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精编4篇
【导言】此例“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案例分析1
首先,教师把这篇课文再复习一遍。把说明文的顺序整理一下,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景点变换的顺序及写作中的详略得当等。复习完这些内容,接下来在黑板上板书,布置这次口语训练的堂上作业的要求:1.学完《故宫博物院》之后,联系实际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概况;2.选择路线,交代清楚位置方位,落实重要景点,建筑物名称,介绍规模、布局、特点等内容;3.注重交代方位变化的词语;4.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说明;5.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准备。每个学生都要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个代表上台发言。
十五分钟过去后,第一小组的覃靖林首先上台发言:“大家好,现在我们站在十五中门口,此刻映入眼帘的是气派的大门,我们可以从大门进去开始参观,我们看到的是‘卧虎藏龙’,她沐浴在阳光下,我们继续沿着笔直的校道参观校园,两旁成排的树木,这儿最多的是芒果树,这里举办一年一度的‘芒果节’。再往里走一点,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宽阔的篮球场,还有一个新建的跑道。十五中之行暂到此,祝大家旅途愉快。”
接下来是钟睿同学的发言:“大家好,我是负责带领各位参加十五中的导游,我的名字叫钟睿,祝大家能有一个美好愉快的回忆,下面我们来看这块巨石,名为‘卧虎藏龙’,它的形状如同一幅中国的版图,又如同一位正在哺育孩子的母亲。上面的花纹形状,就像一条飞跃的巨龙,一只雄壮的白虎。象征着十五中卧虎藏龙,桃李满天下,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在这块巨石的右边,就是教学区,办公区和综合楼,左边是文化长廊,上面是金光闪闪的校训‘表正行端,笃初慎终,书香致远,气锐自华’。巨石的后面是羽毛球场和排球场,校道绿树成荫,芒果飘香,往里走就是大操场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矫健的身姿,最后就是新修建的足球场和田径场了。此次参观旅行到此结束,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欢迎各位下次再来十五中。”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卢冬,她热情洋溢地说:“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担任本次旅程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卢导或小卢。本次参观的地点是十五中,现在我后面是一块名叫‘卧虎藏龙’的石头,大家请往这里看,这块石头是不是很像我们祖国的版图呢?看,这是一条笔直的校道,两旁是几块宣传广告牌,上面贴着本校的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加拿大学习的照片,这也证实了这里的老师是不断充实自己的。往里走将会看到一个很大的舞台,这里是我们举行升旗和老师同学们表演的地方。最后,让我们在十五中的校歌中结束这次旅游,希望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这几个学生发言之后,接着请一些学生点评。农玉芬同学认为钟睿同学的导游词比较好,因为她的内容写得好,特别是介绍“卧虎藏龙”时,语言形象、生动,很有吸引力。林晓婷认为卢冬同学讲得好,因为她很像一个导游,讲得亲切、自然。两个学生点评之后,这一节课就刚好结束了。
这节课完成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上这节课的同时,是要贯彻叶圣陶先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学完《故宫博物馆》这篇解说词,希望学生们模仿来写,现在练好,以后对写导游词,参观记等都是有好处的。这也可以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这节课,相当部分学生是能够按要求来写的,做到了景物介绍井然有序,再就是能够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语言优美、流畅。他们在短短15分钟内完成这篇解说词实属不易。这说明自己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再回头看,发现他们离写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的相关认知。
教学案例分析2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错账更正;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71-03
一、案例背景
1.教材
在记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差错,如重记、数字颠倒、数字记错、科目记错等,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及时找出差错,并予以更正。《错账更正方法》是“账簿登记规则”的深入和延续,是后续会计学习的基础,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江苏省对口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该内容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错账更正方法中的“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2.学生
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错账更正方法”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学生往往会忽视错账更正过程的学习,以至于考试时优秀学生才能套用更正模式,成绩平平的学生则无法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更谈不上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错账更正过程”的教学力度,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得出错账更正方法。另外,如何将书本的假设错误与更正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问题,对学生来说仍是一大难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设置必要的情景,积极引导、鼓励,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与分析错账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要领。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进行错账更正的操作能力;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增强责任感。
2.教学重点
(1)根据错误正确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
(2)3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3.教学难点
红字冲销法的判别和操作。
4.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凭证、日记账、总账账簿、黑水笔、红笔和签章等。
5.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2)通过趣味性的启发式讲解,结合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复习检测,引入情境(发现问题)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张“提现备发工资的现金支票存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复习检测结果后,引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错账情境(这四种情境囊括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要求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并提出问题:上述账务处理错在哪里?应如何更正?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归纳错误类型、罗列更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展示重、难点。如此一来,既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一举两得。
2.案例分析,探究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上述“提现备发工资”业务设置的四种典型错账情境,作为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师生共同寻找每种错账的最佳更正方法,并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每种错账更正的业务操作流程。
(1)情景一。
判断:结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正确,登账错误。
选择方法:画线更正法。
具体操作:画线,划红色横线;填写,填正确的数字或文字;盖章,经办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设计目的: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划线更正法是“错正更正”的一部分,也是错账中最常见、最容易操作修正的。
(2)情景二。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引起账簿错误。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并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蓝字金额填写一张正确凭证,并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错账中最繁琐的红字冲销法,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先用红字冲销错账,然后用篮字填写正确的凭证再入账。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形象逼真的错账更正效果,可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
(3)情景三。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按多记金额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再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红字冲销中特殊案例的处理方法――冲销多记的金额。
(4)情景四。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补充登记法。
具体操作:按少记金额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补充登记法实际跟正常所得账务处理一样进行,只是在原来记账的基础上再用字补上少记的金额而已。从整个错账更正方法来看,这个操作比较容易。
3.分层教学,巩固消化。
教学案例分析3
Firstly, analysis of the lesson
I Teaching contents
Studying the pronunciations of combination “or”[?: ]/ [?: ]
I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Demanding of the students to revise the pronunciations of the combinations from Unit 1 to Unit 3 .
