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精选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一篇】
设计意图
一、本课属于探究性学习课型。
探究性学习较之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这种课型之中。教师只是引导,不必给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探究并非要学生搞什么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
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要想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要想研究一个民族,也必须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他从文化的角度对世界七大文明作了深入的文化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师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如果课本里没有合适的课题,也可以从课外选择。学生所选的课题可以相同,也可以几个学生合做一个课题。将确定的课题告诉老师,并征求老师的意见。然后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资料问题。查找资料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进行,资料尽可能丰富。然后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分出主次,找出那些能够生成课题观点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哪些直接引用,哪些间接引用,用在什么位置,要考虑妥当,合理安排。字数一般**在20xx以内。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随笔,形式不拘一格。撰写时先列出“提纲”,搭好框架,然后再充实内容。论文要有层次,观点要鲜明。语言尽可能流畅,既生动又平实。如有条件,可以制作成电子文稿。写作时间可以限定在两周内。将写完的文稿在班内交流。优秀文稿教师可以帮助推荐到杂志发表。
二、这种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节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阶段。这个阶段要阅读课文,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然后选择自己的课题。2.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论文的写作。要查找有关资料,跑图书馆,上网,请教有关专家。然后形成论文。3.交流阶段。学生在课堂**自己的论文展示出来,可以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班内交流。
三、可能会出现学生抄袭现成资料的情况,教师对此不要简单否定。学生查阅资料,适当借鉴是可以的,即便借用了大量资料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一点,就是教师要问学生:哪一点是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就是难能可贵的。
四、教学评价实行记分制。整个探究活动满分5分,从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效果等方面打分。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课题
1.从《故都的秋》看历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2.“对联”历史小考
3.“名片”溯源
4.说说古人的“稿费”
5.“情人节”的来历
6.说说扑克牌
7.*古代人痘接种术探源
8.姓氏源流考
9.说说古人的**仪式
10.古今发型趣谈
二、*前说“华表”
当你第一次来到**的时候,一定会到*前去游览一番,尽情欣赏那古老宫殿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的壮丽风光。也许,你会对*前那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产生兴趣吧。你看,它那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已经成为我们**的标志。不是吗?那些用“**”作为商品牌号的,哪一个不是用华表作商标?
深受人们喜爱的华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时代就出现了。最早,可能是人们用木桩作为标记。《尚书禹贡》说“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夏本纪》说是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这都是说禹带领众人砍伐树木,留下树干,作为测量山川形势的标记;此外,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叫它“华表木”或“桓表”。表者,标也,就是标示道路的木柱,相当于现在的指路标;另外,也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又叫“诽谤木”。这在历史典籍中是有记载的。《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并不是指造谣污蔑、恶意中伤。例如《汉书贾山传》就有“(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偷合苟安”的话,“退诽谤之人”就是指的斥退提意见的人。所以“诽谤木”类似现在的“意见箱”。这在晚近的****中也有实例。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时期,就曾于天命五年(1620)六月“树二木于门外,有欲诉者,书而悬之木,览其颠末而按问焉”(蒋良骥《东华录》卷一),这当是“诽谤木”的遗风。
远古时代的诽谤木是个什么样子呢?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今天,*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以横木交柱头”、“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封建**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是非的**也被剥夺了,“诽谤木”上,再也不能刻写“谏言”了,而被作为**象征的云龙纹所代替。它被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寝的前面,作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它作为道路标志的职能,也**退化了,偶尔设于桥梁之头,城垣之外,作为标识,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难见到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前的一对华表,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故老传说:华表柱头上的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它好像在对帝王说,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它好像在对出游的**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归”。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我们在观赏这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时,这类传说不是正可增加游人的兴味吗?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学生的文化寻根应立足实际,从兴趣出发,结合课本确定课题,然后查找有关资料,整理资料,并拜访有关专家学者,请教语文老师,最后写成1篇。寻根,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寻根不是沉湎于对远古的回忆,也不是陶醉于昔日的辉煌。探源是为了根的复壮,寻根是为了挺出新枝。中学生的探源寻根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是走出传统的学习模式向着更加宽广的领域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发现自我强大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还可以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可以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也可以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还可以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也可以根据国家,分为**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并且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文化具有稳定性,又能够与时俱进。文化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四、文化源流例谈(张羽新)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文化现象。
