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后赤壁赋教案【范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01420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后赤壁赋教案【范例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一篇】

摘要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千古绝唱”,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高自不待言。笔者凭借生长于苏东坡贬谪地湖北黄州的优势,对词所产生的史地背景、微妙成因、深层影响作一探索性的勾勒后认为: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垒”既应泛指“邾城”,也应具体指黄州府治连带城东东坡躬耕地;而“西边”,当是指“人道是”的“三国周郎赤壁”――黄州赤壁沿江一带。

关键词:东坡 赤壁怀古词 史地背景 故垒 西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宋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东坡被贬黄州,那时他刚好四十五岁。这既是苏东坡多样人生的低潮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高峰时期。作为贬臣的苏东坡,在窥探了历朝文人的不幸遭遇之后,获得了一条宝贵的人生经验,即以劳作、游览、修炼结合的生活方式,儒、佛、道思想融会的思维方式,忠君、爱国、忧民统一的行为方式,去领略人生真谛、抗争苦难、昂扬悲剧精神。从此,他思想感情发生转折性大变化,并推动了他的文艺创作的猛进与崛起,创作了包括《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内的大量辉煌篇章,从而形成了他的一个文艺创作高峰。

一 “赤壁怀古”,是巧合,还是必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为“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气势磅礴;英雄豪杰,风流千古。广阔的自然空间,深远的历史时间,时空交错,多维观照,构成一幅极为豪放的非凡的艺术画卷。这一空前的艺术词章的产生,究其成因,是有着它极其微妙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

苏东坡为何被贬黄州而不流放它地?黄州,古称齐安,地处鄂东,北屏大别山,南带扬子江,地理位置特殊。它是融周文化、楚文化、巴文化和吴文化为一体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多元文化结合体。战国时,楚宣王灭邾,徙其君于黄地,邾人自山东南下,落脚黄州,建立邾城。西汉初,巴郡、南郡蛮反,被汉王朝平定,一部分巴人被徙往鄂东,是为西阳蛮、五水蛮。于中原地区而言,黄州自然属于“穷乡僻壤”。历代朝廷流放文人,多半选取山穷水恶、人事频仍的落寞地区。晚唐文学家杜牧,被宰相李德裕排挤而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北宋初期文学家王禹,于咸平元年(998)被贬为黄州刺史,“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文潜,亦于宋绍圣四年(1097)被贬任黄州监酒税务。南宋陆游《入蜀记》指出:“(黄)州最僻陋少事”,“然自牧之、王元之出守,又东坡先生、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朱熹《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也指出:“齐安在江淮间最为穷僻,而国朝以来,名卿贤大夫多辱居之,如王翰林、韩忠献、苏文忠公”。“穷乡僻壤”和“五水蛮”“作乱”的黄州,就自然地成为世袭流放文臣的地区,也成为苏东坡谪居、修炼、写作的佳绝处。这是巧合,还是必然?笔者认为这不是巧合。如果苏东坡不是恰巧被贬流放僻壤黄州成为“齐安民”的话,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绝对产生不出来的。可以说,这一微妙的创作历史背景,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因的巧合中的必然。

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致信好友李端叔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他以“劳作、游览、修炼结合的生活方式”来“抗争苦难、昂扬悲剧精神”的举动,亦见奇功特效。元丰五年是苏东坡大游览的一年,大探索的一年。他频游鄂东大地,大江南北。这是他老庄安贫乐贱、恬淡自适、返璞归真思想的再现。他从鄂东名山大川、历史陈迹中获得了人生力量、慰藉欢乐和艺术营养,应该说是鄂东的山水和名胜成就了苏东坡,促使他从“乌台诗案”流落的现实困境中走上一条旷绝千古的文学之路。元丰五年(1082)秋冬间,苏东坡登临赤壁矶,胸怀顿开,产生强烈的怀古情绪。放眼望去,江山如画,赤壁多娇。浩瀚壮阔的万里长江流向东海,赤壁的清风沁人心脾,江南西山的吴王(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行宫矗立眼前,三国赤壁之战的壮丽图景幕然浮现。由于受到三国周郎赤壁之战地“赤壁”地名的启发,苏东坡联想到自己年青时追慕英雄、图谋经世济时之伟大抱负,面对着而今壮志难酬之贬谪现实,甜酸苦辣涩五味交加,心底不由涌起了万丈波澜,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了“赤壁”两赋一词。仰慕英雄,寻禅论道,阐发人生哲理:“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巧合,还是必然?笔者认为这不是巧合。如果苏东坡不是恰巧登临黄州城外的赤壁,不是恰巧面对武昌西山吴王行宫而向往英雄事业、怀古伤今的话,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绝对产生不出来的。可以说,这一微妙的创作地理环境,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因的巧合中的必然。