2 Studying the pronunciations of or ,and master how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3 Be able to find out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a word with or through working together.
4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II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focuses
1 Im: Master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or and read the words with or.
2 Diff: Understand and use the pronunciation rules of or.
IV Teaching methods
1 Play some games; 2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discover the rules; 3 Tell a story.
V Teaching steps:
Step I Warm-up
1 Greetings.
2 Play a game: Whack-a-mole game(Reading the words with the letter combinations er ir ur ar and al)
Step II Presentation
1 showing a funny boy. Teacher says: ‘I am York…’
2 Let them read and judg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of York. If yes, they say ”Yeah Yeah Yeah” If no, they say “NO No No” .Of course, the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read the sentences quickly at first.
My name is York. (Yeah)
I’m not forty years old. (NO)
I have short hair. (Yeah)
I do sports (\动)in the morning.(Yeah)
I’m not a weather reporter. (No)
3 Encourage them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and find out what features are in these words:
York forty short sport morning reporter
4 Read again and again, then write down [?:] on the whiteboard, teach them to read.
5 show the other group of words: homework world map work worm
6 Discuss in pairs: What’s the same in these words? Let the students find out how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after w.
7 Write down the Pronunciation [?:] and teach them to read.
8 Ask the boys and girls to read the words again and again, then draw a conclusion by themselves: ⑴ Normally the combination or is pronounced [?:]; ⑵ It’s pronounced [?:] after the letter w.
Step III Teaching practice
Making a breakthrough
1 Read the words with or by themselves on Page40.
2 Read, listen and number on Page
3 Look, listen and write on Page 40.
Step IV A funny story
York’s Horns Tell the story for them. if possible ask them to read the story that tells us helping others is a good virtue.
Step V Summary
Demanding of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studied in the lesson.
Step VI Homework
1 Read the words with or.
2 Copy the four words with or and the sentences on Page40
VI Blackboard writing design
Unit 4 At the farm
Let’s spell
or [?: ] horse fork short The rules of pronouncing or
or [?:] work world map 1 Normally or sounds [?: ] 2 or is pronounced [?:] after w.
Secondly ,I briefly talk about my teaching reflection. In this lesson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is to study and use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or. In fact the teaching of phonics is bor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On the one hand I brought some games in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a funny story for the children, It’s called York’s Horns that tells us helping others is a good virtue.
I always think that English class should bring students happiness, make them enjoy English activities. Further, study English effectively.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4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案例教学法;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案例教学法与学科课程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教授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开创了案例教学法的先河。当时,所有教学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及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此教学方法受到我国师资培育的重视,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2]案例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典型的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生动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再现(模仿)真实的教育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工作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幼儿园工作的内容,还要懂得处理复杂情境下的各种教育问题。因此,幼儿园管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场所,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在不同的情景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对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的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学习为辅,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的知识往往成了“耳旁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案例教学法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以学生讨论学习为主,学习资料一部分由教师提供,一部分由学生搜集,课堂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场所。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潜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组织、课后分析回顾。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两部分:一是精选案例,实践案例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课前教师告诉学生下节课讨论的主题,学生按照分组自行搜索;二是教师根据所讲主题选择典型的案例。案例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精选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二是教师深入一线幼儿园,对园长、教师等进行深度访谈,对幼儿园管理的变化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录音等手段,搜集真实的案例资料;三是网络资料搜集,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有关的热点,选择符合课题内容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典型性、相关性、多样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供的案例,都必须与讨论的主题相关,小组的讨论必须围绕课堂的主题进行,不能单纯地为讨论而讨论,以免丧失讨论的意义。不同的案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内化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二)课堂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的好坏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尺。本研究活动组织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主导,二是案例讨论。课程开始,教师简略介绍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口述或者PPT的形式呈现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邀请学生组织讨论。比如,在准备“幼儿园安全管理”这章内容时,教师整理了近年来关注度较高、比较典型的幼儿园伤害事故,请学生从家长、教师、园长、政府、教育局等不同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力求全面分析伤害事故的原因,探究避免此类事故应该提前准备哪些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小组每次的发言都要进行总结和记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分为发言人和记录员等,组员的角色必须变换,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而不是“旁观者”。每一次讨论的内容,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记录,最终作为每一个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原始资料。记录的整理也是对观点梳理的过程,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题的内容。案例讨论从形式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典型的课堂小组讨论,另一种就是针对主题的辩论。活动组织的形式如果只限于课堂讨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辩论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根据相应的主题,将要讨论的问题设计成辩题,让不同组别的学生思考和准备。当然,教师作为评判员必须起到一定的协调组织功能,没有组织的讨论,最终只能沦为无谓的争吵。教师要时刻维持讨论的核心,提醒双方“辩手”,围绕所要讨论的话题进行。比如,在一节课中,“‘熊孩子’该不该打?”这一辩题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了正反和反方。正方的学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认为对熊孩子应该进行“教育”,不打不成器,没有教训,难以养成良好的规矩;反方则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认为幼儿的生理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采取体罚等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双方的讨论,进行了总结。通过辩论活动,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教学当中,学生的思维是飞扬的,是被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