龙文化。*是龙的国家,**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能腾空潜水,能升天入地。龙究竟长的什么样呢?谁也没有见过。其实,龙是*先民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后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关于龙的传说,越来越丰富。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龙是单一形态,有一种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化的龙,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其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标准龙,并不存在固定形态和模式的龙。今天人们常见的龙,多半是宋元明清时代的龙,这种龙是在上下几千年间演变形成的,既不是龙的原初形态,更不是龙的惟一形态。发展变化才是龙的本性。龙的起源发展,大体上是与****同步前进的。**大学的龙文化专家王东先生认为,按其来龙去脉,大体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起源期,大体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炎黄时代,存在着十来种原龙形态,是古代民族融合的象征,成为*原始国家起源的文化标志。第二阶段,公元前1000年前后的****雏形期,大体相当于夏、商、周三代的殷周之际。这时期的夔龙“头上有角,身体能飞”,作为龙的雏形已成,并成了*古代民族融合和国家的文化象征。第三阶段,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后的****定型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这一时代龙走向基本定型的飞龙形态,并成为*古代文明与****国家的文化象征。第四阶段,公元1000年前后的****转型期,大体相当于*封建社会的两宋时代,这一时代龙向着二元格局的黄龙形态发展:一方面龙更多地成为国家意识的**的象征,另一方面在民间社会心理中龙成为与农业农民休戚相关的水神象征。如果说近现代是第五个阶段的话,那么今天的龙已经成为**民族现代复兴的。象征。陈富成先生认为,龙纹演化基本沿着一条主线进行,即蛇龙──夔龙──应龙──苍龙──黄龙。定型后的龙的特点是:牛首、象鼻、鹿角、马鬣、牛耳、蛇身、鳄棘、鹰爪、鱼尾。龙显示了**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体现了**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理想。
节日文化。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到汉末蔡邕的《琴操》里,才将介子推之死与禁火联系起来,传诵至今。另外,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茶文化。*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广义上的茶文化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狭义的茶文化主要指茶的人文科学内容。在我国浩瀚的古籍中,有关茶的记载多达上千种。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
有的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秦***后,茶叶开始由四川向全国传播,后来逐步形成了八大茶区。到了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茶叶的科学知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以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等十个门类,记载了茶树的性状、品质、种类、采制方法、烹茶技术和饮用的器具等,介绍了饮茶的起源与饮茶的有关知识以及茶叶的产地。此书开我国茶书的先河,后来出现的茶书多达一百多种。“茶”字在陆羽之前有多种写法,“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荈。”陆羽**写作“茶”,建立了“五茶归一”的功劳。
茶道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诗僧皎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的茶道包括了茶礼、茶韵、茶境、茶禅、养生、修身、茶德。**的茶道精神“和、静、清、寂”由此而来。被称为“**茶祖”的荣西禅师于宋代两度来华,归国时带回茶籽,引种于**各地,并写了**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宋代是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并行的局面。原有的八大茶区进一步扩大,饮茶的方法也由“烹茶法”变为“点茶法”和“泡茶法”。宋代还出现了著名的五大瓷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各种茶具应有尽有。
饮茶讲究用水,要“清、轻、甘、洁”。据说陆羽曾评出天下二十名水。如无锡惠山泉水、苏州虎丘寺石泉水、***南零水等。茶与文人的关系密切,许多文人写过茶诗。如唐代卢仝写过著名的《茶歌》,宋代苏轼善于斗茶。陆游一生爱茶,写了大量的茶诗,被称为“茶诗状元”。郑板桥写茶联最多。茶与佛教、道教关系密切,许多高僧都是茶文化专家。饮茶中包含人生哲理,比如“大理三道茶”,第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意喻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老年细味人生。茶文化发展到今天,更加普及,茶馆遍天下。茶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在**兴起的现代茶艺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艺的核心是泡茶艺术,基本程序有:“群鹤沐浴、请君入瓮、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汤色、闻香通灵、三啜甘露、赞许回报。”1990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即第一届*国际茶文化节,到现在已经召开了七届。各地还有自己的茶文化节。茶博物馆也越来越多。
茶本是*人的饮料,现在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饮茶的习惯,并形成了各自的风俗。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由关注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设想
一、课前学习
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
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步骤
一.分析姓氏源流
1、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泉对自己姓的尴尬。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见,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让学生讲,老师尽量表扬)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在*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你没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明确:我们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
①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②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流传已久的百家姓里到底有多少个姓氏?
