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寡人之于国也》【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293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寡人之于国也》【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凶”、“加”、“丧”、“发”等重要文言实词及判断、倒装句式

2、引导学生对孟子“王道”思想的深层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对战国形势的概括导入

二、 诵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理清句读

③读出语势

三、 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段

1、文言实词

掌握“凶”、“加”、“河”的古今异义

2、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君王为何希望民多这一文化现象

多媒体提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8226;五蠹》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序》

(二)品读第7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理解“发”、“岁”、“罪”等词义

把握“是何异于…”句式

2、引导学生理解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品读第24段

1、文言句式

把握“或…或”、“直…耳”句式

2、启发学生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四)品读56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掌握“胜”、“养生丧死”、“负戴”等词义

掌握“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一状语后置句式

2、掌握“王道”的内容和实质

3、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涂有饿殍的年代,“养生”已是不易,孟子为何还要重视“丧死”呢?

多媒体提示: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谓当大事

四、 综合探究

归纳孟子的“王道”主张

五、 课后研讨

孟子长期奔走于各个诸侯国推广其“仁政”主张,结果是没有一个诸侯国采纳其思想,而同时期的法家思想却大放异彩思考儒家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而到了大一统的汉代却能光辉夺目呢?

六、 板书设计

梁惠王 霸道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保民

孟子 王道 养民 天下之民至

教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二篇】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 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传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比较确信。孟子的学说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的政治主张。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仅在齐做过一段时间卿,终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书。

三、简介《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有7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本人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中流传下很多精辟的言论,记忆这些精辟的言论对于我们的语言积累非常有益。诸如:“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等。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并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之道影响着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可以说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之根髓。

四、简介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五、朗读课文

1、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弃甲曳( )兵 涂( )有饿莩( ) 鸡豚( ) 狗彘( )之畜( ) 数( )罟( )不入洿 ( )池 无( )失其时 谨庠( )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 涂,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无,通假字,同“毋”。

xiáng 。颁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读

六、疏通文字,积累知识

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字词的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树之以桑——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级交流

(之,无实义;于,对于。兼词,于此。没有变少。填,鼓声;鼓,动词,敲响战鼓;然,地。已经。有人。怎么样。是,这;走,逃跑。尽,完。眼很密的网。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种植。穿;丝绸衣服。蓄养。谨,慎重;庠序,学校;教,教育。申,告诫;孝,孝顺父母的品德;悌,敬爱兄长的品德;义,道理。未有之,宾语前置。打开(粮仓)。这和……有什么不同。怪罪。岁,年成。到。)

七、作业: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翻译课文,思考分析,完成作业。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互相翻译,互相纠正

三、指名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始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三、思路分析

1、归纳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学写出答案,再和同学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体做法,描绘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蓝图。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评梁国的现状,回应梁惠王的疑问。)

四、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发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里?孟子如何设圈套让梁惠王认同自己的观点的?

(梁惠王认为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孟子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并没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设喻,用一个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让他不自觉地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梁惠王和其他国王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对比手法论证道理的?

(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对比,“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残酷的丑恶现实对比,不施“仁政”和归罪年成的态度对比。)

3、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几个层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养民,二是教民。他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在战国中期那样的争城夺地,相互攻伐,诸侯兼并的形势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2、读以下文字,并口头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i]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借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么样?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就能让老百姓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育告诫他们。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三篇】

——理解式教案

教学目标:1、2同“诵读式教案“

3、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解文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明:全体之民暗: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方案设计之三

——读写结合式教案

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课题要点]通过写作,探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变化,同时开掘高考写作题材新领域。

一、填空:通过这次对话,梁惠王从“好战之君”变成了“仁义之君”,孟子由考虑“自身之安”而设喻的思想家变成了为“天下之安”而拼死劝谏的思想家。

二、写作训练:阅读以下文字,运用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以“的选择”为题写1篇作文。

2002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小重山》后的选择

江苏考生得分:60分

提问:读文时注意,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岳飞艰难的心灵选择?

营中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我却丝毫没有睡意。面前的几案上,一端放着直捣黄龙的地图,一端却是传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火盆里的炭火只剩下零星的几点,一阵风裹着雪

花冲进营帐来,火熄了,更冷。砚中的墨冻了磨,磨了又冻。我该如何选择?

