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实用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279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实用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优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公路边的告示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线索,理解这条线索的真正意义;从桃园主人没有出现,却只写了狗和猫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对文中“线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初度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信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

(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点评: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为下面的学生作好铺垫。谈自己的认识,是使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便于理解。]

二、围绕线索,深切领悟

1、公路边的“桃子自采三里路”是如何引导作者招待桃园的?

2、你如何理解“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篮子里。祝您愉快!”假如当时是你看到这句话时,你会怎样想?

3、公路边的公式把人们引向什么样的地方?

[随着问题的深入,使学生真正理解告示的作用,表面的意思是把人们一向桃林,实际上把人们引向信任与被信任的一种道德境界。]

4、桃林中出现了一张纸、狗和猫,桃园主人没有出现,你怎样理解?

[通过学生长谈,使学生认识到,信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需要监督的行为。]

三、提炼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纸条上的字时,作者会怎样想?假如是你,又会怎样想?

2、付款时,你怎样理解“我”和丈夫的对话?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这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过不被别人信任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如何才能做到心人与被信任。

[信任与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1、文章是怎样叙述的?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的叙述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用第一人称,加强了文章的说服了。同时,在写往桃园赶的路上,一波三折,为下面的记叙作了铺垫]

六、作业

缩写《信任》

教学反思:

昨天在备课时,发现这篇课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内容非常好,好在同学们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于是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积累语言。

根据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利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全方位的进行预习。

第二节上课伊始,我直接导入,问学生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学生的概括,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关的自然段,这样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顺序就解决了,非常顺利。然后我问学生文中对什么的叙述最多,(告示),让学生找出关于告示的内容,并且把告示和文章内容进行联系,这样学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再让学生看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么地方?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来这样同学们已经对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然后我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钟,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并且发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没写桃林主人,却写了狗和猫,为什么?这样文中的目标全部都解决了,课后问题也解决了,最后还有五分钟,我让同学们进行了感情朗读,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看来这篇课文的学习基本成功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切入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阅读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板书设计: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3、齐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

1.揭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等)

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4.导言: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们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讨论: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小组交流,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1)哪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那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引向深入:那晏子又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说得有理就予以肯定。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又是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

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练成了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体会晏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较量:

1.自学课文第五自然段,划出晏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1)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A.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B.这段话隐含了什么意思?

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2.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品味晏子的话,体会语言的艺术

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晏子反击楚王的话,把自己的体会感悟写在旁边。

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

2.过渡:我想仅仅读一读是不能完全体会出晏子语言的魅力,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考,感受,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共同去品味,体会晏子语言的妙处所在。

3.交流、品味:

(1)同学们,刚刚大家在小组内体会地非常充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体会。

(2)讨论:你们觉得这三次交锋的场面能打乱顺序吗?为什么不能?

那我们就以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分享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吧。

(3)点评:

第一次:顺水推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次:欲擒故纵——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次: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

三、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晏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尝试份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我想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一定会给他开一个庆功宴。请你想一想,晏子获胜的法宝究竟是什么?

(1)才智过人,有善辩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晏子的确才智超群,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称它为晏子的原因了吧。

2.拓展:

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个尖刻的评论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

五、作业:

1.摘录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基础知识

形近字:婉(婉转)

宛(宛如)

生词:

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冰心在国外求学,在山中养病,在大自然中流连的经历。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文选自《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23岁留美期间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10篇,这篇是第10篇。养病期间的冰心,远离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绿树环绕的青山中放飞自己的童心,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尽情的拥抱着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赐予她的发现与感悟。 原来是一组,共10篇,这篇课文选自第10篇。散文中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是小猫,然后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本篇课文在重点描写小鸟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2.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3.教学难点:

了解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的特点。

4.教学突破点:

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课文大家都预习了,这些词语会读吗?

出示词语:玲珑娇小 倚枕倾听 心魂俱静 幕天席地 偷卵捉雏

(1)学生自由小声练习读词语,然后指名或开火车读一遍。

(2)注意几个字的字音:偷卵捉雏

(3)重点理解一下“幕天席地“的意思。

2.预习课文之后,你对这篇课文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可以从写作背景和文章内容两方面谈自己的初步认识,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然后教师抓住重点强调。)

二、整体感知,品读细节。

1.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遍课文,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

(小鸟的可爱、善良……作者对动物的关爱……)

2.浏览课文,作者都介绍了哪些鸟?按照叙述顺序是什么

(青鸟、知更雀、蜂雀、小鸟家庭)

3.青鸟就是翠鸟,我们在《翠鸟》一文中欣赏过它鲜艳的羽

毛,可是作者爱青鸟是因为它美丽吗?

