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教案 >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58068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范例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二、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三、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四、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通假字:颁—斑 无—毋 涂—途

四、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五、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7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三、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四、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

五、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附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二、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三、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孟子》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凶”、“加”、“丧”、“发”等重要文言实词及判断、倒装句式

2、引导学生对孟子“王道”思想的深层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对战国形势的概括导入

二、 诵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理清句读

③读出语势

三、 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段

1、文言实词

掌握“凶”、“加”、“河”的古今异义

2、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君王为何希望民多这一文化现象

多媒体提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8226;五蠹》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序》

(二)品读第7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理解“发”、“岁”、“罪”等词义

把握“是何异于…”句式

2、引导学生理解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品读第24段

1、文言句式

把握“或…或”、“直…耳”句式

2、启发学生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四)品读56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掌握“胜”、“养生丧死”、“负戴”等词义

掌握“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一状语后置句式

2、掌握“王道”的内容和实质

3、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涂有饿殍的年代,“养生”已是不易,孟子为何还要重视“丧死”呢?

多媒体提示: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谓当大事

四、 综合探究

归纳孟子的“王道”主张

五、 课后研讨

孟子长期奔走于各个诸侯国推广其“仁政”主张,结果是没有一个诸侯国采纳其思想,而同时期的法家思想却大放异彩思考儒家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而到了大一统的汉代却能光辉夺目呢?

六、 板书设计

梁惠王 霸道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保民

孟子 王道 养民 天下之民至

教民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第三篇】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1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8 35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