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中历史教案样例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919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历史教案样例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1

为我校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__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把“三纲二题”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第一、“三纲”即课程标准、20__年考试大纲和20__年考试说明。

第二、“二题”即20__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__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卷。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3、依循“五步式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检查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依案掌握要点”。首先,解读课标,明确要点。其次,结合教材理解记忆学案“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再次,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默写、互查互评等活动进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为“问题质疑讨论”。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合作学习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第四步为“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学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为“巩固反思感悟”。通过优化处理学案中的“达标测评”,在精练中巩固成果,升华认识。依循此模式进行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

4、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课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二题”。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

第三、精心批改。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记。

第四、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自我矫正——精评新练——自我完善——典题记录”。

5、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一,注意审题的规范。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题程序的规范。应在做完Ⅰ卷后及时涂卡,不能全部试题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选择题时,不宜跨题或跨问答题等。

第三,注意答题纸使用的规范。书写时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将答案与题号和各小问的序号对应好,以防错位。选做题应先写题号等。

第四,要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针对实高高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特制定以下计划:附一轮复习计划:

复习进度:(基本按照__历史教研室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微调,备课组保持统一。)

复习方法:

1、充分发掘利用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完成相关填空和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2、备课组组织编写知识点复习讲义,帮助学生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3、每周利用自习课进行一次限时训练,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4、课前检查,进一步夯实基础。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 , 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 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 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 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其实,他还有一句名 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讲授新课

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归纳二战在全面爆发阶段的大概进程。

结合形势图,学生作出回答。

一、德国入侵波兰(东线)

1、经过:

(1)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9月底,华沙沦陷。

2、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 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二 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 小的波兰找死!”

结合教材内容(包括“历史纵横”),分析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采用闪电战。

链接:何谓“闪电战”?

概念: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首先使用。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二、法国的沦陷(西线)

1、经过:

(1)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2)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 英国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3)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2、法国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教材P62“学习延伸”,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

思路引领:结合作者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

答案提示:作者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

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三、不列颠之战(西线)

(播放视频“不列颠之战”)

材料:对于这场人 类战争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9月20日的演讲中以这样的名句来赞誉: “在人类战争历,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请问: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阅读教材资料回放,结合以下材料(展示图片),分析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抗战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奉献精神!

设问:英国不是实行绥靖政策 的吗?这个时候抗战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坚决了?

引导学生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阅读教材,了解北非战场的激战情况。

2021年高中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的“制宪”;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国民政府的垮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理解: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运用: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和各事件横向联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及人民民主运动

教学过程

导课:早在1940年_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就曾说:“从前有人说过一句话,说是‘有饭大家吃’。我想这可以比喻新民主主义。既然有饭大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宪政是民所共有?还是少数人所得而私?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_与民主两种道路的选择。由此导入新课。

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 为首的 阵营日益强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二战”后,德、日、意法西斯战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 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开始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3由于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特别是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强烈,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国民党尚未完成 的准备,因此蒋介石采取了“ ”的_策略,三次电邀_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蒋介石"电邀"的意图是:如果_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_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2、重庆谈判

为了尽力争取 ,揭露美蒋_ 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中共中央提出“ 、 、 ”三大口号,同意到重庆举行谈判。

1945年8月底,_挟"弥天大勇",毅然赴邀,抵渝谈判。_此行,震动国内外。他在重庆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华西晚报》说:"_的到来,是民主中国的曙光。"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诚意和极大的努力。

经过几十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教材列举了它的四项内容。谈判斗争的焦点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对此,共产党方面作了重大让步,例如主动让出一些解放区、缩编人民军队等,尽管这样,国民党始终不肯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这两个问题终未能达成协议。

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共产党不要和平"的谣言不攻自破,共产党在国统区以及民主党派、社会贤达中的影响扩大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历史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在谈判桌上赢得了重大的胜利。_同志赴重庆谈判,可以说顺应了民心,得到人民群众最热烈而真诚的拥护,这是_蒋介石_统治,建立新中国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3、 政协会议

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列出教材五项内容),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_统治。但不久,国民党_制造了“校场口血案”,又很快撕毁政协决议,挑起内战,和平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1。 国民党的“制宪”

1946年夏……同年秋蒋军占领了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称为"制宪国大"。

※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已达成的协议,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现在国民党违反这些协议而一手包办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故这次国民大会也被称为伪"国大",它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以根本_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__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部封建买办法西斯宪法。中国共产党和一些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参加会议,不承认伪"宪法"。全国人民也一致谴责和抵制。蒋介石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国共和谈的大门业已关闭。

2。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内战爆发前后,人民群众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美反蒋斗争,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_的政策,在昆明、重庆、上海等地,制造了一系列血案,其中主要有:“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 “五·二○”血案等。面对国民党的_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人民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具体情况略

※注意四点:一是“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战场上军事反蒋而言,是另一种斗争手段;二是国民党坚持内战和_,_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三是爱国学生为中坚力量;四是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_统治的斗争

由于国民党_撕毁政协决议,_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使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逐渐放弃了“中间路线”,日益支持人民革命,积极进行反对_统治和内战的斗争。但他们的斗争却遭到蒋介石集团的_和_。

1947年5月,中央社发表文章,诬蔑民主同盟、民建、民进等党派,"均系中共意志而行",已成为"_工具"。这是打击民主党派的信号。随后便拿"第三大党"民盟开刀。11月,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_,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_转入地下。国民党__统治更加暴露无遗。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胜利鼓舞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逐步认识了美蒋的反动面目,又重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反对美蒋_的活动。1948年1月,沈钧儒等人在香港召开民盟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重建民盟总部,恢复活动。总部宣布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_政府,为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表示要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并肩战斗。民盟走上了新的光明大道。从此民主党派同国民党_(即蒋介石集团)决裂了。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国民政府的垮台

1949年4月21日在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_、朱德向全军发布渡江命令。从4月20日晚20时起,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扫荡残敌。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8年上半年,在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时,_曾致电李济琛、沈钧儒,认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提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决定。在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进行准备的基础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大会,是一次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一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本课小结

蒋介石为实现其_统治发动了全面内战,又违背政协决议召开“制宪国大”,确认了以蒋介石_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为维护_,蒋介石集团_民主运动,_民主党派。蒋介石集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强烈义愤,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赞成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民主运动的发展,支持了解放战争。蒋介石集团的腐朽_,说明了蒋介石集团已丧失民心,揭示了它的统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之必然规律。这些都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9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