活动。
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 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 (在反馈时,得到 3 种方法,
A、两两相比;
B、一个人和 3 个人依次相比;
C、站一排相比。
(三)大小的比较
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 教师:谁大谁小?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
教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
(四)多少的比较
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6 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教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
三、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6 页“课堂活动”,先思考,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
2、综合练习
(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
(2)把3 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3 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开放练习
(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和多少。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
(3)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作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知道了比较高矮和长短可以把他们一端对齐,另一端长的就高、长;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较长短和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比较大小可以把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观察看看谁大谁小。多少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数数进行判断,如果数量小就少,数量大就多。
数学《比一比》教案【第五篇】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