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案【汇编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职业道德教案【汇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职业道德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药学职业道德;药学专业;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近些年来,药品行业频发的重大药害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医药行业职业道德观一次又一次的大讨论。尽管这些事件暴露出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乏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对部分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拷问。大中专医药院校的学生是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管理的后备军,毕业后将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重要工作之一。
1药学职业道德培养现状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药学职业道德教育具体体现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一个章节,理论性强,但比较枯燥。但实际上药学职业道德培养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一课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药学专业的教育中,覆盖于所有课程,由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多方面多角度的阐述,加深学生对药学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往任课老师关注专业讲解而忽略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而学生由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内,接触社会少,而且很少亲身经历药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没有共鸣,对职业道德的培养就仅仅停留在书面上,死记硬背一些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应付考试。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笔者以所在院校为例,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进行专业授课的同时对药学专业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及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围绕一定的培养目标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药学专业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要注意一下几点:1. 案例的选择要典型,紧密贴近现实生活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教学知识点和职业道德之间的联系点,同时也找到学生关注的“兴奋点”,由“兴奋点”切入教学内容,提出讨论焦点,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2. 教师要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合同学们的知识背景,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提示和正确的引导。3. 让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讨论,焦点不在是仅仅放在知识点,而且要深入到人性,对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从业人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进行多方位的深入探讨。4.老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要从积极的方面予以必要的肯定,不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
5.在分组讨论之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上学生去思考和归纳,并且采用书面的方式现场进行发表,最后要对学生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认可和评价。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总结教学目标中需掌握的知识点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3案例教学法在对药学专业职业道德培养应用
笔者在讲解专业课《药物分析》中药物杂质检查一章内容时,以轰动一时的“毒胶囊”事件作为案例,开展教学。上课前一周,安排同学通过网络了解“毒胶囊”事件全过程,重点关注:1、“毒胶囊”的“毒”是什么?2、“毒胶囊”的“毒”标准是什么?3、“毒胶囊”的“毒”是从哪里来?4、“毒胶囊”的“毒”如何检查?5、“毒胶囊”的“毒”如何避免?在课堂讲解中,同学们在回答前3个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杂质的种类、杂质的来源、杂质检查的一般方法等相关教学内容,而在回答第5个问题时,同学们展开的积极的讨论。先总结如下:1、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应牢记药品是关系到民生的特殊商品,以人为本,决不能把经济利益作为目标。2、在以保证公众健康作为价值取向的同时,在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重点把关,确定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具体体现为:在药品企业原料购买环节,从业人员必须以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从源头把关,保证采购原料的质量;在药品生产环节,从业人员必须认真、自觉、严格地用GMP条款来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在药品检测环节,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质量规定的标准检验,保证药品质量达到和符合最优标准;在药品监督环节,药品监督部门应该建立怎样的监督机制来保证有效监督;最后对于出现不良药害问题时,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何定义,如何避免已发药害的继续蔓延和同类案例再发。课后,笔者与同学沟通发现,这种教课方式使得同学能够主动查找资料,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视野,不但对教学内容接受的比较容易而且印象深刻,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好。同时,同学们对职业道德的感触明显加深,更能体会到自己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4结 语
故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药品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把好药品质量关的前提,是把好“人品”关。“教书育人”,作为药学专业教师不仅要以教书为重,更要时时刻刻以育人为本,培养“精于业、德于心、诚于人”的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素香, 魏颖慧。 案例教学法在中药新产品开发教学中的应用[J]. 药学教育, 2013, 29(3): 53-55.
[2] 丁淑敏, 宋国强, 陈智慧。 《 药事管理学》 课程教学对学生药学专业素质的培养[J]. 广州化工, 41(4): 177-178.
