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82044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实用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1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根亲文化 战略定位 理念创新 策略

随着“中原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也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区域经济之一。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通过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由此,中原“根亲文化”的资源保护、开发成为建设具有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品牌的重要支撑,“根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也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中原经济区“根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现状

中原“根亲文化”是以姓氏文化资源和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为主要内涵的文化形态,她是由根亲而发生、发展的一种追族索缘、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有着地缘特征、情感特征、开放特征与和谐特征等显著特点,中原“根亲文化”由此形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血脉之根、精神之根。

中华姓氏大约起源于相当于父系社会的炎黄时代,文献所称“三皇五帝”的不同记载,有迹可循的12位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以河南为主要活动地。据许顺湛先生的考证:炎帝族后代曾占据15个属地,有107个氏;黄帝族后代占据101个属地,有510个氏;舜族后代占据7个属地,有61个氏;禹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33个氏;契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124个氏。这835个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并由此演化为华夏民族的姓氏。根据著名姓氏专家谢钧祥先生的考证,中国前100位大姓中有80%起源于河南,占海内外华人总人口的85%以上。河南历史上名人辈出,在中国“圣人”中出自河南的就有:道圣老子、商圣范蠡,字圣许慎、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文圣韩愈、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乐圣朱载堉等。其他还有很多名人举不胜举。这此名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也成为今天各个姓氏的骄傲和寻根祭祖的目标。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以河南为目的地的寻根潮已经出现三次:第一次热潮以80年代“海外谢氏南阳寻根”、“海外郑氏荥阳寻根”、“海外林氏卫辉寻根”、“全欧客属崇正总会:河洛郎客家人祖地寻根”、“黄帝故里论证”、“炎黄二帝巨塑捐建”等为代表,凸显出改革开放初期华夏民族“根亲文化”的精神传承特征。第二次热潮以90年代“海外郑氏实业家:首届郑源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长葛许昌:世界舜裔第十三届国际大会”、“商丘梁园三陵台:戴氏起源地大会”、“郑州: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等为代表,先后组团到河南进行寻根谒祖,凸显出“根亲文化”的群体覆盖性和空间广布性特征。第三次热潮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政黄帝拜祖大典”、“郑州:全球华人公祭炎黄二帝活动”、“商丘:中华姓氏文化节”活动为主,以召开单姓世界大会为特征的“根亲文化”热潮,凸显出“根亲文化”的类型多样性和稳定开放性特征。

伴随着寻根热潮的不断涌起,在根亲文化学术研究领域也生产了大量成果。1981年4月河南日报刊发《寻根母语到中原》的文章拉开了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序幕。随后不断出版的《台闽豫祖根渊源初探》、《谢邑考》、《荥阳与郑氏》、《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中华姓氏谱》、《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书系》、《百家姓书库》、《中华大姓寻根与起名》、《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刘氏文化报》、《根在中原》、《“中华姓氏中原寻根”系列丛书》等代表性成果奠定了根亲文化资源研究和根亲文化传播的基础。同时,河南各地及世界姓氏宗亲组织也相继成立了各级、各类姓氏根亲文化研究会、姓氏根亲文化协会、姓氏宗亲联谊会等,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根亲文化研究领域。根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呈现出:由零散寻根到组团寻根;由海外寻根到海内外宗亲联合寻根;由一般的寻根到举办世界大会寻根;由姓氏后人弱势研究到地方与学术单位强手联合研究;由一般的寻根联谊到寻根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较有特色的寻根经济等特点。可以说,河南的根文化资源在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技、教育、艺术等方面都闪烁出诸多闪光点,对河南的文化产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特色形成,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原经济区“根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整体的保护开发理念

“根亲文化”资源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着显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姓氏寻根、客家人寻根、人文初祖拜谒为龙头,对特定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农耕文化都有积极的保护和开发作用,促使寻根华人回乡投资、旅游,推动了合作开发,带动了旅游、商贸、文化活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各地在“根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中重经济、轻文化,重竞争、轻联合,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特别突出,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高度我们却发现中原“根亲文化”缺乏整体性保护开发理念,姓氏寻根与文化寻根没有协调、同步发展。