二 “故垒”、“西边”,离不开黄州古代战地

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有多少?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且不说五赤壁说、六赤壁说、八赤壁说,且不说真的赤壁战场在蒲圻(现改名“赤壁市”),在武昌,还是在黄州?单说苏东坡所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之“赤壁”在黄州,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赤壁怀古,仅仅是苏东坡假借曹周以抒胸臆而已,黄州赤壁与历史上“三国周郎赤壁”之战的“赤壁”不能等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按我们的认识习惯来看:其中的“故垒”,代指旧堡垒、营垒,古代屯兵的营地;“西边”,显然指所要圈定“三国周郎赤壁”之战中“赤壁”的地方。

“故垒”、“三国周郎赤壁”究竟坐落何方?历来词注家作了诸多解释,但都含糊其辞地说是“旧时营垒”。几年以前,有幸读到潘良炽、刘孔伏两位先生的论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在这篇论文中,他们将他人认定的“故垒”、“西边”坐落方位归纳为三个具体地方:一、指“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废旧的营垒”;二、指黄州城。三、指“黄州附近的邾城即女王城遗址”,理由是“只有发生过激烈战争的邾城故址,才同后面的‘周郎赤壁’配得上”。而后两位先生对这一、二、三地的说法都作了否定。

本文认为,潘、刘两位先生对第一、二地说法持否定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否定的理由欠充足。

三国赤壁之战不发生在湖北黄州,也不发生在湖北蒲圻。苏东坡词中的“故垒”,并不能限指“周瑜当年驻军而‘剩下废旧的营垒’”,也不能限指在黄州城建成之后出现的“营垒”。苏东坡明明说的是“故垒”,而不是说的“三国周郎赤壁”废旧战址,怎么能把“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地,又看作是“废旧的营垒”?明明说的是“故垒西边”,而不是说的“故垒”即“三国周郎赤壁”营地,怎么能将黄州城视为“故垒”?本文以为:涉及黄州任何历史时代的军事“故垒”,苏东坡都可选作为词中“故垒”定位的标志。北宋以前,黄州地区就发生过几次大的军事冲突。春秋时,发生过楚徙邾于黄的盛大战事;东晋时,毛宝将军与后赵大将夔安在邾城――赤壁江边血战;东汉刘宋王朝,沈庆之遣将屯兵西阳城(邾城附近)血洗聚居山区的“五水蛮”等。其客观存在的黄州以上历史军事“故垒”,都可以视作为苏东坡词中“故垒”定位的标志。于是寻“故垒”以西“三国周郎赤壁”遗址就有依据了。

至于潘、刘以“赤壁在女王城遗址西南,亦与‘西边’不甚相合”、“女王城久废,名不显”和“距离赤壁又有十余里之遥”为由,来否定所谓第三地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只能要求古人以大方向大致定位,不能苛求古人以今天的卫星导航、测量仪来精确定位。赤壁在邾城(女王城)故垒的西南。“西南”与“西边”,没有离开“西”的大方向;何况古代的营地与战场之距,最短有几里,最长乃至数十里。“女王城距离赤壁又有十余里之遥”,这算什么!至于黄州的所谓“三国周郎赤壁”战场之大,据专家考证,已是近百里的江水线,延及到今团风县县府所在地。

难能可贵的是,潘良炽、刘孔伏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见解。他们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苏东坡游后就作的,而是在室名“东坡”(没有这个室名――笔者注)上构思创作写成的。并由此推出这样一个观点:词中的“故垒”即指躬耕地东坡。其理由为:一、“东坡的‘西边’正好是赤壁”;二、“查苏轼《东坡八首诗序》云: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第一首诗云: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东坡原来是‘故营地’,苏轼把它称为‘废垒’”。此等之见,不失为一家之言。但是,还有待完善。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50亩东坡躬耕地怎能容纳成千上万军队的活动?

