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教案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赤壁赋》优质课教案(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5838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赤壁赋》优质课教案(精选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最新《赤壁赋》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1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说教法

1、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⑴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⑵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板书设计〗

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教学步骤〗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试讲教案【第二篇】

试讲教案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3)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2)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教材“资料分析”的表格中。(表格1) 问题: ―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吃了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三餐食物呢? ―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呢? ―  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作用 来源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学习活动: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食物成分表”,并填写在教科书上。     表格1 分组讨论: ―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 师生小结: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设计意图:设疑、提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课本中的资料,查阅附表以及阅读第22页课文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研讨,说出每人早餐或中餐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种营养物质,以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细胞的成分有什么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对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从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迪,并促进学生相互之间情感的和谐发展。 问题: ― 主要了解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中还有哪些不含有能量,但对身体也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呢? ―  为什么水分对我们这么重要呢? 学生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生小结: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以看病方式,学习无机盐与维生素  问题: ―  要保证健康生活,只是多喝补充水分可不够。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奇怪的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  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请同学作出诊断。 学生活动:课前挑选的一名学生扮演一位缺钙的病人。 学生小结:缺钙影响骨骼发育。 问题: ―  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  如果病人缺钙比较严重,还应当补充一种维生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小结:牛奶、排骨、虾皮。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问题:有“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学生活动:(略)气氛非常活跃。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争论热烈,查食物成分表现积极。   学习任务:对照学生作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 维生素种类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胡萝卜、菠菜、韭菜、番茄、辣椒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瘦肉、菠菜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辣椒、菠菜、大白菜、马铃薯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禽蛋等 师生小结: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问题: ―  除同学们说到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大家觉得应多补充哪类食物呢? ―  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阅读教科书P28~P29“第七类营养素”。 学生小结: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芹菜,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同学表演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自学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学简直就是小辩论家,让老师刮目相看。问题: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谈自己收获及感想。 教师总结: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维持其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板书与总结 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维持体温恒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七营养素:

《赤壁赋》教案【第三篇】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1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文章。难点:研讨苏轼的人生感悟,感受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媒体准备:

背景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字词句。

(二)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三)字词句积累复习板块

课前将学生分成组,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将本课中的文言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说明:用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字词句的知识。)

(四)诵读背诵指导板块

1、导入:《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著名作家巴金)

2、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副优美的秋江月夜图景。

(1)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四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学生描述。

(3)展示一幅风水月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尝试背诵写景句子。(出尘绝俗之美)

(4)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

3、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主乐客悲。)

(1)找出表现苏子快乐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客之悲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洞箫声。)展示客吹洞箫的画面。

(3)作者是如何描绘洞箫声的?朗读并背诵。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女生背诵“苏子乐”的内容,之后哀怨伤感的洞箫声响起,男生背诵“客悲”的内容。

4、在哀怨、忧伤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三段。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归纳:

①生命平庸。

②人生短暂。

5、在优美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四段。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潇洒神奇之理)

归纳:

①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

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归纳概括主客各自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2)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①全班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②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五)延伸拓展板块

1、主客这一场辩论中,你认为对你人生启迪最大的是哪些句子?请朗读出来,说说为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代表发言)(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延伸拓展板块中的“人生启迪”整理写成读书笔记。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赤壁赋》优质课教案【第四篇】

《赤壁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1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写于宋神宗时期。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上重要的分水岭,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本文为前《赤壁赋》,文章写景充满诗情画意,并采用“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作者的观点,思想认识逐步深化。全文通过铺陈和排比形成了一种整饬之美。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抓住文章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素养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作品,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

3、了解赋的相关知识,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语言艺术。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在赤壁之上,发出了人生的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篇《赤壁赋》。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2、人物轶事

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3、了解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1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1篇为《后赤壁赋》。

4、解题

①赤壁:地名,位于黄州附近,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②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赋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赋在内容上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5、了解“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壬戌(rénxū)属客(zhǔ)冯虚(píng)

和之(hè)嫠妇(lí)愀然(qiǎo)

舳舻(zhúlú)酾酒(shī)横槊(shuò)

匏樽(páo)扁舟(piān)蜉蝣(fú)须臾(y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②兴:起

③属:劝人饮酒

④少焉:一会儿

⑤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⑥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⑦横:笼罩、覆盖

⑧如:往

⑨凌:越过

⑩茫然:旷远的样子;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月夜泛舟的陶醉。

2、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为何?

