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质4篇
【导言】此例“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能够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够建立正确的机器人整体概念。
5.学会正确对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6.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机器人的“器官”概念。
8.为传感器的学习建立合适的实践渠道。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机器人部分内容中,传感器部分的重点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感器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学生机器人原理、设计学生机器人运动的重要环节,对促发学生的整体概念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本课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提高,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2.教学方法指导
(1)本课是练习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单元学习的技术。
(2)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学生制作机器人所需的素材、传感器实物等。
(3)本节课的关键是“评价与共享”,这既是指技术上的评价,也是指资源上的共享。全班交流,小组内研究。
(4)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时间,交流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既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作品,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实物。
[参考资料]
传感器是机器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一般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特征,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对光产生反应的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比如microphone)、力传感器(比如压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比如陀螺仪)。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的范围很广,有最简单的光敏电阻,就是光强度的大小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光强度的感知,也有目前最复杂的摄像头Camera。然而在我们机器人中,用得最多的是Infra-red红外传感器,其中的红外接近传感器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通过它,目前我们可以获得机器人的在移动过程中与前面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然这距离非常短。不过,对于我们的机器人来说,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承受的选择。
还有一种目前比较有用的红外传感器是叫红外探测器,它不同于上面的红外接近传感器,它没有红外发射器,只有一个红外接受单元,由被测物体发出红外信号。一般用来做热感应用,比如人走近或者动物走进这样的传感器时,它就会产生信号。在生产安全领域用的比较多。对于我们吗,最多就是有人走进的时候能够作为一种感知手段来让机器人获得:“哇,有个发红外线的家伙冲我走过来了”这样的信息。
还有一种目前我们也能承受的是摄像头,与之相配套的,能应用于机器人的识别软件和硬件还相对比较少和昂贵,目前成熟的市场产品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CMU-Camera套装,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如果我们不用他们的套装,自己开发的话,其它硬件投入相对少了,但是你要对计算机编程相当精通,而且难度相对很大。
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碰撞或者接触信号的,比如机械手的应用,当你放一个东西到机械手的时候,机械手自动抓住它,它就需要力传感器检测东西抓得紧不紧。典型的力传感器是微动开关和压敏传感器。微动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开关,通过调节开关上的杠杆长短,能够调节触动开关的力的大小。用来做碰撞检测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这种传感器必须事先确定好力的阀值,也就是说只能实现硬件控制。而压敏传感器是能根据受力大小,自动调节输出电压或者电流,从而可以实现软件控制。
声觉传感器:
目前最多的也就是麦克风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声音信号。当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声音解决方案。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很像,也属于距离探测传感器,但是它能提供比红外传感器更远的探测范围,而且还能提供一个范围的探测而不是一条线的探测。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距离传感器之一了。
位置和姿态传感器:
机器人在移动或者动作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姿态动作,否则就会产生控制中的一个开环问题,没有反馈。位置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就是这个用的。常用的有光电编码器,由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一般是电机驱动,通过计算电机转的圈数,可以得出电机带动部件的大致位置,编码器就是这样一种传感器,它一般和电机
轴或者转动部件直接连接,电机或者转动部件转了多少圈或者角度能够通过编码器读出,控制软件再根据读出数据进行位置估计。还有一种是陀螺仪,这是利用陀螺原理制作的传感器,主要可以测得移动机器人的移动加速度,转过的角度等信息。
[参考教案]
1.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猫》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或一段故事情呢?
生:回答老师提问。
师:机器猫就是一种虚拟的机器人,它非常能干,可以帮助小主人公完成很多心愿。这些就是靠它灵巧的双手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学生机器人的小器官是怎么样变出“大神奇”的。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有知”唤醒“无序”,从实物入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心理。
2.新授一:学习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第一课时)
师:机器猫非常灵活,它是小主人公的好朋友,请你观察下它,看看它是怎么样让小主人
知道它的喜怒哀乐的呢?
(播放机器猫的视频片断)
(学生讨论)
师:请回答下面一组问题:
(1)机器人的“表情”部件有哪些?
(2)机器人的“感觉”部件有哪些?
(3)在机器猫的身上找一找,它们都藏在哪里了呢?
(学生回答问题,接合课本内容,并讨论)
(观察多组学生机器人的照片,介绍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组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动手触摸学生机器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作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的环节。
3.新授二: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课时)
师:机器猫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神奇极了,在现实的学生机器人身上,也能有这样的神奇。不过,它们运动的时候,可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用手脚来运动,而是通过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来实现的,它就是――传感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器官!
(学生看书,阅读相关的章节)
(教师辅导巡视)
知识小问答:
(1)传感器相当于人类的什么器官呢?
(2)传感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3)每种类型的工作动力是什么呢?