“故垒”、“三国周郎赤壁”究竟在黄州何处?笔者以为“故垒西边”的“故垒”,既应泛指“邾城”(或称“女王城”、“西阳城”),也应具体指“黄州府治”连带城东东坡躬耕地。“故垒西边”的“西边”,当是指“人道是”的“三国周郎赤壁”――黄州赤壁沿江一带。黄州赤壁,苏东坡多次游览过,范围很大,包括今“赤壁湖”(又名“鸡窝湖”、“矶窝湖”)、“赤鼻(壁)矶”、赤壁新村沿岸江域。就“赤鼻(壁)矶”而言,就有三个矶头,东坡《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所纪游的矶头就是南面的矶头,即“东坡赤壁”所在地。要了解具体考证,可参看饶学刚的《苏东坡在黄州》。

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雄风依在

黄州赤壁,坐落于湖北黄州城西北赤鼻(壁)矶上,濒临长江中游故道北岸。因“崖石赭赤,屹立如壁”,故名“赤壁”;又因“崖石突出下垂,状如悬鼻”,又称“赤鼻矶”。前面说过:黄州“赤鼻(壁)矶”就有三个。苏东坡《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所纪游的矶头就是南面的矶头,即“东坡赤壁”所在地。《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南面赤鼻(壁)矶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石峰林林地直插云霄,奔腾的骇浪汹涌地拍打着崖岸,咆哮的江流卷起如千万堆雪浪的涛头。如万马奔腾,气势非凡;如雷电轰鸣,惊心动魄。这一奇险壮丽的艺术境界,至今仍扣人心弦,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的奇险壮丽雄风仍在。我们可以从苏东坡的诗文中找到复原的原型。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写道:“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酒。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赤壁赋》写道:“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后赤壁赋》写道:“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记赤壁》写道:“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断崖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上有二蛇,或见之。”

《与范子丰书》写道:“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

在“江之”,在武昌对岸,在“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的黄州赤壁山南面的矶头,正是苏东坡当年所游并借景怀古之地。矶头“斗(陡)入江中”,“断崖壁立”,如“虬龙”、“虎豹”的“乱石”直插云天,“岩”、“幽宫”、“蒙茸”的奇洞遍及矶头。种种惊险景观,如今仍历历在目。正是这一奇特而微妙的赤壁山势地貌,成为造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重要成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苏东坡:《东坡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苏东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后赤壁赋教案【第二篇】

1.(2015新课标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2015山东)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答案(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2015重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策扶老以流憩 (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3)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给人以人生启迪,读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我们不难明白苏轼面对长江发出的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子,这与韩愈《师说》中哪句的观点相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不吸取别人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走向灭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概述自己在艰难时刻追随先帝,说明创业的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8.(2015北京)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三篇】

《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想象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以及鉴赏方法,为鉴赏一般的诗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品味词的意象意境;熟读背诵。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雄阔,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让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陶冶情操。

2.情景教学法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合作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材分析

怀古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题材,诗人们通过这些诗词向读者展示了许多人生感怀。怀古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本课将以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境,感悟诗人深沉的思考,从而学会如何鉴赏怀古诗词。在教学中把朗读和鉴赏重要词语和句子放到中心环节,以读带动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以往的学习已具备鉴赏诗歌的初步能力,但是对语言的感悟,诗歌意境、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把握还很薄弱。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也留下了很多英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以三国的纷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点好奇心来品读这首著名的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先由学生介绍自己所认识的苏轼,最后由我补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唐宋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由作者、背景介绍引入今天鉴赏的第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以鉴赏的基本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对于苏轼,学生是很熟悉的,但在这节课上我依然要让学生回顾苏轼的生平,并给学生展示我所准备的材料,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鉴赏诗歌很关键的一个方法就是知人论世,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等等。)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预习学案把学生在预习学案中提出的相关疑惑,归纳之后投影)

然后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讲解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答他们内心所产生的疑惑,是为他们服务的。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并培养他们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增强他们学习诗歌的信心。)

(四)文本分析(小组合作——理解分析)

1.解题:题目“赤壁怀古”给了我们哪些信息?相对应词中哪些句子?大声朗读本词,找出相关语句。(方法之二:审读标题)

明确:作者立于赤壁之上,由眼前之景怀想到古人古事。

(诗歌的标题中经常包含着一些重要信息,可能是关于诗歌的内容,也可能是关于写作的背景等等,但是标题又是极易为我们所忽略的,因此特地安排解题的环节,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关注标题所提供的信息。由此归纳第二个方法:审读标题)

2.哪句词句使词由赏景转为怀人的?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宏观把握全词,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3.由此可见,这首词的结构非常清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让后世人赞颂不已的写景的词句,来追寻苏轼的壮志豪情。请齐声朗诵上篇。思考:在上篇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提问:这个特点你是从哪归纳出来的?

