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飞夺泸定桥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2836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飞夺泸定桥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飞夺泸定桥》【第一篇】

《飞夺泸定桥》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抢占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品词析句能力,能逐层深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品质,并进一步明确作者用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从课题"飞"入手,根据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学生感知形象,品味语言,在学习语言中培养语感,在学习语言中使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映成趣,和谐共振。

教学过程

紧扣"飞",初读感知整体

读题知"飞":

从课题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题中的"飞"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文理"飞":

认真仔细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从课文找出"飞"的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说"飞":

学生用个性规范,简洁的言语说"飞夺泸定桥"这件事。

品味"飞",精读感悟形象

临危受命,感悟形象

红军为什么要"飞"呢 为什么说"飞"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让学生通过读,画,议,从"天险,只有,必须,诡计"等词语的品味中知道:大渡河地形险要,泸定桥是红军北上必经之路,敌人早已重点防守,后又调兵增援;而红军兵力少,离桥远,只有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赶到泸定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因此,红军一定要"飞".

克服困难,感悟形象

在"飞"的过程红军遇到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自然环境方面:山高路险,天黑雨大;敌人方面:沿途阻击;自我方面:饥饿和疲劳。

克服困难:重点词语品味"翻山越岭,击溃,赛跑,瓢泼,克服,漆黑,抛",让学生换词,品味,美读等明白红军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重点句子品味:①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②雨越下越猛……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③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 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面。三个"前进",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让学生品味,美读。联系上文,说一说红四团的行军为什么是"飞".

3.飞夺天险,感悟形象

红军飞夺的泸定桥怎样 "飞"的结果又如何呢 (险:从"桥险水险位置险敌险"四方面让学生抓重点词语品读,揣摩,美读,突出"险",并进一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描写"险". 夺:从"飞勇"两方面让学生抓重点词品读。"激战两小时"就"飞"过了泸定桥,"奋不顾身"及"拿,背,带攀"等词 语品读,揣摩,比较,美读,从中让学生明白红军作战之勇,夺桥之快。)

深悟"飞",美读积累拓展

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的优美语言,进行美读积累。

明白写法:美读全文,思考"飞"在全文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美读中,进一步深悟"飞"的作用:突出重点,突出形象,突出品质。)

课外拓展:学习同类有关红军长征文章,进一步加深理解。

效果测评

运用课文语言,进行填空:

红四团——————这正是飞夺泸定桥啊!

《飞夺泸定桥》【第二篇】

教学目标 :

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4.能把夺桥的经过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词语。

5.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用指定的词语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篇记叙文《飞夺沪定桥》。

沪定桥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桥长100米,宽米,高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北上抗日的红军于1935年s月到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

沪定桥建在离水面几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沪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木板又被敌人抽掉了。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红军突击队22名战士英勇顽强,与敌人激战2个小时,夺下了沪定桥,为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讨论分段 默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6—8自然段)

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3一5自然段)

其余的写了什麽(1、2自然段写红军要夺桥) (9自然段写红军夺桥后的结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夺桥 二(2)命令夺桥 三(3一5)飞速行军 四(6——8)夺桥 五(9)夺桥后

三。自由读课文 审题。

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 飞速赶到沪定桥 夺取沪定桥 渡过沪定桥 分段

一(1) 二(2一5) 三(6一8) 四(9)

四。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读 思考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沪定桥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只有沪定桥可以通过。只有,唯一,说明没有其它道路可走。)

2.读出必须过桥的坚定语气。 小结:这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 五、学习第三段 默读思考。

(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麽?抢在敌人的援兵之前是夺下沪定桥的关键。

(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沪定桥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笔画下描写红四团抢时间飞到沪定桥的词语。

(3.读句子体会描写表现红四团战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难,机智,顽强斗争的精神。 读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语气。

(4.找出表示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时间 地点 28日早上 离沪定桥120公里 28日晚7点钟 离沪定桥55公里 29日早晨 赶到沪定桥 飞 这段突出一个飞宇。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红军能抢先赶到沪定桥。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沪定桥,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学习第四段

1.小声读,思考 红军是怎样攻克天险夺取沪定桥的?分几层意思写的? 分四层 ①夺桥的困难(6自然段) ②夺桥的经过( 7、8自然段)

2.读第六自然段。用~画出夺桥有哪些困难? 桥 危险 摇晃,象……一样 水 心惊胆寒 城 凭险固守

3.指导读 读出沪定桥险情异常,使人害怕的语气。

4.为什么要写沪定桥的“险”? (突出红军夺桥的艰难,衬托出红军勇猛无畏的气概。)

5.背诵第6自然段。

6.小声读,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画出动词。

7.讨论(看图看文回答) 团长和政委 站,指挥 号手们 吹 突击队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 一边一边 (奋不顾身)穿过,冲进,搏斗。

8.攻天险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 大无畏

七。学习第五段 默读思考。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开头相呼应,说明红军胜利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胜利,继续北上抗日)

八。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抢时间、攻天险夺取了沪定桥的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九。指导课后作业

1.造句 仍旧——照旧,

仍旧。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沪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边了。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烈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接到(命令) 奔赴(前线、战场) 消灭(敌人、蚊子、老鼠) 取得(胜利、进步、成功) 发动(总攻、群众、机器) 夺下(沪定桥、武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评读 背诵 2个人互相检查

4.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词语。

沪定桥 摇摇晃晃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发起总攻 震动山谷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将这些词语排列一下先后顺序,它们各用在什么方面?

