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882423

【导言】此例“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实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1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18-02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打基础,不管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对于学生其他的实际能力的训练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有较好的识字基础之上,如果学生难以掌握较好的汉字基础,那么很难再谈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正是立足于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打好学生的基础,通过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小学识字教学课堂的观察后发现,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整体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学生的识字基础也是比较牢固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差异较大,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多,学生运用文字、词语的能力较差等。

1、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缺乏

从我们对学生的观察以及交流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识字,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死记硬背,学生通过每天不断的背诵,大量的抄写记住这些词汇,而对于这些所学的汉字、词语的理解很少,我们尝试让学生用某一个词语造句,很多学生难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汉字的字形、发音、意思之后,对汉字进行组词,之后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抄写,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确实是记住了字词,但是理解的很少。

2、学生对于汉字的运用较少

学生记住了字词,但是基本没有运用的机会,或者说学生没有运用这些字词的意识。我们随机记录了学生在课后或者是课堂上的发言,发现学生的适用语言基本上是局限于日常的语言当中,对于新学习的字词很少会运用,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比较盲目的。

3、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而这种差异我们认为并不是学生的智力原因,而是学生的勤奋程度,因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一些很勤奋的学生会大量的抄写或者是朗读这些新学习的字词,但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比较爱玩,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后很少花时间去背诵,所以忘记的比较多,时间一长,学生之间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

二、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因素

我们认为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例如学生的学习状态、识字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等这些都会对识字教学产生影响。

1、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而影响。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采取机械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就是死记硬背,而没有理解。而如果教师采取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理解性记忆能够进一步认识这些内容,理解这些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识字,显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学生的生活经历

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识字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我们是从分析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要求得出的结论。因为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对于汉字的要求都是一些日常的简单的书写汉字,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会用到,因此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识记汉字就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大量的汉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耳濡目染,这些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识字有效教学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影响识字教学的主要因素的探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受自身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的方法建议。

1、转变教师观念,促进科学施教

教师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影响过大,因此我们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我们的教师观念,识字教学不能够完全按照辅导书上的让学生大量的抄写或者是明天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识记,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修养,加强自身对于中国汉字的而理解和认识,例如汉字的来源、出处,汉字的构造含义等等,这些知识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这些内容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想,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理解这些这些汉字,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2、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现有的教材对于学生的识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很好的材料,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材料,教师应该应该多利用这些内容,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利用苏教版的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一方面促进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于字词句段的理解和把握。

3、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识字教学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能够将词汇联系起来,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词汇,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法、词语接龙等方法,这些对于学生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参考文献

[1] 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158.

[2] 丁建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赤子(中旬),2013,11:108-109.

[3] 黄有德。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8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马龙:决赛很难今晚先把英语秀了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2

英语教学语用学语用失误一、引言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言表达的话语形式各有区别。因此,容易出现不同的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通常表现为对于语言表达的理解差异,不同社会环境造成的语言含义区别,外语语言学习者不能充分理解本族语言中的语用含义产生的理解差异等,学者托马斯将以上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造成跨文化中主要障碍的主要原因。相关学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语用失误展开研究:

第一,交际失败研究。相关学者认为交际失败研究主要是指从微观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自然语言会话进行研究。也就是从语言的表达的节奏、句法、组织以及非语言交际方面存在各种区别问题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主要是针对某一跨文化交流问题中涉及的预料进行定性的分析与定量分析,并对对话者的交谈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合微观社会语言学理论对交谈的对话风格进行分析,并判断这些区别造成的语用失误。

第二,对比语用研究。第二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从而识别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差异。所以说第二方法主要是属于描述性质的。

第三,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在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学习者通常将中介语的语料与母语以及目的语的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相关跨文化交流者的母语语用行为与其用于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的不同,并主要分析用于跨文化交流的非母语语言受到母语语言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应用跨文化交际对比语用学的研究手段,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相关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相关学习者的语用失误的运用形式,并通过相关语用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研究语用失误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二、语用失误的英汉对比研究

