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22510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第一篇】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课。

二、 教学课题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四、    教学方法

本课是1篇诗作,短短二十多个字便向我们呈现了在美好春色中儿童捕蝶的快乐情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为了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图文结合,从图悟文,感悟图文相通之处,理解诗意,进入意境。并采用自由读,范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乡野春色之美与儿童之趣,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认识诗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找春天》后知道了哪些春天的特征呢?谁能给大家说些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呢?(学生回顾旧识,积累词语)

师:春天实在是美呀,不但我们喜爱,我们的一位诗人朋友也十分喜爱春天还特地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情景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是谁,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吗?

教师出示诗人图像及名称,教师介绍诗人。

百度百科:杨万里_百度百科

(学生会记起上学期学习的《小池》是他的诗作。)

二、看图说话,出示课题

1、教师展示课题图片,问:谁来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和事,肯定学生并将图中事物板书出来,。)

(通过看图说话,学生既能初步感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事物,便于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又能加强说话的能力。)

百度图片:

%cb%de%d0%c2%ca%d0%d0%ec%b9%ab%b5%ea&

-1&st=&pn=18&rn=1&di=56379966570&ln=1580&fr=&fm=&fmq=1330039988687

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8&-1&di

2fsoft%2fkjjl%2fxiaoxueyuwen%2f201004%&w1530&h1165&t9568&s644&tpjpg

2、你们又知不知道,诗人是在哪里看到到这美景的?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理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杨万里是怎样用诗来描写当时的情景的。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全班认读“宿、徐、篱、疏、未”五个生字,学写“宿、徐、店、未、菜”五个生字。

3、全班朗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听范读,思考杨万里是在哪里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播放范读

百度视频:0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范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 - 爆米花网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并用“—”标出来。

3、指名回答,诗人描写了哪些事物?(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有序地板书出来。篱、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4、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事物的。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古诗,使古诗完整。

(这种从点到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记住重点,易于浮现诗中景物,从而忆起全文。)

5、四人小组齐读古诗,再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

6、汇报交流结果(按每行诗句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7、指名示范朗读,教师肯定学生,并适时进行点拨:孩子在捕捉蝴蝶时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我们读的时候语气该怎样呢?当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找不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8、学生小组内比赛诵读。

9、各小组代表表演诵读。

四、作业

1、把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拓展

欣赏其它描写春天的句诗名句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附教学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 ,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

六、     教学反思

《宿新记市徐公店》这首诗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诗篇佳作。通过诗人对乡野春色中景物、人物的描绘,再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融为一体的感觉。学习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之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品出了诗境的一些味道。但我发现,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有不少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能主动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因此,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之中,我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            姓名:冯雪影

职称:小教高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背诵《三字经》

2.“曰仁义,理智信”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孔子。他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交了3000多个学生,其中有名的有72个呢。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学生问老师的一些问题和孔子经典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两句话。

二、初读课文 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

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读准字音? (指名一生)

出示:罔和殆。复习读音

2.生字读音有点难,,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

3.指导字音:

(1)第一则中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i又念 w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论)

(2)我们要按照正确得意思理解后才能确定读音。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

想一想,根据哪个意思能确定这个字的读音呢?(引导学生说把哪个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当)这么解释比较合理,你们同意吗?这个字的意思是做、当。课件出示:为:做、当。这个字读?课件出示:为:wi

三 、了解句意 积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 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

1.轻声读第一则,看看哪些字在下面有注释,请你把它搬回老家—就是抄到原字的下面。

2. 把原句中的字替换成它的解释再读一遍。看看你还有哪些字的意思不懂,圈出来。

3. 质疑不懂的字义。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联) 先和同桌互相交流看看能不能弄懂。全班交流。

4. 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解释这句话了吗?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老师也解释了这句话,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看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通顺一些?你默读一下,看看和你们要说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第一则意思)

课件出示。

5.温故知新已经是个成语了,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吗?

6.联想:孔子是在学生问他什么问题时这样回答的?

