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汇集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汇集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一篇】
展出巴金的图像
师:这帐图画上的老人就是巴金,大家对巴金有所了解吗?
生1:巴金代表作是《家》.
生2:巴金好像活了一百多岁。
师: 正如刚刚那位同学所说巴金是位世纪老人,他一生历经沧桑。在文章中他不仅饱受磨难,也经历了一场心灵风暴,他被人们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志进这篇《小狗包弟》,感受巴金,体会“中国良心”的称号。
昨天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这篇文章。
我们首先来回顾下这篇文章,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学生快速回顾全文
生:作者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包弟,在文章期间怕惹祸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想问问包弟是只怎样的狗?
生1:可爱,充满灵性。
师:非常的可爱,伶俐的一只小狗,还有没有同学想补充一下?
生2:从它的行为动作可见它很爱主人。
师:对,包弟很喜欢主人,那么主人对它呢?喜欢吗?
生(齐):喜爱。
师:这么一只伶俐可爱的小狗,最终的遭遇是什么?
生(齐):被送上解剖台。
师: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伶俐可爱,颇受人们喜爱的小狗包弟最终却被送上解剖台的悲惨故事。
那么读过这个故事的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个感受可以对文章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做具体感受,也可以对整篇文章做整体感受。
生1:作者非常喜爱这只小狗,对把小狗送走这一事非常愧疚。在文章前面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和妻子非常疼爱这只狗。
生2:纵观全文这篇文章,语言句子很朴实,作者正是用这种很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描写出了人和动物的感情。最后文章结尾部分写到了文章,从人和动物的感情上升到人和人的感情。通过这篇文章对当时的人们表达一种情感,希望人们活得真实。
师:很好,首先从写法上分析,巴金是朴实中见真情,接着讲出由狗到人到人的一种升华。还有没有?
生3: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狗对人是真诚的,忠实的,但是人却随时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抛弃狗,看出人的无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人的无情,我们后面会对此做尽一步的分析
生4:表达了作者对包弟的怀念。
师:大家刚刚了解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很多同学也谈了自身的感触,有的同学从写法上分析,有的同学从人性上分析,都说的非常好。
那么对这篇文章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惑呢?读起来有什么障碍,不太懂的地方?
生1:第十段,最后一句话“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也变成了包弟?
师:这位同学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受解剖,解剖自己是为了什么?
生2:第一段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若仅仅为了引出下文,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即可,为何要用这么一大段文字呢?
师:不明白除了包弟外为何还要讲另一只小狗的故事,还有没有?
生3:为什么那些小孩要打要杀小狗?
师:这位同学不明白为何在那时最应该喜爱小动物的孩子却要杀小
狗,这是在一种怎样的社会中才会产生的特殊现象。
生4: 为何巴金一听到小狗叫就会胆战心惊?
师:喔,为何小狗一叫巴金一家就会恐慌,这样一只小狗怎么会成为人们沉重的负担?
师:同学们刚刚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初谈时也有些疑惑,现在老师将我们师生的疑惑结合起来,大家看主要是不是这样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要些问题我们会在下面逐步解决。
1、小狗为何会让一家人胆战心惊?
2、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大家在文章中找,文章中有没有答案。
具体看看在文中的哪几段。
生:文章第七段中写到“听到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就害怕”
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小狗一叫我就害怕?文章有没有直接写到。
生1:第八段,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状态。
师:什么叫做“半靠边”状态。
生:已经被剥夺工作权利。
师:巴金已经被波及自身,证明他自己已经很危险了,有可能自身不保了。
生2:包弟的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家里来。
师:自己处境很危险了,包弟又可能会把红卫兵引来。那么巴金是不是自愿把包弟送走的?
生:不是
师:我们可以看出巴金送走包弟绝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出于文革的压力。那么文革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会让作者一家这么恐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只小狗的故事,也就是文章的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艺术家遭遇,边读边圈出其中的动词。
生:读。
师:这些描写中用了哪些动词?
生:揪,说,批,计,打,拖。
师:这些动词,让你觉得文革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生1:从侧面揭示文革的恐怖,文革给人产带来不安定的生活。
生2:可怕,暴力的社会。对人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生3:没有法制,如果真的有罪应被送到公安局,而非被一群人胡乱打斗,还拖着他游街示众,没有尊严,没有法制。
师:将人像物品一样拖着游街示众,人的脸面,尊严不再。其中有一个字“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证据,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师:没有证据,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屈打成招。什么是文革,这就是文革。
文革是这样的恐怖,但是又和这只小狗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齐看看包弟的来历,它是一只什么种,有什么经历。
生:是日本种的。
生:曾经有过一个瑞典主人。
师:这样的经历有没有可能成为作者里通外国的罪证?
生:有。
师:大家现在可以理解一只小狗为何会把巴金一家弄得这么胆战心惊了吧!
生:纷纷点头。
师:刚刚有位同学问第一段在文章除了引子还有何作用。我们现在分析过了一起来解答它。
生:还有介绍背景之用。
师;归纳得很好,我们再看看第一段的小狗在全世界人都抛弃艺术家时,抛弃艺术家没有?
