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沁园春长沙【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32744

【导言】此例“沁园春长沙【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沁园春长沙【第一篇】

高中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必修一)

基础知识

重要字音:

沁(qǐn)园春百舸(gě) 峥(zhēng)嵘

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 携(xié)来 浪遏(è)飞舟

多音字:

汗水 可汗 数字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重要字形:

沁香 分泌 谩骂 漫江惆怅 为虎作伥 苍茫 沧桑 阻遏 碣石

重要词义: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

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文本释要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

疑难点拨

1.这首词既写景又抒情,说说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分别写了山、林、江、舸、鹰、鱼;又分别描绘了它们的特征,如红、染、碧、流、击、翔;再突出它的数量、程度、范围,如万、层、漫、百、长、浅;再展示它们的空间位置,如空中、水底、远、近、高、低等。最后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用一个“竞”字写出了生命的力量。在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的秋,呈现出了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面对这样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与前面的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内在的联系是什么?

答:在前面描写秋景的基础上,诗人甩开了“景“,一下子提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问题,由自然景物过渡到对社会的思考,这两者之间的相通之点就是以奋斗求生存。自然界中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生命的力量,何况我们有思想有壮志的青年?这一问,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已任的宏大胸襟。

课外链接

《沁园春长沙》赏析(向明)

1.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片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2.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首词的下半片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当年曾和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3.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片的抒情乐章。

下半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

教材练习

一、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

答:朗读前可先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像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秋色,然后吟诵这首词。这就可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更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答:上片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三、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答: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来欣赏。欣赏时,要使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诗人的豪情、书法家的狂放和政治家的浪漫是如何高度统一的。当前许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可以组织班上同学在网上发起专题讨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同时,不妨动员学校语文老师参与其中的讨论,并以此为契机,让校园网进一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高考链接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上海高考试题)

望 海 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附答案:1、烘托望海楼的高峻。(这是衬托手法的运用)2、“三峡”和“六朝”,一个是地理概念,一个是年代概念,是两个不同的纬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所填空应该是:空间、时间。3、b

4、这首诗的颈联所写的角度不止两个,如“红日”和“白烟”是从色彩角度,“画角”则是从声音的角度,而“催”和“起”则是从动态的角度等,但根据题目要求只要回答出两点就可以了。

课内阅读

1.诗词为了押韵,往往颠倒词序和句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正常顺序本来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寒秋独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c.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d.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独立寒秋

2.《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能体现这幅画面特征的一个字是

a.尽 b.碧 c.争 d.竞

3.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既描绘了湘江寒秋图,又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b.这首词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悲凉情绪。

c.用词准确精当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如“万山红遍”,一个“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

d.从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和一群同伴在长沙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见证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4.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抒情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借景抒情,借助丰富的想像和雄奇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豪情。

b.上阙对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做了描绘,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c.这首词由眼前事,过渡到对景的描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豪情。

d.这首词由眼前所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选出对第三个整句(即“不管……宽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2、对诗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

b、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

3、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

b、“石壁”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c、“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

d、“高峡”指巫峡,“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

4、对整首词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丰富奇特的想像

b、巧妙地引用歌谣

c、借用古语来过渡和抒情

d、用神话故事来烘托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叶(沙白)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诗中“掷”字,写出了秋风劲吹,枫叶零落之状。“脚跟前”暗含了作为抒情的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感受。

b.“噢”字委婉曲折地引出诗人的一番领悟,这领悟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般人都有的感受,第二层蕴含了诗人独有的感受。

c.“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绿”一般象征和平、蓬勃生长,“红”一般象征流血、奋斗、牺牲,诗人道出了二者内在联系的必然。

d.诗人说是在“经霜”后才发现这一真谛的。“经霜”语涉双关,即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又是暗喻在坎坷曲折的人生中所经受的考验。

6.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遥望(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是指政治上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b.诗的上阕是说:年轻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遥望六十岁,仿佛非常遥远。

c.诗的下阕是说:到了六十岁的港口,回首一望,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青春岁月有如故乡一样亲切。

d.这首诗通过时间转换为空间的巧妙构思,告诫人们华年易逝,唤起人们成就学业,事业的紧迫感。

附答案: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语文 -沁园春 长沙【第二篇】

1、学习诗歌,感受文中的诗情画意。

2、学习诗词,了解其格律、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3、学习鉴赏诗歌,了解诗歌写作的艺术技巧,引导学生写作上注意炼字炼句炼意。