今夜很静,往日士卒总会三五成群围成一圈,点上篝火,高唱我填写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是今夜什麽声响也没有,他们都睡了吗?我披了件衣服走出帐外,顿时呆住了:所有的士卒整整齐齐地站在雪地上,雪花一片一片落在他们的盔甲上、兵刃上。一个士兵颤声问我:“元帅,我们要退回去吗?”我无法回答,正是他昨天笑着对我说:“城中有我的老母,打进去就会见到他老人家了,我要给她带好多好吃的,因为他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块肉……”我看到他的脸上冲出两道雪槽,我伸手抹去他脸上的雪。哪个热血男儿不为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而感到屈辱,哪个母亲会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我不由得感到背后母亲刺下的字越来越烫!我沉声问道:“谁说要退兵?牛首山下,朱仙镇中,那麽多回合的生死考验,我们谁想过后退?如今中原正隐现久违的王气,我们会退兵吗?”我把士兵劝回营帐,自己步入山中。

路很难走,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崖去,摔个粉身碎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听我想到了汴京城头的李纲,保卫了汴京却被朝廷撤了职,病死归乡的途中。我想到了宗泽,一心收复失地,却在病榻上三呼“渡河”,悲愤而死。我想到了自己,朝廷会怎样对待我呢?是下狱,还是绞杀?我拼死拼活,百战穿金甲,为的是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眠”的祖训,早被轻歌曼舞泡软了“腰骨”,这样的昏庸之君保他何用?退兵,退兵,我不由得愤懑起来。但是,赵家的精美画舫如何敌得过金贼的坚船利炮?肥得迈不开步子的千里马又如何充当胡虏铁骑的对手?我仿佛听到了寡母孤子的呼喊,仿佛看到了满地横尸,母亲在指着我的鼻子责骂。我惊出一身冷汗,叫道:“中军!”“在。”是一个壮实的北方小伙子。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传令,拔寨进军!”

[评点]这是1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奇文。题材来源于一首古词,这实际上是,开拓了作文的内容领域;编述故事的写法,已让人眼前一亮;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角从容的展开叙述。则表现了极强的自信。更为出奇的是,作者着眼于特定情境所激发的心灵冲突,以大胆的想象和虚构,重新安排历史,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和过人的胆识。这样的构思,显然需要平时积累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才气作为依凭。

此外,作者描写的功力也值得称道:整篇文章,字里行间蕴满深情;主人公的心底波澜、情意涌流,被刻画得异常逼真;一切的感觉、一切的思绪仿佛都已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意境之中;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却有效的渲染了气氛。读这样的佳作,如饮醇酒,酣畅痛快。

附: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古指蟋蟀。本词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全词表现的是,不满“议和”,反对投降的艰难的心灵选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四篇】

设计思路

本文选自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在此之前,必修1和必修2的文言文分别是古代叙事性散文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与本文相较,文本内容较长,涉及的文言词句的知识点较多教全面,已经给学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把梳理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以释疑问难为主。

本单元重在议论说理,那么,学习议论的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并联系现实做适当延伸就成了课堂的重点。本节课立足于文本,围绕孟子的“仁政”思想展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议论能力。同时,借助朗读体会孟子雄辩的艺术特征。

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不仅创立了仁政学说,也关注道德伦理,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对此有所涉猎和思考,也是帮助他们感受孟子的有效途径。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预习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习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习与小

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习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暴政;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人大代表,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拓展延伸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仅体现在治政方面,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选取了孟子学说中的几句,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导学生提高完善个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若学生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导:

古人言:“知耻近乎勇。”羞耻感也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安于自己的落后,满足于现有的安逸,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

结束语

这些文字所体现的仅仅是孟子思想的冰山一角。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乱世里,在游说诸侯的艰难生涯中,孟子依然时时关心民生疾苦,处处传播道德伦理。他的光辉历经数千年的岁月而益发耀眼。那么,通过这短短的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请大家将你的想法在课后形成文字交给老师,给老师的教学以好的反馈指导。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提问:民不加多

析因: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解答:具体措施排比

应有的态度对比、比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