明确:(“百”并非就仅指确切的“百”,而是多的意思。最早在宋的时候出现关于百家姓的一本小册子,后来经过明清不断地新修,到今天大概有四千多种,常用的有19种。那么,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让国人骄傲的姓氏文化。)
我们来看看姓氏这两个字。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说的那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比如介绍我班的一位同学小明,王氏)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二、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大家看一下“姓”这个字,拆下来就是女生,可见姓是因为生而得。因此在母氏氏族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试着猜。(学生**发言)
明确:“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氏”是用来区别“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古姓,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
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水浒传》中一个人物“西门庆”,他姓西门,为什么姓西门呢?他家住在西门这个地方。大家想想东郭先生为何姓东郭?可见有按居住地而得姓。
4、现在如果赋予同学们一个神圣的职责,让你们给一个人赐姓,这个人是杀猪杀鸡杀鸭的,你们觉得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姓才合适呢?(**讨论,姓“屠”)
明确:这就是姓氏来源的又一种方法,按照职业取姓。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按照职业得姓的姓氏?(巫、卜、陶等)
5、大家通过预习有没有发现其他获得姓氏的方法。(国名、自己祖先的字等。)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
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6、探究思考、根据材料,确定探究方向。
1、据第四次人口谱查统计:三明市共有33个民族,459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100多个。三明市在较多人口的100多个姓氏中,又以陈、林、邓、王、李、黄、吴、张等姓氏人口最多。其中大田县共有153个姓氏,其中人口达万人以上的有:林、陈、吴、郑、张5个姓氏。
2、据大田县内部分姓氏族谱记载,大田人多为河南省迁入,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刚强,忠厚好客。历代人才辈出,至清末,进士38人、举人59人。***誉满京城的明代礼部尚书田一俊(号钟峰),任内曾上疏《大田盐法议》,以解故里吃盐难;与郭奇逢(鹤峰)、廖宪(盘峰)三者文章气节相砥砺,著称“三峰”才子。
县人连登岸精研星纬,著有《天文志》;肖一槐高年积学,著有《天文地舆图》。名医不乏其人,清吴腾汉途经福州,治愈当地“天花”,为藩司和林则徐所器重;叶端一剂药治愈厦门海防分府李章霖内眷难症,名震鹭岛。明嘉靖****(1546年)知县谢廷训主修首部《大田县志》。
3、从战国末年开始,中原*有过四次大规模迁徒入闽(包括进入闽中西部的三明境域)的记录。
第一次汉族人入闽是在战国周显王扃年间(约公元前339~329年)。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讨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朝服于楚。”越王室一部率残部逃入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北部、东部,开辟新领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
第二次*大举入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灾害频繁。中原许多汉族难民纷纷南下,逃入东南一隅的福建一带避乱。逃避战乱的中原士族和难民纷纷选择交通闭塞的福建各地作为逃难避所。**永嘉二年(308年)便有江左衣冠右族陈、林、郑、黄、詹、邱、何、胡八姓入闽。大批中原难民蜂拥而至。以至,三明境域的建宁县有句传言:“未有建宁,先有何姓。”
第三次汉族**举入闽是在唐高宗时期。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令河南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征剿泉潮间“啸乱”。陈政父子率官兵及眷属共8000多人(计有58个汉族姓氏)从闽、广之交的梁丘盘陀岭进入福建境域征战,至唐景龙三年(715年),共经历了47年。*征剿“獠蛮”之乱之后留守闽地,“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其后裔遍及福建省各地。
第四次汉族**举入闽是在唐光启**(885年)。河南光州剌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南下,经粤北、潮阳绕道入闽南。(但据《闽国史事编年王潮篇》载:“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可见王绪离开河南光州时仅五千官兵,其队伍在入闽途中有很大发展。)后,王绪为部属所杀;王潮、王审知继续率大军征战闽地,唐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
至此,三明境域的人口也发展至近50万人,形成以汉族人为主的生活区域。
姓氏源流考、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来源,那么你们的自己姓氏是怎么来的,历史又有那些与你们同姓的名人?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做这个工作了,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姓氏。(**发言)
小结:不管我们的姓氏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祖先身上的精神流传百世,把他们优秀传统发扬广大。同时百家姓又是普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身上的*文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点来打开探究*文化的大门。
我们通过追本溯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姓氏的起源都来自于一些古姓,如嬴姓、姬姓、妫姓、子姓等等,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说*姓氏同根同源?
明确: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姞、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称为氏。其首领为氏族的**,也以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尧称陶唐氏等等。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所以说万姓是一家,同根同源。
二、文化寻根
