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教案设计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363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教案设计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课时1

教学要点:认识“乐以教和”的道理,体会音乐巨大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山中避雨》,找寻作者与女孩心境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理解“乐以教和”的道理。

二、合作探究,细读课文。

1、作者与女孩在避雨前后有什么变化?三家村的气氛有什么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播放二胡曲《渔光曲》、钢琴曲《命运》及小提琴曲《梁祝》选段,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3、二胡、钢琴、小提琴有区别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以上学生研习、思考讨论)

4、合作探究: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问:本文语言有何特色?结合具体句子谈谈。

1、引用古诗:“山色空蒙雨亦奇”

2、用词精美:“闹” “温暖”

3、运用修辞:排比反问

四、联系实际,拓展迁移:

1、你喜欢唱或听哪一首歌?为什么?

2、音乐除了具有课文中所提到的。改变人的心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和谐相处的作用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各抒己见)

五、小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语言自然平易,由情而发,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像一幅幅美丽图画,给我们美的享受。

六、布置作业:结合现实,谈谈“乐以教和”的现实意义。

山中避雨教案2

[课标要求]

1、 理清文章脉络。

2、 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

3、 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4、理解文中对比写法的作用。

5、体会“音乐的趣味”。

[学法点悟]

这是1篇清新淡雅的记叙文,要先把握记叙的要素,文章的脉络,理出两条线索。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描述的诗情画意的情景之中,体验“乐以教和”的道理。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文章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写法上,运用比较,突出主题;语言上,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你能找出这样的语句吗?描绘了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情境。请你试着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阅读时要细细揣摩、品味。

[疑难解析]

质疑:本文的叙事有什么特点?

解惑:本文叙事中有两条线索并行,情节线索与感情线索都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从情节看,四段依次是:遇雨、避雨--借琴--拉琴、和唱--齐唱、惜别

从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开始“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继而恰恰是因阻雨而感受到了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再往下是给青年们拉琴,大家齐声歌唱,由此尝到了有生以来从未尝过的“音乐的趣味”;最后是产生了与青年们难舍难分的感情,又因为今日实证了“乐以教和”这句话而产生了一种喜悦之情。至于两个女孩,开始是因遇雨而“怨天尤人,苦闷万状”,继而是因作者借琴而开始转忧为喜,最后是随琴声歌唱而无比兴奋。

质疑:本文多次运用比较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解惑:运用比较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主题。如:将作者平时与这次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作比较,突出了“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将两个女孩前后两种不同的心境作比较,突出了女孩后来和大家融合在一起同声歌唱的快乐心情;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的不同特点作比较,突出了胡琴的优势,意在说明音乐应走向大众化。这几组比较,印证了“乐以教和”,并使这一古语具有了更为深广的意义。

质疑:“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句中的“温暖”和“闹”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解惑:这里首先强调了雨是“苦雨”,山是“荒山”,更显出了“温暖”的可喜可贵。再深一步体会,这“温暖”二字,似在写环境的温暖,其实是写作者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温暖,表达了他的一种欣喜之情。至于中间的一个“闹”字,则显示了一种毫无拘束的气氛,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如用“变”“唱”等来写,就远不如闹来得生动。

[语言揣摩]

1、“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这里点出了具体地点,而且以排比的句式,使我们的视线跟着它一个一个地不断转移:剃头店里--裁缝店里--江北船上--三家村里,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胡琴的确是处处可见。另外,连说四个“有之”,又起了强调作用,语气显得更加肯定。

2、“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

这里不用陈述句,而是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显得更有力量,更加肯定,也更有情感,让我们对“乐以教和”的道理不疑,也让读者更为之动心。

3、“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这句话是作者触景生情,发自内心的感叹。作为艺术家,这次拉琴的环境与往日不同,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两个小女孩,都是素不相识的山村青年,是琴声和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的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

[研究课题]

日本友人评价丰子恺,说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你课外查资料,了解一些他作为文学家、画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的成就。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的叙事特点,品味自然平易的语言,把握中心,揣摩重点句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体验“乐以教和”的古语。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寂寥( ) 嘈杂( ) 冗长( )

工尺( ) 陶冶( )

2、 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嫌弃 寂寥 趋势

赚钱 杀戮 褶皱

奏鸣曲 嘈杂 裁缝

凑热闹 糟糕 栽种

3、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趋之如归:

怨天尤人:

冗长:

望洋兴叹:

陶冶:

惜别:

依依: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二、选词造句(任选三个词语造句)

从容 闹 尝 惜别 依依 因缘 实证

三、关于线索

叙事性的文章,往往有线索贯穿全文。这里的线索指将写作材料或情节串联起来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实物,可以是一种情感,1篇文章有时有一条线索,有时有两条或两种线索。如本文就有两种线索:一条是叙事过程中的时间线索,随着遇雨、避雨时间的推移,展开了借琴、唱歌、惜别等情节。还有一条是感情线索,即作者在遇雨、避雨、借琴、唱歌、惜别时感情的变化:扫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感到从没尝过的音乐趣味——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两个女孩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欢喜起来——无比欢乐。这样,两种线索并行,使叙事紧凑而井然有序。

四、问题探究

1、“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叙述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考虑句子的作用,应结合上下文。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说明时间的流逝,天气的变化;另一方面引出两个女孩因长时间避雨而落寞苦闷的情绪,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答:

2、“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向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中,“我所体验的境界”指什么?作者为何“不愿她们‘大人化’”?