4、读背诗词,学写现代诗歌。

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第三篇】

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和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采桑子重阳》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3、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沁园春·长沙【第四篇】

沁园春 长沙

设计说明:

新课改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认知、诵读、品味、鉴赏能力是一个既具备积累知识又蕴含审美情趣教育的过程。诗词教学本身就是审美过程,让学生在诵读揣摩品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无我之境”与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相契合,与诗人的心息相通,完成对自我的审美提升。本课意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与老师一起解读诗词,形成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二)提高朗读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师生合作鉴赏,注重探究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深沉凝重却积极昂扬的心态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通过朗读体会词风与伟人的豪情壮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背景与作者,朗读诗词,品味语言与意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他是领袖,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二、背景介绍。(学案展示)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自读诗词,整体感知

(一)诵读欣赏 (多媒体课件播放)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 •长沙》,听朗读录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3、学生朗读诗词,学生评价。

提示:注意点评朗读时的情感调动、注意重读与节奏。

(二)整体感知

1、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四、朗读与品味。(分组讨论)

(一)品读上阕词句,找出景、情、志(意)三者的关系?

1、赏析独立寒秋图,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

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

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互相评价。

(1)提问: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提示:何景、何角度、何手法 ?

学生回答,学生补充,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明确: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3、分析鉴赏景、情、志(意)三者的关系,体会情景相生、运思严整的艺术效果。

提问:上阕末三句是何意,在词中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辽阔的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提出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在诗词中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收束上片写景又引发革命情怀,为下片回忆青年风采奠定基调。

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由情显志,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二)研习“中流击水”图(最后三句)

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学生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五、诵读诗词,课堂检查。

学生互相竞赛,背诵诗词。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湘江秋景的壮丽,感受了风华正茂的革命志士的昂扬斗志。在诗词鉴赏过程中掌握了诗词写景的艺术手法,今后要牢记“一切景语皆情语”,抓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相应的鉴赏题目,默写本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品读下阕,分析形象。

1、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学生讨论)

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革命志士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启发呢?

学生积极做答,教师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学案提示,完成交流评价)

1、学生自主寻找富有表现力的诗句,进行分析,师生共同评价。

提示:注意一些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注意词语体现的作者的感情。

师生合作探究:

万山:写出山之多; 层林:写出林之密;

红遍:写出红之广;尽染:写出染之透;

鹰击:写出鹰飞的矫健,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

鱼翔:写出鱼游的轻快,用“翔”不用“游”,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在空中一样轻快自如;

万类霜天: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总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为我们描绘出了广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体现了壮阔的崇高美,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2、巩固训练,选词填入空格处。

虎_____深山,鱼_____潭底,驼_____大漠,雁_____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

三、鉴赏诗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教师点拨总结)

《沁园春•长沙》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四、比较分析

1、学生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2、思考:《沁园春 •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沁园春 • 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由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评价。

教师总结点评,梳理归纳。

明确:《沁园春• 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的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词下阙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阙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五、课堂总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学习全词我们要注意诗词抒情手法知识的积累,品味语言特点,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手法分析诗歌,从而提高我们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六、课堂补充。

1、直抒胸臆

抒情手法  2、借景抒情

3、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用典抒情

6、借古纲今

7、叙事抒情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景

远眺       万山红遍                 中

层林尽染        静                   寓

湘江秋景图     近观     漫江碧透                   情

百舸争流

仰视    鹰击长空   动                情

俯瞰    鱼翔浅底                    中

峥嵘岁月图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志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教学反思

自主与创新、合作与探究是当今教育应该秉承的核心理念,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模式上打破以往诗词鉴赏课中教师沉醉于自我鉴赏,学生被动听讲的独角戏。让学生主体地位回归,回到鉴赏与品味的活动中,不再只做一个“听客”,而教师也不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一个引领者甚至是一位听众与评价者。在鉴赏过程中捕捉学生的灵感与智慧的火花,从而进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照学生的审美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在这一节课中,对于诗歌鉴赏的拓展训练还有所欠缺。学生在鉴赏时对于诗词鉴赏的术语掌握较少,思维的角度还比较窄,这些都造成学生回答不顺畅缺乏逻辑性。教师在课堂的环节调动和连接上还有更多需努力的地方,今后我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多加以学习,在课堂的预设方面还应该多加以准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路,塑造生成性课堂,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83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