描写桥的摇摇晃晃;

大渡河水,心惊胆寒、震耳欲聋;

发起总攻,喊杀声、枪炮声震动山谷;

敌人放起大火,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听到了党的号召,奋不顾身,穿过熊熊大火,和敌人展开搏斗,胜利地夺下了沪定桥。

《飞夺泸定桥》【第三篇】

重点语段:

“沪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飞夺泸定桥》第六节)

教学设计:

1.请默读这一段,说说泸定桥给你的感觉。

2.你觉得泸定桥是“天险”吗,作者从哪两方面来渲染“险境”的?

3.写自然环境的“险”具体写什么?按什么观察顺序?

4.写敌人重兵把守、气焰嚣张,为什么也可以说“险”呢?作者抓住敌人的什么来写?

5.辨析“看你们飞过来吧”的“飞”与课题中的“飞”。

6.这一段不写通不通?好不好?为什么?

7.简介插叙的概念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训练目的:

1.自由发表见解,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教师都要表扬鼓励,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自己读书本领。

2.懂得这段环境描写是采用了插叙方法,对下文夺桥战斗作了铺垫,反衬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

3.学习用数量、颜色、形状、声音揉合在一起的描写方法。

《飞夺泸定桥》【第四篇】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11个,生词12个,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难点

认识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城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课文描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故事。

二、教师板书课题,释题

1.什么叫飞?

2.什么叫夺?

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三、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四、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认生字。

2.查字典理解词语。

五、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指名读、自读,同桌对读。)

增援 关键 宿营 铁链 手榴弹 翻山越岭 山峡号召 狼狈 奔赴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2.注意难写、容易出错的字:

键(字形)瓢(字形)召zh4o(读音)

3.理解词语。

关键: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

千钧一发: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十五公斤。

六、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想想课文怎样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一段:(1自然段)写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

第二段:(2自然段)我军命令红四团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第三段:(3~5自然段)写红四团与敌人援兵“赛跑”,像飞一样行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

第四段:(6~8自然段)红四团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

第五段:(9自然段)写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审题

板书课题:。课题中的“飞夺”什么意思?(速度快,时间急。)

二、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

三、分析段落

(一)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指导学生抓词,抓句谈体会。)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泸定桥可以通过。)

重点词:“只有”,唯一,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渡河是“天险”?

理解: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

3.小结:这段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

4.教师板书:要北上。指导学生说出段落大意。

(二)学习第2、3、6自然段。

1.过渡语:红军不仅要夺泸定桥,而且必须得飞快地夺取,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2、3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关键?为什么说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关键就是事件最紧要的部分。)

3.讨论: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取胜的关键。这是因为:①时间紧,路程远。②地形险,敌兵援。

4.读第6自然段。

①泸定桥这个地方怎样险?默读,把这段分三层。

②用“—”划出描写桥险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

第一,桥太高,十多米;

第二,桥太简陋,没有栏,没有桥墩,没有木板;

第三,桥太晃,人走在上面像打秋千。

③用“△”划出描写水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

第一,水深红褐色;

第二,水势急,像瀑布:倾泻,冲,飞溅3米多高。

第三,水势大,震耳欲聋。

④用“( )”表示描写城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

敌人居高临下,背靠着崇山峻岭,且正堵住桥头,早有准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板书:敌人借天险有恃无恐。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节。教师小结:

泸定桥这个地方这样险,毛主席在《长征》诗中说:“大渡桥横铁索寒”,敌人已有两个团兵力把守,如果援兵一到,敌人就会如虎添翼,我军一个团要对付敌人两个旅两个团,敌众我寡,要取得夺桥的胜利就不大可能了,因此我们必须赶在敌人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必须“飞”速行军。

(三)读第4、5自然段。

思考:红四团是怎样赶在增援的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的?

①红四团遇到了哪些困难?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读一读。

阻击的敌人——击溃

饥饿、疲劳——忘记

暴雨——冒着 泥泞——踩着

漆黑的雨夜——点起火把

与增援的敌人——赛跑

②红军怎样和增援的敌人赛跑?

齐读有关语句,读出红军不怕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

③我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这段突出“飞”字,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为什么红军能抢先赶到泸定桥?体现红军什么精神?

(机智、顽强、无畏。)

④指导学生说出第三大段段落大意。

(写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泸定桥。)

教师板书:困难重重,雨夜兼程。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思考:红四团发动总攻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

1.读第6自然段,回答:红军夺桥有哪些困难?

2.敌借天险有恃无恐,夺桥战斗十分激烈,作者写了哪些人?重点写的是谁?

3.作者重点描写的是突击队22位英雄,这里的六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不好替换,不信你试试。

4.理解“千钧一发”,为什么大火燃起来是千钧一发的时刻?(稍一迟疑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铺好的木板被烧掉,铁链被烧红,部队就无法前进。)

5.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教师板书:战士英勇,不怕牺牲。

6.结果怎样?“狡狈”什么意思?敌人逃跑时是什么样?

7.指导朗读,说出段意。

二、齐读最后一段

1.“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2.结尾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夺取泸定,继续长征。

文章头尾是什么关系?文章开头和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3.说说段意。

三、通读课文一遍

1.写出各段段落大意。

2.指导学生具体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总结中心:赞扬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四、完成课后练习

1.填空,说说从填进去的词语能看出什么?

2.指导造句。

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7 18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