(一)、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二)、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
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文化源流例谈
1、节日文化。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到汉末蔡邕的《琴操》里,才将介子推之死与禁火联系起来,传诵至今。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思考:
1、结合自己家乡的一些节日活动,举例说明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谈一谈:家乡里有哪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举例说明。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生活当中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过程:
一、仔细阅读姓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三部分的内容。
二、选择其中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或姓氏源流,或年节风俗,或民族探源,或“课外延伸”中的茶文化,酒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你有兴趣去研究的课题。
三、**分组,有相同研究课题的同学可**组合成小组。
四、从文化寻根的角度研究所选择的课题。
1.设计研究提纲,确立你所要研究的“点”。
举个例子,假如研究“酒文化寻根”这一课题。
酒文化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酒本身所带有的文化色彩;一是指饮酒(包括用酒)所形成的文化意义。关于酒本身,包括酒的历史研究、酿酒技术以及酒在流传中形成的文化系列,如酒器(酒具)、酒经、酒旗、酒楼(包括酒馆)及酒令、酒筹等。关于饮酒用酒形成的文化意义,包括饮酒的历史源流、饮酒习俗、饮酒方式等相关内容。
一个大课题“酒文化寻根”之下有这么多的分支,当然不可能一一涉及。所以,在课题研究的开初,就得确立你想要研究的“点”,这些“点”之间,关系应尽量密切,形成论文时,才显得逻辑严密,中心明确。
2.根据确立的“点”,查找资料。
3.选取素材,整合内容。
五、撰写论文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四篇】
一、“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一)追求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需要
寻根旅游是以古老文化为载体,以留存的古代遗迹或实物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方式,其文化积淀深厚,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追溯远古文化,找到人类姓氏的起源。随着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文化旅游这种高层次的旅游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人们的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也应运而生。人们外出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含量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已经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学习型、知识型转变。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根文化根深蒂固,将河南独特的文化根植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势在必行。
(二)保存悠久历史文化的需要
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就如同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原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姓氏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可以说中国姓氏文化的根在河南,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1]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人逐渐增多,寻根旅游随之兴起。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挖掘寻根文化,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正是保存我国历史文化的需要。
(三)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突出特色旅游,打造一批高品位的专项旅游,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大旅游的发展趋势。河南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等,以“寻根游”最有优势,其中华夏始祖黄帝朝敬旅游、河洛文化祭奠、关林国际朝圣、姓氏寻根旅游、中原名人朝敬旅游等独具特色。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加速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打基础、创名牌、升位次,旅游产业成为河南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从而为寻根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寻找正确的位置。
(四)实行河南旅游扶贫战略的需要
河南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多年来积极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决策,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变。河南是姓氏大省,在海外,尤其台湾的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八大姓氏,发源地均在河南。具体说林姓在河南卫辉;蔡姓在河南上蔡;李姓在河南鹿邑;刘姓在河南偃师、鲁山等。这些地方旅游的大环境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优势,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相对薄弱,而发展寻根谒祖游的潜力却非常大。通过发展寻根旅游,发现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优势分析
(一)河南寻根旅游产品资源优势分析
