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通用4篇】
【导言】此例“圆的认识教案【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第一篇】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习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2、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1、3题,60页第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无数条都相等
d=2r r=d÷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二篇】
有幸两次现场聆听全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为华老师创新的设计,灵动、大气的课堂所震撼!不过瘾,寒假又从网上下载了视频,细细品味!听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可谓百听不厌,感触良多!
课堂回放:
新课展开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 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你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
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
师:还有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有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贴第一把钥匙“是什么”)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长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师:用这两个词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生:不行。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师:那如果不说“以左脚为圆心”行不行?
生:不行,那样圆的位置就可以无限延伸。
师:除了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还可以怎么说?生活中听说过吗?
生:也可以说直径是6米。
师:对。这个直径也能表达圆的大小。(板书:直径)
师:为什么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贴第二把钥匙“为什么”)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生:因为以他的左脚为圆心,他可以随便走一圈,就变成圆了。
师:哦,可以随便走一圈。方向没有定,是吧?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刚才两个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圆的特点”来说明,你觉得圆有什么特点呢?
生:我觉得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我们说图形的特点的时候一般要和以前学过的图形作比较。一句话,有比较才有结论。(课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我们以前说图形的时候往往从“边”和“角”两个角度来说明,那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看,圆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既没有棱也没有角。
师:没有棱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棱是说它没有边,它不象正方形有4条边。
师追问:那它是没有边吗?
生:不是,有边。
师:有边,几条边?
生:1条。
师:那你们说圆的边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图形的边是直线,而圆的边是曲线构成的。
师:这是圆很特别的地方,其他图形,最起码有3条边,而圆呢?只有一条边,并且它的边怎样?
生:是曲线的。
师:我们的祖先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板书)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圆心
师:同长,什么同长?
生:半径。
师:半径同长,有人说直径也同长。同意古人说的话吗?
生:同意。
师:“圆,一中同长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不是“一中同长”吗?认为是的举手,认为不是的举手。为什么不是呢?
生: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一生到前面指着说)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不是。
师:不是的理由就是:从这个中心到边上的点跟到顶点的点的距离就不一样。那有没有一样的?正三角形里有几条一样的?
生:3条。
师:正方形呢?
生:4条。
师:正五边形呢?
生:5条。
师:正六边形?
生:6条。
师指圆。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所以有无数条。
师:圆周上有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
师:这些点和圆心连起来当然就有无数条,是吧?圆周上有无数点,请问:从这到这有多少个点?(指圆弧线)
生:无数个。
师:这些图形一中同长的条数是有限的,而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古人说的“圆,一中同长”你认同吗?
师:经过我们讨论更认同了,不过刚才有同学说圆是没有角的。圆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究竟哪个更重要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椭圆)这个图形是不是没有角的。是不是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它是圆吗?它一中同长吗?所以说一中同长是圆最重要的特征。墨子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谁能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
三、 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 画圆用什么?(贴第三把钥匙:“怎么做”)
生:用圆规。
师: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师:既然大家都会画?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怎么标准)
师:从这些圆里,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看来画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
生:用圆规。
师:用这样的圆规画圆,手必须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头,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2.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你们画的较规范的圆,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展示画圆,故意出现破绽一:没有“圆”上?破绽二:没有画完?
师:你说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什么?(生上来标半径和直径)
生: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对齐圆的圆心,画完后标上字母r。
师:半径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圆)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圆心。
师:再画一条直径,刚才他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生:一定得通过圆心。
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圆上标上字母d),数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d和r是什么关系?
生:2倍,d=2r。(师板书)
师:画圆是怎样画的?
师:先确定一条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然后确定一个圆心,再旋转一圈。
师:为什么随手不能画出圆而圆规却能呢?(贴第四把钥匙:“为何这么做”)
生:随手画,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
师:圆的特点:一中同长。知道圆的特点太重要了。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师:中间是什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师:为什么中间要是个圆呢?
生:刚开始比赛要往对方场地传球,这样中间画圆比较公平。
师:队员在圆上,球在中心。圆一周同长,比较公平。
3.探讨大圆的画法。
师: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
生:规矩不一定单独指圆规,指的应该是画图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画。
师:我们这句话还是对的。圆有圆的规矩,方有方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探究问题有探究问题的规矩。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师:宝物一定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课件:西瓜]宝物可能在哪里?(贴第五把钥匙:“一定这样吗?”)
生:地下。
师:拿西瓜说事。我们就想到球了,球也是一中同长。圆和球有什么不同?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六、 课后延伸研究“圆”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点滴感悟
一、情境创设,别出心裁
本节课中,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地“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
二、知识建构,融会贯通
圆的初步认识有:认识圆的特征、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圆三个知识点。在华老师的课上涵盖的知识面非常之广,但感觉广而不乱,脉络非常清晰,知识建构浑然一体。全课以问题为切入点,以“一中同长”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思考、辩论、明晰的过程。华老师“浓墨重彩”了圆的本质特征,而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则一笔带过,因为抓住了圆的本质特征,半径、直径,它们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画圆,都随之迎刃而解,水到渠成。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正象华老师所言:“教是因为需要教”。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圆的这个本质特征,华老师又选择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反问学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不是‘一中同长’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不断碰撞……。而后华老师又通过多媒体演示,渗透了刘徽的割圆术理论,使学生体会到了“圆是正无数边形”的极限思想,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寓意。最后拓展到球,球也是:“一中同长也”,回归到课始,前后呼应。整堂课知识的建构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充分体现了: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三、追究问题,刨根问底
华老师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宝物可能在哪里?为什么宝物的位置是一个圆呢?圆有什么特点呢?怎样画圆呢?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圆?为什么篮球场的中圈是一个圆?怎样画出大圆?宝物一定在这个圆上吗?还可能在哪里?……一个个问题推动着学生思维不断前行,不断创新。在层层提升的追问中,华老师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整堂课充分凸显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
四、方法渗透,终身受用
华老师的课,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向学生们传授着研究问题的“金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么做”、“一定这样吗”。独具匠心的五把金钥匙以一个暗线的方式贯穿着全课,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体会着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罢了”。其目标是长远和终身受益的。
五、文化熏陶,旁征博引
“圆,一中同长也”这是中国祖先很早以前的发现,比国外早1000多年。华老师在课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使圆所具有的这一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心间,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圆有圆的规矩,方有方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探究问题有探究问题的规矩”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引领着学生如何去研究问题,如何去做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罢了”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这是一节“人课合一”的数学文化课。
华老师的课集思维、科学、文化于一体,精彩无限,耐人回味!令学生留连忘返,令听课教师回味无穷!
圆的认识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圆的认识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1、画移位的,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