明确:抓住关键字词:乱、穿、惊、拍、卷、千堆雪。从这些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苏轼豪迈的气势,雄浑的笔调。(方法之三:抓关键词)

(词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抒发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分析景物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抓景物特点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就是看关键词。同时这些字词本身也极具表现力,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4.在这样壮阔的美景中,词人想到了谁?(周瑜)据史料记载,赤壁之战时周瑜已经34岁,作者为何会写此时“小乔初嫁了”呢?

明确:目的是表现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从而与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

5.由此可见,作者塑造出的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形象?(讨论、概括)

明确:年轻有为,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有出色的指挥才能。“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另外也暗示了周瑜与孙权的特殊关系,揭示了周瑜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羽扇纶巾”可见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范,表现了他智慧的一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一个少年得志、刚柔并济、能文善武的青年才俊呼之欲出。

由周瑜自然联系到作者自己,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东坡当年47岁,两鬓斑白,非但无所建树,反而贬官黄州,不免感慨万分,悲从中来,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

(了解苏轼在这里例举周瑜的典故,目的是和自己对比,从而引发感慨。)

6.以本词为主要依据,联系《赤壁赋》以及写作背景,想象作者在面对如此壮阔之景时的内心活动,写一段苏轼的内心独白。注意紧扣文本,写完后交流,看看谁更能准确把握苏轼的感情。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在这过程中,多少英雄豪杰都已成为过去。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人生是那么的短暂。英雄如曹操,而今安在哉?豪杰如周瑜,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相比较而言,我苏轼个人一时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多情应笑我”是自我解嘲,既然如此,我何必还多情善感地感叹自己华发早生而一事无成,耿耿于怀自己比不上周瑜而羡慕他的功成名就呢!不如释放自己,放开怀抱,“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洒下一杯美酒来祭奠江月,将我的情感寄托在这壮美的山水之中,正如《赤壁赋》中苏轼对友人的劝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表达了苏轼豁达的情怀,而这也正是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

板书:对英雄的景仰,失落但不消沉,情感旷达!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历来受争议之处。我在设计问题时避开了对于他感情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个辩题,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去体会词人的心境,并结合苏轼在《赤壁赋》这同一时期所写的作品中的感悟,以及对苏轼性格的了解,展开讨论,确定苏轼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争论,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更多的要提醒学生“紧扣文本”和“知人论世”,现学现用,最终得出结论。由此提醒学生最后一个技巧:紧扣文本。)

7.回过头来,再看在预习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现在也都迎刃而解了。

(五)在理解了词人情感的基础上,一起将本词有感情的朗读,再次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背诵本词的同时,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15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写景——壮美

咏事——雄浑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第四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词的代表作,而且是整个词史的巅峰之作,甚至被奉为词艺的最高峰,千百年来几无疑议。然而,其艺术究竟如何高妙,却缺少明晰的读解,往往是大而化之的质的定性比较多。胡仔说:“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元好问也说:“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金・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具体量的分析比较到位者甚是寥寥,就连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也只是说:“上片即景写实,下片因景生情。”[1]最具新意和深度的是孙绍振教授关于“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的分析[2]。而我个人认为,这首词的艺术探索还有未竟的领地。就艺术而言,其高妙之处全在于一个“错”字,“错”出了水平,“错”出了风格,“错”出了艺术,“错”出了魅力。

一、“人道是”:明言错,将错就错,怀古伤今

“人道是”,也就是别人说是;至于“我”自己,是颇为怀疑的。苏轼在《赤壁洞穴》里是这么说的:“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他在《与范子丰书》里也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北宋・苏轼《与范子丰书》)黄州赤壁很可能不是真赤壁,真的赤壁在哪里呢?在赤鼻矶的上游,长江的南岸,和赤鼻矶相距几百公里呢,它叫蒲圻赤壁,又叫周郎赤壁,还有个名字,叫武赤壁(黄州赤壁就叫文赤壁)。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注释说:“苏轼所游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当地人误读为‘赤壁’,进而以为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一般认为,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3]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说:“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山,即曹公败处。”(唐・杜佑《通典》)