(二)缺乏有力的“根亲文化”品牌

自2006年开始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逐步成为中原“根亲文化”资源的品牌代表,不仅每年吸引几十万人参加拜谒活动,也吸引上百亿元的经济投资,促进了世界华人对圣地河南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了河南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但是,“根亲文化”的经济效力不是孤立的,当前缺乏三皇五帝文化、姓氏根亲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佛道儒家文化、黄河文化、少林武术与太极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根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和文化基地建设,制约了中原“根亲文化”对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的建设视野。

(三)缺乏明晰的“根亲文化”战略与产业

今天,“根在河洛”、“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是河南”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一批批回乡问祖的同胞中,有的手持族谱来寻根,有的寻找祖墓来祭祖,有的凭籍都名来寻源,有的组成社团组织来谒祖,还有不少通过来函来电来寻找自己的祖籍,可以说发展“根亲文化”,必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载。但是,一系列彰显华夏文化风范、反映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品牌纷纷被外省抢走,痛失中华文化之根的“首播权”,如:中华文化标志城就选址山东济宁,中华始祖园落户甘肃天水,中华孝道园建在江苏常州。此外,“根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支持,缺乏以中原为平台依托的整体性规划。

三、中原经济区“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战略的思考

(一)战略制定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基本目标,就是把中原文化打造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承载地、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展示地和体验地、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圣地、华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地、中华当代文化发展新高地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而中原经济区“根亲文化”资源正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实现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所在。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定位就是要把民族特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与自然圣地建设、“根亲文化”遗产开发实验区建设等有机结合。

原真性保护战略。要围绕“根亲文化”的祖源、族源特征,对现有遗存逐一研究,挖掘、清点、分类、登记现有姓氏非物质文化资源,成立专家队伍,加大“根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存项目的保护、开发,实现文化符号的原始、原真特征。

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把握“根亲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杰出性及丰富性特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通过策划、打造旅游产品、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中原,拓宽寻根问祖的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多源融资与社会动员,广泛搜集姓氏宗亲信息,选准宣传目标,动员全球华人建设华夏“根亲文化”中心,打造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途径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原经济区“根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应在发展路径上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从而推进“根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亮点。

1、项目带动

一是围绕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建立以“根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整合现有83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承基地,丰富“根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增强“根亲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支撑。二是以国家大遗址保护主题公园建设为依托,弘扬“根亲文化”。发挥大遗址是华夏历史文明成就 “活化石”作用,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根亲文化”的和谐共生。通过“根亲文化”符号元素在中华古都名城体验区建设中的运用和展示,组团形成我国最大的古都名城群。以古都名城为依托,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完整展示中华古都名城发展史,打造具有“根亲文化”特征的中华历史文化古都名城体验区。三是建设中华姓氏文化园。充分发挥“根”文化优势,建设以中华姓氏博物馆、百家姓文化广场、中华姓氏塔、中原历史名人碑林等项目,支持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中华元典文化、中华姓氏文化为重点的文化研究机构,形成“根亲文化”研究学术高地。