[提示:“境界”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这里应从周围环境和作者的感受两方面答。“大人化”怎样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不愿”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什么态度?“我所体验的境界”指“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情,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大人化”指成年人特有的。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单纯、无邪,未经世俗沾染。作者珍爱孩子的童心。(意思对即可)]

答:

3、“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为什么会这样?

[提示:你知道音乐的起源吗?你知道“心连心”艺术团吗?音乐课上拉琴与荒村拉琴有何不同?音乐起源于大自然的`天籁,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和人民群众中,才能焕发它生命的活力。音乐课上拉琴是为了传授知识,在荒村拉琴则是为了消遣娱乐,更自然,更纯粹。]

答:

五、欣赏评价

1、《山中避雨》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佳作,闪烁着多种美的光彩。他的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护生画集》、《 丰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请你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两本研读,然后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

2、《山中避雨》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美感的图画,请选择一幅你最欣赏的加以赏析。

答:

六、拓展阅读

歌声

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阴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 上海

(选自“学生阅读经典”《朱自清》)

[探究建议]

1、 散文家用各种形象描绘了优美的音乐带给人的全身心的愉悦,你曾经为音乐而陶醉过吗?能否描述一下当时的感觉?可以仿照作者的写法,调动各种感官印象描述对声音的感觉。

答:

2、划线句表达了作者完全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对周围世界的美好感觉与欣赏音乐的愉悦感交融在一起,这是一种健康的、由歌声主宰的境界。你认为呢?

答:

《山中避雨》教案3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1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了起来,不仅女孩唱起了歌,连三家村的青年们也唱了起来。作者感到“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直至后来与众人惜别,还依依不舍,这证实了中国古代“乐以教和”的艺术思想。

设计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什么是美。在我的理解中,语文并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与网络文化面前,语文应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仅是内容上--语文、政治、哲学、道德的综合,还有形式上的综合与思维上的综合,并从形式上的综合进而实现学科之间的大跨越。比如:概念和色彩、艺术和技术、文学和科学、语言表达思维和技术操作思维,等等。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现代人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那么,感知和把握现实和想像中的美,将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目标。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尽管这有乌托邦之嫌,但是新鲜的、丰富的、独特的美感会培养我们未来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感受和体验”美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独特的风景线。而美感的个性、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性都给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带来了神秘色彩与特殊的质感。

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一旦开始,将纵深到什么地方?教师将如何引导学生向更远的对意趣的寻觅探幽?教学《山中避雨》的课前课后,我都在深深思考这些问题。

设计思路

在课前的设计上,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因为“感受和体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思想对话;而视觉的固定模式一开始就束缚和模糊了学生的情感的个性化建立。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感受、体验作者所说的意境和道理;通过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大家共同探究、研讨的方式来掀起“感受和体验”的高潮。但为了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我还是事先选了几盘磁带,其中包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中国古筝曲《高山流水》,在课上适时播放。

教学流程

一、让心灵接近美。

阅读完课文之后,果然有学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避雨的作者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学生们已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很快有人回答:“那是因为‘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大家以为问题已回答完毕,就要转入下一个问题。但我抓住时机进一步问道:“下雨不能游山,应该很烦,‘寂寥而深沉的趣味’是怎样的趣味?为什么会如此牵引作者的心?”大部分学生有些茫然,每到这时就是小组讨论的开始了。

有的学生从注释中找到了“寂寥”是寂静空旷的意思;找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山色迷蒙若有若无的意思。可是作者为什么被这种境界所吸引,学生还没有感觉到,这岂不同文中的那两个女孩一样不解其中味吗?

我必须接着引导下去:“谁曾经感受过雨中的快感?”

话音刚落,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金超同学说,小时候最喜欢打着雨伞穿着雨靴到外边趟水玩。这下找到了他们的兴奋点,有的说玩得衣服、裤子、鞋都湿了,跟小水鸡似的;有的说还撩水打水仗;有的说还喝过雨水;有的说最爱往水深的地方蹦,好踩出水花来……

我没有制止他们的激动和漫无边际的回忆,而是在他们回忆完之后,问道;“那时你们讨厌雨声吗?”

“不讨厌!”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你感觉雨声像什么?”

“像音乐!”“像说话!”“像鼓掌!”“像……”

“你们感觉怎样?”

“好玩,自由自在!”又几乎是异口同声。

二、让心灵去寻找美。

我觉得时机到了,就启发他们:“作者在山前的小茶店里看雨感觉也特别好,那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次小组讨论。

一位同学说:“作者是音乐老师,他一定觉得这雨声像音乐。”我称赞他“你不但说得有道理,而且很美!”