为什么要在“三国周郎赤壁”之前注明“人道是”呢?要知道,诗词不比散文,字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可谓一字千金。苏轼至少有两层意思要表达,一是做一个说明,我苏轼是不相信此赤壁就是三国赤壁的;二是虽然明知不是三国赤壁,可我还是要借其怀古。怀古是和伤今联姻的,这里面就包含了强烈抒情的意味。换言之,苏轼太想伤今了,以至于这个“古”是真是假都不管不顾了,即便是错的,将错就错又何妨?问题是,苏轼现在怎么了?他有怎样的“今”呢?课本注释说“谪黄州团练副使”,“谪”是十分粗略的,问题在于为何“谪”,怎么“谪”。

林语堂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六月,一个御史把坡谢恩表中的四句话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4]哪四句话呢?“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北宋・苏轼《湖州谢表》)“其”,就是“我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城。然后是审讯,余秋雨在《坡突围》里写道:“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坡!”[5]苏轼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他给苏辙写诗诀别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北宋・苏轼《狱中寄子由》)好在他朝中的好友范镇给神宗写信,说他“实天下之奇才”,宋神宗其实也不想杀他。在坐了四个月的大牢后,苏轼获释,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连签署公文的权力都没有。副使闲官根本就没什么俸禄,苏轼寄居在黄州的寺庙里,靠朋友帮助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亲自耕种,自号东坡居士。苏轼被关的地方叫御史台,因为院内遍植柏树,乌鸦栖巢于上,故称乌台,苏轼的案子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侮辱摧残以至于斯,可谓劫后余生!他的罪名其实是莫须有的,是一帮排挤他的小人捏造的。苏轼自己对这段遭遇也闭口不言。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十分困窘,他这样描述当时的窘境:“余至黄州,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北宋・苏轼《东坡八首・序》)缺衣少食而需要垦荒种地,至为落魄潦倒。旷世才子,一代文豪,如此遭遇,令人唏嘘感叹。关键是,在此之前,苏轼还算是比较风光的。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

仁宗嘉佑二年(1057),二十岁,考中“事实上的状元:主考官欧阳修,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为避嫌,才把苏轼擢为第二。”[6]嘉佑五年(1060),二十三岁,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又考了第一,宋代开国一百年,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人。嘉佑六年(1061),二十四岁,出任凤翔签判,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神宗熙宁四年(1071),三十四岁,出任杭州通判,节制太守权力。熙宁七年(1074),三十七岁,出任密州太守;熙宁十年(1077),四十岁,出任徐州太守;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十二岁,出任湖州太守。元丰三年(1080),四十三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太守已经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况且苏轼每在一地,政绩卓著,百姓拥戴。苏轼似乎也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在密州,有一次打猎,他写词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豪气干云,而且风光无限呢。

在密州时,“鬓微霜”,零星白发;现在呢,在黄州,“早生华发”。“早生”,本不应该这么早,却这么早就生出白发了;而且,“华发”给人白发很多的联想,未老先衰了。诗案前后,不啻天壤!

这是伤今,他借的“古”呢?“公瑾当年”。“当年”是什么时候?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时。公瑾当年多少岁?三十四岁。年轻呀,加上“小乔初嫁”,情场得意,地位特殊(二乔姐妹,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可谓春风得意。而且周瑜很英俊,“雄姿英发”,有诗为证:“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南宋・范成大《吊周瑜》)真豪杰,美男子,倜傥风流。“羽扇纶巾”,儒雅呀;“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曹操的百万大军,在周瑜儒雅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够潇洒!赤壁一战而天下三分,周瑜功勋卓著。爱情,才貌,功业,地位,无不称心如意,简直美不胜收!

什么叫鲜明对比,这就是。未老先衰,劫后余生,潦倒落魄的苏轼;春风得意,倜傥风流,儒雅潇洒的周瑜。相形之下,苏轼伤今之意跃然纸上。所以黄苏说:“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宾于主。”(清・黄苏《蓼园词评》)借古之周瑜,伤今之苏轼。

二、“小乔初嫁”“羽扇纶巾”:有意错,错出艺术,设错因梦

有意思的问题在于,苏轼不仅怀古怀错了地方,而且还怀错了事实。一是周瑜娶小乔的时候二十四岁,苏轼把时间整整推后了十年;一是装束为“羽扇纶巾”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苏轼张冠李戴了。我们来看几则史料。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娶小乔时周瑜二十四岁,是在攻取皖城(公元214年)之后,不是在赤壁之战时。

“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东晋・裴启《语林》)

诸葛亮羽扇纶巾,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而周瑜“羽扇纶巾”则未见任何史料。

“臣(诸葛瑾,笔者注)窃以瑜昔见宠任,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虽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是一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威武勇猛的武将,而不是羽扇纶巾的儒将。

是苏轼不知道这些事实吗?不可能,大学士坡,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野史笔记,悉皆通晓”,不可能连四大史书之一的《三国志》也不读的。他这是故意的,明知故错。问题在于,苏轼为什么要明知故错呢?