2、品牌带动。打造中原“根亲文化”的“圣”字品牌

一是建设中华始祖“根”品牌。围绕淮阳太昊伏羲陵、新郑黄帝故里、灵宝黄帝陵、内黄颛顼与帝喾二帝陵,建设中华始祖“根”品牌,建设中华人文始祖和诸多姓氏共同祖先的拜谒基地,凝练中原“根亲文化”的部级名片。二是建设姓氏始祖“名人”品牌。利用太公故里与墓在卫辉、周公庙在洛阳、文王演易地在汤阴、武王庙在获嘉等地理优势,挖掘姓氏祖先和众多姓氏的始祖效应,建设中原“根亲文化”的名人始祖品牌。三是建设姓氏祖地的古国品牌。利用商都在郑州、安阳等地,与商相关的姓氏有67个;郑国都城在新郑,与郑相关的姓氏有145个;卫国都城在淇县、淮阳等,与卫相关的姓氏有163个;宋国都城在商丘,与宋相关的姓氏有227个的姓氏祖地资源优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建立姓氏祖地展示园区,形成中原“根亲文化”姓氏祖地古国品牌。四是建设姓氏迁徙“客家祖地”品牌。河洛地区、固始地区,是客家人迁徙的始祖地源,要围绕客家人70多个姓氏“河洛郎”、“固始籍”的身份认同特征,建设客家姓氏祖地园区,叫响中原“根亲文化”的“客家祖地”品牌。

3、创新带动

在中原“根亲文化”项目建设和品牌基地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完善的“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保护体系、宣传体系、联谊体系、产业体系、技术体系,通过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设立研究基金、创建高层论坛、设计制作特色文化产品、现代网络技术与新兴电子技术的运用等形成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力的学术支撑,使“根亲文化”的展示更具活力。

4、服务带动

在中原“根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中,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通过领导方式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和服务态度的转变,明确政府在“根亲文化”建设职责和权限。通过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科学制定中原“根亲文化”战略规划,明确建设范围、目标任务、保障条件等等,细化“根亲文化”重要传承区建设的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积极吸纳更多社会组织和力量流入“根亲文化”保护开发建设中,使中原“根亲文化”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支柱和亮点。

参考文献:

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略/zwgk/2011-10/

07/content_

②张新斌。 河南寻根文化资源的战略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③李立新。 论河南的根文化与根文化研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

④谢钧祥。 河洛文化与中华姓氏[J].黄河文化,2004(2)

⑤赵保佑,毛兵,卫绍生。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刍议[J].中州学刊,2010(1)

⑥《台闽豫祖根渊源初探》发表于《中州古今》1983年第5期;《谢邑考》由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专家1988年完成;《荥阳与郑氏》1994年编印;《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199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华姓氏谱》、《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书系》、《百家姓书库》、《中华大姓寻根与起名》等姓氏丛书都有河南专家在90年代加盟出版;《刘氏文化报》2002年鲁山刘氏研究会出版;《根在中原》套书200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华姓氏中原寻根”系列丛书》2007年由河南省社科院牵头团结出版社出版。

⑦闫喜琴。 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2

设计意图

一、本课属于探究性学习课型。

探究性学习较之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这种课型之中。教师只是引导,不必给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探究并非要学生搞什么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

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要想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要想研究一个民族,也必须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他从文化的角度对世界七大文明作了深入的文化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师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如果课本里没有合适的课题,也可以从课外选择。学生所选的课题可以相同,也可以几个学生合做一个课题。将确定的课题告诉老师,并征求老师的意见。然后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资料问题。查找资料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进行,资料尽可能丰富。然后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分出主次,找出那些能够生成课题观点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哪些直接引用,哪些间接引用,用在什么位置,要考虑妥当,合理安排。字数一般**在20xx以内。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随笔,形式不拘一格。撰写时先列出“提纲”,搭好框架,然后再充实内容。论文要有层次,观点要鲜明。语言尽可能流畅,既生动又平实。如有条件,可以制作成电子文稿。写作时间可以限定在两周内。将写完的文稿在班内交流。优秀文稿教师可以帮助推荐到杂志发表。

二、这种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节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阶段。这个阶段要阅读课文,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然后选择自己的课题。2.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论文的写作。要查找有关资料,跑图书馆,上网,请教有关专家。然后形成论文。3.交流阶段。学生在课堂**自己的论文展示出来,可以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班内交流。

三、可能会出现学生抄袭现成资料的情况,教师对此不要简单否定。学生查阅资料,适当借鉴是可以的,即便借用了大量资料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一点,就是教师要问学生:哪一点是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就是难能可贵的。

