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精编教案【实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精编教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和平的美好,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能力: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搜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知识: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战争是一个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然而战争又如同可怕的恶魔,随时都会侵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影视片中战争的血腥残酷的画面会令每个孩子恐惧不安。孩子们至真至善的心灵是害怕战争的,他们渴望着没有战争的和平生活。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只要我们关注一下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十分太平。对于身处信息相对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的认识会相对受到限制,对当今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和冲突了解有限,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很有必要。另外,农村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搜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着力点,既有生动丰富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心灵,又有理性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力。鉴于学生收集资料有难度,教师在课前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读报或查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战争的相关资料;课内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再现当前国际上的战争和冲突,让学生大致了解当今世界上的战争和冲突不断,激发他们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讲述战争中儿童生活的图文资料,感受到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惨痛灾难;通过“我眼中的战争”讨论会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小调研,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力;通过近年来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应用的实例了解,认识高科技武器用于战争中的双重性。借助那些具有震撼力的悲惨的战争画面,拉近学生与苦难中儿童的距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进而对和平产生强烈渴求。
同时,教师应当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自己所用的教学资源是否能为学生所接受,是否符合这些孩子的认知水平,着力从儿童的视角,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分析来看待战争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知道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搜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教学所需的与战争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材料。
学生准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读报或查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发生冲突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收集反映战争中人们生活的图片、文字资料及近年来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应用的实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从儿童眼中看战争”“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战争并不遥远
[播放视频:战争并不遥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些数字和画面中你感受到什么?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但是,只要我们关注一下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十分太平。(板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活动二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播放动画: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一双眼睛、一幅幅画面、一段段中,你看到了什么?设想一下战争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根据课前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的照片,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一张张瘦骨嶙峋的小脸,一片片形同废墟的家园,一幕幕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战争!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亲人;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家园;因为战争,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战争是多么可怕啊!(板书:从儿童眼中看战争恐惧不安担忧)
设计意图:感受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恐惧、不安和担忧。
活动三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1.[播放视频:从数字看战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数字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阅读资料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统计的表格。(板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持续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军民伤亡
财产损失
战争费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2.[播放视频:战争留下的后遗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讨论:战争带来哪些后遗症?近来国际上发生了哪些战争和冲突事件,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各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分别介绍自己所研究的专题。如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文物的毁坏、对环境的破坏、给人们心理带来的阴影等等。
:战争,它不仅残酷地摧残生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人们留下难以根治的心灵创伤,使环境受到永久性的破坏和污染,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深重的灾难!(板书:环境破坏心灵创伤……战争风云下苦难)
设计意图:认识到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理解战争的危害。
活动四高科技与战争
[播放视频:高科技战争带来的后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个事件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设计意图:思考高科技武器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初步认识高科技武器用于战争具有的双重性。
板书设计
从儿童眼中看战争
恐惧不安担忧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生命伤亡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心灵创伤
……
战争风云下苦难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三)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四)教师将果实按小组分给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
(五)分别说一说自己组内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六)小组合作:将小组内的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七)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多。
(八)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九)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十)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十一)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三篇】
师:我们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怎么样?看谁最爱动脑筋。
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师: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师:其实我们也能创造!(板书:我也能创造)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
(2)、(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学生思考、交流:
生1:敢于提问;
生2: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生3:我的新发现;
生4: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
生5探索没走过的路……。
通过有趣的智力大比拼,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一开始就进入高潮。
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创造到底是什么,从而明确了主题。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创造的意义
(1)、师: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如: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举例说明创造就在身边
师:一谈到创造,许多同学就会立即想起爱迪生等大发明家。创造似乎只是那些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这样的普通小学生没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1)、课件呈现:“橡皮头铅笔的自述”。(我是橡皮头铅笔。我是美国的一位小朋友发明的。这位同学总是在写错字时着急找不到橡皮,于是他就想,为什么不把橡皮绑在铅笔上,那就不用费劲的去找了。后来他把橡皮和铅笔组合起来,就发明了我。)
听了刚才橡皮头铅笔的自述,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谈一谈。
师:其实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
(2)、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你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你就能把握住创造的机遇。
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师: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五个单元、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不在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从开放的特点讲,教科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引子’。从情感角度说。为加强德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本教材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形式活泼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体例特点是教科书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或称为活动内容)。各单元体列结构又分主题文字、提示语、旁边、情境对话、照片、图标、学生作品、空白框等。
二、学生分析
面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懂得家庭责任感,之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化解矛盾。
3、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真实的友谊,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关心他人。
4、感受身边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祖国大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五、教学措施
1、以教科书为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映衬学生的心灵世界。
3、侧重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实录等教学环节。
六、教学安排
每周一个主题,穿插复习。每周大约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