职业道德教案【第二篇】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功能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职高学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德育课,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一直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目的和宗旨,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交给学生,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并组织他们开展讨论,最后山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评。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从而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热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时,我设计了生活中典型违法行为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并运用图表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最后利用学生从网上寻找的相关法律案例,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巩固,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以讲授理论为主的课堂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孤立的易遗忘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这课时,给学生播放全国劳动模范马班上的邮递员土顺友的事迹资
料,有助于学生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和意义,再播放一段爱岗敬业模范世界一流桥吊专家许振超的影像资料,有助于学生对“敬业”的理解,启发学生做事情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有利于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契介点
案例教学法,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得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时,我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讲解,这些案例涉及到社会上大家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如房屋合同的订立,旅游中遇到的合同纠纷以及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等等。从对这些案例的讨论中,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合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认识到了学习有关合同的法律知识,学会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重要意义,看到了法律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密切关系,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用案例讲授法例证观点
这种方法把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揉合,是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先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案例材料,接着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归纳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最后,教师再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简略的讲解。这样通过教师对案例和课程内容的讲解,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用案例模拟法创设情境
这种方法需要教师以生动的实例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能够设置高度仿真的问题情境,那么,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洞察力与想象力。如讲《崇尚程序正义》时,我先选用了法庭审案的影像资料进行讲解,然后再模拟法庭的活动,这样以自观的材料,生动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领悟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切实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用案例讨论法协作探究
这种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常见形式,一般步骤是:先让学生熟悉案例材料,接着提出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分组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从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中引导他们总结相关理论。如讲《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时,我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分组开展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我概括点评。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案例,多方查找资料,积极参加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融洽气氛,适时参与讨论。
激励参与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多是大班上课,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进行前做必要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并制定适当的分组和考核办法。
职业道德教案【第三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会计人员经常会陷入道德两难的困境,因为他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服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具有双重身份。由此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也屡见不鲜。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课程中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水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这种边工作边教育的方式属于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显著。要从根本上做到“操守为重”,应该从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教育入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践者们就呼吁增加道德指导,尤其是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Cohen和Pant(1989)指出,虽然还没有达到实践者的期望,但是针对会计师所作的道德指导已经增加了很多。许多组织建议将道德教育加入到会计课程中,如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未来结构、内容和范围委员会(1986)、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1987),以及美国商业学院联合会(1988)。上述研究的结果还不足以论证会计师或会计专业的学生显示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否受到了道德介入的影响。Jeffery(1993)对比了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道德发展水平,得出的结论是:低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道德推理得分;高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推理评分。Armstrong(1993)测试了独立的、给高年级会计学学生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效果表明,参加“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学生在伦理发展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Borkowski和Ugras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伦理状况进行的调研表明,本科生在遇到伦理难题时更加公平一些,而研究生相对来说更加功利一些。Langenderfer和Rockness(1989)对道德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多会计课堂上的道德教学均遵循“教授法规”的方法,即对会计道德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法规条文、遵守法规上,而不是优先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上。结果是学生可能开始把职业法规看成是所有道德智慧的来源,很可能对这些道德法规本身的含义以及这些道德法规所没有包括的其他道德l青景不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种依赖于道德规范来决定什么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行为,将对道德判断的责任从个人转移到了法规上。然而,现行的法规可能不会引起更强的道德意识和更浓厚的道德氛围。“教授法规”的教学方法似乎制约着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道德冲突以及处理会计职业中的不确定性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他把“诚信”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好会计工作,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项怀诚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学历教育中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叶陈刚对会计道德教育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其研究表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并不存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发展仅仅以政治课作为代表,大部分学生并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会计专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制,缺乏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相关案例。
纵观国内外有关会计道德教育的研究发现,以上研究只注重课程设置、开设会计道德课程的时间、教学方法和诚信教育。虽然对会计道德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具体内容的系统研究。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计
会计是一种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每一位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经济信息都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作为国家、集体利益监督员的会计人员,既要深刻认识本职工作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此,高校应调整会计学专业现行课程设置计划,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纪教育等纳入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切实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职业品德教育 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虽然重要,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但具体工作却十分平凡、琐碎。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具体地说,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工作的艰巨性,热爱会计事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会计教育作为整个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导,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高校会计学专业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保证进入到会计队伍的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学课程设置计划中应增加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从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开始,逐步深入到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意志和信念教育。
一是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在经济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增强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道德价值认识,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为增强认识,应该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该课