(4)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有传感器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结合实物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生观察)
注意:此处学生适应有一定难度,教师可接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适应过程。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进度和频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在理解、完成上个任务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此中领略知识的快感;将复杂的知识细化,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体系;用客观形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接触,避免过于单调的学习交流。
4.总结与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学生机器人的重要的器官传感器,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常常接触到它们,今天的机器人之所以能这么灵活,也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教材中介绍的知识以外,传感器还有很多种类,请回家查找资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中的小型竞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编程步骤,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
让机器人尽可能地走直线。
课时安排:
2-3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调试比赛场地一块;比分记录牌一块;综合得分记录牌一块。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走一段直线,学习机器人编程中最简单的“顺序式”结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设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走线段”任务对刚接触机器人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儿童化、趣味化着手,投其所好,让学生沉浸到机器人学习任务的愉快氛围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课内竞赛等方法来实施。
第一次主题任务活动,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互学互助,提高效率。
教学建议:
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提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准备让学生尝试。
分析该项任务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机器人邮递员的任务要求,我们可以归纳出: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接下去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呢?机器人硬件需要怎么组装设计?如何来编程呢?怎么控制机器人走的远近呢……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来编写程序:分析任务,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下载运行,修改调试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操作概念和步骤。
由于本次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搞一些课内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练习建议:
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完成送信工作的邮递员机器人。同时,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还可以继续进行挑战:让机器人邮递员返回,送第二封信等活动。
1.导入新课。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机器人的基本知识,那么现在机器人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
生:是一个人/替人类工作的,会干活,会开车……
师:想像一下,将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生:更像人类/更聪明/能独立思考……
师:今天我们就要自己来设计、搭建一个机器人,并进行一次送信比赛。
2.实践探索。
师: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机器人邮递员。看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邮递员最能干,能将信准确及时地送达指定地点。
宣读本次比赛的规则:
(1)各队按要求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及调试工作。
(2)在每次比赛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
(3)采取对抗赛形式,每次两小组比赛,三局两胜制,胜队进下一轮,负队淘汰。对决次序由队长赛前抽签决定。
(4)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判。
(5)比赛中,如果因为场外干扰或者场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赛,由裁判决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赛。
(6)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每小组两位参赛选手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其他人不能进入。
然后,教师简单分析本次任务的特点及完成任务的思路。
请小组成员全部上台,给大家作经验介绍。
其次,各小组拿出评价表格,根据评测表为本组(队)的表现打分。
3.整理下课。
师:好!同学们。我们的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请各小组整理好自己的器材,由组长交回到老师手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插入图片》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十五课的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20xx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20xx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课。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能力目标:
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审判能力。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教学难点:使用文字环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
四、教学方式设计:
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尝试练习、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
五、教学进程设计:
课前准备:
1.“小帮手”课件;
2.语文课文及相关图片;
3.学生日记若干。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引出任务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1篇好看?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1篇?说说为什么。
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文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
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放在你们桌面上“图片”文件夹中,如果你觉得你能完成,就打开WORD文档去操作,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就打开桌面上“小帮手”自学后再操作。
2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学生在WORD文档中练习插入图片,不会的同学可先跟着“小帮手”学后再操作。
指名做出来的同学演示并解说。
学生再练习。
指名说一说插入步骤。
师板书:“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确定。
这个步骤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插入图片。
板书: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3 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同学们已经学会插入图片的步骤,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插入方法。老师在你们桌面上准备了一个“试一试”文件夹,里面是部分同学的日记,请你选择其中的1篇,插入和它内容相符的图片。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出示两副有问题的作品,师: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
联系学过的插入剪贴画,试一试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学生讨论解决办法。
指名说一说。
小作者根据同学们建议的解决办法进行演示修改。你们也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存在什么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
再来看一看这幅作品,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4 运用所学小组创作
要求学生充分必挥想像力与创造力,使用WORD软件来修饰1篇语文课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篇充满个性的作品。
制作要求:
1)图片与内容搭配,重点突出。
2)布局合理,修饰恰当。
3)设计有特点,有创意。
现在请大家打开桌面上“做一做”文件夹,选择你最喜欢的1篇课文,动手操作吧!
老师在“图片”文件夹中已经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采用,也可以上网自己去搜索。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作品,请小作者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自评、生评、师评。
5 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充分利用在计算机课上所学的知识,把你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
6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设计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40分钟里,全班学生围绕着多个真实的情境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教师启发指导、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这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提出任务
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适合学习主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展开和完成,学习平台的建立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任务驱动法是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出发,将教授者、学习者、教学环境三者融为一体,构建探究教学的氛围,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是强调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这也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本节课我所创设的情境是: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1篇好看?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1篇?说说为什么。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文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
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对旧知识的掌握能力,对新问题的辨别能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很快进入学习主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方式。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将要讲授的新知识蕴涵于一个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小任务之中,任务设计针对性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新知,为了帮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2个小自学课件;另外,在学法的设计上教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此设计了分层参与的自学任务:(1)会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可直接完成任务;(2)有困难的学生可参照自学课件;学习过程中教师强调生生间的相互帮助与协作,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自学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乐趣,知识目标轻松达成。尤其是最后综合性任务的设计,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知识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练,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现,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增强。
3.师生协作,典型评议,即评既改,互相启发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教学时常只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往往会忽略了老师自身的作用,以为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叫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势必使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习难以成效,更加不可能达到学习目的。本节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恰当的作品评价,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教师的点拨要有度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活动,讨论的组织与点拨也非常地重要。如果教师点拨得当,那么就可使学生事半功倍,不然就有可能只是做做无用功了。因此教师的点拨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有深度,要点拨到点上,就好比打蛇打七寸一样,如此就便于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识创新的天地。教师要杜绝在点拨时言语大而空,言之无物。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点拨的方法提示学生在插入图片时的操作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在课的最后,教师还要及时点拨学生去反思本节课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反思中得到升华。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1)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2)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3)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4)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画鸡身
(课件、范图演示)画鸡头
画鸡眼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画鸡脚
画鸡嘴
涂颜色
图2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
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如图4:
三、全课总结
(略)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