7. 表演,评价。

8. 再读,指导。诵读古文应该读出韵味,慢慢品味才能知道含义,范读,自由读,大家读。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应该能做一个“温故知新”的人。

(二)学习第二则,运用方法,独立研究,重点体会“学思结合”。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则论语的意思?就请你按照刚才我们学习的第一则的方法来自学第二则。出示自学提示:

(1)把下边的注释搬回家,读一遍。

(2)圈出不懂的字,同桌互相质疑,运用字典查一查,联系前后词语想一想。

(3)自己解释句意,同桌交流。

3. 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交流

(2)看看你的理解和老师的理解一样吗?

(3)说一说第一则和第二则有什么关系吗?

古人说的学习一般指读书学习,只读书学习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回顾刚刚我们学过的温故知新这句话,其实学习过程中包括了温习旧知识要重新思考,才能有新发现?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说出第二则论语的意思了?

(5)按照读第一则时那样读一读第二则。

4.小结: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是孔子劝告我们学习中应该避免的情况,这样做不对,那我们该怎样做?(板书:学思结合)把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新知识,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有办法解决更多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这样我们也可以为师矣。而且古人短短两句话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只能说明他们是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所以能千古传送。

(三)诵读

1.这两则论语的意思你都记住了吗?不光要记住意思,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也很重要,你理解了就一定能读出来。读古文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展示古文的魅力。你试一试。

2.看到大家读的很有进步,我专门找了音乐,现在我们谁能给我们以听觉的享受?指名读。

四、总结学法。

1.学习了孔子的这两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还有什么其他收获?你还知道孔子的故事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第三篇】

教学要点:

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6、10、11、12则选文以外,其它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12则语录

(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知:通智 末:无 食:通蚀 文:掩饰(文过饰非)

弘:扩大、发扬 躬:自己 宰:城邑的长官 无:通毋,不要

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

兵:武器 岁:时令 舍:停止

(3)翻译12则语录。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1、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7、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

10、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三、探究研讨12则语录的思想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12则语录的阅读体会,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组内其它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总结、深化,要点如下: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第一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

第二则:这几句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要正视问题,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应付搪塞,只有正视问题的人,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对他才能提供具体的帮助,如果遇到问题搪塞应付,谁也帮不了他,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二是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不断动脑子,老师对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老师对他来说,其作用就不大。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第三则: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

第四则: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

第五则: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

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第六则:人能把道扩大,不是道能扩大人。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第七则: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的重要途径。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八则: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6、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

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第九则: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强调信用不仅指对人要守信,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

第十则: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

第十一则: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

第十二则:一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时间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2)讨论课后第二题。先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对“信”的辩证分析。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1篇小短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第四篇】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耳熟能详、充满智慧、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哪儿吗?其实这些成语都出自几千年前的孔子之口。

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人生格言。

一、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先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莒父____________ 輗____________ 軏____________ 彫____________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2)如日月之食焉 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3)无欲速 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智也:____________。(3)更也:____________。

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5)人能弘道:____________。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其何以行之哉?

5、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 为____________ 子夏为莒父宰 为____________

(2)过而不改 而____________ 人而无信 而____________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2、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3、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4、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5、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6、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

7、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

8、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9、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10、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11、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

12、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三、问题思考。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同学们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6、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四、思维拓展。

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

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1篇小短文。

五、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____________苟毋适卫,

吾出子 苟__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_盟可负邪 负_____________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知识链接:1、(提示:jǔ、fǔ、ní、yuè、diāo)

2、(1)教导;事物的道理(2)这(3)改变(4)掩饰(5)扩大、光大(6)自身、自己;远离(7)河(8)停止

3、(1)\\\'女\\\'通\\\'汝\\\'(2)\\\'食\\\'通\\\'蚀\\\'(3)\\\'无\\\'通\\\'毋\\\'(4)\\\'彫\\\'通\\\'凋\\\'

4、(1)判断句(2)判断句(3)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教学过程:

二、1、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 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7、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10、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三、探究研讨

1、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2、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3、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4、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5、6、(答案略)

四、思维拓展

1、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达标训练答案1、三类。2、说到做到,行动坚决。3、遭遇;如果;放出;背弃。

4、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7 6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