河南寻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南北之长、东西之特。首先,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之根。人文始祖,三黄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就出生在新郑。中国七大古都中洛阳、开封、安阳三座城市在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地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艺术瑰宝;宋都开封,文“包”武“杨”,令人敬仰。其次,河南有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甲骨文字文化、戏曲文化等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为发展寻根旅游打下来深厚的基础;第三,“北望中原怀祖德,慎终追源不忘根”,中原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第四,古老的大地上诞生了韩愈、张衡、张仲景等一批古代名人,他们为人类历史进步有着卓越贡献,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现代人思想和行为的寻根旅游资源。
(二)河南寻根旅游产品基础设施优势分析
河南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河南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京广、陇海等四大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构架。链接郑州与各二级城市的城际交通线路相继完成,与此同时,郑西高铁的开通成为了一条连通中西部旅游的黄金线路。[2] 2012年郑州至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将相继开通运营,未来3至5年郑州与太原、徐州、济南、合肥等地的高铁相继建成。[3]米字型高铁交通框架形成后,将给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化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机遇优势分析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扶持下,位于城市近郊或偏远地区的寻根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内各姓氏文化发源地把发展寻根旅游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给寻根旅游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寻根旅游,对地域的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东引西进、加速发展旅游业的双向机遇。河南的旅游发展一直坚持以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抓住机遇,积极实施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创新策划、强力造势,推出鲜明特色的品牌旅游。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深层次”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寻根旅游的出发点应当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原始展现。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减少旅游开发经营对各类资源的破坏。寻根旅游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农业、林业、环境、考古等多个环节。因此寻根旅游规划必须深入调查和认识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起点、高水平。(下转第339页)
(上接第337页)要充分考虑规划开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当地文化传承的影响、当地其他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规划,有序开发,以减少对寻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同时,不同姓氏文化、民族文化起源地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其自身特点,要体现差异性,否则会直接降低偏远地区资源的吸引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需要相应的媒介传播和制度的保障。在深入发展寻根旅游时要重视对当地居民及相应旅游者的宣传教育,要让大家了解此类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要通过广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居民,切实有保护性地进行资源的开发,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和效仿;要通过宣传册等形式使得旅游者认识到文明旅游、传承文化。随着旅游法的出台,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资源保护制度,以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保护者。寻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是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专门从事寻根旅游文化宣传的人才缺乏是造成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不规范、行业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寻根旅游发展的需要,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迫在眉睫。同时要对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民族文化、姓氏文化等方面的定期培训,提高整体服务队伍的素质。
(四)加大资金吸引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延续,它不仅立足河南的发展,更是涵盖了周边晋东南、冀南、鲁西北、皖西北等地区。中原经济区构想的提出和加速发展,必将使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经济区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直接受益、借力提升。河南省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中要加大景点发展的资金吸引。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多年来许多海外华人华侨已经通过多种方式投资家乡建设,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寻根旅游区域大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的问题,各级政府对于寻根旅游文化区的资金投入要合理利用,通过改善周边环境、增加优质道路、提升住宿环境等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