“小乔初嫁”时,周瑜才二十四岁;至赤壁之战时,周瑜已三十四岁,小乔已嫁十年,不是“初嫁”。作者写赤壁之战而写“小乔初嫁”,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是也。而写周瑜少年得志,则是为了反衬自己的不得志。这是潜台词。

“羽扇纶巾”的张冠李戴,却是颇费思量的。为什么把儒将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标志贴在武将周瑜身上呢?也就是把儒将、武将合于周瑜一身了,儒将化了的周瑜,是个什么形象?风流潇洒。苏轼可能觉得,只是勇武,缺少可爱;加上美人,称得上风流;而只有具备了羽扇纶巾的儒雅,才称得上潇洒。(苏轼本就是一个十分潇洒的人,从《密州出猎》就可见一斑。)

潇洒到什么程度?“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场血战,火烧连营,飞矢如雨,竟然如此轻松自在!这是夸张,更是衬托,勇武的拼杀变成了儒雅的说笑,淡化武力其实是为了强化儒雅。

不只于此,苏轼还为这“谈笑间”的大战设置了一个十分壮阔的背景,是怎样的呢?“乱石穿空”――岸上险,“惊涛拍岸”――岸边险,“卷起千堆雪”――江中险,(“雪”除了白的颜色,还有冷的感觉。)险,险,险,雄奇壮阔,惊涛骇浪,声势浩大,雷霆万钧。在这种情状之下打战,战场之惊险可想而知!而周瑜只是“谈笑间”,何其潇洒!正着说还不过瘾,苏轼又反着来说,接下来他怎么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吗?惊涛骇浪,雷霆万钧,可以画出来吗?画是美好的代名词。而波澜壮阔者,非有襟大气度者不能画,且此画也只能于胸中构画。有多少豪杰?不就是周瑜嘛。这些都是背景,为的是让周瑜出场。

这就恐怕不只是用来反衬苏轼自己的落魄了。我们不妨用仿句的方法来理一理思路。

把黄州赤鼻矶错当成蒲圻周郎赤壁,是为了借以怀古伤今,所谓将错就错、事出有因,进而表现出苏轼伤今的强烈愿望。

把“小乔初嫁”推迟了十年,是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进而反衬苏轼现今的潦倒落魄。

把“羽扇纶巾”转借给周瑜,是为了给武将周瑜以儒将风度,所谓文韬武略、儒雅潇洒,进而突显苏轼心中风流潇洒的梦。

很显然,这里可能寄托了苏轼的某种理想或曰梦,自己多想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呀。为此,苏轼不惜用时光倒流、偷梁换柱的办法来无限美化周瑜。能不无所不用其极吗?他是偶像嘛,偶像务必是完美无缺的。一句话,原来苏轼故意弄错几个事实,实际上是想因为他心中的一个梦,像周瑜那样风流潇洒的梦。

这里需要略微解释一下“风流”这个词。词典上有四个义项:“①风雅洒脱,有才华而不拘礼法;②杰出不凡;③男女私情;④放荡轻浮。”[7]苏轼这里,除第四项外,余者似乎兼而有之,以风雅洒脱,杰出不凡为主。而且可能还有突破,因为苏轼笔下的周瑜还包括建功立业宏图的实现。因此,苏轼的“风流”应该增添一义:建功立业宏图的轻松实现。

苏轼的梦实现了吗?当然没有,实现了就不叫梦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神游”故国,强调是精神相遇,也就是联想想象;应笑我多情,难道不可笑吗,潦倒落魄如此,还做着风流潇洒之梦,想想也无非是梦一场。认识到“人间如梦”,说明美梦已醒。梦醒了,苏轼做什么?“一尊还酹江月”。用一杯酒祭奠江中之月。这个“江”,在词的开头出现过,它不是一般的江,而是“大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滚滚东逝的长江,大浪淘沙的长江,逝者如斯夫的长江。他是在祭月亮吗?不是,他是在祭奠他心中的那个梦。流走的是江水吗?不是,是他心中的那个梦。淘尽的都是英雄人物吗?也不是,还有梦,那个风流潇洒的梦!

