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火烧云》说课稿(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98068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火烧云》说课稿(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火烧云》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1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清新动人。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4、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

一、在读中感悟,个性化朗读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朗读教学要注意体现层次性: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效地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说学情、学法: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变",作者是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的,而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又都具有变化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于是,我紧紧抓住"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景物美,品味语言美。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新课程倡导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这里的读不是一遍一遍反复地读,而是读的有层次,更深入。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整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再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了深一步的体会,这时再让学生去读一读,感受会更深,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最后又读这一段,不仅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能读出自己的这份热爱。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在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时,布置学生先自由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悟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体会,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

最后,师生进行问答式引读。这样使原本难懂的内容在"读,思,议,读"的过程中,沿着作者的思路,上升到高尚的思想意境中去,从而升华了情感,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读着《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的妙笔,那是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于是,最后的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除夕的烟花、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我们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感觉有点吃力,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火烧云》说课稿2

《火烧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上册第4课。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4篇课文都是写景,让学生注意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欣赏大自然中那些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象".

一、说教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1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清新动人。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4、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

在读中感悟,个性化朗读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朗读教学要注意体现层次性: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效地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说学情、学法: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变",作者是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的,而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又都具有变化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于是,我紧紧抓住"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景物美,品味语言美。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新课程倡导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这里的读不是一遍一遍反复地读,而是读的有层次,更深入。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整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再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了深一步的体会,这时再让学生去读一读,感受会更深,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最后又读这一段,不仅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能读出自己的这份热爱。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在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时,布置学生先自由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悟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体会,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

最后,师生进行问答式引读。这样使原本难懂的内容在"读,思,议,读"的过程中,沿着作者的思路,上升到高尚的思想意境中去,从而升华了情感,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读着《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的妙笔,那是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于是,最后的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除夕的烟花、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我们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感觉有点吃力,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部编版火烧云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2.帮助学生会认“寿、秒、恍”等生字,会写“霞、紫、寿”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么描写火烧云形状、色彩变化的。

2、领悟事物动态变化的描写方式。

难点:1、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

2、掌握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欣赏。

2.火烧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红彤彤、多姿多彩。)

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a:正音:一模一样(mu)

b:结合图片理解颜色的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等等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在你的阅读中火烧云都有什么特点?(生:色彩多形态变化丰富)

b:课文主要写的是火烧云色彩和形态的什么?(生:变化)

3、 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3、 精读课文,品味变化

1、 学习活动一:找到最能体现火烧云色彩变化的词语填在气泡图内。引出“动态变化”描写方法

2、 学习活动二:先默读文章4-6自然段,找出体现火烧云形态变化的词语,再填入气泡图

分析里面的关键词表达(起来、跑着跑着模糊等)

4、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延伸各种类型的“变化”

1、学习活动三:选择你喜欢的变化方式对雁荡山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

火烧云说课稿4

一、说教材: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1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内容安排:

本篇课文我共安排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课时学习第三段,巩固单元训练目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今天所讲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3—6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

1、读中感悟:通过有层次的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效地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说学情、学法: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一定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此,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播放课件:火烧云)多美的火烧云啊!它让人入迷,让人陶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教师创设了情景,以富有激情的导语,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以“一石击水”之势,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变”,作者是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的,而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又都具有变化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于是,我紧紧抓住“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景物美,品味语言美。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新课程倡导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这里的读不是一遍一遍反复地读,而是读的有层次,更深入。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整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再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了深一步的体会,这时再让学生去读一读,感受会更深,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最后又读这一段,不仅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能读出自己的这份热爱。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1)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A、4个“一会儿”说明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同时投影对比句子:

a、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b、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一会儿……一会儿……”中体会变化“快”这一特点。

B、红彤彤、金灿灿……说明颜色变化多。

在这一环节中,学习理解了书上写颜色的词,教师又说:那么我们试着把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说。让学生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此时又引导;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看到的火烧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3)读出感悟

“学生通过理解,经历了作者的情感历程后,便产生了表达情感的欲望,而朗读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此时运用进行多种形式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惊奇、高兴之情,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在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时,布置学生先自由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悟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体会,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如比较句子:

a、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b、马是跪着的。

使学生感受到第一句,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作者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并融入自己的想象,在瞬息万变中,捕捉了清晰、印象深刻的造型,动静结合,寓情于物,强化了火烧云的变化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了火烧云的美,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 想象一下,它们像什么呢?” 让学生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然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绘美丽的火烧云。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不但能更好的理解文本,也有利于突破重难点,这样的拓展,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最后,师生进行问答式引读。这样使原本难懂的内容在“读,思,议,读”的过程中,沿着作者的思路,上升到高尚的思想意境中去,从而升华了情感,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读着《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生花的妙笔,那是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于是,最后的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除夕的烟花、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我们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巧妙妥帖,这既抓住课文精要,又便于学生记忆,一目了然。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同时条理清晰,亦可落实单元训练目标,作为这一段的背诵提纲,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火烧云

颜色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

马:

形状 狗:

狮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7 1698068