但马上有人反对:“不对,后文说‘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嘈杂而冗长’怎么能像音乐呢?”我说:“你的目光很敏锐呀!看来这不光是雨带来的感受,他在什么地方观雨?”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郭小甜同学说:“南方的雨是(烟雨)迷蒙的样子,作者的眼前(又)有大山,看上去一定显得很朦胧,那种美想画都不容易。”郭小甜是一位丹青高手,她的一番朦胧美的解释不仅让大家颇为佩服,而且还引导到了对山的体验和感悟上。

李龙裔同学说:“因为下雨,使山(在雨中)显得格外宁静,他被山的高大和宁静吸引了,(感觉到)自己很渺小,使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李龙裔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的感受居然如此细腻,我连忙又问:“在城市里,心灵为什么很难宁静呢?”“城市人都忙工作,还要你争我斗,压力太大了。”你瞧,这些孩子的感受和当年丰子恺的心境又是多么相似啊!我不无感慨地说:“所以,人常常要回归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人可以向自然学到好多东西,这样才能不失本性地生活。”

我本以为可以圆满地结束这一环节了。突然,很少发言的肖晶同学举起手来,说想给大家读一首诗。我毫无心理准备,也不知道她的用意。但我看出她很激动,我不能拒绝她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只有给她热情的鼓励。

她朗诵的居然是已逝的著名诗人海子的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读完之后,全班同学不由得热烈鼓掌,我不知道是什么感染了他们,他们能理解这样的诗吗?

肖晶说:“我们每天生活在城市的喧嚣里,被压力和负担所掩埋。假如给我一个自由的机会,我也渴望找到海边的一所房子,坐在海边,听海浪的声音,并且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频频点头,并且再一次热烈鼓掌。我问她在什么地方看到这首诗的,她说是在网上。

我一方面吃惊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竟如此丰富、方式如此活跃,另一方面更吃惊于他们对美的体验和感悟如此之强烈、深沉。这首诗的心境和丰子恺所写的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绝对不是简单的拷贝,肖晶的理解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另外一种新鲜的、更具时代感的感受和体验,由此产生的联想还在继续延伸。

三、让心灵与美相融。

所以我认为此时不能结束。我问大家:“你们爱听音乐吗?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大家一通意犹未尽的发言后,我继续启发他们:“但你从没记录过听音乐的心灵感受,下面我们就听一段音乐,把你想像的和感受的记下来。”

他们并不知道我放的古筝曲叫《高山流水》。这是一首意境高妙,感染力极强的乐曲。听完后,他们就不停地写着。有的想到了仙山美景,有的想到了舞蹈、棋局,有的想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有的想到了吟诗作赋的诗人……

其中一位叫张佳宝的同学(平时对语文几乎不感兴趣)的作品深深吸引了我,我不禁拿起来给大家朗读:“……(那)声音仿佛是辽阔无垠的大海,仿佛亲眼看见的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我)听到了海的声音和它的咆哮。作者好像在(一个)岛上体会到了它的神韵,感觉着大海浪涛的音乐,海的音乐。我闻到了海的气息,永不消沉。”在大家的掌声中,我情不自禁地说:“你有作家的潜质,你有诗人的情感!”

一节课就在这样的美的体验和品味中结束了。

课后反思

汪曾祺在《使这个世界更诗化》中说:“……生活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赏的。”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二种》里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就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我认为语文就是要培育诗化了的心境,也就是让心灵充满韵致。教育,是需要诗意和浪漫的,是需要沉思和冥想的。事实上,只有诗意的追求,才能够让我们进入一种真正的教育的境界。

诗意化教学的秘密不是别的,就是启动学生那颗原本就敏感、多思的心,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从而铸就灵魂,激发创造。

这节课虽然大体上并没有偏离我的教学构思,但有很多东西是超乎想像的。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首先,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审美的过程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什么时候需要引导、什么时候不需要?在我给了学生感受、体验、思考、想像的机会之后,我明白了他们对语文课的真正期望。那就是:描绘他们的心灵,倾吐他们的感受。想起在过去的教学中,也曾出现过今日这样热烈的场面。但有几次因为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我“扼杀”了他们的话题。就像今日,虽然后来的讨论与思考早已偏离了教材,但却是一次有效而生动的体验。从这一角度讲,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关于课文中意境的感受过程,并且使用了体验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文学”的手段和方式,这不是很受学生欢迎吗?

其次,教学中研究对象的纵深度和延伸方式取决于学习者与体验者。教师在引导了延伸方向之后,没有权力遏制学生与之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根据学生活跃的和个性的体验过程来改变早已准备好的现成的教学模式。

再次,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一次触及心灵的体验也许会启开一扇早已封闭了的心灵之门。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并恰当地点拨。

幸好我略懂绘画,幸好我喜欢海子,并了解他。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懂得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美。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开掘他们的潜质,通过我的教学工作,我很幸运地发现,我懂得他们,甚至先于他们的父母。因为这一部分是他们不常展示的,很容易被埋没的,很少被人关注的脆弱的心灵之花,我有幸懂得了一些,这是我的快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7 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