这个梦还是一个清醒的梦,换句话说是苏轼精心营造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向往和憧憬,是个白日梦。这之后不到三个月(赤壁词作于七月底),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他还真做了一个梦,睡着之后做的梦,他在《后赤壁赋》里写道:“是岁十月之望,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顾笑不答,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北宋・苏轼《后赤壁赋》)如果说前面的梦随江水流走了,这里的梦则随仙鹤飞升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但不管是流走了还是飞走了,梦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冰冷的现实!

如此说来,好像苏轼该呼天抢地、痛心疾首了。事实不然,这里分析的只是诗意,也就是赤壁怀古词词意所应在。生活中的苏轼不完全是这样的,在他散文化的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泰然、超然和洒脱。他在给李之仪的回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北宋・苏轼《答李端叔书》)纵情山水,开心于不为人知。《前赤壁赋》也说:“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之前在《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词序里说:“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北宋・苏轼《西江月・序》)放浪山水,欣然自足,应该还是很洒脱的。

三、“酹江月”“惊涛拍岸”“千堆雪”:无意错,艺术的“错”,诗文有别

当然,梦是没有了,可“错误”还在继续。“酹江月”说明时间是在晚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景似乎于白天乃见。“江月”,江中之月,能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说明风平浪静;而上阕“浪淘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似乎表明此时还惊涛骇浪。进而,明月之夜,满地满江皆似霜雪,浪花之雪白(“千堆雪”)如何见出?还有,题为“赤壁怀古”,似乎苏轼站在赤壁山上,居高临下,雄视千古,可苏轼真到过山顶吗?

其实苏轼并没有上到赤壁山的顶峰。他在《赤壁洞穴》里说:“断崖壁立,江水深碧。遇风浪静,辄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非有洞穴也,但山崦深邃耳。”(北宋・苏轼《东坡志林》)洞穴肯定在山腰,而非山顶,而且风平浪静才去,“惊涛拍岸”恐怕是去不了的。苏轼在《前赤壁赋》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的晚上,当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他在《后赤壁赋》游赤壁是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当时“月白风清”“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在天气顶好的情况下游赤壁的。前一次没有上山,“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一次上山了:“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盖二客不能从焉。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北宋・苏轼《后赤壁赋》)但很难爬,虽然苏轼比“二客”好一些,但依然没有爬到山顶。

苏轼没有登临赤壁山,也就是说《赤壁怀古》完全是他想象联想之词,唐圭璋先生“即景写实”,所言非也。这就涉及到诗词和散文的区别了。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超越了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之类的限制,它是概括性极强的,视自由的、假定的想象为生命。黄生说:“极世间痴绝之事,不妨形之于言,此之谓诗思。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清・黄生《一木堂诗麈》)明知故错,还要错上加错,苏轼之梦不可谓不“痴绝”;而所谓“即景写实”其实是“以虚为实”。这和散文有很大不同。散文里的事实虽然不是生活事实的复制,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接近事实的。在诗词中说“白发三千丈”,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散文里硬要说“生出了三千丈长的白发”,则肯定要闹笑话了。像前述日记式的《赤壁洞穴》开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记游性质的《前赤壁赋》开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的开头“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等都是十分具体、真实的。

“把‘大江东去’,当作即景写实,从字面上理解为‘长江滚滚向东流去’,就不仅遮蔽了视觉高度,而且抹杀了诗语的深长意味。这种东望大江,隐含着登高望远,长江一览无余的雄姿。”[8]而事实上苏轼并未登高,大江东去,一望无余的视野,显然是诗人的心域,是假定性的想象。且“千古风流人物”是不管怎么“看”都是看不到的,而是联想到的。想到了大江,想到了历史英雄人物,仿佛他们都在“我”的脚下,就给人一种诗人处于雄视千古的高度的错觉。空间之高和时间之长就这样一“望”而知,时空的瞬间转换只有诗的想象才能完成;也只有完成了这种自由的想象,诗才会具有如此深长的意味。这种错觉是很美妙的,妙就妙在若有若无之间。