第一,称呼。在交流过程中,交流的双方在某些场景下需要对对方进行称呼,在英语与汉语应用过程中非常常见。但是,英语与汉语的语言中称谓的用法具有一定的区别。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基本的称谓形式为“称谓词”+“姓”或者“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称谓不合规范的问题。在英语语言环境中,通常对地位、年龄、职称、辈分高于自己的人直接称呼名字。通常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对于这种称谓规则感到一定的?由于。在汉语语言环境下,通过只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者对于地位、职称、辈分低于自己的人才可以直接称呼其名称。但是,在英语环境中交流的双方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名称,但并不表示交流双方具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问候与寒暄。在交流中的问候与寒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交流双方的良好的交流气氛,或者为了实现其他目标通过问候与寒暄进行建立一定先导条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很多学习者知道在英语中进行对当前的天气进行讨论是常见的寒暄与问候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注意到在英语环境中,交流双方在谈论天气是常常对天气进行一定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描述天气。

第三,感谢言语行为。在交流中,对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通常进行言语行为的感谢。根据相关研究,英语语境中使用感谢言语行为的频率要大大超过汉语语境。

第四,道歉言语行为。道歉通常是指对自己的行为向对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是对某些无礼的言行进行一定的补救,希望建立并恢复交流双方的关系。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如果情景与造成的损失程度是相同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歉的言语行为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我国相关调查与研究中,美国人进行道歉语言行为的频率是远远高于中国人的。

三、基于语用学的研究

语用学是针对语言语境中使用的学问。其中,包括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关联论等。语用理论即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社会文化的相对性。根据以上所述,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语用学理论对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并指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例如,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的角度对语言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活动的时候,语言中具有的言外之意表达了表达者的真实意图。特别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母语语言使用者对于使用的语言之外把握的还不到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与误解。

而对于间接言语行为方面的理解,实际上反映了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相关学者认为交流的双方的研究交流是具有一定相互合作性质的。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交流实际上参与交流的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为了是谈话的目的得以实现,交流的参与者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与要求。通过参与者交流的应该按照关系准侧,质的准则,量的准侧以及方式准则。

四、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外语教学多半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将外语教学的重心集中在语法与词汇教学上。本文认为,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加强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突破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瓶颈,最终实现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的教学目标。

从这一角度来看,本文认为,第一,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改进,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用失误的危害性。第二,外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能够全面地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本文认为,在高校教育中的英语课堂中,不但要加强语言与交流技能训练的力度,还要充分通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课程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91-1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3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通常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两种语言相互干扰,即双语互扰的问题。受双语互扰影响,教师的话语,无论是英语的,还是汉语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语言规则,出现语言偏误。教师的语言偏误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双语素养”这一概念,并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体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问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语素养和汉语素养各自所应包含的内容,并在语言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又拟定出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标准,希望对中学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他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运用一种语言时,常常会受到另一种语言干扰,出现语言偏误。教师们也想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两种语言之间的干扰。就这一问题,我们在河北省部分中学做了一次关于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学英语教师,调查结果如下:在日常工作中,有66%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汉语处理事务;另有34%的英语教师则更喜欢使用英语处理事务。在思考教学问题时,45%的教师直接用汉语思考;35%的教师先想好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只有20%的老师直接使用英语思考。在授课效果方面,27%的教师认为使用纯英语教学效果更好;52%的教师认为使用汉语解释难点效果更好;还有21%的教师认为比较英汉语言异同效果更佳。在使用汉语方面,70%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汉语表达受到英语的影响,常常偏离汉语规则和习惯。不难看出,教师通常要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工作,使用过程中,难以做到相得益彰。常理认为,两种事物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促进,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表明,两种语言长期混合使用,彼此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正面的,相反,使用双语的教师,在运用英语时受到汉语干扰,而在运用汉语时又受到英语干扰。就个人言语而说,英语中带有汉语的影子,汉语中又带有英语的影子,英语既非纯正的英语,汉语也非纯正的汉语。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师中长期存在,这不仅困扰着教师们,还对英语教学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毋庸置疑,作为英语教师,谁都希望提高自身的双语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我们认为提高双语运用水平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双语素养。什么是双语素养?我们把对两种语言的有效操控能力称作“双语素养”。本文针对双语素养展开研究,力求找到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衡量双语素养的标准,为教师提高双语素养提供可参考的目标。