生:没有,对艺术家不离不弃,以死追随。
师:可后面巴金对包弟呢?
生;一有危险马上抛弃。
师:狗对人不离不弃,人却抛弃了狗,这是……
生:对比。
师:很好,所以第一段除了引子、介绍背景还有狗对人,人对狗之间的对比作用。这位同学明白第一段的作用没?
生:点头。
师: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看下面一个问题。
“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我们刚刚分析了文革是那样一个政治高压恐怖的时代,那么大家能不能理解或原谅巴金送走包弟的行为。
生:能。
师:我想如果巴金自己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他就会这么写。“亲爱的包弟啊!我虽然对你爱之深,但谁叫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是非不分的年代,你即是“抄四旧”的对象又有“里通外国”的嫌疑,我只能把你送走,我对你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这样我的良心才安宁。”巴金是不是这么写?
生:不是。
师;不是,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巴金怎么写?
师:齐读。
师:那么“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好,同学们刚刚讨论得很热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巴金解剖自己到底解剖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解剖自己?
生:解剖小狗是解决它的身体,而解剖自己是解剖自己的思想,因为巴金把小狗送走感到内疚,惭愧,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小狗,所以解剖自己思想,在责备自己。
师:很好,责备自己,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因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巴金无奈的把无辜的小狗送走解剖,因此忏悔,受到良心谴责,在解剖自己良心。
师:这位同学说过巴金解剖自己良心,巴金在解剖自己良心解剖出什么?解决出自己良心有什么问题,什么弱点。
生:回想起小狗连连作指,摇头摆尾的样子,对主人忠诚,但人不是这样人为了利益可以抛弃最爱的东西。
师:人性不是这样,文章有没有直接话语。
生:读“为了想保全自己抛弃心爱的小狗”。
师:因为想保护自己而抛弃别的东西,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生:自私。
生:文章第一段。小狗来救艺术家,因为救他而死,现在巴金为了保全自己,却将感情深厚的小狗送上解剖桌,小狗对自己忠诚,但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它,所以巴金到很羞耻。
师:这位同学说到巴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它,我们看一下,第一段中小狗保护了艺术家没?
生:没有
师:虽然小狗没有保住艺术家,但是小狗抚慰了他,对他不离不弃,当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抛弃了艺术家,只有小狗在他身边。我们再来看看巴金,他有没有作出保护小狗的行动?
生:没有
师:巴金没有任何保护小狗的举动,在只是有可能有危险的时候就马上送走了小狗。
狗为了人可以奋不顾身,可是人一旦可能有危险就舍弃了小狗,作为巴金他确实应该感到羞耻!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巴金觉得自己懦弱,他在十年文革中逆来顺爱。
师:什么叫逆来顺爱?
生:忍受一切不公平,没有任何反抗。
师:通过自己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巴金解剖什么,他在解剖自己的人性。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到底巴金人性上有什么弱点呢?
生1:自私、无情。
生2:逆来顺受
生3:害怕惹祸上身,怯懦。
师:文章写到这里即给我们讲了一个小狗包弟的故事,又通过这个故事控诉了整个社会,同时又从自身找原因,解剖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的弱点。就是刚刚大家说的:自私, 怯懦,软弱,不能担当。通常来说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那么本文后三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诵文章第十一段。边读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十一段内找到一个词或短语,概括本段写的景物的特点。
师:咱们同学能不能推荐一位同学。
生:(推荐)读。
师:读得很漂亮,不光普通话很标准。这位女同学在读的时候还特意把声音压得很低沉,可见准确的把握住了这里巴金的哀痛、低沉的情感。我们看看这段话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生:衰败,残破。
师:这位同学用低沉的声音读出了这种衰败,残破的沉痛感。
很棒,特别是最后一句。
我们接着看,在这段中找到了这个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吗?
生:是“梦”
师:为什么
生:作者开头写了十三主要五个月过去后我们仍然住在这个房子里,接着写了现在的景和曾经的景的对比,体现一种物是人非,自己在这里看着物是人非的景仿佛做了一场大梦一般。
师:这位同学刚刚说了物是人非,我们看看人是非了,物是不是还是。
生:摇头,也以不是曾经的物了。
师:物也已经不是原物了,人也已非,所以这里我觉得应是物人两非。
再回到刚刚的题目上,其他同学也觉得“梦”字能概括出景物的特点?
生:我觉得不能,梦概括的不是景物的特点,不符合题目。
师: 很好,梦更多是从巴金的情感态度,而我们题目主要看看这文章的景色。还有没有同学有答案的
生:满园的创伤。
师:作者在这里构建了一幅满园的创伤是不是仅仅为了写景?还有没有所指?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这描绘这片情景,更多突显自己的心情,除了对自己夫人的思念外,更多的是对送过包弟的忏悔,因为最后一句说,满园的创伤保我的心又给的在油锅熬煎。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不应该是种煎熬,他更多的是忏悔,而且十一段中指写的景是一种衰败毫无生机,失去希望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十一段最后一句话,我们不禁觉得奇怪。
为何看到这“满园的创伤”“我的心仿佛放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呢?这句话有个“又”字,又有哪种含义。
生:再一次。
师:那么他前面因为什么熬煎过呢?