明确乐甚。因为美景、畅饮、友情等。

3、第一段描写的赤壁之景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

①这一段的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泛舟赤壁之下,头顶一轮皓月,脚踩万顷碧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漂浮于水面,任意飘荡。景象如梦境一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

②作者这样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的“悲”显得更加浓重和凄凉,为下文写“悲”做了铺垫。

4、试分析“徘徊”一词的效果。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

思考2研读第二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②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③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④溯:逆流而上

⑤渺渺:悠远的样子

⑥美人:古人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⑦倚:循,依

⑧和:同声相应,唱和

⑨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⑩缕:细丝;幽壑:深谷;嫠妇:寡妇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悲凉箫声的伤感。

2、“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声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①“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歌声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写客人“呜呜然”的箫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①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②作用:四个比喻、两处夸张的应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而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由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4、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又因为什么?

明确由乐到悲。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由歌声想到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思考3研读第三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②危坐:端坐

③缪:缭,盘绕

④郁乎:茂盛的样子

⑤方:当

⑥下:攻占

⑦东:向东进发

⑧舳舻: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⑨酾酒:斟酒

⑩槊:长矛;渔樵:打鱼砍柴;渚:江中小洲;侣、友:以……为伙伴、朋友;遗响:余音,指箫声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人生失意的悲情。

2、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那么,“客人”之悲来自哪几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思考4研读第四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逝:往

②斯:此,这里指水

③盈:满

④虚:缺

⑤彼:那,这里指月亮

⑥卒:到底

⑦消长:消减和增长

⑧盖:这里表示假设语气

⑨以:通“已”,停止

⑩是:这;造物者:自然;适:享有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随缘而安的态度。

2、作者是如何回应客人的悲叹的?

明确从具体的月亮和水说起,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得出了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道理。认为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人生百年,天长地久,其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态;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无穷无尽,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3、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如何评价?

明确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宇宙观表现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表现了他在身处逆境时候的一种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

4、那么诗人主张从什么地方寻求安慰呢?

明确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非但不必因为“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要使“无穷”的万事万物为“吾生”所享有。

思考5研读第五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更酌:重新斟酒

②肴核:菜肴和果品

③狼籍:凌乱

④枕藉:枕着垫着

⑤乎:于

⑥既:已经

⑦白:变白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忘情尘世的洒脱。

2、文章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1)

①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②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作者内心世界的舒适、宁静。这时的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因为精神达到了“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

(2)作用:作者极写游赏之乐,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思考6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谁?如何理解“客”的。存在?

明确(1)观点一:是认同文章的纪实性。有人考证同游之“客”确有其人,就是道士杨世昌。杨道士多才多艺,善画山水,长于吹箫。从文中“客有吹洞箫者”一句,也可作出判断。

观点二:是认同形式上的虚托性。主客问答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赋体文章的典范手法。苏子能从清风明月中寻求解脱,蕴含了多少无奈与伤悲!苏子随之阐说自己的变与不变论,进行劝慰。这与其说是“劝客”,莫若说是“慰己”。所以,“主客”我们都可以理解为苏轼自己。这是现实中的肉身与独立之精神的对话。

(2)无论“客”指谁,“客”的存在是对“主”——苏子极好的衬托:“客”的落寞伤感,反衬出苏子身遭贬谪、身处逆境而不消沉、不颓废的人生智慧;“客”的悲观消极,反衬出苏子乐观、旷达、洒脱的积极情怀。

思考7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①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特点:运用赋体传统的对话形式、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②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散文因素,造语多有变化,用典不拘故事,写景富于变化,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

思考8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明确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思考9对比阅读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仔细阅读《赤壁赋》第四段和《后赤壁赋》第三段及《湖心亭看雪》,试比较思考:其中的情怀有何不同?

明确《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认为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表现旷达乐观情怀。

《后赤壁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认识到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表现悲、恐之情。

《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怀。

五、技巧点拨—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任务引导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特殊经历,把握住文章行文线索,学习本文情、景、理相结合的写法。

写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以文为赋”、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二)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连用的五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三)情﹑景﹑理融为一体。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由情入理。

(四)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

六、明晰主旨

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拓展阅读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只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其中日本文人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词……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问题: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明确

①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

②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

③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

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八、素材积累—苏轼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3、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7、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8、修其本而末自应。

9、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赤壁赋》教案【第五篇】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余秋雨 先生有1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 题解

A、关于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B、苏轼文章的特点

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C、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3、 赏析

⑴ 朗诵

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⑵ 学习第一段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⒈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游(赤壁) 月出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仙

画意 诗情

⒉景物特点

澄清、幽美

⑵ 学习第二段

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⒈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 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学习第三段

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

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

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3、 学习第四段

⑴本段主要写什么?

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⑵作者如何阐述?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

4、 学习第五段

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

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课时

1、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繆

3冯虚御风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下江陵

②、歌窈窕之章: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

3、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

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寄蜉蝣于天地,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

(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

(6)省略句:举酒属客 (省略主语)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吗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于)

(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8 295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