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291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通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秋天》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2、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体裁的文字美。

活动难点:体验秋天的优美景致以及庄稼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秋天的图片一副,秋天各种果子成熟的图片

2、字卡: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你觉得这幅画面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致?说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3、你觉得秋天美吗?美在哪里?

三、幼儿学习诗歌《丰收的秋天》

四、学习词语:丰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节

五、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1、秋天的稻田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2、出示秋天果子、庄稼成熟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3、教师小结。

《秋天》教案【第二篇】

秋天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秋天》教学设计【第三篇】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的诗作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难得这位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情境、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之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而这里却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伴随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一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的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人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选自《中小学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

《秋天》教案【第四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1.学生按顺序观察。

2.学生自由讨论,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文,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学生认识自然段,并且用序号标注。

4.学生识字。

(1)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学生自主识字,汇报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学生开展摘果子游戏活动,如果摘果子的学生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

5.三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共有几句话。 1.填一填。

这篇课文有 个自然段。

2.给正确的音节涂上喜欢的颜色。

秋(qiū quī)

个(ɡè ɡè)

气(qì bì)

片(qiàn piàn)

3.给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新字再组词。

了→( )→( )

人→( )→( )

一→( )→( )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1.学生汇报: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看图学习第2个自然段,思考回答。

(1)数出有1句话,写了什么。

(2)学生看图,回答:“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理解“一会儿”。

(4)学生明白:“一群、一会儿”、“一”字,“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看图,读课文,回答问题。

(2)学生理解“啊”表示明白。

(3)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

4.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名学生读课文。 4.我知道“一”字的读音。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 1.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师生会背。

3.师生独立背诵。 5.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天气( )( ),树叶( )( ),一( )( )叶子( )( )( )落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整节课中,

利用多种形式的自由读,分段读,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习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1.学生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做游戏:捉气球。

2.学生背诵课文。 6.读一读,记一记。

秋天 到了 高高

会飞 一个 来了

蓝蓝 一片 天空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认读“了、子、人、大”。

2.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占格位置。

4.(1)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仔细观察,掌握结构,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的不同之处。

(3)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在班级展示。 7.填空。

(1)“了”字共( )画,第二画是( )。

(2)“子”字共( )画,第三画是( )。

(3)“人”共( )画,笔顺是( )。

(4)“大”共( )画,笔顺是( )。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1.学生读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3.学生口头造句。

(1)自己练说。

(2)指名说。 8.我会说。

下课了,同学们一会儿 ,一会儿 ,玩得可开心了。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1.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9.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围绕新认识的生字,展开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秋天》教学设计【第五篇】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 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3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