1 双语素养内容

与双语素养有关的英语内容

英语素养内容包括英语知识、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部分。英语知识有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项。语音知识具体包括:字母读音、音标读音、轻重音、不完全爆破、元辅音拼合、音变(元音弱化、音的脱落、同化)、语调、词间连读、节奏等。[1]前两项是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其余的是语音运用知识。词汇知识涉及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三个方面。读音指词的静态读音和词的语流音变,词义指词的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和新义,还有词的同义、近义、多义和反义。词的用法指词的常规用法,词的灵活用法和词的新用法等。综合起来看,词汇数量庞大,用法多样,中学英语教师应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应当在一到两万之间,这个量约是高中毕业生词汇量(3000~5000个单词)的三到四倍,这样的词汇量一般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语法知识涵盖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词法指词的构成方法,如派生、合成、转化、缩写和简写等。句法指组词成句的方法,分为词语层面和句子层面两块:词语层面有词类的划分,词的语法形态,词的搭配,还有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形式;句子层面有句法成分,句子类别,从句的使用规则,主谓一致原则,各种句式等。[2]这部分内容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英语知识。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指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听力方面:能听懂日常交际会话,包括带有一定地方口音的谈话。能听懂关于英语知识和英语教学的讲座和录音。基本能听懂国际新闻、娱乐新闻、采访谈话等广播电视节目。表达方面:能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诉求。就教学内容进行表达时,做到语音语调纯正、语流顺畅、节奏明快、内容准确、条理分明。表达专题性话题时,经过事先准备,基本做到内容正确、前后关联、逻辑合理、不拖泥带水。阅读方面:阅读兴趣广泛,对国际关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都应涉猎,做到能抓住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意图、正确把握作者态度。能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能读懂有关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章,从中获得借鉴,推进教学工作。写作方面:能写出基本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做到用词准确妥帖,前后呼应,色彩鲜明;做到句式选用适应文体风格;做到准确选用修辞格。翻译方面:口头翻译做到意思传达准确,词句选用正确,文化传递到位,避免歧义发生。笔头翻译做到突出语言特点,符合语言习惯,传达文化信息。

跨文化交际要求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理解英美文化,能辨别并接受英汉文化差异,努力探求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渊源,尤其是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尽力避免习语和习惯搭配中的文化失误。

与双语素养有关的汉语内容

汉语素养内容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个方面的知识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汉语语音指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声韵母拼合规律,四声调值,语流音变,轻声,儿化,节奏,韵律等。能力要求:掌握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的正确发音,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汉字内容指汉字的读音、字形、意义。要求掌握汉字的书写笔画、书写顺序,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汉字形旁的基本含义,常用声旁的读音,常用汉字的标准读音(含常用多音字),形旁和声旁与整字的关系等。词汇内容指词素的音形义,3500个常用词的词形、语音和词义,虚词的语法意义,合成词和派生词的基本构词法,常用成语、俗语的结构和意义,常用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意义和用法差别等。能力要求:词语运用恰当、准确。语法内容包括词的构成、短语的构成以及句子的构成。词的构成主要指语素的分类及其特点,构词法,词的分类和词的句法功能,语素与汉字的对应关系。短语的构成主要指短语的构成方式以及语义搭配。句子的构成主要指单句的分类及其特点,复句的分类,复句与单句的区别,谓语的构成等。能力要求:掌握汉语词类的语法功能,掌握汉语的句式特点及其使用环境。修辞内容主要有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及语体风格。能力要求:掌握汉语词语意义的锤炼方法和语音的锤炼方法,掌握汉语句式变换的方法,掌握各种辞格的形式,学会欣赏和运用常用辞格,能够根据语体风格安排词语和句子。[3]