四、教学评价实行记分制。整个探究活动满分5分,从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效果等方面打分。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课题

1.从《故都的秋》看历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2.“对联”历史小考

3.“名片”溯源

4.说说古人的“稿费”

5.“情人节”的来历

6.说说扑克牌

7.*古代人痘接种术探源

8.姓氏源流考

9.说说古人的**仪式

10.古今发型趣谈

二、*前说“华表”

当你第一次来到**的时候,一定会到*前去游览一番,尽情欣赏那古老宫殿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的壮丽风光。也许,你会对*前那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产生兴趣吧。你看,它那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已经成为我们**的标志。不是吗?那些用“**”作为商品牌号的,哪一个不是用华表作商标?

深受人们喜爱的华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时代就出现了。最早,可能是人们用木桩作为标记。《尚书禹贡》说“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夏本纪》说是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这都是说禹带领众人砍伐树木,留下树干,作为测量山川形势的标记;此外,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叫它“华表木”或“桓表”。表者,标也,就是标示道路的木柱,相当于现在的指路标;另外,也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又叫“诽谤木”。这在历史典籍中是有记载的。《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并不是指造谣污蔑、恶意中伤。例如《汉书贾山传》就有“(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偷合苟安”的话,“退诽谤之人”就是指的斥退提意见的人。所以“诽谤木”类似现在的“意见箱”。这在晚近的****中也有实例。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时期,就曾于天命五年(1620)六月“树二木于门外,有欲诉者,书而悬之木,览其颠末而按问焉”(蒋良骥《东华录》卷一),这当是“诽谤木”的遗风。

远古时代的诽谤木是个什么样子呢?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今天,*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以横木交柱头”、“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封建**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是非的**也被剥夺了,“诽谤木”上,再也不能刻写“谏言”了,而被作为**象征的云龙纹所代替。它被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寝的前面,作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它作为道路标志的职能,也**退化了,偶尔设于桥梁之头,城垣之外,作为标识,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难见到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前的一对华表,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故老传说:华表柱头上的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它好像在对帝王说,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它好像在对出游的**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归”。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我们在观赏这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时,这类传说不是正可增加游人的兴味吗?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根就是源。人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学生的文化寻根应立足实际,从兴趣出发,结合课本确定课题,然后查找有关资料,整理资料,并拜访有关专家学者,请教语文老师,最后写成1篇。寻根,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寻根不是沉湎于对远古的回忆,也不是陶醉于昔日的辉煌。探源是为了根的复壮,寻根是为了挺出新枝。中学生的探源寻根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是走出传统的学习模式向着更加宽广的领域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发现自我强大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还可以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可以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也可以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还可以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也可以根据国家,分为**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并且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文化具有稳定性,又能够与时俱进。文化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四、文化源流例谈(张羽新)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文化现象。

龙文化。*是龙的国家,**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能腾空潜水,能升天入地。龙究竟长的什么样呢?谁也没有见过。其实,龙是*先民的一种图腾。在甲骨文里,龙字有几十种写法。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后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关于龙的传说,越来越丰富。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龙是单一形态,有一种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化的龙,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其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标准龙,并不存在固定形态和模式的龙。今天人们常见的龙,多半是宋元明清时代的龙,这种龙是在上下几千年间演变形成的,既不是龙的原初形态,更不是龙的惟一形态。发展变化才是龙的本性。龙的起源发展,大体上是与****同步前进的。**大学的龙文化专家王东先生认为,按其来龙去脉,大体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起源期,大体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炎黄时代,存在着十来种原龙形态,是古代民族融合的象征,成为*原始国家起源的文化标志。第二阶段,公元前1000年前后的****雏形期,大体相当于夏、商、周三代的殷周之际。这时期的夔龙“头上有角,身体能飞”,作为龙的雏形已成,并成了*古代民族融合和国家的文化象征。第三阶段,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后的****定型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这一时代龙走向基本定型的飞龙形态,并成为*古代文明与****国家的文化象征。第四阶段,公元1000年前后的****转型期,大体相当于*封建社会的两宋时代,这一时代龙向着二元格局的黄龙形态发展:一方面龙更多地成为国家意识的**的象征,另一方面在民间社会心理中龙成为与农业农民休戚相关的水神象征。如果说近现代是第五个阶段的话,那么今天的龙已经成为**民族现代复兴的。象征。陈富成先生认为,龙纹演化基本沿着一条主线进行,即蛇龙──夔龙──应龙──苍龙──黄龙。定型后的龙的特点是:牛首、象鼻、鹿角、马鬣、牛耳、蛇身、鳄棘、鹰爪、鱼尾。龙显示了**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体现了**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理想。

