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五年级科学课件(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70298

【导言】此例“五年级科学课件(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年级科学课件【第一篇】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模型: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蛋壳8个半圆,纸筒24个,两块板(师提前必须预做实验P18)

生准备(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图画纸好)(2)带几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四种基本图形

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

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那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张改变一下形状托起一本书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5.学生讲述方法。

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

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纸筒形状

承受力

纸筒形状

预测

实际

三角形

正方形

六边形

圆筒形

8.小结: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牢固的形状?

四、拓展。

1.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经风,猜猜多少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2.演示,P18圆筒实验,人站在上面。

(两个演示实验都是先预测老师再演示)

3.看了刚才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五年级科学课件【第二篇】

科学五年级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沉与浮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2、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的(微粒)运动有关。

6、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

7、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如:(锑)、(铋)、(镓)。

9、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10、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1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1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4、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5、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确地知道时间。

2、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3、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5、(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

6、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7、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8、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9、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0、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11、不同的摆**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

12、计时器的组成:(齿轮**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器由摆来**、齿轮由垂体来**。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3、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提出,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4、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6、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7、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

8、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

9、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10、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1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12、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即(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14、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6、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17、地球的运动: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24)小时为一周期,可以用(傅科摆)来证明,产生了(昼夜交替)、(北极星不动)等现象。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可以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产生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

18、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等。

19、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五年级科学课件【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知道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知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激光镭射笔、小镜子、水槽、蓝墨水和牛奶混合物、靶心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中都了解了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2)既然光是以直线传播的,那么如果我把激光笔对着桌面,光点会投射到哪里呢?

3)现在我不改变激光笔的方向,你有没有办法让射在桌面的光点跑到天花板上去?(请一名同学来试一试,做一做)

4)刚才我们发现,光在碰到镜面的时候,有没有继续沿直线传播呢?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板书:光的反射)

过渡:刚才我们在将镭射笔的光点通过镜子反射到天花板上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光走过的路线?想不想更清楚地了解光反射的规律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了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实验装置:水槽、装在水槽里的镜子,以及蓝墨水和牛奶的混合液体)

2.分组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二次反射现象。(两个分组活动整合,分别为任务一和任务二)

1)一起学习完成任务一所要掌握的方法,解读实验细则:

* 激光镭射笔沿着水槽内壁射向指定的光点

* 改变射入光线的角度,进行观察

* 用直线表示光的路线并用箭头表示方向,完成光的路线图

(在小组完成任务一的情况下,搬离水槽,来老师这里领任务二)

2)小组自学实验方法,分工合作,挑战完成任务二,知道光的二次反射现象。

如图所示:将科学书竖立在桌上当障碍物,激光笔和靶心分别位于障碍物的两侧,不改变激光笔的位置,利用两面镜子,使镭射笔的光点越过障碍物射中靶心,并完成光的传播路线图。

3.汇报研讨,光的反射以及多次反射的规律。

1)汇报完成任务一的情况,说说自己的发现

2)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汇报任务二完成的情况。

4.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光的反射的例子呢?(光反射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危害)

1)马路上的反光镜(凸镜)

2) 医生戴的额镜,奥运火炬的取火(凹镜)

3)潜望镜(二次反射),重点讨论。

4)光污染:玻璃幕墙 黑板反光

5.小结:光在遇到镜面的时候,会改变传播路线,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分光。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 播

五、板书设计:

五年级科学课件【第四篇】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 、能准确测定自己的脉搏。

科学知识:

1 、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 、认识血液循环器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 、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教学重点: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 课时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心脏模型、小橡皮球、水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什么?(心脏在跳动)

2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

二、自主学习:

1 、认识心脏。

( 1 )**: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

学生试着回答。

( 2 )讲述:大家回答的都不是很准确,让我们通过心脏模型来认识心脏。(出示模型)心脏共分为 4 个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上面还布满了各种血管,它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 3 )**: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让我们来观看有关心跳的录像。你觉得心跳是什么?

学生汇报。

( 4 )讲述:通过观看录像,同学们对心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心跳。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 20 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指名演示实验,谈体会。

( 5 )要求:由于皮球数量有限,我们换个方法也可以做模拟实验。每个同学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 20 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分组实验、交流。

全班汇报。

( 5 )讲述:通过模拟实验,大家感觉到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感觉到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这只是模拟实验,我们再来看一段真实的录像,看看心脏究竟是怎样跳动的?

学生汇报。

( 6 )小结: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2 、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 1 )讲述: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的,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几组实验来看一看。

( 2 )演示实验 1 ,反复挤压塑料瓶,你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水被挤压到另一个瓶子里了)

( 3 )**: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全身)

( 4 )**:为什么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呢?通过什么来运输的?

(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 5 )讲述:我们来看人体的血管是怎样分布的。

出示血液循环模型,讲述:人除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跳外,全身分布了动脉和静脉供血液流动,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第 1 课中,我们已经学会测量 1 分钟内脉搏的方法,是怎样测量的?今天我们要测量 1 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你们会测量吗?

(把手放在胸口,有力地跳动)

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并记录。

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并记录。

( 6 )**:把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与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差不多……)

3 、血液循环的意义。

( 1 )**:现在,你能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干什么吗?

小组讨论、汇报。

( 2 )讲述: 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经过流动,把氧气和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通过排泄器官输出。

( 3 )**:我们在学第 1 课时就通过数据发现,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讨论、汇报。(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

( 4 )**:由此可见,心脏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呢?

小组讨论、汇报。(加强锻炼……)

第二课时

三、加强巩固:

1 、讲述:我们都意识到锻炼身体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心脏,增强心脏的功能。你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锻炼计划?

2 、分组讨论计划的目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等。

3 、课后完成锻炼计划。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87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