2 双语素养标准

以上讨论了与双语素养相关的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及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双语素养标准问题。中学英语教师语言素养的最高境界就是灵活自如地驾驭语言,让语言传递出必要的信息,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展现出高度的智慧,释放出诱人的魅力。

运用双语正确表达的能力

语音正确标准、用词准确简练、语句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是顺利进行交际的第一层级。教师在运用双语时应多加关注中介语的产生情况,利用双语语言知识尽力自我修正语言偏误,注意遵循英语和汉语各自的标准和规则,避免将汉语规则套用在英语上,反之亦然。教师正确地运用双语可以提升自我想象,起到示范作用,能为学生语言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营造有利的环境。

运用双语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师无论是讲解知识,或是指导学生活动,或是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或是评判学生作业,一定要做到双语运用准确,切合语言使用的环境和目的。指导性话语切忌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万不可使学生不知教师所云。评价性话语应尽力使用客观准确、明白易懂的言语,不能偏离实际,随意夸大或缩小都可能使学生产生言过其实或言不到位的感觉。准确地使用双语能帮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学而能得,准确地使用双语也有助于学生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水平。

运用双语区别层级的能力

中学跨越六个年级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积累的双语语言知识逐年增加,语言运用能力也逐年提高。此时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感性思维后期与辩证逻辑思维前期的过渡时期,对话语的理解能力呈现阶梯状特点,即对话理解能力逐年递升。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知识基础和语言接受能力的差异选用学生当下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这样做才能赢得学生回应,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教师运用双语要注意分等级,分层次,循序渐进,符合各阶段学生的心智水平。

运用双语体现逻辑的能力

语言逻辑性意味着教师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以及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方法进行语言教学。一则是语言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完整地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词、短语和句式的分类以及语言单位的运用条件通过逻辑手段教给学生,而不能违反逻辑,随意解释语言现象。再则,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所学课程的内容和该课程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又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唯有语言的逻辑性才能使学生逻辑思维得以有效训练。

运用双语得体表达的能力

语言得体是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英语语音上的得体就是指说英语要有洋腔洋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话方式具有开口度大,口腔后部的肌肉运动范围大,常常运用语流音变、连音、不完全爆破音,重点放在重音上,以轻重音交替规律来体现语流节奏,语调以平调为主等等的特点。教师英语语音得体正是学生们期待的,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讲一口“excellent oral englishand beautiful accent”。[4]词语选择的得体是指运用词语要符合英语习惯,通常一般性话题的表达注重使用“小”词儿和习惯搭配,专业性话题的表达则注重使用“大”词儿。句型选择得体则是指口语多用简单句和并列句,而书面语却要多用复合句以及非常态句型。这些方面都与汉语表达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尊重英语和汉语各自的表达特点就是遵从语言的得体性。教师需注意话语表达适合具体情境和文化,主动把握交际过程,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感受和学习语言。

运用双语激励学生的能力

成长中的学生内心深处盼望着来自老师的鼓励,得到老师鼓励的学生会加倍努力。教师的激励性话语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是从学习和做人的双重角度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推进器。激励性话语带给学生的是自信的建立、成功的体验和美好的希望,激励性的话语也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通过双语言语唤起学生的内在力量。

运用双语增强亲和力的能力

学生喜欢有亲和力的老师,他们害怕老师那具有伤害力的语言,他们说:“they should not be cruel to the should not hurt the feeling of students.”[4]老师的话语应体现爱心,应体现亲和力。富有爱心的话语可以拉近学生与英语的感情距离,使学生喜欢英语,愿学英语,学而不疲。亲切、和蔼的话语能创造出令学生感到愉悦的氛围,而令人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处在乐学的精神状态下。[5]不言而喻,学习效果自然会提升。

运用双语产生幽默效果的能力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魅力。学生希望老师有“a good sense of humor”[4]。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打破沉闷的气氛,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幽默的语言能缓解学生的语言焦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幽默还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能够调整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有利于消除学生因身处与教师对立的地位而产生拒绝接受老师要求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学中应适当地适时地利用双语的混用或者英语汉语各自的特点送给学生一些幽默。