节日文化。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到汉末蔡邕的《琴操》里,才将介子推之死与禁火联系起来,传诵至今。另外,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茶文化。*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广义上的茶文化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狭义的茶文化主要指茶的人文科学内容。在我国浩瀚的古籍中,有关茶的记载多达上千种。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

有的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秦***后,茶叶开始由四川向全国传播,后来逐步形成了八大茶区。到了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茶叶的科学知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以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等十个门类,记载了茶树的性状、品质、种类、采制方法、烹茶技术和饮用的器具等,介绍了饮茶的起源与饮茶的有关知识以及茶叶的产地。此书开我国茶书的先河,后来出现的茶书多达一百多种。“茶”字在陆羽之前有多种写法,“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荈。”陆羽**写作“茶”,建立了“五茶归一”的功劳。

茶道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诗僧皎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的茶道包括了茶礼、茶韵、茶境、茶禅、养生、修身、茶德。**的茶道精神“和、静、清、寂”由此而来。被称为“**茶祖”的荣西禅师于宋代两度来华,归国时带回茶籽,引种于**各地,并写了**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宋代是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并行的局面。原有的八大茶区进一步扩大,饮茶的方法也由“烹茶法”变为“点茶法”和“泡茶法”。宋代还出现了著名的五大瓷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各种茶具应有尽有。

饮茶讲究用水,要“清、轻、甘、洁”。据说陆羽曾评出天下二十名水。如无锡惠山泉水、苏州虎丘寺石泉水、***南零水等。茶与文人的关系密切,许多文人写过茶诗。如唐代卢仝写过著名的《茶歌》,宋代苏轼善于斗茶。陆游一生爱茶,写了大量的茶诗,被称为“茶诗状元”。郑板桥写茶联最多。茶与佛教、道教关系密切,许多高僧都是茶文化专家。饮茶中包含人生哲理,比如“大理三道茶”,第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意喻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老年细味人生。茶文化发展到今天,更加普及,茶馆遍天下。茶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在**兴起的现代茶艺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艺的核心是泡茶艺术,基本程序有:“群鹤沐浴、请君入瓮、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汤色、闻香通灵、三啜甘露、赞许回报。”1990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即第一届*国际茶文化节,到现在已经召开了七届。各地还有自己的茶文化节。茶博物馆也越来越多。

茶本是*人的饮料,现在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饮茶的习惯,并形成了各自的风俗。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3

一、“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一)追求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需要

寻根旅游是以古老文化为载体,以留存的古代遗迹或实物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方式,其文化积淀深厚,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追溯远古文化,找到人类姓氏的起源。随着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文化旅游这种高层次的旅游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人们的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也应运而生。人们外出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含量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已经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学习型、知识型转变。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根文化根深蒂固,将河南独特的文化根植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势在必行。

(二)保存悠久历史文化的需要

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就如同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原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姓氏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可以说中国姓氏文化的根在河南,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1]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人逐渐增多,寻根旅游随之兴起。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挖掘寻根文化,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正是保存我国历史文化的需要。