程讲授的内容应当包括该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品质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提倡先公后私、重贡献轻索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自己选择行为和合理判断的能力,坚定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实践表明,没有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对职业道德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只有深刻认识会计职业的社会价值,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有了认识,不一定能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决策,因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职业道德情感。通过了解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学生对此只是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还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而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和体验,表现为职业自豪感、责任感等,对道德行为有极大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应当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验》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包括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及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在虚拟的会计工作中实践《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内容,认识道德问题,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否的假设下,分别作出职业道德判断。分析两种判断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
三是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克服一切障碍的坚强力量,它能够使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一贯坚持原则,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原则。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会计人员,才能抵制各种诱惑和外界压力。因此,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必须结合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为磨练意志,应该在入学后的第三、四两个学期开设《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义利共生原理、道德契约、会计败德行为分析等。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通过设置若干会计假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探寻造假者和违法犯罪分子蜕化变质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二)法制教育 法制是道德规范中带有强制性的部分或最基本的部分。法制教育是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由于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法制教育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具体地说,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必须尽快开设有关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纳入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就业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
(三)专业教育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对会计一知半解的人,根本不能胜任会计工作,至于是否遵循职业道德就意义不大了。因此,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育绝不能放松。虽然专业课程的开设目前已经比较齐全,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专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为日后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设计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要培养一支品质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法规的会计队伍,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上述设计的课程内容,而且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包括以引入案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旁听案件审判过程的现场感受法,以学习理论为主的系统讲授法,跟踪指导,模拟实验教学法等。
(一)案例教学法 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案例教育,借助案例既能够使学生对道德问题较为敏感,又能够增强对道德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从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吸纳开放意识,使用义利共生原理和道德思维方法识别案例中的道德问题,教会学生运用学过的《会计职业道德范畴》和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从违法者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处查找违背职业道德的原因,借以分析和巩固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学生作出的道德决策,让他们总结遵循职业道德的重要和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并形成一个书面的分析报告。案例的选择应以剖析反面典型与宣传正面典型并重,剖析反面典型可以达到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目的;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可以弘扬正气,更加坚定自身的道德意志,增强未来会计人员固守职业道德的信心和决心。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老师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搜集案例,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方式均能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崇高职业品质的培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和研讨会计工作中发生道德冲突时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为其进入会计行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现场感受法 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是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对学生极具感染力。通过组织学生亲自旁听法庭对违背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或先进的事迹报告(邀请一些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善于从日常小事做起的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让学生自己感受道德决策的历程。学生在校体会不到整天与钱物打交道的会计工作的实质,如果采用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聆听违规者的败德经过或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定遵守职业道德的决心,使那些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的学生直观认识到“操守为重,不做假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切实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三)系统讲授法 从道德理论到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学习和吸收。系统讲授道德理论和专业知识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过程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流程,为其做出的道德行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跟踪指导法 建立日常的跟踪指导制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和实践情况建立评价、检查、奖罚制度,并记录存入个人档案,与将来就业岗位的推荐结合起来。通过日常检查,对坚持原则、社会责任感强、履行职业道德的学生要表扬奖励;对一般违反职业道德的学生,要批评并及时纠正;对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罚”。通过跟踪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
职业道德教案【第四篇】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可以适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其中对于意识范畴的教学而言更加实用。在案例教学的带动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积极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来开展实际的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从意识上进行转变,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案例的引出带动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探讨,从而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进行安排,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而言可以结合身边的案例进行讲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与重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教学的真正作用,为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指明方向。
二、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具体的职业教学中也更加侧重于技术教学,因而对于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的讲解有所欠缺,这种现象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进。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枯燥的教学内容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其实际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个人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需要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便于更好帮助学生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三、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及其运用
1.讲解法
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需要尽可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引以为戒。在讲解案例之前需要通过简短的理论知识来做铺垫,然后再将案例抛出,引发学生的探讨与学习。讲授《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中,教师向学生们讲述了19岁的小佳偷走残疾人鑫鑫900元治病费用,耽误了鑫鑫最佳的治疗时间最后双腿截肢。小佳这种行为已触犯刑法,故以盗窃罪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并罚款1000元。教师告诉学生,若按照小佳的盗金额,还构不成犯罪,但其所盗窃的对象是残疾人,并且造成残疾人双腿截肢的重大后果,带来的危害性极大达到了犯罪标准。通过专业性的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地知道犯罪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并且一旦触及到法律就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无法抹去的污点。
2.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阅读相应的案例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例如,讲授《依照程序维权》时,引入案例如下:李某在舅舅的织布厂上班。9月末,李某向自己的舅舅讨要3000元工资多次,未果。为了能够要到工资,李某绑架舅舅的小儿子,并电话威胁舅舅发放自己应得的工资。当李某看到舅舅及其妻子赶到,立即把其儿子高高举起,并恐吓他们要把孩子狠狠摔在地上。之后李某被制服,法院最终以非法拘禁罪拘役李某五个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积极的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护的,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于法律的认知,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惩罚坏人,同样也是保护正义的有效武器。
3.重视课中的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