生:送走包弟。
师:小狗的惨死使我的心熬煎过了,这里为什么“满园的创伤”的我的心又熬煎呢?
生 思考中
师:刚刚有位同学着重强调了“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里可以看出文革中巴金的生活态度都是怎样的?
生:逆来顺受
师:这种逆来顺受造成的惨剧是不是只有包弟这一件。
生:不是,还有他的妻子。
师:除了包弟,还有他的妻子,可能还有更多,我们所有的人是不是只有巴金有这样的人性弱点。
生:不是
师:我们这些普通人,因为人性弱点在潜意识间就变成了恶势的推手和帮凶,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像大石头一样压在巴金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所以他说我的心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而且这种熬煎不会终结,只有怎样才能不熬煎呢?
生:一件件反思,一件件总结。
师:给我十年苦又作生活作总结,去还有心灵负债, 这样就形成了作者后期非常有名的《随梦录》。
师: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在过错面前有的人选择掩示,有的人选择忘却。而巴金选择的忏悔自我,解剖自己,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呢?当你犯错时,你选择的是什么?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反省中才能回归良善,迫惩完善,否则就会冷漠,麻木,巴金通过1篇小狗包弟忏悔自我,呼唤良知,所以他无愧为二十一世纪中的良心。
无鬼为XX年感支中国十大人物。
接下来我想涌同学们再次感受巴金的伟大,一起谈谈他的颁奖词。
生:读。
师: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这篇小狗包弟,一同感受了巴金的伟大。也让我领略到了同学们的风采。谢谢大家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二篇】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钟 丽目的要求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德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1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
四、内容分析
1、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它的作用?(在“楔子”这部分内容后面划上问号)
2、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
⑴ 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⑵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
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⑶ 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3、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
⑴ 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① 日本种的小狗。
②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⑵ 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5、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⑴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⑵ 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⑶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6、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五、课堂讨论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和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2、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小狗包弟》教案【第三篇】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 杨俊梅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思路。
2、理解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学习借鉴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就像我们经常教育下一代不应该忘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一样;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养宠物狗的故事谈起。
二、简介作者
三、整体把握、分析文章思路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这是1篇叙事散文,按故事进程,可以看出课文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
提问: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提示:散文固然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但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在本文中,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
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提问: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明确: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明确: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本文的情与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紧随叙事起伏变化:事件牵动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牵动读者的心。本文既是叙事文,又是抒情文。
四、鉴赏写法特点
本文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
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一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
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
3、自然之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而绝非完全地平直板滞。与“无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观赏了。如果我们对本文细加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晓。开篇讲述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是深思熟虑过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写哪些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哪儿发议论抒真情,文章的着力点定于何处,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写前斟酌。本文发表之后多得评论家欣赏,一定是它的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构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光。
获得写作文的启示:
本文给学生写作文的启示大概有: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训练眼力,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详略、次序;合理地安排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等等。学生还可以另作补充。这些要求也许过高,学生能获得一两点启示就是学有所成。
五、小结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
巴金老人身上体现的反省、自律精神是我们民族所缺少的(至少在“文革”时代所缺少),他的这种精神已经不限于他个人所有,而是随着他的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当中,起着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天性的作用。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延伸拓展:
阅读巴金《随想录》,读后在同学中交流;尝试用动情的笔调来写1篇有关小动物的短文,要求以对动物的情感态度为线索,并发掘深刻的思想;关注报章上有关巴金纪念文章,读一读巴金评传,寻找本文的赏析文章和对《随想录》的评论。思考:在当代人眼里巴金是怎样的人?他的作品为什么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他的作品在当代的阅读价值何在?
语文《小狗包弟》教案大全【第四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_”的批判。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一)
我先给大家说个故事:说的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妻失子。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_”。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_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1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_”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_”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了解写作背景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历时10年。这场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四、知识积累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六、合作探究
1、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它的作用?
2、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 ⑴ 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⑵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⑶ 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3、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 ⑴ 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① 日本种的小狗。
②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⑵ 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五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石狮中学 马玉润教学目标
1、探索作品主旨,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
2、品味作家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
2、借鉴写法特征。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只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仔细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1、品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内容:
(一位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伶俐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包弟惨遭厄运;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2、小狗包弟是怎样的一条小狗,你喜欢它吗?
(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三、探讨文章的思想价值
1、本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意义?
(对下文包弟故事起铺垫、启发作用;给散文定下伤痛的感情基调;与包弟故事形成对照。)
2、包弟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异同?
(同样死于那个荒唐、残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小狗为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于自我保全的人类放弃而死。)
3、个残酷的时代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放弃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小狗这在今天看来是未可厚非的,而作者却为此歉疚、忏悔。对此你如何理解?
(作者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勇气,这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
4、作者旨在写这样的一条小狗旨在反映什么?如何理解这种写法?
(写小狗反映文革,那个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写小狗为了反映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以小见大的写法;叙事、抒情想结合的手法。)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