运用双语整合信息的能力

运用双语整合信息的能力一是指教师运用双语对教学资料进行检索的能力。《新课标》在内容的编排上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权,教师必须学会自己组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利用英语和汉语通过多种渠道查找和筛选合适的语言材料,以满足教学需要。二是指教师运用双语信息处理工具对英语教学素材和教学科研资料进行处理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双语词典,学会运用网络、计算机、音频和视频等工具,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双语工具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整合语言教学素材,处理教学研究成果。

运用双语取得艺术效果的能力

这里指教师语言的审美价值。运用双语既要体现语言的外在美又要体现语言的内在美。从外在审美方面来看,教师的语言在形式上应当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形象具体,简洁生动,清新明快。这样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外在美。从内在审美方面来看,教师的语言应当饱含教师的爱心、智慧、激情和学识。富有内在美感的语言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情感和人格魅力[5]。教师的双语审美价值体现的是教师对语言的高超把握能力和对学生的真爱之情。追求双语的艺术效果是教师语言素养的最高境界。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提出了衡量双语素养的十个标准。然而我们认为要想客观地评价双语素养,还需进行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为有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提供量化指标体系,使标准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概论(第三版中文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道真。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4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够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 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有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集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方面:

(一).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看《红楼梦》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二).日常生活差异

在说英语的国家,就如在中国一样,当遇到熟人时,人们通常会相互问候,英语中人们常常说: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____hello!

____how are you doing?

(三).语言方面

例如:“you indeed are a lucky dog”直译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用来指讨厌的人。可是在英语“狗”在这儿用来指人,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

(四).民族传统不同

刮痧是我们中国非常好的治病的办法,不过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斑斑点点的血印子。美国人就觉得是虐待孩子,这看着让人生气。

(五).告辞

“告辞”在任何一种文化当中都是最难的,尤其是对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来说。在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打算告辞之前要和主人简短地交谈几分钟,他们通常会这样说:——谢谢你丰盛的晚餐,——谢谢你难忘的聚会,——我很喜欢和你交谈,——很高兴再次见到您。

相比之下,中国的客人经常会说:“我现在得走了。”或者“我认为我现在必须得走了。”这对西方人来说就显得很唐突,还有一点儿不礼貌。

(六).恭维

在称赞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①a: your suit is exquisite. the color is so beautiful.

b1: thank you.

b2: oh, it’s very ordinary.

②a: you did a good job.

b1: thank you very much.

b2: no, i haven’t done enough. the achievemen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七).思维方式不同

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仅仅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能力除了听、说、读、写以外,还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还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了解文化,在了解文化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要求对文化因素进行科学的层次切分,分析出哪些语言形式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可能会对交际造成理解偏差和误解,甚至造成困难与障碍,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作为教师,我们是中西方文化发展与交流的桥梁,要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就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英语教“活”。

二、加强词汇讲解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要真正掌握一个词,离不开它的句法功能、搭配意义和感情色彩。由于人类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中英两种语言中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很接近,但由于宗教信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两种语言的词汇内涵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不仅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而且了解词的内涵意义。

三、重视语法、篇章结构的理解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概念、句法及篇章结构上的差异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进行对照比较,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该语言,让他们在使用英语时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不少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或写作时,仍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能用地道、得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常常出现大量中国式英语,让外国人不知所云。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我们在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时,除了具备英语语言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语用差异,即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和实用性。大部分的语用差异是由交际双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造成的。如面对同样的赞美,西方人是欣然接受,而中国人则过分推辞谦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容易犯的语用错误,如称呼、赞扬、问候等,应从中英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学生提供情景,让他们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反复操练,使他们运用语言时准确流畅。

五、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外国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体验异国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总之,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一样,没有定法可言,但是教学有法,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一定哪个找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学习方法。