(三)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突出特色旅游,打造一批高品位的专项旅游,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大旅游的发展趋势。河南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等,以“寻根游”最有优势,其中华夏始祖黄帝朝敬旅游、河洛文化祭奠、关林国际朝圣、姓氏寻根旅游、中原名人朝敬旅游等独具特色。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加速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打基础、创名牌、升位次,旅游产业成为河南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从而为寻根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寻找正确的位置。

(四)实行河南旅游扶贫战略的需要

河南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多年来积极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决策,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变。河南是姓氏大省,在海外,尤其台湾的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八大姓氏,发源地均在河南。具体说林姓在河南卫辉;蔡姓在河南上蔡;李姓在河南鹿邑;刘姓在河南偃师、鲁山等。这些地方旅游的大环境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优势,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相对薄弱,而发展寻根谒祖游的潜力却非常大。通过发展寻根旅游,发现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优势分析

(一)河南寻根旅游产品资源优势分析

河南寻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南北之长、东西之特。首先,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之根。人文始祖,三黄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就出生在新郑。中国七大古都中洛阳、开封、安阳三座城市在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地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艺术瑰宝;宋都开封,文“包”武“杨”,令人敬仰。其次,河南有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甲骨文字文化、戏曲文化等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为发展寻根旅游打下来深厚的基础;第三,“北望中原怀祖德,慎终追源不忘根”,中原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第四,古老的大地上诞生了韩愈、张衡、张仲景等一批古代名人,他们为人类历史进步有着卓越贡献,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现代人思想和行为的寻根旅游资源。

(二)河南寻根旅游产品基础设施优势分析

河南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河南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京广、陇海等四大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构架。链接郑州与各二级城市的城际交通线路相继完成,与此同时,郑西高铁的开通成为了一条连通中西部旅游的黄金线路。[2] 2012年郑州至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将相继开通运营,未来3至5年郑州与太原、徐州、济南、合肥等地的高铁相继建成。[3]米字型高铁交通框架形成后,将给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化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机遇优势分析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扶持下,位于城市近郊或偏远地区的寻根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内各姓氏文化发源地把发展寻根旅游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给寻根旅游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寻根旅游,对地域的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东引西进、加速发展旅游业的双向机遇。河南的旅游发展一直坚持以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抓住机遇,积极实施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创新策划、强力造势,推出鲜明特色的品牌旅游。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深层次”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寻根旅游的出发点应当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原始展现。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减少旅游开发经营对各类资源的破坏。寻根旅游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农业、林业、环境、考古等多个环节。因此寻根旅游规划必须深入调查和认识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起点、高水平。(下转第339页)

(上接第337页)要充分考虑规划开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当地文化传承的影响、当地其他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规划,有序开发,以减少对寻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同时,不同姓氏文化、民族文化起源地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其自身特点,要体现差异性,否则会直接降低偏远地区资源的吸引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需要相应的媒介传播和制度的保障。在深入发展寻根旅游时要重视对当地居民及相应旅游者的宣传教育,要让大家了解此类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要通过广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居民,切实有保护性地进行资源的开发,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和效仿;要通过宣传册等形式使得旅游者认识到文明旅游、传承文化。随着旅游法的出台,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资源保护制度,以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保护者。寻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是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专门从事寻根旅游文化宣传的人才缺乏是造成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不规范、行业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寻根旅游发展的需要,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迫在眉睫。同时要对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民族文化、姓氏文化等方面的定期培训,提高整体服务队伍的素质。

(四)加大资金吸引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延续,它不仅立足河南的发展,更是涵盖了周边晋东南、冀南、鲁西北、皖西北等地区。中原经济区构想的提出和加速发展,必将使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经济区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直接受益、借力提升。河南省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中要加大景点发展的资金吸引。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多年来许多海外华人华侨已经通过多种方式投资家乡建设,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寻根旅游区域大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的问题,各级政府对于寻根旅游文化区的资金投入要合理利用,通过改善周边环境、增加优质道路、提升住宿环境等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68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