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引导学生 从“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  的便是青鸟。” “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的报着春的消息。”这两句话中体会青鸟报春早,带给作者许多欣喜和希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4.作者对这些早早来报春的小鸟们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当张着红胸脯的知更雀出现时,想象作者会做什么?

(观察它的动作,欣赏它的鲜艳的颜色……学生充分想象)

5.当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蜂雀出现的时候,作者是怎样做的?

指名读“我在山亭中有时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从“眼珠都不敢动、弱不禁风、小仙子“等词语感受作者对蜂鸟的怜爱之情。指导朗读。

6.当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唱着轻美的歌飞来的时候,作者在做什么?(体会作者倚枕倾听,领略以鸟鸣春境界欣赏之意)

7.作者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在幕天席地的生涯中,和小鸟最相亲爱。从小鸟的一家找寻到哪些乐趣呢?自由读读课文的5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破壳而出、学走路、学唱歌、离家筑巢等方面体会小鸟成长过程的有趣。同时体会,作者能写出这样的语句,必定是观察良久,经常观察的结果,从而感悟作者对小鸟的关注之情。

8.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小鸟的爱的。语句,读一读“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指导朗诵。

9.这句话是直接表达对小鸟一家的爱,还有间接表达的语句,找一找。通过“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这句话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小鸟的保护之情。

10.比较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直接表达爱鸟,感情比较强烈。通过自己的做法间接表现自己对小鸟的爱也比较具体,两种表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使表达更充分,更准确,更有感染力。

11.在这么多动物中,作者为什么会详细介绍小鸟呢?再读句子“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谈谈学生自己的理解。联系上文中 “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的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冰心爱家人,也爱动物,能将心比心,拥有一种博爱的胸怀。

12.小结:在外求学的的冰心思念自己的父母家人,她在呼喊爱雏鸟,爱雏鸟的双亲的同时,也是在呼喊“想父母,爱父母”心声。写物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作者从小鸟身上寻找的乐趣,品读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关爱之情。感悟了作者的博爱。下节课,我们再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体会另一部分课文的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的材料,确定中心,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2、感受老师耐心教育,同学互相鼓励,下决心学好功课的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确定中心,展开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题目,说说“疑”字为何义?(怀疑)

2、根据这题目,如果你是读者,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谁怀疑谁?为什么怀疑他?结果如何?)对,这也是我们这文章所要写的一些重要内容。不过光清楚了这些内容还是不够的,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中心,那这文章的中心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学习文章

1、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的要求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哪一点?(根据材料,确定中心,合理想象,以《纸团疑云》为题续写文章。

3、说说什么叫“续写”?(就是把给你的材料继续写下去,使文章意思完整。)

4、读习作提示。

说说“续写”有什么要求?(先要仔细阅读的材料,正解理解意思,再要合理想象)

三、理解材料,展开想象

1、指名读材料,其他学生思考:这个材料主要说了一个什么意思?(王力同学在考试时,手中正捏着一个纸团,引起了老师的怀疑的一件事情。)

2、由于怀疑,夏老师一定会拿过纸团看的,那么纸团会写些什么内容呢?同学展开讨论:

1)纸团上写了什么内容?

2)纸团从哪儿来的?

3、反馈:

1)作弊答案,自己写的;

2)作弊答案,别人写的

3)激励的话,自己写的

4)激励的话,别人写的

4、讨论:

1)老师看到作弊答案,会怎么说,怎么做?

2)老师看到激励的话,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刚才,我们展开了想象,想出了纸团的来历以及老师对纸团的态度,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记下来,那文章会显得很乱,因此,我们要确定一个中心,然后根据这一中心,选择有关的材料。

四、选择材料

1、出示三个中心:

1)赞扬老师的耐心教育。

2)赞扬同学的真诚互助。

3)反映后进同学下决心学好数学的`上进心。

2、你认为针对以上中心,应该选择哪些材料?同学讨论互说。

并说说为什么?

3、开拓思路:当然,如果要更好地反映中心,在文章的地点上不应有很多的限制,开头写的是在课堂上,随着事情的发展,可以把事情发生的地点移到课堂之外,如在老师办公室;在走廊上;在放学路上;对人物的描写上就注重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五、开始,教师巡视。

六、选好、中、差的三文章,进行讲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6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