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培养学生比较不同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增加学生们的英语文化知识,避免套用本民族文化的标准来进行英语交际,促进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在英语文化背景下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总之,英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是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尽量通过实践以及真实的交际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仅仅单纯地学习语言对于交际需要来说是不够的,还要学生注意及让他们熟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中,后者是支配因素,因此学习语言应该在文化当中来学习。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杜瑞清。英语教学与美国文化。外语教学,1987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5

很多小朋友没办法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通常都是由于其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没有丰富的词语来丰满自己的文章。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提高语文成绩,使学生日渐培养好的文笔和理解能力,必须从一词一句好好抓起。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在词语教学时却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教学没办法很好的达到目的。由而学生在文章的理解能力上,作文的写作上,始终存在着问题,没办法很好的提高语文成绩。这大都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1.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容易忽略词语教学,甚至常常把词语教学当做是教学时的障碍,通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查找生字词语,导致小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兴趣极度下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制能力不高,耐心不够,不能适应枯燥的学习方式。有的甚至不会进行课前预习,而教师再在课堂上将词语一笔带过,或者只是单独的孤立讲解,并没有将词语的具体词义进行深入的探讨。教师偏向于对课文的分析与讲解,在课中有的甚至不会注意将词语点出。重重问题导致了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及老师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词语,并且没有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不好词语,无法提高语文成绩与作文水平[1]。

2.对于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

注意针对语境讲解。对以上提出的小学生词语教学中存在的缺漏,首先教师要确立观念,对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在教学时要确立正确的教学方法,将词语教学融入到具体的语境氛围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轮廓,而不是单独的解释词语让学生抄写,死记硬背。在讲解课文时,遇到具体的生字生词,更要结合课文的意思,进行文中意思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课文中词语的具体含义,这对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不同的词语还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并且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词语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也完全不一样。应当多举出例句,方便学生理解。比如"欣赏"一词本来表示对一个人或者什么事物的喜欢、赞赏,可是"我真欣赏你的聪慧"以及"我真欣赏你的蠢呐"就表现除了不一样的情感。

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在讲解词语时,不要一味枯燥的重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好动,又喜欢有趣的事物,对于枯燥的生字词本就不喜学习,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再采用刻板的、生硬的方式,将会使学生彻底丧失对词语学习的兴趣以及产生抵触心理。在教学时要讲究趣味,可以结合词语用讲故事的方法,将词语()带入到故事中去,或者讲述词语的出处以及由来,以及在此词语上发生的趣事,让学生在乐趣中自然而然的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在不同语言语境中的含义。譬如"草船借箭"一词可以讲述诸葛亮借助东风用草船借箭的精彩故事,讲述诸葛亮如何在三天的时间限制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各种现实的工具造出弓箭;譬如在讲"丑陋"一词时可以讲述"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讲述它因为自己"丑陋"的外表从小在主人家被自己的亲人、主人歧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长成完美的天鹅;在讲解"嚣张跋扈"一词时可以说自己家的狗与猫打架,狗发起脾气来是多么的嚣张跋扈?。甚至在讲述"怒发冲冠"、"怒目而视"、"喜出望外"等词语时可以叫同学来表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学生比起枯燥的字词会更容易接受这些富含趣味性的东西,那么教师真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词语并且增长很多知识。

注意词语对比。在讲解词语的时候,除了注意将词语带入到课文和具体的语境中,同时还需要注意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比较,包括近义词以及反义词等。比如在讲解"丰富"一词时可以说:"平常你们去到超市或者集市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食物或者零食呢?这是你们就可以用丰富,说这里的零食或者食物种类真丰富呀,你们也可以用繁多,说种类繁多。如果到了晚上的时候,菜市场的菜已经很少了,都是一些不新鲜的或者坏的,你们就可以说寥寥无几,这里能买的菜简直寥寥无几,同学们,除了寥寥无几,还可以用什么呢?"丰富的词语用于优秀文章的词语填充,只有平常积极的累积好词语才能做到肚中有墨。另外,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词语,增加预感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8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