同样的道理,“乱石穿空”三句,也为想象之语。上文已述,他是在给周瑜的出场创设背景,并非登高望远之所实见。在散文里,“断崖壁立,江水深碧”“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丝毫看不见惊涛骇浪的影子。这就足以说明,诗性的想象是假定的、自由的。孙绍振教授说得十分明确:“诗歌中的物象并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客体的一个特征被主体的某种感兴所选择,在想象中同化的结果。”[9]彼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涛汹涌,它就会在诗人笔下涌起惊涛骇浪;而此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浪不惊,诗人就可以让它风平浪静。“酹江月”时风平浪静就是缘此。光“酹江”,诗意还是十分平淡的,虽说有对开头“大江”的照应,但这种照应还只是线性的,只不过是将“望”江变为“酹”江而已,“酹”是“望”的结束。而“酹”江中之月就不一样了,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前赤壁赋》里“月”象征永恒;而在《赤壁怀古》里,似乎可以代称词人的理想、梦想。月光本来不动,而有了“江”,月光就流动起来了,也就是那个本来也算是永恒的梦也随之而流走了。此时的“江”就一定得是静的,波浪不惊,这才能看见水中之月,能见水中之月,才知“我”的梦虚无缥缈。诗意的美妙就在这动与不动之间。

诗尤其是抒情诗是极致化了的情感(“痴绝”)的介质(“形之于言”),是理想化了的生活(“以无为有”),靠的是自由的想象(“以假为真”)。既然是假定的想象,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深究这首词写的是白天还是晚上了。或者,他写登高望远之时是在白天,像“大江东去”,像“乱石穿空”;而俯首祭月之时是在晚上,因为唯有月亮才是他此刻的知己,此刻的寄托。(这也是他赤壁诗文里每次出游都在明月之夜的原因)于是,前述的几个“错误”也就不是错误了,而是艺术的虚拟,假定的想象。余秋雨说:“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10]细究苏轼赤壁词,信然!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26.

[2]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0.

[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75.

[4]林语堂。坡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122.

[5]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9.

[6]刘小川。品中国文人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8.

[7]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393.

[8]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1.

[9]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4.

后赤壁赋教案【第五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3.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鉴赏。

教学难点

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对字词有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赤壁赋》,体会这个写作特点。

二。文本研讨

(一)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并大声朗读,体会情感。

第一段: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里的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呢?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乐。

(二)思考课文里还有哪些情?

悲情:

1.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见茫茫月色江水,触景生情,产生美人天各一方之叹。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思考:“美人”指代什么?)

苏轼是一个诗、词、文、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旷世奇才。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排挤,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不得干预公务。

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此时,在“天一方”的“美人”,成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念,成了遥远的梦想。才华横溢的他,正值壮年,遭此厄运,困守黄州的现实把苏轼所有的梦想击得粉碎,只留下怅然的叹息。

经过吟诗与吹洞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2.第三段眼前之景激发了联想,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

眼前之景引发了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三)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那么,哪里是阐释理的?

第四段水风月这些景物阐释哲理。

用水与月作比喻,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由此,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四)再次朗读第四段,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五)总结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苏子的“乐”和客的“悲”都是由眼前之景生发出的(情由景生),苏子对“人生与宇宙”哲理的阐述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喻的(理由景生)。

眼前之景引思,眼前之景触动心灵,眼前之景激发联想,眼前之景阐释哲理,眼前之景预示人生。

二。比较阅读

苏轼在黄州留下了三部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高中课本有两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作品之间有太多的相似,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气势宏大,境界壮阔。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心情闲适潇洒。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表现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少年英俊、从容潇洒、儒雅、指挥若定)

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

3.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彷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

若从不变的角度看,看似短暂的也是永恒。山间的明月,耳畔的清风,都是造物主的馈赠。诗人发现了生命的价值,凸现了生命的伟大,因而去享受生活,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仕途的逆境坎坷的诗人深知生命的短暂,参透了是非荣辱,但是并没有从万事皆空的角度去放弃和忽略生命,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眷顾和感激。诗人对永恒执着地追求,这不是消极的颓唐。如果说《念奴娇》更多地借助黄老思想来排遣忧愁的话,那么,《前赤壁赋》则更多一些积极入世的色彩。

三。拓展延伸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是否消极?你是怎样看的?对你有何影响?你是怎样对待挫折的?

2.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真有吹洞箫的客人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赤壁赋》的内容进行赏析,体会了文章景、情、理完美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这种手法,而他作品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不顺,希望大家能学习苏轼,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8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